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新年作文

歡樂新年作文8篇

欄目: 新年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8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樂新年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歡樂新年作文8篇

歡樂新年作文 篇1

噼裏啪啦幾聲響,哇!過小年了!歡歌笑語傳遍大街小巷,鞭炮擂鼓傳遍東西南北。哇哈,過年當屬我們孩子最高興了!看,東家小妹妹穿上了五顏六色的彩裝,西家的大嬸也花裏胡哨的穿了上去。哇哈,過年哦,好棒!

媽媽包餃子,我獨自玩,哎呀,過年嘛,就要玩翻天!這不,我打算和媽媽包餃子。我把和好的白麪捏得又細又長,再一小段一小段地截下來,丟到案板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段白麪就毛手毛腳地擀起來,不知怎麼搞的,餃盧一會兒像鵝蛋一樣扁圓,一會像小雞一樣兩頭翹,一會兒又像癩蛤蟆身上的疙瘩,凸凸凹凹的,可就是擀不圓。我想:“這擀麪棒怎麼不聽使喚?”忽然,餃子皮粘在擀麪棒上擀不動了。媽媽説:“應該撤上點麪粉再擀。”唉,這張餃子皮沒成功,我有點泄氣了,慢吞吞地把粘住的餃子皮剝下來,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説:“沒關係,我是第一次,慢慢就學會了。”説着,拿起一小段白麪,耐心地教給我擀餃子皮的方法,我牢牢地記在心裏。我重新拿來一段白麪,左手輕輕地挪動着餃子皮,右手輕重有致地擀着,爸爸一邊在桌上撒些麪粉,一邊囑咐我:“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應該中間厚,邊上薄。”在媽媽爸爸的指導下,我擀好了第一張餃皮,媽媽看了滿意地説:“擀得不錯!”我滿懷信心地擀好了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漸漸地,我的速度提高了,並且越擀越好,一段段白麪在我手中變成了張張精緻的餃子皮。

“包餃子不怎麼難?不用學。”我順便用筷子夾了一些餃子餡,輕輕地放在餃子皮上,學着爸爸的樣,把餃子皮的邊兒,一點點地捏合起來,再放在手心裏,用力一壓……啊!不好了,漏餡了!我急忙把另一張餃子皮蓋上去。剛放下心來,餃子餡又從手指縫裏流出來了。原來,餃子上又有一處的皮破了,我慌忙又用一塊餃子補上。就這樣,我用了三四張餃子皮才湊湊合合地包上一個餃子。放在案板上,嗬!多麼神氣啊!虎背熊腰,簡直像個“將軍肚”,和大家包的大不一樣。……我沒有灰心,更沒有喪氣,鼓起勇氣來,包第二個。這次,我吸取了教訓,沒敢多放餡,用手壓的時候,也不敢用力。結果,包出的餃子還不及大家包的2/3大,活像個“營養不良”的“瘦乾巴”,連站也站不起來。再看爸爸包得又快又好,好像用一個模子脱出來似的,一種敬羨之情油然而生。我一定要趕上爸爸……。“萬事開頭難”,經過反覆練習,現在,我包起餃子,也又快又好,可真是“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左手掌上攤放一張餃子皮,右手用筷子放上餃子餡,然後右手用一個手指蘸一點水在餃子皮周圍抹一圈,之後餃子皮對摺,用右手大母指和食指用力捏一下餃子皮邊緣的最中間部分,兩邊還是開的。(餃子皮對摺後應分為三部分捏:中間、左邊、右邊)首先把中間部分捏攏,接着捏兩邊,用左手提住中間捏攏部分,右手食指托住餃子右邊開口處,使其分為前後兩部分,先用手把前面(靠自己這面)捏攏,再把後面分為兩份折皺,分別倒向中間部分折捏,捏好後接着捏左邊部分,左邊也是一樣捏,這樣一個餃子就算完功了,放在桌上怎麼也不會倒的。

歡樂新年作文 篇2

以往過年期間,我家不是出去玩就是留在家裏迎接客人,而今年不一樣,我們在家裏吃火鍋、玩牌、泡茶、聊天。為什麼我們會玩牌呢?因為媽媽嫌我數學加減法很不好,所以想藉着玩牌來加強我的算術能力。

媽媽和姐姐很有耐心的教我玩,剛開始姐姐還還一直嫌我笨,説:“這麼簡單的撿紅點也不會玩。”但經過他們兩人的調教,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就學會了,所以她就不敢再嫌我笨了。

學會之後,我和媽媽、大姐一起玩,我們玩的不亦樂乎,而且還有喜怒哀樂的表現,本來自己要吃的牌被別人吃走了,就會傷心或生氣,但如果吃到可以得到很多分數的牌,就樂得像猴子一樣蹦蹦跳跳、大吼大叫,不要看媽媽四十七歲了,瘋起來比我還像個孩子。

玩牌讓我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姐姐説:明年過年要教我玩“大老二”,讓我頭腦更開竅。但媽媽鄭重的告誡我:玩牌只是增加生活上的樂趣,不可以賭錢,不然就失去她教我的用意了。

這次過年雖然沒有出去玩,但是很快樂!希望每年過年都可以像今年這樣-全家快樂團聚並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像玩牌,不管輸贏,只要開心就心滿意足了。

歡樂新年作文 篇3

新年的鐘聲伴隨着人們無盡的喜悦,又是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自然要熱烈慶祝一番。貼對聯,貼窗花。

放鞭炮是人們為慶祝新年到來的一種最常見的習俗。小孩子是最愛放鞭炮的了,當然,我也不例外。爺爺給我買了四包甩炮,四包炸炮,一盒煙花轉炮。開始,炸炮我不敢放。爺爺把我領到四海公園門口的空地上,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包炸炮,請爺爺教我放,只見爺爺拿着一個炸炮,輕輕地在盒上一擦,很快扔在地上,轟的一聲,象炸雷一樣響,我急忙捂着耳朵,爺爺一下放了三個,我怕放完了,從爺爺手裏搶過來。學着爺爺的樣子,把第一個扔到了地上,第二個扔到草坪上響了,第三個很成功。我欣喜若狂,高興的跳了起來。我越來膽子越大。

至今想到過新年,鞭炮的事,就覺的好玩。

歡樂新年作文 篇4

年前,我幫助奶奶打掃房間,爸爸就忙着給親戚朋友送禮,我度日如年,天天翻日曆,掰着手指算,什麼時候過年啊,怎麼這麼慢啊,提前過得了。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我魂牽夢繞的春節。

終於過節了,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菜喝酒,好不熱鬧。我靈機一動,想了幾句新春祝語,便舉起果汁,對奶奶説:祝您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哈哈,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吃過晚飯後,大家就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都被一個個幽默的小品逗笑了。臨近12點,屋外陸陸續續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爸爸也忙從屋裏拿出鞭炮,我和弟弟高興的手舞足蹈,簡直不知自己叫什麼了,那高興勁就別提了,我們大家唱者,跳着,嬉笑着,打鬧着,好一派節日的氣氛。忽然我們聽到了一陣響亮的鞭炮聲,好象給我們説豬年到了。

我對着叔叔壞笑,然後跪倒就磕頭,哈哈,壓歲錢不給不行了。

我的腦海裏忽然想起了兒時學過的一句詩:爆竹聲聲辭舊歲,歡天喜地迎新年。

俗話説:一年之季在與春,在這美好的氣氛中,我想起了我的學習,在新的一年裏,一切將會重新開始,我要努力學習,揚長避短,作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歡樂新年作文 篇5

回憶有時太過繁瑣,但童年卻永遠耐人尋味

窗外的白雲大概有七朵,不,好像是八朵,緊密地連在一起,要是我會飛,一定比他們飛的更快,我想

五歲那年,父母在外工作,我便住在姥爺家,;姥爺家房子很大,羊拴在門口草棚裏,還有一隻我十分厭惡的黑色狼狗,聽説是父親小時候養的,我給它起了個很響亮的名字--黑寡婦!,因為它是母狗,通體發黑,面目讓我憎惡,這個名字再適合不過它了,至於姥爺,打從到城裏後,就再也回憶不起他的面貌了,只記得那個高大的身影喜歡叼着煙斗,坐在黑寡婦旁邊,磕磕作響(煙袋磕在地上的聲音)姥姥就是大多女性楷模,總是嘮叨個不亦樂乎

春天時候,是五彩斑斕的季節,大人們帶着我們上山採野花作藥材,泡茶,山上的花多的瑣雜,而我們孩子卻對它們無動於衷,都徑直走上山坡去--掏鳥蛋,捉鳥雛。鳥兒們很精明,將巢建造的很隱祕也很高,朔大一個山坡,愣是找了幾天才找到幾棵稍微低點的樹,我們幾個疊羅漢,才好歌費事整到5個蛋,不清楚是什麼蛋,一人一顆分配,將蛋放在陽光下,手裏便好似活躍着一個晶瑩剔透的生命,我並不想吃蛋,更不愛吃蛋,所以決定將這顆蛋孵出來,我把蛋悄悄放入母雞窩裏,可母雞死活不工作,氣急了我就把它按在窩上,許久後,一股晶瑩的液體從雞窩純純流出,雞尿了~,不是,是蛋碎了,我頓時火冒三丈,向姥爺大喊:姥爺,姥爺,今晚就吃它了,我要親口吃了它。

晚上,姥爺鎮的將這隻母雞“卡擦”了,吃着熱乎乎的雞肉,感覺很不是滋味,我心裏暗想:這傢伙是被冤死的,是被我給逼迫的,我的舉動完全破壞了自然規律……我一咬牙,放下筷子,轉身跑向雞棚去了……

歡樂新年作文 篇6

中國有許多節日,除夕、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而春節是中 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華兒女最重視最隆重的節日,無論漂泊在何方,到春節了大家都會歸心似箭,千里迢迢地回到家鄉,回到父母孩子的身邊,團團圓圓過春節。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喜歡春節嗎?因為春節普天下華人歡聚一堂,熱鬧非凡,每次過春節,我們家總要貼春聯,放煙花,吃年夜飯······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春節前,擁擠的車站,趕着回家的人們,街頭巷尾挑年貨的身影,紅的燈籠和對聯······到處都是年的面孔。火熱的,沸騰的,期盼的,欣喜的,交織成美好心情迎接-----春節。

今年過春節,我們在奶奶家過,來到奶奶家,只見他們忙碌着準備菜餚,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快看,烹飪大師----“曹大師”來了。只見他左手拿着炒鍋,右手拿着剷刀,走進了廚房,頓時,廚房裏傳來了“噼噼啪啪”的炒菜聲,同時也飄來了陣陣清香。爸爸把各種各樣的肉變着花樣做出各種各樣的'菜,菜分別取出了好聽的名字:百花盛開,果花之園,·······光聽名字,就會口水直流。開始吃年夜飯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圍在一起,斟上滿滿的一杯酒,開懷暢飲,屋裏充滿了歡笑聲······大家都高興啊!

對我來説,還有一項特別的樂趣——放煙花和鞭炮,團圓飯上桌,爸爸放鞭炮,噼啪!噼啪聲震耳欲聾,那聲音,振奮人心,彷彿全世界都熱鬧起來,讓人更明顯的感受到春節的進行曲,我也放起了煙花,外面禮花四起,如同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天空。紅的似火,白的似雪······有的象盛開的菊花,有的象神州七號呼嘯着衝向雲霄,有的象流星雨一樣的天空·······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的後面,代表着千家萬户都開始團圓、吃年夜飯。

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

歡樂新年作文 篇7

我盼望已久的新年終於到來了,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欣喜若狂。

新年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孩子們最期盼的節日,新年可以讓我們穿上新衣服,得到許多壓歲錢,我們會因此開心得合不攏嘴,大人們也會為我們露出了難得一見的幸福的笑容。但同時,新年也洋溢着一股濃濃的情誼。一大早就被外面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給吵醒,當我起來的時候,媽媽就已經開始包餃子了,等到我們熟悉完畢,餃子也熟了,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餃子,等到吃完餃子的時候,媽媽的電話響了,是我小姨打來的電話邀請我們一家人去鄭州遊樂園玩。好開心,準備出發!

我們一路上觀看的美景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你是不知道有多麼的美!

到了鄭州,我們去了世紀歡樂園!那裏人山人海,裏面有許多好玩的,我們玩得不亦樂乎!連回家的時間也給忘記啦,真是捨不得離開。

回到家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了,這時,煙花“噼裏啪啦”五顏六色的火花升上天空,有的想綻放的花朵,有的像一把大花傘。有的像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行,還有的……他們顏色也不一樣呢!有紅色、有紫色、有黃色,還有……把夜空點綴的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美麗極了。

這就是我的新年,新年給我帶來了歡樂,帶給了新一年的希望,在這熱鬧的氣氛中,我進入了夢鄉,盼望着下一個春節的來臨。

歡樂新年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人們最看重的便是春節。在我的家鄉如東,春節同樣有着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風味。

進了臘月,年味兒便開始醖釀了。街市上的人眼見得一天多過一天,敞亮的街道顯得越來越窄了。為啥?人多唄。這可忙壞了那些商家和小販.他們紛紛想方設法,擴大地盤,把店鋪裏的不少物品搬到了門外最顯眼的位置:油鹽醬醋、糖煙酒茶、糖果糕點一應俱全,應有盡有,甚至一些鍋碗瓢盆之類也堂而皇之地擺在了店門前。老闆滿臉殷勤地微笑着招徠生意:“走過路過可別錯過.過年少不了這些,儘早做準備噦!”趕集的人們一聽,有道理,於是紛紛停下腳步,也不多砍價,反正遲早要買,不如趁今天有空,多買些帶回去得了,於是,商店門裏門外都摩肩接踵,大小超市的收銀台前排起了長龍,父老鄉親們個個都大包小袋的,整個一“瘋狂大采購”!

新年新氣象,全家老小少不得添置新衣服,這樣,服裝店的人氣可就火爆了,店主都有些手忙腳亂了,雖然臨時加了人手,可顧客實在太多,顧了這個,怠慢了那個。老闆嘴巴就如抹了蜜似的:哎呀,大姐,這衣服就像是為你量身定做似的,太合適了,瞧瞧,起碼年輕十歲!來,你讓大夥説説,是不是?哦,這小姑娘,給媽媽買衣服啊,你可真孝順。你媽媽肯定樂壞了。什麼,怕不合適?放心吧,不合適包退換,直到滿意為止!……貼心的服務使得一位位“上帝”滿懷希望而來,滿面笑容而歸,誰還去斤斤計較、討價還價半天呢?口袋裏原本厚厚的一沓錢固然薄了不少,但精神上的富足與快樂足以抵消花錢的心疼。誰説不是呢,忙活了一年,辛苦了一年,過年了,再怎麼省也該鬆一口氣,享受一下了。吃點兒好的,穿件新衣,買點兒禮品孝敬一下老人、長輩,準備些零食犒勞一下辛苦上學的孩子,過年,圖的不就是這份圓滿,熱鬧嘛。

年味兒越來越濃了。你看,不少莊户人家門口熱氣騰騰的,層層霧氣繚繞,不消説,這是在忙着蒸饅頭呢,要不就是倒糕,這可寄託着人們美好的企盼,企盼來年大發,生活節節蹦糕(高)。蒸完一籠又一籠,直蒸得灶膛紅彤彤,灶沿燙得能烙餅。除去送給街坊鄰居、親戚熟人的,還剩下一些,那就切成片曬乾,留着日後吃。無論是幹吃,蒸着吃,油炸着吃,都是別具風味呢。

對了,在我們如東,過年時不少人家總愛自制些芝麻炒米糖。將家中最大的一口鍋燒熱,倒人黏稠的糖液,繼續加熱,旁邊準備一碗涼水,等到鍋中的糖液遇水即脆時,將事先混合好的炒米、炒熟的芝麻、去衣的花生米以及橘子皮之類的東西一股腦兒倒進鍋裏,用力翻炒,攪拌,再起鍋倒在抹了油的桌面上,用一塊平板使勁按壓,速度越快越好,然後趁熱切片(這裏可是有講究的,冷了一切就碎了)。這時候,可謂全家總動員,按的按,切的切,忙得不亦樂乎!等到糖冷卻後,又酥又脆,無論老人還是小孩子都愛吃得很。比起店裏賣的那些糖果,這自制的炒米糖可更是貨真價實,絕對的“綠色食品”。

就這樣,一切忙而不亂,一天天地向年底衝刺。“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是祖先留下的老規矩,雷打不動。一大早,勤快的家庭主婦就忙開了,分工到人,小孩兒也不閒着,幫忙擦擦桌椅;窗户太高,得讓男人去擦;主婦們更是忙得腳丫子朝天,被褥無論髒不髒,都要在這一天拆、洗、曬二看,太陽今天也夠爭氣。露出燦爛的笑臉……好不容易,忙活完了所有的活計,看看家中窗明几淨,嗅嗅被子E陽光的味道,頓覺神清氣爽,心裏有説不出的舒坦。

萬事俱備,除夕已匆匆面至了。一大早,鞭炮聲就響了起來。此起彼伏。白天唱主角的是那些半大的男孩子,稍大的孩子後面總少不了兒小跟班的,走東串西,趁人不注意,偷偷燃放一枚小炮,看着別人嚇一跳,調皮的他們總覺得其樂無窮!

除夕的中午,有祭祖的風俗。生活好了,不能忘記先人。事先用金燦燦的紙疊好一些“元寶”,買來紙錢,裝入用紅紙糊成的袋子裏,寫上已故親人的名號,準備一些“燒經”的葷素菜餚以及糖果糕點,虔誠地磕過三個響頭,再將紙袋焚化,祈求祖先在那邊衣食無憂,同時也保佑兒孫平安幸福。祭祖之後,全家人更忙了,先忙着貼春聯、喜帖,有條件的還在門口掛上一對大紅燈籠。“福”字更是少不了,而且必須倒着貼,福倒,福到嘛!圖的就是吉利。看,從東到西,家家户户煥然一新,一派春節的喜慶氣氛。

夜幕漸漸拉開,空氣裏充滿了家家户户廚房裏飄出來的香氣。煙花絢爛綻放,從遠到近,令人目不暇接。年夜飯終於開席,八個冷盤,四個熱炒,四個湯菜,十幾個菜滿滿地擺了一桌。靠海吃海,如東的人們,海鮮固然居多,但無論多麼豐盛,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意“年年有餘”嘛。平時滴酒不沾的家庭主婦及上學的孩子今天也會破例喝一點兒紅酒,要麼是果汁飲料;男人們多半喝的是家中自釀的米酒,温熱了喝。可能四世同堂,可能祖孫三代,邊吃邊聊,話話家常,總結今年,展望明年,全家老少,共享天倫之樂。吃完飯,全家圍在客廳的大屏幕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這可是一道精心打造的娛樂大餐,錯過可惜哦!電視機前,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除夕守歲的人們一般要睡到八九點才起。當然,也有不少人家會大清早就起牀放鞭炮,據説誰家放的早誰家來年就發財哦。小孩子起牀後穿上了新衣,嘴巴上猶如抹了蜜,見人就拜年問好,那叫一個甜!長輩們一邊樂呵呵地答應,一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塞進孩子的口袋,名日“壓歲”。早飯比較簡單,吃一碗紅棗湯,或是一碗小湯圓,寓意卻很不簡單,寄託着人們對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家人團團圓圓的祝願。吃過飯,便可以串串門,遇到鄰里,必定會盛情邀請來家中“耍耍”,抓一大把糖果,泡上一杯茶,鄰里之間的感情又增進了幾分,融洽了不少……

歡樂如新年,三言兩語哪裏能夠説得盡呢?歡樂如新年,各種習俗片言隻語豈能道得完呢?唯有親情友情是不變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