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新年作文

最難忘的新年禮物作文

欄目: 新年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3W

有些話不該多説,説多了傷感。尤其是過年那些事。

最難忘的新年禮物作文

有些話是指小時候,父母膝前,新衣服,壓歲錢,白饃豬肉好吃好喝過大年。幸福時光,懷念的讓人落淚。

成家之後,就沒這個福了。我把從父母那裏得來的幸福,分享傳遞給家人、孩子、我無法忽視和冷落的人,回報給父母的非常有限。

結婚頭一年,沒新衣服穿,這在我二十二年的經歷中絕無僅有、破天荒。忽然間委屈不已,自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不受重視,有寄人籬下客居異鄉之感。這個家,不會再有父母那樣寵我愛我疼我呵護遷就我的人了。好不容易熬到正月初二,困鳥出籠、歡天喜地回孃家拜年,父母早知我要回來,準備了全套的席面菜,父親著名的蒸碗首當其衝,好像我在別人家餓了好久,餓壞了,一定要趁這個機會給心愛的女兒好好補補。

有一條大魚我永生難忘,來生也會記得,那是我這一輩子吃到的最好最好的魚。

那些年,家境已經好轉,漫説過年,就是平常日子,吃飽吃好也不是問題,但海鮮魚蝦這些稀罕物,在北方市場還是少見。酷寒臘月,有人倒騰一車死魚,擺在市場口賣,人們擠破頭的搶。父親不知道就買到一條,是條大鯉魚,很大,端上桌先讓我們嘖嘖驚歎,圍觀品評夠了,才動筷子。現在想來,那魚不過三斤來重,只是少見,才會多怪。

年年有餘,魚自然是該除夕夜吃的,但父親不許動,必須等我回來才能吃,年年有餘的富足生活怎麼能少了他的小女兒。那年打春早,天暖和,魚很快變質,油炸,紅燒,調料濃厚,也掩不住明顯的餿臭。其他人吃一口説臭了,不吃,我低頭猛吃,魚骨架也全扒拉進自己的碗裏,我不敢抬頭,不想讓親愛的父親看我淚水奪眶。母親説:“你沒在家過年,你大的臉比這魚還臭,跟誰都不搭話。”

我拿什麼回報我的父母?我學了不少菜式,哪裏再有機會孝敬他們。很想很想,很想耍的灰頭土臉,回到家母親訓斥着擦臉擦手,父親把最好吃的方塊肉夾來鬆緊我的嘴裏。如果上天慈悲,讓父母和姐姐到我夢裏來,這會是我最好的新年禮物。

説好不説的,忍不住説了這許多。

説起禮物,我家丹丹有心,生日時送我一套《博爾赫斯文集》,她知道我愛書,執意要買,讓我選。我嘴裏説不用不用,心裏缺喜滋滋的`,不等人走,就拆開來翻看。雖然是套盜版,有輕微的重影,也是滿心知足了。燕是小棉襖,嫌我曬得黑,買套化粧品要我好好擦。還有密友的保健枕頭,很管用,捱上枕頭,瞌睡就來,有時一頁書都看不完。

進入臘月,遭遇數十年不遇低温,給排水管網大半癱瘓,一時四面楚歌,自顧不暇。忙完回到宿舍,鋪上被褥,櫥裏衣服,一應零碎,全部漿洗乾淨,枕巾也洗了,紗巾也洗了,洗漱台也擦了。她們是我的女員工,還沒我家路大,還不知道曲意逢迎巴結討好。

夜深加班,小丁發來信息:“最近忙,你太累了,讓我們幫你分擔一點吧。”親戚看我狼狽,要幫我置辦年貨,我婉拒了,有這些理解、關心和問候墊底,這年過得也不錯呢。這是我最滿意的禮物。

我也會照顧自己。

去年在網上淘書,除了《不二》之外,馮唐作品基本購得,錢是路出的,他説算是送我的新年禮。我為此得意。知我莫如子嘛。路還順帶買了一盒彩色鉛筆,專門用來閲讀勾畫。後來我才知道,他背地裏給他女朋友買了一盒。書比較成功,印刷、字體、排版都好,是正版。正版和盜版的區別,是感覺。正版自有它莊重貞靜不俗的文化氣味,不刺眼,不花哨,不賣弄,淡淡和煦的光芒,水一樣潤澤圍繞。盜版沒有,盜版賊眉鼠眼,邋遢猥瑣,卻又服飾華麗,假模假樣。你似乎看得到它歪斜醜陋的影子。

今年又見好書,李娟。在微信朝華時文偶遇,便一愛專情,上月逛書店又得一本《冬牧場》。我喜歡的書不是一口氣讀完,不是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囫圇吞棗不知其味,我會細細的讀,慢慢的讀,反覆的讀,不放過一個標點符號。在午夜枕邊,在晨起賴牀時。那時,肚子不餓,沒有緊急的要做的事,厚重的衣服脱到最少,也沒有電話之類的干擾,我掃淨牀,擰開落地燈,靠墊在最舒服的位置伺候,路送的彩筆和信紙也在枕邊,有杯開水有安詳的期待。我走進文字,穿過它而進夢鄉。

後來才知道我的運氣是多麼的好。許多人還不知道李娟,實際上,她的影響力早已不可小覷了。樑文道是什麼人,讀書人!中國讀書最多的人!對書評價最有權威的人。他説李娟是本世紀最後的散文家。我的天,本世紀才只過了十分之一呀。或許老樑是上世紀末説的這話,那也了不得。還有那個誰,説她具三毛風,非虛構寫作,體現最本真的生活狀態。評論很多很高很震撼,我學不來,三毛風這個説法比較合我心意。

和三毛相同,李娟的文字裏,景作底色陪襯,人情世故才是主題。所以親近,所以感人,所以沒有閲讀理解和接納的障礙。

這一點對我頗有啟發。讀三毛好幾遍。為什麼獨愛三毛。李娟為何讓人不忍釋卷。她們都寫人,寫人的生存,人情世故,這些角色和狀態,被她們用內心用情感處理的不着痕跡渾然天成,你只管喜歡,只管讀不夠,只管無法躲避的被書裏的人物吸引感染。他們絕不會是聖母、聖徒、賢士、英雄、哲學家,他們是螻蟻一樣的小人物,亦正亦邪,個性鮮明,好也讓人喜愛,壞也讓人喜歡。這些俗人,俗的春雨秋濃,俗的生動活潑。

我絕不會忘記珈瑪和嫂子,絕不會忘記聰明手巧,能吃苦、又貪杯、孩子氣的居麻。我相信他們都是真人,而非虛構杜撰,世上誰有這樣的虛構能力?絕對沒有。

進入臘月後,我就盤算着像去年一樣買套李娟作品過年。忙於事務,一直耽擱到中旬,琴又怕買到二手或盜版(這點我是有潔癖的),拿不定注意,等到敲定書目,快遞公司大部分放假了,不過書店承諾説可以在春節前送到。買書當天就查到書已從鄭州送出,算算鄭州到西安,再到銅川,也就是兩三天,如果到了銅川沒人送,我可以去取,路也可以順道捎回來。後來,快遞停止在黃馬甲,再無進展。聯繫商家,問是否告知地點,我們自己取,答説不能,偏遠地區集中派送。從臘月二十,一直到年底,也沒看到李娟。如果純粹沒買,也就不這麼惦記了。

因為沒有書,新年滋味多少有點寡淡。

小蘭每年都會送我一束白百合,今年還記得。我們有一年多沒見過面了,很不好意思接受饋贈(她執意不收錢)。她還給我一隻布猴子,萌萌的。

最愛書香,沒有書,卻有花香,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