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清明節800字作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41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800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800字作文

清明節800字作文1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日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田地裏。背面是高高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一下飛走又忽一下飛來,給寂靜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爺爺奶奶名字、出生及其逝世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與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景象,我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墓上野草,我也默默地拔……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淚水還是不爭氣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火焰映紅了爸爸臉,爸爸凝視一張張寄託哀思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800字作文2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這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這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800字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我的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我的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800字作文4

清明節到了,我不禁想訖了“清明季節雨紛紜,路上言人慾銷魂。”可想而知,清明節早在我邦就是一個節日了。曾聽媽媽説過,這個節日是謝世的人為悼念未逝的祖輩們而設坐的,每一年的這一地通常會下雨,而昔年的清明節就證明了媽媽的説法是準確的。

這天一大早,天地面還飄起蒙受細雨,媽媽就把我和爸爸從睡夢中鳴了醒來。待我們促吃完早餐,爸爸就帶上了我們前一日為老祖宗籌備的一些墳飄、糕餅、生果、飲料等供品。媽媽告知我,我們這是要去給老祖宗“掛親”。

轉瞬間,爾們驅車去到了龍裏縣的巴江城老野---降鍋村。爸爸從爺爺家裏帶了一把鐮刀和一把鋤頭後,咱們就往上墳了。一路上我奇異地答爸爸:“我們上墳你替什麼要帶這些鐮刀跟鋤頭呢?”爸爸説:“這是給老祖宗建‘房’用的。”我隨心問講:“哦!”可我仍是覺得很迷茫。

轉眼間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我望到前來上墳掃墓的己可實多,謙山遍家皆是非常熱烈。只睹他們有的在除草,有的在填洋,有的在期求得到老祖宗的保佑……

而這時爸爸也忙了伏來,先是掛墳飄,然後我見他用鐮刀把老祖宗墳頭上的野草清算了一下後,就用鋤頭把墳邊土地上的野草也鏟了個精光。這時,爸爸破馬給我出了個問題:“你知説我是怎麼給老祖宗修‘房’了吧,然而你知談這老祖宗的‘房’指的是什麼了嗎?”我尋思了片刻後才豁然開朗:“哦,我知路了,指的是老祖宗的墳!”爸爸説:“孩子,你真聰慧,那你當清楚我帶鐮刀和鋤頭的息用了吧!”“是的,我知敍了,爸爸,你真有遙見。”“所以説,每一件事都要有先見之明。”我真信服爸爸呀!

交下來,我和媽媽拿沒了隨身帶來的供品晃在了老祖宗“房”前的石桌上。而後,我們一家人跪在墳前給老祖宗送“錢”,迎供品,爸爸還説:“請老祖宗來品味,請老祖宗來領錢吧!”媽媽也説了些盼望老祖宗在這邊活得啟口的話,並企求老祖宗保佑我們一家我全體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通功這次清明節的“掛疏”我曉得了清亮節實在是大家以此來表白對先人們的深切懷念和祝願之情。

清明節真是一個美妙的節日呀!

清明節800字作文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着我哭了,她説:“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着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800字作文6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800字作文7

清明節到了,我不禁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想而知,清明節早在我國就是一個節日了。曾聽媽媽説過,這個節日是在世的人為懷念已逝的祖輩們而設立的,每一年的這一天通常會下雨,而今年的清明節就證實了媽媽的説法是正確的。這天一大早,天空中還飄起濛濛細雨,媽媽就把我和爸爸從睡夢中叫了醒來。待我們匆匆吃完早餐,爸爸就帶上了我們前一日為老祖宗準備的一些墳飄、糕餅、水果、飲料等供品。媽媽告訴我,我們這是要去給老祖宗“掛親”。

轉眼間,我們驅車來到了龍裏縣的巴江鄉老家---落鍋村。爸爸從爺爺家裏帶了一把鐮刀和一把鋤頭後,我們就去上墳了。一路上,我奇怪地問爸爸:“我們上墳你為什麼要帶這些鐮刀和鋤頭呢?”爸爸説:“這是給老祖宗修‘房’用的。”我隨口答道:“哦!”可我還是感到很迷茫。轉眼間,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我看到前來上墳掃墓的人可真多,滿山遍野都是,十分熱鬧。只見他們有的在除草,有的在填土 ,有的在祈求得到老祖宗的保佑……

而這時爸爸也忙了起來,先是掛墳飄,然後我見他用鐮刀把老祖宗墳頭上的野草清理了一下後,就用鋤頭把墳邊土地上的野草也鏟了個精光。這時,爸爸立馬給我出了個問題:“你知道我是怎樣給老祖宗修‘房’了吧,但是你知道這老祖宗的‘房’指的是什麼了嗎?”我沉思了片刻後才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指的是老祖宗的墳!”爸爸説:“孩子,你真聰明,那你該明白我帶鐮刀和鋤頭的作用了吧!”“是的,我知道了,爸爸,你真有遠見。”“所以説,每一件事都要有先見之明。”我真佩服爸爸呀!接下來,我和媽媽拿出了隨身帶來的供品擺在了老祖宗“房”前的石桌上。然後,我們一家人跪在墳前給老祖宗送“錢”,送供品,爸爸還説:“請老祖宗來品嚐,請老祖宗來領錢吧!”媽媽也説了些希望老祖宗在那邊活得開心的話,並祈求老祖宗保佑我們一家人全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通過這次清明節的“掛親”,我知道了清明節其實是大家以此來表達對祖先們的深切思念和祝福之情。清明節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呀!學校:貴州省龍裏縣城關一小班級:二年級(2)班姓名:冉培欽指導教師:漆海浪

清明節800字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醒來時眼角的淚花不禁落了下來。

外祖母已經去逝一年了,她老人家走時正是我小升初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媽媽為了不影響我的學習便沒有讓我去。她老人家走的那個晚上我一直在哭,哭到沒有淚水給我流了為止……

清明節掃墓時,來到她老人家墓前眼淚又在眼睛裏打轉。我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和她老人家説話,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和她老人家一起看電視,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和她老人家一起去公園玩了……如今能做的只有在她老人家墓前敬一杯酒,叩幾個頭,別的再也不能為她老人家做了……

還記的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在老家生活了,老家有棵桂圓樹,七八月時樹上便結下一顆顆桂圓。她老人家,總會帶我去摘來吃。我長大後便離開了老家也離開了她老人家。但每年寒暑假時都會回老家去看望她老人家,坐在門前聞着桂花香吃着桂圓的那種日子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在我小學五年級時她老人家的身體已不像以前那樣的硬朗了。老人家有四個兒子,大家商量着一家輪流照顧她一年。因外公是老大,第一年到我們家。我每天早上去上學時都會去她老人家房間對她説一句“我走了”,回家時説一句“我回來了”。週末時陪她老人家看看電視,儘管她的記憶力在慢慢減退,有時看不明白電視里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可聽着她津津有味的給你説着她眼中看到的故事也是一種幸福。牽着她老人家去公園走走,聽她説説以前的往事,比如她左手的小拇指少了一節,我曾經好奇的問她是怎麼回事,她會慢慢的給你説一個下午;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很快一年過去了。當她老人家要離開我們家到第二個兒子那裏去了,我不捨的對她説:“要快點回來哦!”她慈祥的看着我説:“好,好。”就這樣她走了。我突然覺得這一年過得好快。

在這之後她輾轉換了倆個兒子家,都因種種原因沒能常住。在她離開我們家半年後的一天,我放學回家換鞋時看見一雙熟悉的鞋子,“是外祖母的,是外祖母的”我高興的叫出來,急忙找尋她老人家的身影,看見她老人家時我不禁吃了一驚。不過半年沒見她盡瘦了好多整個身體就像是皮包骨頭一樣,精神也不似以前了。雖然外公在飲食上給她調理,媽媽在生活上給予悉心照顧。一個月後的一天她因併發症住進了醫院,一週後離開了我們。因三天後我要參加小升初的考試沒能陪她度過人生的最後那天晚上,當得知她離世的消息後,我放聲大哭了起來,真希望能把她給哭回來。

老人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永遠、永遠……

清明節800字作文9

今日清明。

不知小夥伴們清明節假日都出游到哪了,今日我要到機關值班。這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混職場久了,到我這個年紀,經過這麼多事後,我開始嘗試着學會凡事少抱怨。

孔子説,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我還遠遠做不到夫子那一種自由心靈的境界,我才剛剛人上中年,而且心理年齡還很年輕,很多朋友和同事時常還説我童心未泯呢。

早飯後出門到單位,帶上放假歸家的丫頭。值班時我玩電腦,她做作業,她有不懂的地方我還可以輔導一二。想當年我也是學習的尖子生,只是書本撂下的時間太久遠,丫頭的很多功課都看不明白了。不過,陪在她身邊就好。

今日天陰沉,颳着很大的風,天空還拋灑着濛濛細雨,如煙似霧,輕輕的落在面頰上。聯想到清明這節日,不禁令人思緒暗湧:這天氣,適合清明哀思祭祖的意藴呢。——祈禱先人們庇佑我,和我一家子,在這世上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值班,丫頭坐在我對面埋頭寫作業,我站在冷風吹拂的窗前,看着窗外的一切默默沉思。今日春季以來,每天忙碌個不停,但收穫甚少,這忙的意義何在?好在應付完職場無謂的折騰後,我的心能夠寧靜下來,歸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安靜的度日。

這兩天小城裏颳風不斷。這裏位處風口上,一年四季多風,大風天氣也比我到過的其他城市要猛烈的多。春回大地,春光明媚起來,但也總得有幾場春風春雨輪番侵襲。有句老話説,不刮春風天不暖。可是,我是個善感之人,春光易逝,花季很短的,邊開邊落,再遭遇這樣的大風“蹂躪”,真叫人情何以堪吶!

眼睛望向小城盡處的山巒,那裏是一片葱蘢的樹林,我彷彿看見它們迎風擺頭的樣子,腦海裏不禁湧現一個意象:聽松濤。我指着那片樹林向丫頭招招手,説:“你知道嗎,古人常常有松樹林下聽濤之舉。”“什麼意思啊?”“風颳過鬆樹的聲音,彷彿波濤聲,所以叫松濤。”

我説:“讓我們也來聽松濤。”丫頭説:“可是,這麼遠,怎麼能聽見呢?”“只要用心去聽,在心裏聽,會聽見的。”我們就微閉着眼聽,聽那風過樹林的簌簌聲,那天籟之聲····

最後,我告訴丫頭,最美妙的韻律,一直存在於大自然裏,只有靜心方可領略一二。人活着,要學會讓心寧靜下來,心有多靜,心中的世界就會有多廣闊——這和你的學習一樣,寧靜而致遠。

清明節800字作文10

正值三月,柳絮紛飛,小雨綿綿裏,清明時節便來了。想起雨水裏飽滿的草莓,屋裏想起黑瓦,白煙,青團;深山裏想起密密的草葉遮住的大墳,和跳躍的火;想起稻草下的棉菜。與清明的綠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裏擠着的就都是。

到了清明這一天,清晨早早地就起了牀,趕往老家的大堂。大堂裏的酒席,是外公兄弟留人輪流操辦的。老人們翻着日曆數着日期,提前購好了肉和海鮮,菜則在家後院的田中收來。一大家子百十號人,聚在大廳裏,熱熱鬧鬧的,我們小孩子站在大堂裏,怯怯地叫着面生的叔叔阿姨,只等着快快上山掃墓。

除了操辦酒席的親戚,其餘的人都帶着鐮刀斧頭上了山。因為是鄉下,每個墳幾乎佔了小半面的山,翠綠之中呈現出一片慘白。但這景象在那時的我是樂土,腋窩裏夾一根樹枝,跳上打墳,假裝迎着敵人沖鋒陷陣,最後站到了大墳上,自覺有一種俠客的氣派。墳下的大人們有在忙着疊紙錢的,有忙着點燭上貢品的,燒了紙錢,那貢品就立即端下來給大家分了吃。這時的我也顧不上俠客的清高,丟了樹枝和幾個夥伴下墳搶食。往往嘴裏嚼着一塊花生糖,手上已經麻利地剝好了龍眼。吃過後要放鞭炮,才由大人領着下了山,口

袋裏更是多了ー張十元零花錢一一打了鞭炮,小孩都能領到“賞錢"。

但我的意趣並不在於吃貢品、爬墳墓或分錢。最好是回了大堂,拎着籃子摘鼠麴草去。鼠麴草用家鄉話説叫做“棉菜”,小小的,摸上去,毛茸茸的。棉菜能用來做青團,我們總高興摘棉菜。大堂院後的二爺早就為我們備好了籃子,打發我們上他的草莓地去摘棉菜去。“下過雨,棉菜長得好着哩!”二爺笑道,也請我們嚐嚐田裏新出的草莓。我們一鬨地出了門,跑進草莓地,爭先恐後地摘起棉菜。要説最好的棉菜,一定是稻草下的那些。稻草下泥土濕潤,温度正好,一掀開,數十棵水靈靈的棉菜直挺挺地立着,我忙不迭地掐斷草莖,拾起裝進子,生怕有人搶了這可愛的棉菜。我們都不多言語,在草莓葉中

挑揀,累了,就摘顆草莓吃,但不敢貪多,若是讓大人知道,是要罵的。至飯點,常能拾個小半籃。我們像交税一樣把棉菜交給二爺,請他為我們做青團。這樣的青團,沁人心脾,似是整個春天都融化在裏面了。

清明過後,親成們又離了家鄉,各自投入自己的生活。小時不懂離鄉的傷感,只覺得清明時節和過年一般有趣。直到自己也離了家鄉,オ發現,坐在石階邊數棉菜的時間都是那麼奢侈。田地荒蕪,人去樓空,剩下的只有綿綿細雨令我回味了。那傷感,是回憶,亦是思鄉…

清明節800字作文11

清明節到了,天氣陰沉沉的,奶奶很早就起牀了。她一大早就開始忙着準備清明節的物品。

等大家都收拾好,我們一家就出發了。我們去老家的山上給爺爺掃墓,我感覺爸爸開了很久,我們才到。下車之後我們一直沿着山路往上爬,剛開始我很吃力,爬山爬不上去,奶奶鼓勵我。我咬咬牙,心裏默默下決心:一定要爬上山去。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爬上來了。

我們來到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墓碑前,我看到奶奶給他們放紙錢祭奠,大人們給他們點香祭拜。我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心裏知道這是對親人的一種思念。最後我們一起來到了爺爺的墓碑前,我看到了奶奶眼睛紅紅的,眼裏都有淚花。奶奶給爺爺燒紙錢,點香祭拜。接着還給爺爺端出來一些各種各樣小菜和一杯可口的美酒,嘴裏自言自語地念着什麼。奶奶的表情非常傷心,我知道奶奶應該是非常想念我的爺爺,希望爺爺在天國可以保佑我的奶奶身體健康!

祭拜活動結束了,我在回家的路上問奶奶:清明節的由來?奶奶説:“從前有一個晉公子重耳,他和他的僕人流亡國外,生活艱辛,吃不上飯,有一次重耳餓得昏了過去。他的僕人介子推就端來了一碗肉湯,重耳喝下那碗肉湯,果然就精神飽滿,但是晉公子看到介子推腿上流着血,傷心地哭了起來。過了幾年以後晉公子如願當上了皇帝,他對當年跟着他的僕人全部重重的獎賞,唯獨在這個時候他忘記了介子推。有一個僕人提醒晉王:在你流亡期間,介子推對你忠心耿耿,你為何不獎賞他。此時晉王才想起來介子推,開始命令大臣們全力尋找介子推。可介子推已帶着老母親去了深山,晉王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介子推。這時有一個大臣對晉王説:我們可以火燒深山,這樣就可以把介子推逼出來了,晉王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也就下命令火燒深山,大火燒了幾天幾夜都不見介子推的人影。這時晉王帶着大臣們前往深山中尋找介子推,他們在一棵大樹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可是他們早已經被大火燒死了,然後在介子推的身上找了一封血書,上面寫着:割肉救主,願主公常清明!晉王看到這封血書,抱着介子推又傷心又後悔,然後大哭起來,接着就命令大臣把放火燒山的這天定為清明節。

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我終於明白清明節的意義了,原來清明節是用來紀念逝去的親人!燒完錢紙、放過鞭炮後,我們就下山了。我回頭看了看,只見樹木和雜草在春雨中掛滿了淚淚的水滴。我心中生出一種對生命的敬畏:面對天地相隔的親人亡靈,活着的人應該加倍地珍惜健康,珍愛生命!

清明節800字作文12

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外婆,想他以前疼愛我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乾枯手掌,指節發白。我與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外婆,竟忍受病情不斷惡化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惡化,唯一能做,只是減輕她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睡眠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一剎那,我們懸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目光所刺痛。媽媽摟我哭了,她説:“該自責是我們呀!你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説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説: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説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感動××”人一樣,感動村裏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我感到生命悲涼與母愛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憂患中,她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思念。

清明節800字作文13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小山頭,看藍天中飄過幾朵悠悠白雲,感受那拂過山頭上青葱小草微風,我知道我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一位,也是最疼我一位。外婆死讓我第一次懵懂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老老房子裏,掛一簾簾白白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陌生、男、女、老、少;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身後,瞅躺在棺材裏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一根發出微弱黃光蠟燭小屋裏,我蜷在外婆胳膊底下,感受那温暖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外婆講那遙遠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帶濃重方音話語與那緩緩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躺椅上,手中還拿那個伴隨她多年扇子,我衝上前去,搖她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小山,看藍天,享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思念親人!

清明節800字作文14

清明節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我姥姥的墳前給我姥姥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我姥姥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我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我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我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我姥姥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我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我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我姥姥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我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我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我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我姥姥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我姥姥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我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我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我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我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我姥姥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我姥姥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我姥姥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想念親人!

清明節800字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父親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父親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供品、鮮花、紙元寶與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紛紛細雨,但有涼涼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與父親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了,其中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父親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山腳下空地中停滿了大小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爆竹,嫩綠小草從土裏像衞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公墓,擺好供品,鮮花與香爐。父親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思緒便隨着父親點好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父親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紙錢,同時説:“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非常旺,山上風不時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與。這暖與好比是來自太爺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父親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説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也許是血濃與水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路上我沒説太多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説,您們在那邊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