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精選10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23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踏青小學作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精選10篇)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1

在古代,詩人杜牧就寫下了千古流傳的佳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似乎清明節總是跟綿綿細雨有關,可今年的清明節,陽光卻格外明媚。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媽媽和我準備在今天一起去美麗的鄉村踏青。一路上,那美麗的春景吸引的我的視線,路上的行人也很多,可似乎都被那美不勝收的景色吸引着。一棵棵柳樹細長的枝條上也都冒出了新芽,柔軟的枝條垂向大地,多像姑娘美麗的秀髮飄揚。那清新的綠色撲入眼簾,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頓覺心情格外舒暢。

到了鄉村那廣闊的田野上,田野中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那頑強的野草已經發出嫩芽,遠遠望去,綠茸茸的。走進一看,卻看不見了,真是應了“草色遙看近卻無”呀!春風吹來,泛青的麥苗隨風舞蹈,多像綠色的波浪時起時伏。一隻只正在跑到的小羊,給寂靜的田野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掃墓與清明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那逝去的革命先輩,還有那離去的親人啊!當我們站在墓碑前,心中無限的傷感,更有深深的懷念。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和自己相處的每一個人吧!

清明時節,緬懷先人;清明時節,春光無限;清明時節,放飛希望!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星期六,恰好又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乘車到寧墩鄉下去踏青。汽車在歡快的音樂中一路奔馳,我看見田野裏到處是金黃色的油菜花,一片連着一片,它那濃濃的香味,不時從田野裏飄到車裏來。

到了鄉下,我們來到親戚家屋後的小山坡上,山坡上長了一片竹林,這些竹子既挺拔又修長。竹葉的顏色翠綠翠綠的,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多美麗的竹子呀!竹林里長滿了小筍子,有的剛剛出土,冒出嫩嫩的筍尖;有的長了一尺多高了。它們有的像一個尖尖的小寶塔,有的像一枝沖天而發的箭,還有的像一羣站崗的士兵。

在另一個山坡上,開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映山紅,有粉紅的、有大紅的,還有紫色的,鮮豔極了!這些映山紅和許多不知名的小野花長在一起,散發出沁人的香味,還夾雜着春天泥土的氣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妙!摘了一些五顏六色的映山紅,準備帶回去放在花瓶裏,我想有它裝飾我的家,就能時時感受春天。

我們從山上走下來,看見山坡上還長了許多蕨菜,它那肥肥的小腦袋,就像娃娃的小手,難怪我們這裏的人們都叫它娃娃拳呢!一羣小朋友正在採摘娃娃拳,我和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不一會就摘了一大袋。

順着山坡下來,有一條彎彎的小溪,溪邊長了一排排的桃樹和李樹,桃花的紅,李花的白,相間在一起,絢麗極了!天空中不時飄下滴滴細雨,桃花和李花的花瓣輕輕地飄了下來,有的落在了綠色的草地上,有的落在了河面上,向遠方漂去……

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踏青的好心情隨着歌聲飛揚。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3

冬天過去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清明節又要來到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掃墓、踏青、盪鞦韆、插柳等等,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去年的清明節,我和舅舅一家在薈萃湖划船的事情。

走在去薈萃湖的路上,到處能聽到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公路兩邊的柳枝不知什麼時候鑽出了綠芽,人們漫步在湖邊,春風拂來愜意極了,我們來到了湖邊,租了一隻船,大家在為誰來划船拿不定主意,我提議:“咱們剪子、包袱、錘,輸了的兩個划船。”舅舅、舅媽、弟弟都同意了,我説:“三、二、一,開始!”我和舅舅出了錘頭,而舅媽弟弟出了包袱,我和舅舅只好划起了船。我使足了力氣去蹬腳踏板,船飛快得“跑”了起來,到了假山邊,弟弟要上去玩一會,我和舅舅在船上等着,舅舅剛坐穩弟弟就飛快的跑了過來,原來有一隻蚊子叮他,我覺得越蹬越累,怎麼能不累呢?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只要把腳放在踏板上等舅舅蹬就可以了,就這樣我們劃過了一座假山,只見假山上有的人在釣魚,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山上游玩、嬉戲、踏春,還有的孩子在玩各種健身器械……玩着玩着一個半小時過去了,大家玩累了,把船送回去。到了岸上,我們各自説着看到的美景,好像有些戀戀不捨。

清明划船讓我回味無窮!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4

清明時節,春風送暖,天氣晴朗,鮮花盛開,很適合郊遊。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去濱江森林公園踏青。在公園裏,我最感興趣地是採野菜了,可有意思啦!公園裏的野菜可多了,有刺厥、艾草、蒲公英、枸杞、馬蘭頭等,刺厥可以作綠面,艾草可以作青團,蒲公英可止咳,枸杞芽能夠清火,馬蘭頭涼拌可好吃了。不過,我主要是採刺厥、艾草、馬蘭頭,這幾種野菜特別多,很容易辨認,媽媽不認識,我還得教她呀!

就這樣,我們邊逛邊採,時間過得可快了,轉眼間就到中午了,該野餐了。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曬着暖暖的太陽,聽着小鳥清脆的歌聲,看着紫色的不知名的野花的海洋,吃着爸爸做的中式三明治(千層餅+奶酪+培根),喝着香甜的果汁,別提有多舒服有多開心了,連採野菜的勞累也忘記了。

稍微休息後,我們繼續邊走邊逛,邊逛邊採。猛抬頭,一頭獐映入我的眼簾,我大叫,“爸爸媽媽,快看獐呀!”媽媽反應快,順着我指的方向,回頭見到了一頭獐飛快地閃入樹叢中,而爸爸反應慢,竟然什麼也沒有看到。獐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特別膽小,容易受驚,是草食動物,在濱江森林公園專門放養,如果能拍到它的照片,到公園管理處還能換到獎勵呀!我很遺憾沒有及時拍下獐的照片。爸爸安慰我説,能夠見到了獐就已經夠幸運了,一般人都不見得能夠見到呀!

在回來的路上,爸爸給我用柳條編一個漂亮的柳環戴在頭上,可美麗了!就這樣我們邊玩邊採,等到下午四點半,已經採了滿滿地一大袋了,起碼有五六斤呢!我還真的不想回去呢!不過這時,我已累得再也不想動了,只好啟程回家。一上車,我就美美地睡了一覺,到家了才醒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今天的收穫也真不少呀!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然而,今年的清明節不知是因為祖宗的顯靈,還是因為老天的賞臉,不再像往年那樣細雨紛飛,清冷潮濕。春風送暖,春光明媚,人們迫不及待地帶着喜悦的心情去踏青,懷着崇敬的思念去掃墓。由於我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福建,清明節無法回去祭拜祖先,於是,媽媽就帶我到附近的繡衣公園踏青。

還沒到公園門口,我就遠遠望見公園的上空有幾隻風箏在自由飛翔,它們同白雲嬉戲,與鳥賽飛,快樂無比,令人生羨。我連忙加快腳步來到公園門口的河邊。只見兩岸的垂柳亭亭玉立,柳樹姑娘正用“風梳子”悠閒地梳理着又長又綠的辮子,她們以河為鏡,翹首弄姿,風情萬種。

一進公園門口,只見綠草如氈的草地上,孩子們奔跑打鬧,玩耍嬉戲;大人們悄悄私語,親切交談;老人們揮拳舞劍,載歌載舞。他們似乎都聽到春姑娘的召喚,耐不住寂寞,不約而同來到這裏享受生意盎然的春天帶給大家的無比愜意。草地邊上那黃的,粉的,藍的……綵緞似的花圃,一片片,一叢叢,正是那品種不一的鮮花在爭奇鬥豔。綻放的花朵,香氣撲鼻,引來勤勞的蜜蜂,招來愛美的彩蝶。它們在花叢中穿梭忙碌,翩翩起舞,給春意正濃的公園更添幾分情趣。哦!風箏的主人原來是一羣可愛的學生,他們正興致勃勃,神情專注地收拉着風箏線,歡呼雀躍着在比賽誰的風箏飛得最高呢!

我被眼前的春光包圍,被滿園的春色打動。在這緬懷祖先,充滿哀思的清明時節,人們將滿懷的思念埋藏心底,正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告慰西去的祖先。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6

我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説遠在先秦早已形成,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一種儀式,彷彿只有進行這種儀式,才真正擁有春天。

清明節假期的一天,我和爸爸也來到公園踏青,我們從道繞進公園,一股春天的氣息迎面撲來,兩旁樹上的鳥嘰嘰喳喳地叫着,好像在為春天的到來歡呼。一陣暖風拂面吹過,我的面頰癢癢的,舒服極。咦?附近沒有花,我怎麼聞到一股花香?哦,原來是春風把遠處的花香吹過來。我貪婪地嗅着這新鮮得發甜的空氣,感到神清氣爽,我不由地閉上眼睛,享受這醉人的春天氣息。

我拉着爸爸歡快地向前跑,這時,我看到怒放的櫻花,我細細地欣賞這美麗的花兒,花朵旁,隱隱約約有幾痕新綠,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剛爆出道綠芽,它們還非常,害羞地躲在花朵背後,嫩綠的顏色十分可愛,我不禁輕柔地撫弄着它們,又一片新綠映入我的眼簾,我走去看個究竟,原來是剛長出來的草,我打量着這些幼的.生命,感到大自然的生機,不禁心潮澎湃。突然,一朵花被風吹落,我將它放入手心,這花是白色的,看上去十分純潔,我聞聞它,一股清香使我心曠神怡,我將這花放在湖面上,看着它漸漸飄遠,就讓它把清香帶給更多的人吧!向水裏望去,不時能看到成羣的蝌蚪在快活地擺動着尾巴,烏龜經過漫長的冬眠,也許,它會在春天第一縷陽光照射到水面上時醒來。這不,一隻烏龜正趴在石頭上懶洋洋地曬太陽呢!它睡眼惺忪地打量着岸上的遊人,那樣子可愛極。

坐在石凳上,温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十分愜意。許多遊人也脱去外套,坐在湖邊,沐浴着陽光,孩子們在灌木叢旁嬉戲打鬧着,那銀鈴般的笑聲又為春天增添一份生機。

這真是一幅美妙的春天畫卷啊!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7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爸爸媽媽帶着我一起去郊遊,感受春天的氣息。

帶着對踏青的渴望,興奮的一家人,收拾好必備品,一早出發。

踏着輕快腳步,哼着熟悉的曲調,翹望着向郊外走去。在路上首先和我打招呼的是“春風姑姑”,她用略帶濕潤的氣息,輕輕的吹拂着我的臉,頓時感到無比的舒服;她手撫摸着我的頭,微笑的告訴我歡迎來到春的世界。

太陽公公今天顯現出他久違的慈祥與光輝,片片金光灑向人間,撒進了每個人的心裏,讓春的暖意融入世界每個角落。正在我感受陽光沐浴的時候,銀鈴般鳥兒的叫聲叫醒了沉醉的我,好像在和我説“快啊!跟我來,前面的景色更美好!”

跟隨着鳥兒的歌聲,不一會就來到了目的地。果然和城市裏的喧囂相比,這裏的自然景色顯得特別的清晰,祥靜。原本澎湃的心情,瞬間平靜了下來。沿着路邊走,一棵棵的小草隨着我們的步伐偷偷的從地裏鑽了出來,彷彿迫不及待的要和我們一起分享這美麗的景色。放眼望去前面是一片青綠的草地,風一吹,沙沙響,“春天好,春天好”。草地兩旁的柳樹,濛濛綠了,柳枝隨風擺動,擺擺手,向春天致敬。柳樹下翠綠的小草叢中,小野花露出笑臉,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五顏六色點綴在綠色之中,格外好看。

抬頭往上看去,天邊飄過幾朵白雲,在向我們招手,在向我們微笑。藍天、白雲、金色陽光,映照着綠地和我們幸福的笑臉,時間美景不過如此啊!

我想世上還有什麼能比大自然更美呢?能比我們現在更幸福呢?珍惜現在,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8

四月四日是清明節,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清明節那天,綿綿細雨,似千萬條銀絲,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像蛛絲一樣輕,像針尖一樣細,像棉線一樣長。

早餐後,我隨着爸爸媽媽一同去掃墓。一路上,媽媽跟我説,清明節是一個後人祭奠先人的節日,而掃墓呢,就是拜祭祖宗的一種形式,把他們的墓地清理乾淨,除去雜草雜物,代表我們對祖宗的懷念。

我們走小路,鄉間小路上下了雨後一片泥濘可是卻十分美。小雨滴打在我們的面頰上十分的涼爽,又好像在唱一首歌,我們邊走邊欣賞景色:小路上到處都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他們爭芳吐豔,一朵比一多好看。不久就道了。我們給老爺上墳,那有點高,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去,那兒是土墳,又剛下過雨所以十分的滑,我差一點就摔倒了,幸好姐姐把我扶着。

我們給老爺先燒了點紙,然後放了一串鞭炮,表失去邪。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

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祖先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祖先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9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踏青的文章。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踏青小學作文10

城市中有高大的樓房,先進的技術,還有很多令人眼球發光的商品,但是我們天天吸到的是灰塵,吃到的卻是垃圾食品。這可怎麼辦好呢?對了,可以去鄉村呀!

迎着美好的春光,走在鄉下的石子小路上,腳不禁有點麻,石子尖尖的,大的小的各不相同,走在上面別有一番“味道”。我心想住在這的孩子每天都能走一遍這樣的“按摩路”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沿着小路走,我的妹妹突然興奮地説:“姐姐快看,一條母牛!”我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到不遠處有隻牛,尖尖的大角,耳朵披在兩旁,大大的眼睛特別有神,看見有人朝它走來,睜大眼睛像和我們在説話,嘴巴里一直在咀嚼着乾草,不時還“哞哞”兩聲。我想這就是縮小版的“荷蘭田園”吧,牛在愜意吃草,我呢,自在散步,互不打擾,一切很靜謐……

走在鄉下的田梗中,旁邊還有一個小湖泊,遠遠看去湖泊閃着亮光,看上去就像天上的星星跑到湖中在白天閃着光。“妹妹,這是什麼作物?”我好奇地問。“這是秧苗呀!我再來給你確定一下吧。”説完她把手伸向秧苗,我心中跑出了許多問題,這怎麼確定啊?你想對秧苗做什麼……“呀!你你,妹妹你怎麼吃秧苗?”我驚奇地説。妹妹嚐了嚐説:“這就是秧苗,因為秧苗的味道就是苦苦的,還有一種特別的清香味,還有絨毛……”看她説的煞有其事,我也拿起了一片放入嘴中,真的呢,一點苦味,又分明有一種略帶澀味的清香。“你也吃秧苗啦,你也吃秧苗啦!我們是兩頭大水頭啦……”田埂邊迴盪着我和妹妹的一路歡笑。

農民的本色遠遠不只這此,一路花草,一路田香,一路農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