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清明節踏青作文(通用8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清明節踏青作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清明節踏青作文(通用8篇)

清明節踏青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人們為了紀念死去的人,都會在那天去為他們的墳前掃墓。並會緬懷那些去世的革命先輩們,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將優良的品質發揚起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全國是統一放假的。家裏的大人不允許我與他們一起去南山為家裏死去的祖先掃墓,因此我們只能提前在家裏過上一個“小清明節”啦!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家那兒有一個規定,就是要擺桌香,為的是提前紀念死去的人們。我家的桌台是放在後面的老房子裏的,在暗暗的燈光下,年邁的奶奶與祖母會將豐盛的菜餚一一擺放在桌子上,有年糕、烤雞、烤鴨、八寶菜、粽子……讓人看了就直流口水,可這時不允許吃。奶奶要在桌前插上兩支蠟燭,放好桌凳,桌邊還要分別放上一隻只的碗與一對對筷子,裏面要倒上均勻的酒,似是要家裏請客一樣。這樣還不夠,奶奶在桌子的正前方擺上一個墊子,是專門為祭拜用的。傳説是要請地府的神仙吃飯,為的是給家裏死去的人能順利投胎,併為全家人討一個吉祥。而且,擺好的桌子與凳子都不能隨意的碰,聽説是不能打擾神仙們吃飯的。晚上6點時候便可以跪在墊子上祭拜“神仙”,取下自己的願望。

這還不是重點呢。在家裏人都紛紛祭拜好後,我們還要蹲在離桌子不遠的地方燒“金元寶”與“佛紙”,那都是祖母與奶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疊好的。爸爸拿來一個大鍋子,裏面點燃火。之後,我們將“金元寶”與“佛紙”扔進火裏,邊扔邊祈禱。聽奶奶説,燒“金元寶”與“佛紙”是為了給地府的神仙送“錢”,也是為了給自己討一個平安。

燒完了“金元寶”與“佛紙”後才可以收拾桌子上的東西,家裏人一起團圓吃飯。

吃完了飯後,我們都要揍在一起,坐在一張大的方桌旁,剪“票兒紙”。在掃墓的時候是必須把“票兒紙”插在祖先墓上的。

雖然這個清明節我沒有同家人一起去南山掃墓,可在家裏過的“小清明節”卻依然寄託了我對去世的人們的懷念。我被那樂融融的歡樂氣氛感染了……

清明節踏青作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我的媽媽商量好一起到郊外去踏青。

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桃花開了,春少女把粉紅的花兒撒了桃樹一頭。迎春花吹着金_的小喇叭,向人們報告着春天的消息。柳樹少女垂下她那美麗的秀髮,在__的吹撫下襬動。田裏的油菜花也開了,遠遠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金色的綢緞閃閃發光。我們來到菜園裏,發現一朵一朵的蠶豆花像天上的星星在眨眼睛。紫紅色的__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一朵朵、一叢叢,密密麻麻的開滿了菜地。

小鳥在枝頭歡樂的唱着歌,小蜜蜂在花叢中忙着採蜜。

清明節踏青作文3

古詩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卻是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我和爸爸乘車到了紅石公園,真是人山人海。那些人在看什麼?我費了好大力氣才擠了進去,原來是滑旱冰的。他們一會兒在塑料樁中穿來穿去,一會兒在空地上飛快地轉圈,真牛!正當我看得入神,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説:“去那邊吧,保證讓你驚喜!”“哎呀!別煩,再看會兒吧!”我不耐煩地説。“你在這裏看吧,我走了。”爸爸説。“別走,別走。”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爸爸把我領到公園深處,這個地方又熟悉又陌生,正是讓我魂牽夢繞的月波湖。看看四周,柳樹抽出嫩黃的芽,杏花開滿了枝頭,迎春花換上了黃色的衣裳……再看水裏,小魚歡快地游來游去……我又看呆了,原來這裏的景色這麼美。

當爸爸又拉我時,我沒有不耐煩,因為爸爸説要去划船,我高興極了。登上小船,我和爸爸時而悠閒地划着水,時而手忙腳亂,急匆匆調轉船頭,避免撞到別人的“戰艦”;時而碰到小水鴨,但它機靈地一頭又扎到水裏去了……

今年的清明節,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而是“清明時節天氣好,公園遊人樂開懷。”

清明節踏青作文4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爸爸媽媽開始清掃墓地,擺放祭品,爸爸還用揹簍背了幾揹簍黃土倒在墳頭。遠處傳來有人吆喝牲口的聲音,我循着聲音望去,地裏農民伯伯正在耕種。山間開滿了粉紅粉紅的杏花,雪白雪白的梨花,山坡上到處是嫩綠嫩綠的小草,它們無怨無悔地裝扮着大地,渲染了家鄉。春天真美呀!早上,乳白色的霧籠罩着大地,蓋過了天空,人們都去掃墓,山路上都堵了車,而那淅淅瀝瀝的雨卻也一整天縈繞於心,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能想起為我們犧牲的人?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盡享榮華富貴,卻對祖先的墓無動於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霧籠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淚?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曆史。

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我在人間彷徨清明節,一個讓人悼念親人,懷念烈士、英雄的日子。

清明節踏青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格外晴朗。我早就想迫不及待地脱掉棉襖,出去放鬆一下。於是,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廣闊的户外踏青。

我們來到田野裏,看到了一塊塊碧綠的田野,還一片片黃色的油菜花。這回我才知道,在田地裏,不能踩在裏面,要走在外面的田埂。我深吸了一口氣,聞到了深深的泥土味。咦,怎麼有股怪味?爸爸説:“這就是農村特有的味道。你看那些土,它們都需要肥料的滋養,才能長出好苗子。”隨着春姑娘的到來,整個大地都是生機勃勃。小草們早就探出了頭,在微風中搖曳着他們那稚嫩舞姿。看,那裏有一片茂盛的野菜,我和媽媽趕緊跑過去挖了起來。不一會兒,挖出的野菜我們三個人都快拿不完了。這時,我們你看我,我看你,都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剛才挖野菜時,一些泥土跑到了我們臉上,都快變成“魔鬼一家”了!

哈哈!我今天不光學會了一些知識,還玩的很開心。今天的踏青真有趣。

清明節踏青作文6

清明來了,正是一個春遊踏青的好季節,温暖的陽光,應該去哪裏呢?聽説安徽有一處著名的風景名勝,那就是黃山。黃山腳下還有一座盪漾着孩子們笑聲的小山—猴島,就去這裏吧。

早晨,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聽着泉水的叮咚聲和小鳥清脆的鳴聲,我們向猴島出發了。啊,終於到猴島了,好興奮啊!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小猴子了。我們來到一座小山前,我和小山之間間隔着一條小溪。遠遠望去,小山可真像一階階樓梯,每一階樓梯上都長滿了鬱鬱葱葱的樹木。當我看的正入迷時,樹葉忽然動了一下,發出“沙沙”的聲音。我快樂的想:應該是小猴子要出來了吧,看來壓軸大戲要開始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是小猴子出來了,然後一隻,又一隻,又一隻……有的小猴子蹦到山頂上,開心地跳來跳去;有的小猴子拉着樹藤盪來盪去;還有的在一起打打鬧鬧,真有趣。

就在這時,樹葉又動了一下,我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那片樹葉。我心想:這次出來的會是什麼樣的猴子呢?好期待啊!遠遠望去,一隻猴子慢慢地走了出來,時不時還看看周圍的情況。我驚奇地發現,那隻猴子的懷裏還抱着一隻可愛的好小好小的小猴子。我想:她應該是帶她的寶寶來看我了。小猴子用天真無邪的眼神看着我,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我們要回家了。”媽媽大聲喊道。唉,時間過的真快呀。我戀戀不捨的看着小猴子,説:“再見了,下次再來看你們哦。”

清明節踏青作文7

“明天大家都得早起。”太奶奶吩咐道。“為什麼要早起?”我不解的問道。“因為明天你們都得到太爺爺的墳上祭拜。”太奶奶答道。哦,原來明天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呀!

太奶奶一邊準備着第二天要用的東西:草紙、陰票、香燭、鞭炮……,一邊説:“明天我們家上墳祭拜的都要來這吃飯。”她讓我媽媽幫忙做飯。“這下可有的忙了。”媽媽説道。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十幾口人都早早起了牀,我們拿着太奶奶準備好的東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我們剛到山腳下,就聽見許多炮竹聲。到了太爺爺的墳上,大人先把墳周圍的雜草除去,然後,在墳前擺好供品,插好香燭,而我則和幾個孩子摘了許多小野花,有紅的、白的、紫的等。“快過來給太爺爺燒香、燒‘紙錢’。”媽媽叫道。太爺爺的所有的子孫都跪在他的墳前,一字排開,挨個燒紙、叩頭。我把那一束美麗的小野花放在太爺爺的墳頭,希望太爺爺能看見這美麗的野花,能理解我的一番心意。

媽媽説:“自古以來,清明節這一天,活着的人都要去祭拜自己已故的親人,為過世的親人寄託哀思,讓晚輩們學會感恩。把我們對他們的懷念都融入那漸漸燃盡的紙堆裏。”隨着那春風輕輕地吹送,帶去我對太爺爺的祝願,祝太爺爺在另一個世界裏過得幸福安康!也希望太爺爺在陰曹地府保佑我們全家老小平平安安。

清明節踏青作文8

清明節,正值百花盛開,是踏青的大好時候,大家都去踏青了,我也沒閒着,和媽媽一起去山村踏青了。

那裏風景美如畫,在一片閃光的綠色中,黃色的連翹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五彩繽紛,爭奪鬥豔。聞一聞,連空氣都是香甜的。“嘀嗒,嘀嗒”下雨了!煙雨朦朧,鄉村的一切都變的模糊了,這真是“綠遍山源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穿梭在這煙雨中,小草接受了雨的滋潤,呈現出了鮮活的翠綠;大樹接受了雨的滋潤,冒出了更多新綠的芽兒;花兒接受了雨的滋潤,散發出了濃郁的芬芳;高山接受了雨的滋潤,整個山變的更加色彩明麗;我們接受了雨的滋潤,心情變的更加美好。在這朦朧的雨中,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

不一會,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樹葉上的露珠顯的是那樣晶瑩剔透,像一顆顆珍珠,美極了!這時,我不由的想起清明節既是踏青的好時節,也是緬懷先烈們的時候,我們怎能光顧着享受卻忘卻了為新中國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呢!是他們用自己熾熱的鮮血染紅了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染紅了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是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這片綠茵茵的草地和這蔚藍色的天空。

在這,我要給他們敬一個禮並對他們説烈士們,你們放心吧,我們會繼承你們的意願,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更加輝煌!你們是歷史上無法抹去的一筆,中國人民都會永遠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