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清明節作文:當我想起你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2W

清明節,這個是一個傷感的季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清明節作文:當我想起你的時候,希望你喜歡。

清明節作文:當我想起你

清明節作文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大早媽媽就帶我去外婆那兒拜山。媽媽告訴我聽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間還有個故事: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大早媽媽就帶我去外婆那兒拜山。媽媽告訴我聽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間還有個故事: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有一次,重耳累得不行了,走不了路,跟隨他的介子椎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後來,重耳回到晉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然後封賞所有跟隨他的隨從,卻忘了介子椎。一位大臣提到他後,重耳突然想起介子椎為他充飢一事,便親自去找他。誰知他寧死也不從山上的屋子裏出來。為了讓介子椎出來,他下令放火燒山,這樣,介子椎一定會帶他的母親下來的。等重耳上山去看介子椎時,他和母親已經死在一棵柳樹旁邊了。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椎,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涼的食品。

來到目的地,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走到媽媽的祖母的墳墓前拜祭她。我很傷心,因為三年級的時後,媽媽的祖母悄然離開了我……

媽媽的祖母的去世,是我這兩年的痛苦。我和媽媽的祖母感情很深,她很愛我。我不願想意講太多我和她回憶,因為我知道回憶往往只會讓我陷入無限的懷念,只會讓我沉浸在漫長的痛苦之中。我太想念她了,我一定會永遠深愛着我媽媽的祖母!

拜祭完媽媽的祖母,我們回家了。我回頭望着媽媽的外祖母,不禁傷地哭了……

清明節作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段時間鄭州的天氣很反常,冰涼陰冷。這樣的天氣烘托着清明節,心裏難免瀰漫出悽清悵然。

從來不覺得清明節有天會屬於我。只是今天,我也有了懷念的人。2008年4月,白血病奪走了燕子年輕的生命。12月,爺爺也靜悄悄的走了。一個是最好的朋友,一個是最親的人。連最後一面都沒有看到,是我一生的遺憾!

爺爺,您在天堂過的好嗎?我想您一定過的好,因為好人一生平安。您在世的時候就是鄰居眼中的好人,是孩子們心裏慈祥的老人。每次回老家您都會坐在門口等,甚至蹣跚着很久挪到路口去接。每次吃飯您都是笑眯眯的看着我們。您什麼都不説,可是您總是笑,您的笑我們懂得。每次離開老家您也總是哭,您什麼都不説,可是您的眼淚我們也懂得。

爺爺,我在您的棺材前跪了三天,三天裏我把什麼心裏話都和您説了。您是孫女一生的遺憾,因為孫女剛剛畢業,還沒來得及孝敬您。您放心吧,孫女以後一定會好好的孝敬奶奶,再不留任何遺憾在心裏。

爺爺,我弟弟在部隊提幹了。我知道他是您最疼愛的孫子。您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笑的。到現在他還不知道您去世的消息,我真的不敢想象,他回家看不到您會是怎樣的傷心。一定也會留下一生的遺憾。爺爺,您走的安詳,沒有受到病痛的折磨,沒有讓子孫們伺候您,您就是安然的睡着了。這是我們心裏唯一的安慰。

爺爺,您經常出現在我的夢中,夢裏您依然是笑笑的。我知道,您是在告訴我,不要掛念。

燕子,今天是你的忌日。我依然會去你的空間看你,給你留言。我相信你一定會看到的。很多的朋友依然在祝福你,想念你。我給阿姨發短信了,阿姨一切都好。記得我給你説過,我嫁去你們那裏,阿姨就是我的孃家人,我會把她當自己的媽媽一樣對待的,你就放心吧。

你只在我夢中出現一次。你變成了襁褓中的嬰兒,在我的懷裏,不哭不鬧,很安靜。陳浩給你建了一座網絡墳墓,班裏的同學都去拜祭你了,給你獻了花。我給你的是藍色妖姬,你一定會喜歡的。現在還是喜歡唱歌跳舞吧?記住,走到哪裏,都要帶着你的快樂。

爺爺,燕子,你們是我摯愛的人。我不會忘記你們。

清明節作文三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