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清明隨想作文(通用40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隨想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隨想作文(通用40篇)

清明隨想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古詩大家都熟悉吧?每年在這時節大家都會去上墳、掃墓,以此來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今日,我們全家一起到南山公墓去掃墓。馬路兩旁桃紅柳綠,我欣賞着春天的美景,暖暖的春風吹來,真愜意!經過太子灣公園的時候,媽媽説:“快看,鬱金香!”我看見了滿園的鬱金香。鬱金香造型很獨特,有月牙形的,有花盆型的,有彎彎的的象小河一樣的;鬱金香的顏色很多,有紅的象火一樣的,有黑的象墨一樣的,有象黃得象蝴蝶一樣的;鬱金香的味道真香,令人陶醉,真是芳香撲鼻,沁人心脾。

來到南山公墓,我看見大家都行色匆匆地往山上趕,我也不拉後,在擁擠的人潮中鑽來鑽去。終於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了。爺爺奶奶先把祭品供到墳上,再把酒給倒上,然後點燃蠟燭,再點上香。裊裊的輕煙隨着風在上空盤旋,好象帶去了我們對祖先的思念。接着我們拿着香在墳前拜了起來,嘴裏輕輕地説:“我們來看你了,請你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無病無災。保佑餘涵學習成績好。”我也輕輕的唸叨着:“你們走得太早了,沒能孝敬你們。”最後,爺爺奶奶把帶去的冥幣燒在了墳前。

拜祭完後,我們戀戀不捨南山公墓,從山上看下來,掃墓的人真多,黑壓壓的一片。我們隨着人流慢慢地下來,我邊走邊想:太公太婆,希望你們在那邊能過得更好。

清明隨想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到這句,想起這句,念起這句,總會想知識淵博的曾祖父。

清明節是每個兒女該敬孝的時候。今年我又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旁邊的一花一草都有回憶。

早年,曾祖父是個教書的。曾祖父總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就是不聽。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樣子,他就更加嚴厲,更加嚴肅,更加嚴格。只要他看我頭沒向他那兒,就要被他罵。可我還是不聽,但是他看我的考卷總是説不好,我問他哪兒不好,你看看基礎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該呀。還有閲讀也被扣了5分。你看該不該呀!還有這個,還有那個那個。你還不知道,我平時叫你多讀課外書,你就是不聽,問題一來你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了吧。

曾祖父我對不起你呀!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可是現在又有什麼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

但是我會努力學習的!

可是時光飛逝!曾祖父已經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個世界了!……

——我會記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清明隨想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清明節是懷念先烈和祖先的日子,與往常不同的事,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這是一個讓我期待已久的緬懷先烈的日子,也是一個接受革命教育的機會。

上午7:30分我們全體五年級師生以及代表在操場集合。一路上同學們一改往日嘰嘰喳喳的風格,紛紛默不作聲,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整個隊伍很莊重。

進入烈士陵園,聆聽了關於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同學們在烈士墓前宣誓,獻花,參觀烈士紀念館。先烈們,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自已寶貴的生命,為了人民美好生活長眠於此,你們是人民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走出烈士紀念館,放眼望去,迎春花開了,在早春料峭的寒風中綻出一串串金黃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綴滿枝頭,給莊嚴肅目的烈士陵園帶來一派盎然的春意。迎春花迎接着春天和陽光,寓意着成長和希望,春天來了,祖國強盛了,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清明隨想作文 篇4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到了那一日,人們手中就拿着祭品。拎着紙錢,到親人的墓前去掃墓。

清明節大約在每年的四月的上旬。一到清明這一日,遠在他鄉的親戚朋友就會趕到自己的家鄉,為在家鄉死去的親人掃墓,紀念自己的親人。

清明那天,去掃墓的人準備了很多祭品,有米果。豬肉。雞鴨。目魚。米酒。茶。水果。除了這些還要帶上紙錢。香燭。鞭炮。人門到了山上就用劈刀把親人墓前墓後的雜草劈掉,再用鋤頭把墓前墓後的小草清除乾淨,然後在墓前點上香燭,擺上祭品,敬供時,要向死去的親人鞠上幾躬,把祭供完的茶酒倒在地上,把帶來的紙錢燒掉。最後放上一串鞭炮,掃墓才算完畢。

清明這一日,到山上掃墓的人非常多,而且這天山上開滿了杜鵑花,有大紅的。有粉紅的,非常美麗。人們掃完了墓,都要放鞭炮,這邊“噼噼啪啪”地響,那邊也“噼噼啪啪”地響。這天是山上最熱鬧的一日。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隨想作文 篇5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象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_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象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優秀範文版權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象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上墳的經過不具體)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

清明隨想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象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姥姥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回了家。

清明隨想作文 篇7

清明雖已過去,但那種每逢清明節時複雜的情緒卻在心頭久久縈繞,揮之不去。老樹的一首打油詩,“煙雨十里春深,落花輕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再加上“清明時節雨紛紛”,更勾起了對已故親人和朋友無限的離愁別緒。平日裏一忙活起來,無暇去思念故人們,清明節到來時,一種儀式感在內心升騰,它彷彿是一種典禮,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去和自己的家族做深層次的情感鏈接,去懷念已故的親人們,“盡孝不必悲慼”;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夢裏也許會依稀出現已故親人的音容笑貌,那種感覺依然很熟悉,彷彿他們還在身邊;可一旦醒來,就彷彿有着美麗倒影的水面一下子被風吹皺,倒影也隨着那股風四散而去了……

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祭奠已故親友,也是為自己的心靈“掃墓”。昨天的我們,心裏堆積了太多垃圾,無暇去打掃,清明節祭奠親人,提醒我們把自己過往的“墓氣”掃掉,在生生滅滅的剎那間,和以前的“我們”不斷拉開距離,“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也讓我們明白,生命就是一次次的輪迴——生來死去,又死去生來,生生死死,無窮無盡。在死亡面前,誰都無能為力,無法改變它的狀態,無論你是否正視它,它都會到來……芸芸眾生,哪一個不是“向死而生”?可死亡這個幽靈,它並不會因為你的恐懼,就不來了;也不會因為你留戀凡塵的生活,而不降臨於你。終有一天,所有的我們,所有這一切的一切,都將隨着它的來臨而煙消雲散。

面對死亡,我們有諸多無奈;面對離別,我們有諸多不捨,我們依然需要懷着滿腔熱忱生活。正是因為有了離去的那一天,我們的時間才顯得彌足珍貴;正是因為人生之路是有限的,我們才會倍加珍惜。

每一個節日,都有其非凡的意義!

清明隨想作文 篇8

每逢清明節,我總有一種淡淡的憂愁與恐慌,我清楚地知道,這種感覺源於對生養我那片土地的眷念。老家如同一塊石頭,重重地壓在我心上,讓我欲罷不能,欲説還休。

今天週六,父親打來電話,小心翼翼地問我,清明節回家嗎?我百感交激,父母都近八十歲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為了不給他四個兒女增添負擔,仍然頑強地在老家守着兩畝薄地艱難度日。無論我們兄弟姐妹怎麼勸説讓二老放棄土地,或隨我們到城裏居住,二老始終不同意。平時也很少打擾我們,只是每逢清明和春節才打電話,盼着我們回家。我們這些在外的不孝兒女,往往也只在這兩個節日才回家看看,以求心靈的慰藉。

每次回家,總是無限傷感。這些年,村子裏的人越來越少了。年輕人都不願象老輩人一樣困守農村,想方設法逃離家鄉,到外面闖世界去了。原來近二千人的村子,僅剩下幾十位老弱病殘,各自支撐着破敗的家,整個村子顯得空蕩、頹廢而落寞。每次回家,父親都會傷感地告訴我,又有某某人不久前死了。看着日漸衰老的父親,想着村子裏的老人相繼離世。我無語淚下。人生如夢如幻。此時,總有一種擔心從荒蕪中走來,緊緊纏繞着我。於是我便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我害怕在將來不久的某一天,這個生我養我的村子真的會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到那時,我這漂泊在外的遊子,該到哪裏去找尋自己的家園?儘管我知道,隨着人類和自然的不斷髮展,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我仍然莫名地感傷着。

我一直以為,人這一生該有三個家園,第一個是母腹,第二個是人世,第三個是墳墓。第一個我們無法記憶,第三個我們不得而知,只有第二個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一切。遺憾的是,在這個家園裏,我們卻往往不能好好地活着,總喜歡爭強好勝,內心充滿各種慾望,為自己嚮往的生活拼死拼命,直到自己人生將要謝幕時才幡然醒悟,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我常常想,如果上帝能讓人活兩次,那麼人世間一定會少一些冷漠、紛爭和怨恨,而多一些關愛、淡泊與寬容。

人過中年,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在想,這一生,我該如此度過才能讓自己慰然暝目。首先,我祈求上蒼讓我盡到最起碼的責任與義務,培養我的孩子快樂地成人,讓父母頤養天年;其次是,盡我所能去報答那些關心、幫助和愛我的人,哪怕僅僅只是一句感謝的話語,因為他們曾為我分擔生存的壓力;再次,我並不奢望自己這輩子大富大貴,但我一定要勤勉、努力而樸素,任何方面不成為孩子們的負累;還有一個悄悄的願望,就是做自已喜歡做的一兩件有價值的事情,比如寫點東西出本書什麼的,給自己的人生留點痕跡。

站在村口老家的門前,望着那片廣袤的田野。那一畦畦黃燦燦的油菜花覆蓋的土地裏,有我逝去的先人和鄉親。他們是幸運的,生於斯,長於斯,棲於斯,也謂之善始善終吧。而我這在外的遊孑,將來還能與他們團聚嗎?微風夾着油菜花的香味拂面而過,我恍然醒過神來,只不過年過中年,怎地這般沉浸於憂愁?我還有很多該做的事情。活着,就該努力做個好人,做一個被人們懷想、被社會需要的人,做一個無愧於我的先人、無愧於我的後人、無愧於自己的人。這樣,我便留給世人一點關於我的念想了。

清明隨想作文 篇9

清明節的天空總是給人一種幽暗的感覺,太陽消失了它的身影,有的只是灰白色的含着雜質的天空,而在這樣的天空之下,也往往有着令人神清氣爽的涼風。在這涼爽的天氣裏,植物也煥發出最富有生機活力的一面。

走在鄉間的公路上,一切顯得那麼的靜謐,彷彿你正踱步在一個人的世界裏,沒有一丁點兒的雜音,沒有喧鬧塵俗的紛擾,卻撩起了絲絲傷感的記憶。曾幾何時,我的思想性格已趨於成熟穩重,我懂得了這總是因放假而帶來歡樂的節日應該有着它悲傷與虔誠的含義,我明白了這一年一度的因我曾經的懵懂無知而不懂莊重的祭拜儀式其實是一種奢侈。曾經的我提着籃子奔跑在荒野的小徑上,催促跟在我後面的爺爺奶奶,他們總是呼喊我慢點慢點再慢點,而我總是急切地一個人穿過竹林,爬上荒草叢生的山坡,然後蹦跳着吶喊着呼喚爺爺奶奶快點快點再快點……過往時光裏和爺爺奶奶一同掃墓的畫面還一幕幕呈現在眼前,而現在,卻又是一個少了有他們同行的清明節了。

和父母攜手走在葱綠的大地上,眼前所見跟記憶中故鄉的景色有着驚人的相似。在佈滿嬌嫩小草的田埂上行走的人兒倒映在蓄滿了水的田野裏,疾走在狹窄柔軟的泥埂上,你會驚異自己掌握的強大的平衡感,即使兩側都是水田也無所畏懼,而那種恍然如夢的時空疊印和穿梭感,又讓你在不經意間不能自已……

同一個節日,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點,卻都有同樣的親情的味道和欲説還休的心緒鼓漲在胸中……

清明隨想作文 篇10

四月的春風來了,帶來了一縷牽掛,又到了每年的四月四日,在外漂泊的遊子們都紛紛回到自己的故鄉,來祭拜、懷念自己已經逝去的先人們,我也不例外,也跟着家人們回來了自己先人們的故鄉——邵陽。

那天,正下着濛濛細雨,天空上覆蓋着一層灰白色的霧,路上肯定也少不了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我們在擁擠的小商店門口,買到了一切關於祭拜祖先的一些常用物品,也來到了邵陽的公墓,為什麼要造一個公墓?可能是後人們怕先人們寂寞,所以都把大家夥兒都聚在一起,“聊聊天”什麼之內的吧!我們帶着一堆堆沉重的祭拜物品來了山底間,我們靈巧的穿梭在山林中間,聞着那桃花開放後的香味,順着那泥土小路,慢慢悠悠的行走在山林裏面,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終於到達山頂了,我放下那使我討厭的東西,開始傲慢的去找先人們“居住”的地方,順便和他們説一説“悄悄話”,可找來找去,我也什麼都沒有發現,一轉頭看,長輩們早就已經找到了,早都開始擺放自己帶來的祭拜物品,我傻乎乎的跑過去看着,當時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拿一些假錢幣來用火燒,我天正的問了一問媽媽:“媽媽!他們燒假錢幣幹嘛呀!”媽白了我一眼,又開玩笑的説道:“因為先人們在天上沒有錢花啊,所以我們要送給他們一點錢上去!”我還沒有緩過神來,奶奶便叫我來祭拜祖先們,順便説:“爺爺奶奶們呀!你們在天上人間要顯顯靈呀,一定要保佑我們家裏的孫女考上着名大學呀!拜託啦!”我頓時心裏“咯吱”了一下,心裏變想到:這個迷信的祭拜方法來達到某種要求的方式我最好不要相信,考大學應該靠自己,如果這種發現流傳在當今社會上去,那麼在他們眼裏只要這麼一拜,不費任何力氣,每一個人都可以考上清華北大咯!迷信呀!我便尷尬的跟着奶奶的節奏鞠了二個躬,便就下山了。

祭拜完了,天空上也泛起了濛濛光暈,天變得晴朗的,太陽公公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我們開開心心的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其實,雖然先人們已經過世,但是他們在後人們心中的位置絲毫沒有動搖一分,這就是當今社會上説的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就叫做親情!

清明隨想作文 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伴隨着“欲斷魂”的曲調,我踏上了清明掃墓的旅程。

從周朝就世代相傳的清明,早已成為人們懷念祖先,祭奠英靈的節日。它能把人們對先人的哀思和痛悼寄託在花圈、紙錢等物品上,然後隨着燃燒後的青煙一起飛向天堂―――

今年的清明細雨紛紛,老天爺好象懂得人們的心,在低泣。難以忘記“5.12”,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竟讓無數生靈離我們而去,想起昨日報紙登載的四川人民寄拜的照片,心裏無限地悲痛。不能忘記譚千秋等用生命開啟他人生存之門的英雄們,他們雖已離開人世,但他們舍已為人的精神會在天地之間永存!不能忘記為了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寧死不屈的的先烈們,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國旗和飄揚於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他們用生命換回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記為了我們子孫後代而辛勤勞作的祖先們,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懂得感恩,而又自強不息。

站在這細雨紛擾的清明,站在這春意盎然的四月,放眼望去,青青的草已佔滿了山頭,粉色的桃花,金色的油菜花都在盡情綻放,正如媽媽所説,世界很美好!我想,今天我們來掃墓,不僅僅是懷念先人,而是要告訴先人們,放心安息吧,我們也會為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清明隨想作文 篇12

昨天,和網友説起了清明才想到我這幾年對傳統節日的淡薄。

清明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對於不相信鬼神的我不太在意,但發現很多民眾對此節日也熱情不大。也許是近年政府清明防火任務的需要,對傳統祭祖方式的變革,撕裂了完整節日的原故吧。

記的小時候清明也是個不錯的節日。據説清明節是鬼出沒的日子,重要的是避邪。清明的前三日後四日小孩子都要帶紅花串,這是一種用製衣線將各色圓形小布片間小珠或小管串起來的飾品,幾歲有幾片另加天地父母各一片,村子裏的小孩都要戴,花花綠綠的煞是好看。大人帶柏枝,家家户户門口系紅綠布條,新媳婦走親訪友要在路上帶燃着的艾條。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我不大記的了。

祭祀祖先是最重要的活動,祭品主要有寒魚和饅頭,裏面一定要包餡,老人們講不包餡怕出了不通竅的子孫。寒魚是用普通麪粉捏成的各種小動物,一般不上色,體形不大很精緻,數量也不會多,是小孩極好的食品和玩物。清明,農民已開始春耕,祭祖多選在早晨。

大夥都要帶鐵鍬拎掛紙,掛紙是用白紙剪的類似拉花的東西,是用來往墳頭上插的,這天從墳頭有無掛紙便可分辨出誰家有無後代,因此相襲至今大家非常重視清明祭祖;鐵鍬是用來給墳頭添土的,一年的祭祖中只有清明可以在墳裏動土,這樣可以保持墳墓原狀,這也是大家重視清明的另一個原因。我們小男孩是要跟着大人祭祖的,看着漫山遍野飄蕩的白幡,不時冒起的火星,莊嚴肅穆令人心悚,聽着大人們講述先人的故事,追思之情油然而生。我當時最感興趣是爺爺的經歷,爺爺很小就失去了父親,從小沒有讀過書,18歲參加晉水軍擔任炮兵營長。

後來棄軍到天津、太原等地經商,解放後回到家鄉。爺爺的母親待人寬厚,常賙濟鄉鄰。肅反時一則爺爺本身沒有血債二則鄉人維護,保全了性命。他體質很好性格剛強從沒有吃過藥,直到病重將逝也不吃藥。在他死後發現坑頭有一本看了一大半的《三國演義》,大概是在部隊裏識的字。

我小時候不知爺爺的經歷,只知道他很疼我,後來知道他的身世就更加敬佩了。我想慎終追遠的道理也就在這兒,讓後輩學習先人的事蹟,激勵後人奮發圖強。

清明隨想作文 篇13

4月4日~4月6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

在這樣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

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説了這麼多,這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

清明隨想作文 篇14

清明節的那天,我望着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情不自禁地念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呀,想想還不到五十歲的幺外公,前幾年竟悄然離開了人世。現在想起他,我的心底也泛起一絲哀傷。

記得小時候我回老家,覺得什麼都稀奇,總想去摸摸、看看,幺外公都會滿足我的願望。豬圈裏的小豬,是幺外公抱我去看的;園子裏的小雞,是幺外公帶我去趕的;池塘裏的魚兒,是幺外公拉着我去摸的……我從小就愛吃肉,而農村的臘肉我又不吃。幺外公便會爬上險峻的山路,踩着坑坑窪窪的公路,走上一個多小時,到集市上買肉給我吃。嘴裏還常嘮叨着:“可別讓雪兒在我家餓瘦了才好。”

我最後一次見到幺外公是在我6歲那年的元旦,他到外公家來玩。擺談中,幺外公説起偶爾頭很暈,媽媽便要他去醫院檢查一下,懷疑是高血壓所致。而他卻説沒什麼,也許是感冒了才這樣吧。無論我們怎樣勸説,他始終不肯去醫院。就在那年的三月,幺外公卻突然去世了,結果是腦溢血。

幺外公,我恨您,您為什麼不聽我們的勸説?為什麼不去看醫生?您可知道,你帶走的不僅是您的生命,也給我們帶來了無比的悲痛。想到這裏,我的眼睛迷糊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順着臉頰滑了下來。

幺外公,我還要告訴您一件事:彬彬您的孫女,也快三歲了。聽到這個消息,您一定很高興吧,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裏過得開開心心!

清明隨想作文 篇15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那天,烏雲密佈,時刻準備要下一場雨的樣子。八點多一些,老天爺終於忍不住,下起了大雨,風呼呼地颳着,我們的雨傘都打不住了,但是我們仍然堅持往車站走去,準備去黃圩的外婆家。

我們坐在車上,只見車窗玻璃像掛了雨簾,雨水不斷向下流淌。公路兩旁,人們穿着雨衣,在給墳堆添土。

快要到外婆家的時候,在躍進橋邊,有一片大墳地,一座座墳堆高高的聳立在那裏,有的已經添好了新土;有的墳頭是新做的;還有的墳頭,人們正在添土。這時,雨已經停了,有人在焚燒紙錢,我感到奇怪,就問爸爸。爸爸説:“這是兒女子孫在給祖先送紙錢,在陰間人不用人民幣,用的是這些紙錢。”“那不是搞封建迷信嗎?”我緊跟着問起來。爸爸説:“活着的人只是表達一種紀念的意義。表示兒女子孫心目中還記掛着死去的親人。”

我聽到這裏,想到了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他們永遠的離開了人間,我們是否也該給他們燒一些紙錢呢?想着就説出口了,媽媽説:“我們是新社會新世紀的兒童,沒有烈士的鮮血,我們是沒有幸福生活的,我們紀念烈士們不需要用燒值錢的方法。我們有更好的方式表達我們的哀悼。”

我陷入了沉思: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啊!我們是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學好本領就是對烈士們最好的報答。我們要把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中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讓烈士們的鮮血不白流。我情不自禁地説:革命英烈們,你們放心吧,我們會踏着你們的道路繼續向前進,讓那些侵略者們不敢小瞧我們國家!

我們的車繼續向前行駛,我的思緒也在飛躍,航行在理想的大道上…

清明隨想作文 篇16

説起清明節,我的腦海裏浮出了,快樂的事情,我來説吧!

學校放三天假,我的計劃是分三步:一是去沙市玩,早上,我和爸爸去跑步,跑完後就去吃早餐,吃完後,就去車站等車,車上的我滿懷憧憬,到了沙市,我們走了一段路,在坐公交車到了我們該去的地方。媽媽購再是爸爸購最後是我購。在這人山人海的地方怎麼不能有新鮮的空氣呢!害得我媽身過敏,真是叫人一刻也不安寧,但我們也沒有因為一點小事破壞了我們的計劃。我們是滿載而歸,只有我購的最多,媽媽的最少,爸爸還可以。

我的第二步計劃開始了。上午我在家裏睡懶覺,中午起牀,下午我媽的書店裏看書,書就是你的老師,可以讓你懂得很多知識。

我的第三步計劃開始了。因為媽接到一個電話是大幺叔他們回來,先在自家休息,之後去我爺爺家,我就要回去先在家好好打扮打扮,要盛裝出席。我媽回來他們就來了,我的鄧姨見到我説我長高了胖了,之後又給我説要少吃零食容易長胖,我接受了鄧阿姨的建議,但很多時就是控制不住。一路上我們有説有笑,真是久別相縫格外親熱。

我的三天就這樣過去了,這就是我難忘的清明節。

爸爸媽媽和我回老家走清明,看到了爺爺奶奶,公公婆婆,還有很多親人更是格外的親熱。

我長大了一點,會説很多話了。會叫長輩的稱唿,他們聽到可高興了,從他們的笑聲中還帶有幾分驚訝。我還會説“謝謝”,甜甜的、吐字不清的聲音經常得到他們的表揚。

我還得到了很多禮物,有衣服,有食物,有玩具,還有他們的愛。

清明隨想作文 篇17

清明我回故鄉去掃墓,祭奠我的爸爸媽媽。拿了很多的紙錢,還替侄女帶的“金元寶”,“金磚”給爸爸媽媽。下了公共汽車,走了很遠,很遠的山路。 一路上,看見了很多的紙錢被風颳起,最後掛到植物的杆上。呼呼啦啦的,悽悽慘慘的,似乎哭訴着什麼。

北方4月5號的天氣,根本就沒有綠意,風很大,很大。天雖然不太冷。但是,感覺還是很冷清,很冷清的,很淒涼,很淒涼的。

來到爸爸媽媽的墳前,看見墳塋很高。知道這是哥哥常常給墳塋添加了很多的土。在燒紙錢的時候,我邊燒邊不停的説,爸爸媽媽我來看你們了,給你們送錢了等等.......最後,也沒有忘了説爸爸媽媽,你在天有靈,你們一定保佑哥哥家如何如何;保佑侄女家如何如何;保佑我如何如何...... 燒完,很想陪爸爸媽媽再多呆一會,靜靜的看着墳塋,看着,看着眼前就浮現爸爸媽媽昔日的艱辛與勞作的景象,感覺一陣感慨,一陣酸楚。

爸爸他一生坎坷,只有一件黑色的上衣比較像樣,去一個有場合的地方才穿上,回來就馬上脱下來,收起來。媽媽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媽媽身體不好,從來沒有看過病,因為捨不得錢。他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用,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幾瓣來花。可是,她怕我們冷着,怕我們餓着,怕我們凍着,怕我們累着......心裏裝的都是我們,唯獨,沒有自己。

想想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什麼呢!我們回報父母的太少了。此時此刻還沒有忘了,讓父母保佑哥哥;保佑侄女;保佑我......

是呀,那個時候條件不好,父親去世的又早。現在條件好了父母又不在了。兒要盡孝親又不在了,那是怎樣的痛心疾首。

看看長眠在地下的父母,真想問一問:爸爸媽媽漆黑的夜晚在荒郊野外,你們害怕嗎?在滴水成冰的季節裏,你們寒冷嗎? 在難耐的酷暑裏,你們炎熱嗎?在雨打墳塋的時候,你們潮濕嗎?在風颳墳前土的時候,你們眯眼睛嗎?在沒有人煙的時候,你們清冷寂寞嗎?

哥哥很好,很孝,一年裏來三次看父母。我這麼多年只來了兩次,感覺心裏很內疚。此時,我在想等到我與哥哥都不在的時候,真的不知道有沒有人會來看長眠地下的父母呢。

想想其他人, 如果兒女離的遠的,或是異國他鄉的,是不會常常來看長眠地下的父母的。只是遙寄哀思罷了。有沒有遙寄哀思也忘了的呢!那也未可知。

是呀,父母去世久了,誰還會有悲傷呢!去祭掃的時候,見景生情悲傷是有的,當回家的時候,歡笑如初是應該的。

所以,人生在世要珍惜當下。對得起家人的同時,要更對得起自己。正是:

清明祭奠掃墓園,兒女悲傷淚潸然。 陰幣化灰隨風舞,多少往事伴雲煙。

夜黑碑旁無棲鳥,日紅依舊家人歡。 人本赤來與空去,享盡生活少留錢。

人,本該如此,珍惜當下活出質量來。

清明隨想作文 篇18

我的思緒像原野上的風,刮過耳邊,在那裏呢喃。

“清明”這個略帶憂傷的字眼,在春天明媚的陽光中來到,或許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們追思懷遠略帶悲傷的方式,明明白白地帶着一絲懷念,去祭奠先人。

它為什麼是在春天?它讓人在感受逝者遠離的痛苦時,能看到四周藴含的新的生機和希望……這也是所有逝去的人們想對我們説的話,只是委婉地借春天替他們説了。

時常想象我的腳下是江南水鄉,這幻想在開春的時節最真實。一片一片的水田,倒映着旁邊還有些頹廢的枯木,有的發出些許嫩芽。原野上的風呼呼作響,吹得水面粼粼起浪,攜卷的灰塵撲面而來,這是最真實的自然,在撕去表面那些光鮮亮麗的色彩之後,它依然是一個藴含着無窮力量的巨人。

我像一隻籠中的小鳥,極想逃離,這感覺在上了高中之後尤為強烈。窗邊是陽光也好,風雨也罷,我都接受。我喜歡倚着窗看天邊各色的飛鳥,看它們在樓頂上盤旋,卻始終能找到自己的夥伴和家。我也喜歡看雲,藍與白的融合,讓自己忘掉了壓力和煩惱。下意識地抬起頭,看窗外純淨的天空裏雲朵和鳥兒嬉戲,心裏也漸漸有了歌聲和微笑。就像王箏《我們都是好孩子》裏的那句“推開窗看天邊白色的鳥,想起你薄荷的笑……”;又像張雨生在《我期待》中所唱的,期待一種純粹的快樂,期待着在我努力之後,會感受到春夜寂靜中的天籟、秋涼的爽快。“我期待”,這三個飽含希冀的字眼,繪成了我美好的藍圖,等我一步步去實現。

我一直試圖弄懂生活是什麼,一天應該怎樣度過才叫值得:生活就是你在掃墓時順便扶了扶那棵墓碑旁剛長出來的小樹;生活就是一年四季的耕耘勞作,將土地的力量真正釋放出來;生活就是保持一顆恬淡,如雲般澄澈的心。生活,就是繼續;生活,就是我期待。

清明隨想作文 篇19

清明到了,預示着暮春了,雨水也了。小草不在是嫩芽尖尖而是綠草茵茵了;楊柳不在是吐芽而是柳絮紛飛了;桃花不是含苞待放了而是鮮花怒放了······選一個晴朗的週末,去踏青。

清明到了,當然要吃青糰子了。傳説清朝末年,正儀鎮有個叫趙慧的女子,發現一種醬麥草是做青糰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糰子更為柔軟細膩,又不粘牙,存放數天不破裂、不發硬、不變色。後來正儀鎮中心橋南一爿糕團店的陳四寶老大娘從趙慧處學得了這個祕方,從此青糰子供應於市場,成了一種色味兼美,饒有鄉土特色的點心。所以現在大家都有吃青團的習慣

青團的製作並不難,可我家的青團卻不必一般。先將艾葉洗乾淨,過一遍水,然後把他們發在麪糰裏揉搓,直到麪糰變色。將麪糰放在模具了一壓,立馬出現了許多團,看着都流口水。再將白糖、芝麻、肉末和花生、麻油包入其內,第一口香甜可口;第二口甜而不膩抱你白吃不厭。

那是隻知道吃,現在才知道是為“寒食”準備的。

相傳戰國時期公子重耳流亡,餓暈在路上,他的心腹介子推割下腿上一塊肉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文公親自去請介子推出山,終不見子推。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到了,帶上紙錢,帶上楊柳,帶上食物去祭拜先祖。我們把柳枝編成圈戴在頭上。在墳頭插上柳枝,用幹柳條做成的掃把掃墓,除掉雜草,點上香,擺上食物。磕幾個響頭祈求我那隻見了我年的太公一切順利。

清明到了,我依稀能記得我那隻見了五年的太公那張帶有慈祥微笑的臉。

清明隨想作文 篇20

三四月的天氣,總是灰濛濛的,在這潮濕的空氣中,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這樣一個沉重的日子裏,媽媽開着車,載着爺爺、奶奶和我來到了墓場。下了車,我們慢慢地走向墓地,一路上,祭清的人們絡繹不絕,鞭炮聲咽嗚聲纏綿入耳,我頓時覺得心頭壓抑起來,就連鳥兒的聲音也顯得那麼哀怨、悽慘。我們來到了祖先們的墓前,拿出事先準備好了的祭祀用品小心地一一擺放。

奶奶拿着紙錢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泣。平常嘮叨的爺爺也在祖先的墓前跪了下來,眼中縈繞着陣陣淚珠,我的心中也一片苦澀。眼前這幾位經歷過滄桑的老人,他們那深邃情感是比海還深,比山還高的思念。我站在一邊,心中想“對於那些已去的老人們,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表示對他們的紀念呢?驀然間發現了一片油菜地。那片燦爛黃在這樣陰霾的景象中是那樣的嬌豔,突兀的插入春天的生命,可誰説它們明天就不會無由的凋謝了呢!因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和景物,讓他(它)的生命燃燒的更有價值和無悔。

清明隨想作文 篇2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句詩映入眼簾,心中就不由得泛起一陣漣漪,有種説不出的悵惘。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這個祭念先烈的節日又來臨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他們像我這麼大年齡的時候,正是革命最激烈的時候。他們沒有讀過書,逢年過節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塊我們餐餐都吃的肉,連吃上一頓飽飯都是奢望。

一個多小時的後,車停下來了,我跟隨着家裏的長輩們在山間的小路中走着走着。不經意間,雨已經下起來了。仰起頭來,天上的雨點飄飄灑灑地落下,又為這清明添上一抹淒涼。沿着山間小路走了許久,終於到了奶奶的墓碑前。我拿出準備好的白花擺在了奶奶的墓前,墓前掛着奶奶的照片,那上面是一張慈祥的面孔,上面是數不盡的風霜、滄桑,一看就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在她慈祥的臉上,總掛着一絲欣慰的笑容,她一生節儉、清苦。

還記得,奶奶生前最常對我説的話就是:“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和“勤儉節約鬧革命”。每當我提出衣服破了個口子,讓媽媽買新的或者這件衣服我覺得不好看而不想穿‘;亦或是用作業本時用一面,另一面不用,直接扔掉時,奶奶總會搬出這幾句話。我總是聽不進去,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隨便敷衍幾句:“好了好了,知道了。”可背後卻總是想着:“這有什麼嘛,不就一兩件衣服,幾張作業紙嗎,能有多少錢?”就是在奶奶離開我前的那幾個星期,我才真正知道了這幾句話對奶奶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那時,奶奶常把我叫到牀邊,跟我講起她小時候的故事。“我們那時候窮啊,窮到一家人只有三四件衣服,冬天冷,夏天熱,只有這麼幾件衣服,一穿就是好幾年。那時,有一身屬於自己的衣服就是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了衣服也捨不得穿,縫縫補補多少回也捨不得扔。寫作業,連張像模像樣的紙都沒有······”説着説着,奶奶的眼睛泛起了一絲淚滴。我也哭了,回想起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再想一想奶奶這老一輩人的童年,我過得這麼優越,卻還不懂得知足!

雖然奶奶不在了,但現在,當我的衣服劃了個口子,耳邊就會浮起“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和“勤儉節約鬧革命”這兩句話,我不會再讓媽媽買新衣服,而是把衣服縫好,高高興興地再穿起這件衣服。寫作業時,一張紙面,我還會再用另一面,再不會浪費了······墓碑四周一片幽靜,我們久久地站在奶奶的面前,向她訴説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小事。我想和奶奶説的有很多很多,卻又不知該如何説起,但我知道,如今懂事、節儉的我一定會讓奶奶欣慰,這是帶給奶奶最好的禮物。

清明隨想作文 篇22

前天申了個號,申時先就遇上個“暱稱”,想一想,網絡暱稱名目雖多怪誕,卻也不想隨流。本想把筆名搬來,覺得有些做作,剛好生日正在清明,就把“清明”搬來罷。其實這名目是頗不錯的。清者,清淡,清正,清麗,清秀也;明,明智,明白,明朗,明淨之意。倘為官者能“清正廉明”,更是百姓之大福。

想到這名目之後,腦中隨即又冒出一句話:“美目盼兮,清而且明”。隨即又以為是《詩經》中的句子。翻查了一遍,在《國風、衞風、碩人》中有這樣幾句:“手如柔胰,膚如凝脂,領如蝤鱭,齒如瓠犀。獉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實並沒有那句“清而且明”。但我的腦中何以會突兀的冒出這樣一句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詩句?《詩經》中的這段詩句描寫的是一位絕色佳人,整個是晶瑩剔透、猶如玉琢。而那顧盼生輝的美目,清麗明澈如秋波,又豈非清明而不能言哉。我以為把這句加在後面恰到好處。當然我這裏是有些曲解,這段詩原本並不全是這樣的意思。而整部《詩經》中很有些這樣美的句子。孔夫子有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其出意是: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在於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意,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我也一言以蔽之:清明。其言柔婉而清麗,其意誨人以明白。雖然愚鈍如我輩很難看懂。

一般看到這清明二字,人們大抵想到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祭拜先人的節日。民間有稱為鬼節的,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這樣看起來,這名目用來做“網名”,就不見得怎樣好了。

説來也怪,這樣一個很有些陰氣的節日,偏偏跟這樣的一個清風和日的節氣合在一起。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孝經緯》有云: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蓋當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其時天氣回暖,草木明茂,一改冬日寒瑟枯黃景象。山嶽河湖,窗前屋後,一片清明。自古清明節不僅講究掃墓、祭祖、禁火、寒食,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民俗活動。相傳是因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防寒食冷餐傷身,故以此類活動暖身。於是,這個節日中既有祭祖掃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運動娛樂的歡笑聲。真真是個奇異特別的節日。而我的生日又恰在這一天,雖無奇特,卻總又明明暗暗的以為有些不一般。我自己知道,這是我總愛胡思亂想的緣故。但也因此而引得我很想要弄清楚這節日的來歷。

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陽曆4月5日前後。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現在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是清明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春秋時晉文公悼念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一事,(至於這是件什麼事我就不願再查考了。)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這習俗首先在山西流傳開來。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掃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清明隨想作文 篇23

清明,正是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時節,家家户户外出掃墓,踏青草,折楊柳,慎終追思,以達對逝者的尊敬與懷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些詩句都是舊時清明的祭墓寫照,讀來有點愴然。

過去祭墓叫上墳,黃土壘起的墳墓容易坍塌,於是後人每年上墳都準備鍬鏟或籮筐。墳體要修整,墳帽子須更換,還得揀那些結有草莖的新土,以圖吉利。生意人早以將祭菜、香燭、錫箔、紅線鋪在路邊,供上墳人選購,且不許還價,上墳人難得計較,怕鬥起舌來有損祖先顏面。

自從殯葬改革,火化蔚然成風,小小骨灰盒用不着大興土木了,置放陵園公墓或寄存殯儀館,怎麼樣都很方便。現在有的人更想得開,死後乾脆將骨灰灑到大江裏,既不污染環境也能讓靈魂遠遊,浩浩江波萬年不朽,天人合一,形神如煙,善哉斯為。

如此,清明到來,後人只需登船遠望,拋一棒鮮花,喊一聲號子,所有追思都被江鷗捎去,流不盡的仍是那人生長河,一浪高一浪。死者巳矣,生者當攝身節哀,該幹什麼還得幹什麼,生命短促,只有奮發有為才能使自己永恆。

一年一度的清明總是讓人感慨萬千,想着人生百歲終有一死,似乎更要懂得加倍珍惜時光。楊柳堤岸,江汀皓月,生命的記憶依然堅如磐石。詩人藏克家説過: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着;有的人活着,可他已死了。短短兩句話,一語道破了生命的祕笈。可不是麼?如今被我們清明:牢牢懷念的人,除了逝世的親人還有誰呢?翻開歷史長卷,無數仁人志士英名猶在,他們死了嗎?沒有!他們永遠活着,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隨想作文 篇24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有絲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我心中繞着,糾纏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晴空萬里,陽光明媚。但是我的心情如詩上所説的,説悲也不悲,説喜也不喜。

一大早,媽媽帶我來到外婆家,與其他人聚在一起,7:30我們準時出發,帶上肉、雞蛋、元寶、紙錢、爆竹、蠟燭、香煙和啤酒。我拿着三根香煙在外公的墳前拜了拜,希望外公能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之後我們把所有人帶來的紙錢拿出來燒,聽説把這些之錢燒給他,他就可以在另一個世界收到這些錢。

山風徐徐吹來,陣陣涼意。站在外公的墳前,這時我不禁想起外公在世的時候,每當我受傷的時候,外公總是安慰我別哭了,會好起來的;每當我被罵的時候,外公總是站出來呵護我,保護我;每當我考得不好的時候,外公總是安慰我:“這次沒考好還有下一次呀,別灰心!”啊!等太陽不在圓、等星星不在亮、等月亮不在彎的時候,您在走吧。

這時我又想起了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如果沒有這些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用生命換來的生活,那我們就沒有這美好的生活。

馬上迎來小考的我一定要加油,努力學習。珍惜生活的每分每秒。

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應該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以後為祖國做出貢獻。

清明隨想作文 篇2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臨了,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掃墓、踏青了,我也和爸爸媽媽去過清明節了。

我隨着大人們來到山上的公墓前,墓前早已長滿了青青的野草,似乎是一位老人在歎息自己被人們遺忘了。我在一旁傻傻地看着,想:“不知這位沉睡於地下的親人是否也在思念我們……”“姐!”妹妹的一聲喊叫,把我拉回到現實中。這時,只見大人們已經在墳頭擺上了水果和艾餃,還點燃了紙錢,銀白的紙錢一點點化為了灰燼。我帶着敬意朝墳頭拜了拜。

來掃墓的人越來越多了,燒的煙嗆得我咳嗽,我突然感覺到,為什麼人們總要點蠟燭、燒香、燒紙錢之類的傳統方式來紀念親人呢?儘管這樣表示尊重,可是不保護環境呀!“一對蠟燭,一把香,換一束菊花”,這不是挺好的嗎?既能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又能防止因燃燒蠟燭給森林帶來火災,還能給大家一個乾淨的生活環境,不下是好處多多嗎?

我支持文明的紀念,我要呼籲大家:請大家選擇文明的紀念吧,創造一個美好、整潔的環境!

清明隨想作文 篇26

清明節是掃墓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祭祀先人。

清明節又到了,掃墓的時間又到了。我想起了那些名人。

越王勾踐是紹興很有名的人。他是大禹的後裔。春秋末期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吳王闔閭曾於公元前496年被越軍所敗,闔閭受傷。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於次年主動進攻吳,在夫叔山(今江蘇吳縣西南)與吳兵發生激戰,越軍大敗。為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范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回國後,卧薪嚐膽,時時不忘滅吳雪恥。他任用范蠡、文種等人,改革內政,休養生息。後來勾踐利用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之機,一舉攻入吳國並殺死了吳太子。夫差返國後只得言和。勾踐不斷舉兵伐吳。勾踐二十四年,吳都被圍三年後城破,夫差自殺。吳亡。隨後,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衞等國歸附,並遷都琅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候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越王勾踐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足夠的耐心。我們想獲得成功,就要學習他的這種品質。遇到困難不要放棄,等待着,努為着,總會成功的。

清明隨想作文 篇27

不管身在何處,子女都會在清明節前夕或當日返鄉祭祖。或擠公交,或騎摩托車,或開私家車,為先祖墳頭添幾掀土,栽幾棵松柏,燒許多紙錢,點上香燭,擺上貢品,虔誠的磕頭,發自真心的説幾句心裏話,向親人彙報家庭、事業、晚輩的乖巧和學習優秀,陰陽兩隔卻又心近、情深。

不管多忙,不管多遠,不管天氣如何,每年清明節我必將回鄉祭祖。騎着“雅馬哈”,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後熟悉的家鄉便倏地呈現眼前。我家祖墳就在屋後自留地中。六個土冢整齊的靜列,枯蒿已倒,翠綠的新草不擇貧富的鋪滿墳頭,各色小花自覺地點綴墓地,蒲公英金燦燦的耀眼。兩墳頭有所塌陷,我趕緊填起來。

我一邊燒紙錢,一邊思親。倆曾祖父只在舊的泛黃的黑白照片中見過一位:頭戴瓜皮帽,身着長袍,腳穿闊口平底黑鞋,長髯及胸,很威嚴,儼然民國打扮,聽爸爸説正直、嚴厲。倆曾祖母我記得一位,她然而在1988去世的。據爸爸講,她30歲就守寡,80多歲離世。她然而個慈祥的老人!記得我小時候,她滿頭銀髮,微微顫顫的住在北房。她愛清靜,可我們一夥曾孫們吵得老人家不得安寧。她最愛我哥,因為哥聽話。老人起得早,所以能在老家的大核桃樹下撿很多核桃。常常笑眯眯的哄我哥哥説:“咱家母豬下豬娃了,看走”無人處,會給哥哥給許多核桃。爺爺七十幾因病離世,奶奶走的時候僅六十多歲。我的祖上雖不顯赫,但都勤勞和善,眾鄰稱讚。

清明隨想作文 篇28

又然而一個清明節,前一夜,又恍惚聽到故去英雄們的呼喚,他們又在想念我們了?目視着一塊塊的石碑,也目視着其間一些無碑的墳頭------英雄們的事蹟然而不能用碑來表達的,更何況一座土墳。似乎然而想使烈士們明白自我的功績之大、之重,不錯,他們的功績無限大,碑墳也許然而象徵。

我們去懷念英雄,必須要懷念,他們的血和我們的光明永遠成正比,沒有前者即沒有後者,我們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偉大,對不起,英雄!

眼淚模糊中望着那些當之無愧永垂青史的名字。昔日的拼殺,吶喊覺得又浮在眼前,血一向在流,流到墳裏。黑土下的壯士們,你們還在擔心戰鬥勝利嗎?你們還在擔心侵略者嗎?你們還在手握鋼槍怒視敵人嗎?不必了,不必了,壯士們,你們好好安息、放心安息吧。世間已經安定,太平。我想,每個英雄的嘴角都必須泛起微笑。為了和平,為了尊嚴,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我們何以報答?何以補償?!

明媚的陽光映照着他們幾許成熟又幾分稚嫩的臉龐,他們永遠偉大!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祖國的盛世火焰永不停熄,偉大造就偉大這句話決不會出錯,世界東方將永遠閃耀着紅星。

清明隨想作文 篇29

清明,我把你思念 清明是一個祭祀過世的親人與朋友的日子,對於逝去的他們,每每想起,我總是不能釋懷,他們的音容笑貌已刻入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爺爺,我想念你,我想念你渾厚的聲音,慈祥的眼神,爺爺,您還記得嗎?我一直是您操心的桐桐啊,你説我從小就愛摔跤,每當我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的時候,您總會大聲的喊:“桐桐,太高了你不能跳,小心摔着!”“啪”話音未落,我便已經摔得四仰八叉了。難怪,媽媽對我愛摔跤已經不以為然了。

現在爺爺去了,我無處寄託我對爺爺的思念,我想説:“你見過風嗎?你沒有見過,我也沒有,可我知道:當湖面泛起層層漣漪時,風正從那裏經過;你見過風嗎?你見過風嗎?你沒有見過,我也沒有,可我知道:當枝葉沙沙作響時,風正從那裏經過;你見過風嗎?你沒有見過,我也沒有,可我知道:當大家覺得涼爽時,風正從那裏經過;你見過風嗎?你沒有見過,我也沒有,可我知道:風可以把我對爺爺的思念帶到天堂去……

你見過風嗎……

清明隨想作文 篇30

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我的記憶裏,清明節充斥着擾人的鞭炮,紛飛的紙灰,天地間彷彿混混濁濁、充滿着不見天日的戾氣。今年的清明節也不例外。

一陣擾人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皺着眉頭,舉目遠眺窗外,才知道今天是清明節。我迅速洗漱完畢,帶着紙錢、香燭、鞭炮,領着妻小一起去祭祖。一路上,我看見人們或興高采烈,或嬉笑打鬧,或神色匆匆,就是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愁緒。我覺得他們更像是在過春節,如此的畫面我彷彿已感到有些異樣。不過,偶爾會有一兩個神色憂鬱的人路過,讓人多少有些欣慰:裊裊的青煙孤獨而又彷徨的在天地間飛翔,雨很給面子的下了起來,倉皇失措的路人忙着找避雨所。我們一行四人在雨住之後來到墓地也照例燒紙錢,放鞭炮,點香燭。

一路上,我睹物釋懷,不禁浮想聯翩。都已經是21世紀了,還用得着這樣嗎?現在不是提倡低碳生活嗎?我們的清明節非這樣過不可嗎?清明節不該是一個清清淨淨,懷戀先祖的日子嗎?我們可以過得不那麼喧鬧嗎?

清明隨想作文 篇31

媽媽説,小時候,姥姥帶我的時間長,大半時間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可是在我的記憶裏,印象最深的卻還是奶奶,也許是因為跟奶奶一起生活的時候才開始記事吧!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魚和肉都是好東西,爺爺奶奶每次都會把肉挑出來給我吃,炒菜時候挑出半碗,包包子時候也挑出半碗,每頓飯都這樣,終於導致我七八歲的時候再也不吃肉了,直到現在。離家讀書以後,每每跟陌生人一起吃飯,總要無數次地強調幾遍:我是真的不吃肉,不是不好意思!雖然我長得很高大,但我的確是從七八歲開始就不吃肉了,也許是因為七八歲以前已經被爺爺奶奶喂夠了一生所需的肉了!爺爺奶奶,其實我真的很想你們,很感激你們,你們能聽到嗎?

我3歲就上幼兒園,因為年齡太小,奶奶每次都送我到幼兒園,然後在教室外面一直等着,看着我在裏面上課,下課後陪我玩,直到放學再把我帶回家。我幼兒園記憶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奶奶的陪讀,回憶起來,我真的很幸福!

記得上次,算命先生説,我是一個有孝心沒有孝口的人。我有孝心的,真的有,奶奶,你知道的對嗎?我還記得那次大學暑假回家,看你在洗自己的衣服,我去幫你洗,你倔強地不用我幫忙,可我堅持幫你洗過之後,你還是暗暗地笑了,我知道你很欣慰。可是,我更多還是對不起你!我跟你頂嘴,很放肆地跟你頂嘴,有時候甚至討厭你説的話,還有一次被門口路過的人聽到,向我投來不解的批評目光,我知道,我不對,可是我只是口上的,心裏還是愛你的!

我讀了好多年書,今年才開始工作,你卻已經走了!我老早就在打算今年過年給你買什麼新衣服,還有姥姥、姥爺,我很早就在想了。前天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説你自己不再主動要飯吃了,以前你總是很早就急着問媽媽:怎麼還不做飯?你一生都不會讀表,常常把10點看成12點,你覺得餓了的時候就是12點了。每次,媽媽都會提前一點做飯給你吃,你總是可以吃好多好多,所以身體很棒。不是嗎,那次你生病,一條腿都不能動了,經過治療,卻還是能夠扶着凳子慢慢的走路,後來可以用枴杖,再後來可以什麼都不用了,連我買給你的四角枴杖,你都沒怎麼用過。80幾歲的老人,還能夠撐過這樣的大病,誰能説你身體不好?

我今天早上醒得特別早,不知道你已經離我們而去,奶奶,對不起!中午收到妹妹的短信,我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説,你昨天晚上11點已經走了!對不起奶奶,我沒能見你最後一面,沒能給你長孫女應有的孝敬!如果你在天堂能聽到,希望你能原諒我!

清明隨想作文 篇32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着風兒越飄越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濕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是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是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隨想作文 篇3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吟誦起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死去的人們,他們帶給我無限的懷念。

清明節又到了,我想到了許多,我想到了我們村的為學生們奉獻生命的喬廣老師,喬廣老師是為了自己的學生犧牲的,因此喬廣老師是偉大的。

喬廣老師對教師這份工作非常的熱愛,他每天都早出晚歸地工作。有一天,天山四中的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去達拉湖遊玩。有幾個男孩子忍不住湖水的誘惑,打起了水仗。但出乎意料的是 ,一個叫鄧立法的同學卻掉進了湖裏,所有的人都被嚇住了。當學校正在想辦法救人時,忘了自己也是一個不會水的喬廣老師卻縱身一躍跳進了湖裏,他把鄧立法同學推到淺水處。而自己卻向同事們、學生們,擺了擺手,在湖面上消失了,不一會兒,水面平靜了……

這時的喬廣老師年僅32歲,這是多麼寶貴的年齡啊!

從喬廣老師縱身一躍的那一瞬間,他想到了把悲劇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別人。從他搖手謝世的十幾秒內,他和自己的同事、親人、學生永別了。

這時我想起了為我們付出的老師,我們的老師雖然沒有像喬廣老師那樣偉大的事蹟。但,是老師們用那辛勤的汗水來澆灌我們這一棵棵幼苗,是她們像一縷縷陽光,對我們百般呵護,她們和喬廣老師一樣偉大,值得我們珍惜。

在這裏我要代表漢林的父老鄉親在這特殊的日子裏對喬廣老師表示深深的懷念。

同學們記住我們家鄉的英雄吧!他們的事蹟影響我,也影響你。

清明隨想作文 篇34

“清明時間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時光飛逝又來到了清明的時候,看到這一天,大夥兒都會燒祭品,上山掃墓,緬懷先烈。出遊踏青,製作清明糰子,這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來到山腳下,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們冒着40度的斜坡頂着巨大的壓力,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紅軍遠征時的場景,敵機四伏的瀘定橋,空無人的草地,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千難萬險,終於將趕出了大陸,而我們卻在這個小小的斜坡上掙扎,真是沒用!正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我的身體,沒有水喝,沒有食物,這或許是當年紅軍遭遇的最大的困難吧?想到這些,我就一鼓作氣,衝鋒在前。終於爬上山坡,一種放下壓力的舒適感爬上我的心頭,望着腳下黑壓壓的人羣,彷彿螻蟻般的往上,一股優越感也油然而生。清風吹過,漸漸地與萬物融為一體……

清明——讓我們緬懷先烈!

清明隨想作文 篇35

今天,我們回到了奶奶家,去廣聯村(嵊州的一個鎮中的村子)挖毛筍。

我們準備好了挖筍的工具(鋤頭和布袋),就向生長毛竹的地方出發了。到了那裏,我們不久便發現了好幾個只露出尖尖的小毛筍。

爸爸和幾個大伯拿來了鋤頭,這裏一個人,那裏一個人。不久,我們的布袋就已經裝滿了一個個大大粗粗的毛筍。不過,還是比不過上次挖出的“巨筍”,記得上次的“巨筍”不得不讓我抱在身上。

有一件事讓我知道了現在生活在城市裏的人是怎樣的。在上個月,保險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和客户一起去童村遊玩,據説童村也能挖筍,我看見導遊只挖了一顆大約15釐米長的筍,他們卻都説好大,要是在黃澤(嵊州的一個鎮),這樣的筍根本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上次的“巨筍”(40cm——50cm或是30釐米多的)他們才會讚不絕口。

今天,還有一個筍是讓大家費勁了體力的,這個筍是由我的堂妹找到的。爸爸先把作為標記的木棍拔下來,又用鋤頭鬆邊上的土。才鬆完土,爸爸就已經大汗淋漓了,只好讓大伯繼續,大伯又挖深了一點,可是又累了,再讓另一個大伯繼續。就這樣,這個累了換下一個,下個又累了就換那個。最奇怪的是:這個毛筍竟有三個竹根,把三個壯漢累得氣喘吁吁。

清明隨想作文 篇36

清明節上,那綿綿的雨,濛濛的雨,勾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人們常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啊,那一層薄薄的霧,那一陣綿綿的雨,確乎能引起我們的憂愁,確乎能讓人倍感淒涼。

早上,乳白色的霧籠罩着大地,蓋過了天空,人們都去掃墓,山路上都堵了車,而那淅淅瀝瀝的雨卻也一整天縈繞於心,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能想起為我們犧牲的人?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盡享榮華富貴,卻對祖先的墓無動於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霧籠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淚?

這山路的堵車不能象徵我們的蒸蒸日上嗎?但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們能去為烈士默哀嗎?他們能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榜樣嗎?如果我們做到祖國將是何等的繁榮,世界將是何等太平!他們,有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有的像雷鋒一樣為人民服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保存着清明掃墓的傳統,人們恭恭敬敬地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邊的垃圾清掃乾淨,我認為這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祖先的承諾,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諾自己多行善,不行惡,承諾自己當助人為樂!每一次的清掃墳墓,也是在清掃着我們的心,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清明,意味着春將至。我現在還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的!同樣是春日,為何在1927年卻倍感淒涼?因為,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他是人民驕傲,他視死如歸和堅守黨的祕密的精神讓我們欽佩!這樣的偉大,怎能早早地逝去?這樣的偉人,怎能早早地毫無怨言地被兇殘的敵人殘害致死?當大家準備劫獄時,是他説出了堅勁有力的“不”字,這樣的偉人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煙,如果世界充滿和平與愛,就不會釀成這麼多的悲劇!

第二天我醒來,雨停了,霧也漸漸地隱去了,遐想便慢慢離去……

清明隨想作文 篇37

我們放了第一個清明節的假,老師讓我們幫了一個“清明專輯”。我突然發現清明節變了。

那時,天下着濛濛細雨,地上的泥土濕濕的,人們或坐橋,或徒步,帶着凝重的心情,來到各家的祖墳上祭拜,寄託自己的相思,緬懷着墳裏的故人,為他們恭恭敬敬地獻上三柱香,擺上各種祭品,送上自己的寄語。回到家中,吃冰冷的食物。

現在,天上依然下着濛濛細雨,水泥地面滑滑的,人們開着車帶着同樣沉重的心情來到了一個公墓,在擁擠的人流中把祭品放在墓碑前,象徵性地拜一拜,又隨着人流走了,回城之後,叫上親朋,直奔酒樓,推杯換盞,説是為了紀念已故的親人。

那時在郊外,一個個活潑的身影自由自在地跑着跳着,打鞦韆,放風箏,蹴踞,插柳、踏青,在那帶着露珠的小草上,在那翩翩起舞的蝴蝶身邊,留下了一串串銀鈴般的歡笑,這時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

現在,在繁華的市區,成百上千個孩子在父母老師的監督下,上課,補課,寫作業,學樂器,補奧數……在這厚厚的壓得孩子們喘不過氣的作業山中,在這一排排課外輔導書與練習題中,一個個帶着瓶底似的眼鏡的孩子們在伏案疾書。

那時,人們在清明這個讓人詩興大發的日子裏,思緒萬千,大展身手,揮毫撥墨,一幅幅驚世名畫,一首首傳唱至今的佳句,由此而成。

現在,也是這個日子,人們也想了很多,想的是物價的飛漲,想的是股市的暴跌,人們説的是祭品的昂貴,投資的損失……抱怨聲、歎氣聲不絕於耳。

在這個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心靈的距離卻越來越遠,越來越冷漠,人們的情感卻越來越冷淡了。

這樣一個“冰冷”的清明節,有意義嗎?

清明隨想作文 篇38

春風二三月,正是踏青時。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也盼到了探春訪花的好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個拜祖祭祀的節日,如果想讓它和另一個節日並在一起的話,那就是寒食節了。清明節是家喻户曉,可懂寒食節的人就繆繆無幾了。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清明節裏可以做很多有趣又有意義的事,其中我最記憶猶新的當然是踏青了!那時,我們可以去烈士陵園祭拜先烈們或回老家欣賞鄉村的無限風光。那一望無際、開得絢麗多彩的金色菜花,那隨風飄蕩、婀娜多姿的柳枝……將令你賞心悦目,流連忘返!

對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寫踏青的。在清明節那天,也是出外工作的人們的狂歡節。為什麼呢?因為這時,所有單位都會放假,所有工作都會擱下,回到家鄉,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暢敍離別之情。

春花似錦柳飛揚,又是一年清明節。無論是清明節、寒食節,還是狂歡節,反正我都喜歡,它們是人們企盼美好生活的平台啊!

清明隨想作文 篇3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彷彿自古以來,清明的天氣便是如此陰柔,清明的感情便是這麼悲傷。可是今年的清明,天氣卻晴朗得無以復加,我的心情也隨之大好,能夠在如此繁忙的學習中得空享受這美妙的陽光,實在難得。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兩邊的田地裏綠油油的麥苗,由於開通新路而久未經人的小路上竟也生出了小草。暖暖的春風迎面撲來,帶來了些許麥苗的甜香,淡淡的綠色瞬時瀰漫整個心田。

走到地裏,一腳下去,鬆公軟軟的,像剛剛下過的雪一樣,這一定是辛勤的農人年前精心翻耕過的。仔細聽,還能聽到泥土的聲音,像農民在耕地的樣子,撓到心裏怪癢癢的。

前方不遠處是一片樹林,已漸西斜的太陽給樹的輪廓鑲上了一層金色。樹林裏便是祖先們的墳冢,一丘接着一丘,其間還冒出幾株小草。懷着神聖而又莊嚴的心情,我們開始了祭祖,一抔抔黃土蓋在蒼老的墳冢上,揚起的塵土在暖融融的陽光下瀰漫成一片金色,一番勞作後,原先蒼老的墳冢竟增添了些許新色,體積也增大了一些。我知道,明年再來時,它還會是那幅蒼老的模樣——人類給祖先一些新色,自然再去慢慢地消化掉。這是一場人類和自然的接力賽,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千年。

爸爸點燃了燒紙,讓我撥動,鮮黃的紙由外向內燃燒着,黑色的圈圈在微紅的火苗中一點點縮小。隨風而起的灰燼彷彿一隻只黑蝴蝶,在傾斜的陽光籠罩下的樹林裏飛舞着,載磁卡人們的思緒,又落回大地,融於大地。大地就是這般寬廣,她像一位温厚的母親,鼓勵女兒們向着天空飛翔,兒女們累了,她便張開那寬廣的懷抱,讓兒女們休息融化他們的的疲倦與哀傷。

爸爸將瓶中的灑化作一道,灑在墓冢前。酒很快融於大地,甚至還來不及將我拉緬懷帶走……

太陽已經西下,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回首,便於工作只見模糊的黑洞似的樹影,裹挾着些許太陽的餘輝,繼續見證着人與自然的永恆的接力。

清明隨想作文 篇4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將至,容易讓人的浮想聯翩。為此,我又想起了人們常説的一句話: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於是我更加感到那些不擇手段追求轟轟烈烈的人的行為的可笑,更深一層領會“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悠遠意境。

我想,自己並不是就完全與世無爭,我還沒“修煉”到那個程度,也不想,真到那一步也許就是“虛無”了。我覺得那些值得自自然然追求的東西,還是要有的,比如真、善、美、;比如自尊、自愛、自強,比如憤世嫉俗;比如見義勇為等等。這一切之於人生,就如同陽光、空氣和水。美好人生必有這些需要。人生應該是美好的。

這些日子裏,我的另外收穫是,減低了對死人的恐懼和對死亡的恐懼。在此之前,我雖然投身警營近三十年,雖然很少參加殺人現場,甚至沒有辦過殺人案,可是在此行當中,同事們的潛移默化竟不覺得有一些恐懼。特別是在一次看過一個因車禍把腦袋壓扁了的老頭,經特殊整容後,心裏有點堵而己。

而今我覺得死人不可怕,死亡也不可怕,所以我常常想,如果死亡突然降臨,我會從容接受死神的安排,最終誰都要向馬克思報到,只是早晚的事。這種從容的心境使我變得處事泰然,寵辱不驚。我在這個世界裏,大悟了關於生的哲學。我真想建議那些平時對很多事情想不開的人,清明應到祖墳場走走。現在我總覺得自己像一塵埃一樣渺小,這種感覺越陷越深。

當靜下來的時候,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我已到中年了,偶爾對着鏡子看自己頭髮在漸漸地發白,倍感蒼涼。歲月不饒人啊,我們也是在一天天、一步步變成塵埃的終點,最後直到變成塵埃。不過又想,塵埃也有淨潔和污毒之分,要做也不做有毒的塵埃。以後一定要好好活着,繼續努力工作,死後也不愧於這個曾經來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