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27K

導語:清明節是中國法定的節假日,是我們國人祭祖和掃墓的日子,讓我們表示對已逝親人的思念與尊敬。在這一天,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不同的習俗和美食。所以,每個地方的清明節都是不同的。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一)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人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以此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尊敬與懷念。

今年清明節,我們全家還是象去年一樣,早上乘車到木洞鎮後,我們就急急忙忙地登上渡輪。站在船頭,我抬頭一看,天空灰濛濛的,像要下雨的樣子。一陣江風襲來,我不禁感到陣陣寒意,我趕快捂緊隨風飄動的春衣。一陣“嗚嗚嗚……”的船笛,又使我不禁精神一振。忽然,一隻水鳥像閃電一般掠過江面,在白霧茫茫中轉眼不見了蹤影。渡輪在隆隆的馬達聲中抖動着,送我們渡過了浩浩蕩蕩的長江,來到了江北。

路邊農田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遠處山上紅的桃花,白色的李花也競相爭豔,夾雜在青山綠樹間真是好看。一陣微風送來的陣陣花香,真讓人陶醉。小溪兩旁的柳枝隨風飄動着,像在給我們扇風一樣,更讓我覺得春寒料峭。

我們一家人在山路上蹣跚前行。臨近墓地的一段路很不好走,我們一步三滑地好不容易到了墓地。這時天上飄起了零星小雨,滴在我的臉上,令我感到了絲絲涼意。我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來。詩中的描寫的情景與現在是多麼相似!這時,外公將白色的紙幡掛上墳頭的竹枝上。紙幡立即隨風飄舞起來。我和大姑婆把籃子放在地上,在墓前點上香燭和紙錢。大人都表情凝重。媽媽教我點好三柱香,在墓前行了跪拜禮。大姑婆眼圈紅紅的,跪在墳前説:“爸爸,我們來看你來了。”這一番話讓我心潮起伏:清明節來已故長輩墳前掃墓,這是兒女在表達對父輩的緬懷和尊敬,這是濃濃的、割不斷的親情啊!我的思緒隨着裊裊青煙飄逸着……這時,我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紅燭發着或明或暗的光,一閃一閃地燃燒着,流下的蠟像是在人們流下的`淚珠。

大家祭拜完後,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大人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慢慢地離開了墓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説太多的話。在滿眼春色中,我感到自己長大了,自己肩上已有了不輕的責任。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已故的親人掃墓,並對他們説,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二)

在這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和家人捧着鮮花,來到了烈士陵園。走到烈士的墓前獻上鮮花肅立默哀,表示我們對先烈的無限哀思和懷念的心情,對他們的高尚情操感到無比崇敬。

接着,我們觀賞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臉上顯現着和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持鋼刀和槍,戰士們的英勇,威猛,那勢不可擋的動作。可這浮雕可不是單單一個雕塑,而是展現出戰士的精神,不怕累不怕苦,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和敵人戰鬥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很感動。

他們就像烈士陵園裏的蒼天大樹。這一棵棵樹象徵這邊每一位站士,表現了他們一種大無畏,不屈不饒的精神。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風吹雨打,但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着,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令人崇敬的。

解放戰爭時期的小烈士(宋振中,外號“小蘿蔔頭”)。從小跟着母親在女牢中長大。從五歲起,他就學着自己縫補破衣服了。“小蘿蔔頭”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提出讓他出去上學,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經過多次鬥爭,才同意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蔔頭”唸書。“小蘿蔔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非常尊敬老師。監獄生活使“小蘿蔔頭”懂得了許多道理,特務對共產黨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英勇鬥爭的精神都留給他深刻的印象,使他從小就知道恨誰、愛誰。他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祕密工作。由於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信息。

他還幫助大人瞭解入獄同志的情況,傳遞東西。特務們安排殺害“小蘿蔔頭”和他的父母。殘酷的敵人用刺刀殺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蘿蔔頭”。“小蘿蔔頭”喊着:我沒有罪,我要出去。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劈胸就是幾刀,把他殺害了。解放後,人民政府追認宋振中和他的父母為革命烈士。

雖然他們犧牲了,但他們的名字永遠留在青史,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着後代,不斷進取,不怕困難,向着我們的目標勇往直前。這次祭英烈的活動也是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的的遺志,長大以後為祖國爭光。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三)

今天是清明節,但是我和媽媽這邊的親戚們是前天去掃的墓。地方還是老樣子,過程也沒有變。清明節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我們幾家一年中聚會的日子。

在陵墓宣傳區我看到了現在一些新陵墓的推介,其中最喜歡的就是植樹安葬,也就是在埋骨灰的地方種一棵樹而不是修一個水泥或大理石的墓地。平時祭拜就到樹那裏去。

墓地基本上是一個永久性的東西,不斷地有人去世,那麼墓地的面積就會不斷地擴大,如果全都像現在這樣花一大把錢修建一個墓地,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死人和活人爭地皮”的現象。但如果是植樹的話,那麼先人們留給後人們的就會是一片森林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樹是不斷成長的,每年去祭拜時肯定會看到它的變化,感覺好像去世的親人在以新的方式存活在這個世上,比起那日漸老化的墓碑更有靈氣。

希望這樣的方式能夠被更多人接受,從而得以普及。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四)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掃墓的日子。

早上,我們吃過早飯,便驅車去老家——張田樓掃墓。

一進村,我向兩邊一看,家家户户都是四合院,和古代的房子一樣,也是黑色的房頂。

三爺拿着鐵鍬,和我們一起向墓地走去。道路越來越窄,最後變成羊腸小道,走不好就會掉到溝裏。路不但窄,而且還十分陡峭,這時,我才嚐到紅軍長征的滋味。

來到墓地,四周是一望無際的麥苗,麥苗中間還夾着菠菜和萵筍。三爺用鐵鍬把墓地周圍的雜草一點一點地挖掉。爸爸説:“這叫除草。”我和爺爺把金元寶和銀元寶放在祖先張增軒的墓前,又解開錢紙,也放了上去。爺爺用打火機點燃了,然後我們一起跪在地上説:“過節了,放心花吧!”三爺也點燃了紙錢,跪在地上説:“有金元寶,還有銀元寶,盡情的花吧!”這時,我看見另外一個墓邊放着一個酒瓶。我感到很奇怪,於是就問爸爸,爸爸説:“因為他生前愛喝酒,所以死後家人才放了一個酒瓶,讓他永遠都有酒喝。”下午,我們回到了家裏。

今年的清明節,我第一次隨爺爺回老家掃墓,真是受益匪淺。

傳統文化致敬清明作文(五)

今天,我去奶奶家後面的竹園掃墓。一路上,我帶着一種奇怪的心情來到奶奶家,一會兒悲傷,一會兒激動……嗯,反正是一種奇怪的感受。

終於,人齊了。我們來到奶奶家後面的竹園,那裏有一座墳墓。墳的下面是用石頭搭的四面石壁,上方呈半圓形,長滿了很多雜草。墳前有一塊石碑,媽媽説這叫墓碑。這時,我才知道這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墓,雖然從來沒有看見過,但是我的心裏還是很傷心。墓碑的前面有一張石塊搭成的小桌子,是用來擺放祭品的。這不,奶奶開始擺了,她把準備好的菜放在桌子上,四個角上各擺一碗米飯,還擺放着兩碗酒。這時,姑婆靠在墓旁傷心地哭起來,大家都在勸她不要哭了。爺爺把蠟燭點上,又把袋子裏的元寶等倒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着。大夥兒不停地對着墳拜着,連平時最淘氣的幾個哥哥也一聲不吭。

祭拜完了,我帶着傷心離開了竹園。

Tags:清明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