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又是一年清明作文(通用7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7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又是一年清明作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又是一年清明作文(通用7篇)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1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我國傳統24節氣之一,我喜歡這個春意盎然的温暖節日。

《歲時百問》有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萬物萌發,欣欣向榮。遠郊近野是藏不住燕語鶯啼,堤邊柳岸是嗅不盡的桃李芬芳。我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安排下,帶着剛開學的輕鬆心情外出踏青,大學城川美、南岸廣陽島、北碚歇馬鎮、南川大觀園、江津金色黃莊……到處都留下我們的足跡。我們流連在十里錦繡的落櫻海洋裏,徜徉在金黃綢帶般油菜花田裏,盡情感受春的温暖、呼吸春的氣息。這生機勃勃的清明時節,讓我感悟到了萬物生長,我們應當不負大好春光地去遊玩、去感受,這點燃了我新學期的激情與活力。

清明時節,除了踏青、插柳、放風箏這些親近自然的傳統習俗外,還有祭祖掃墓這個莊重的儀式。每年清明節,爺爺都會帶着我們一家人前往墓園祭奠先人。肅靜的墓碑前,爺爺奶奶帶着爸爸、媽媽和我莊嚴鞠躬,向逝去的先祖祈福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健康。一杯濁酒、半疊紙錢、三柱清香,寄託着我們全家對先人的無限懷念和哀思。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在懵懵懂懂中清晰感受到家族情感的傳承,不知不覺間對父母和祖父母的愛愈加濃郁深厚起來。

又是一年清明到,歡欣追憶兩交織。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2

一杯杏花酒,滿盞思故人,在那杏花微雨的時節裏,那就藏於心的思念,便也隨了季節綻放開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年少時,對清明最初的印象便來源於這首詩,而如今再讀此詩,眼前展現出的竟是一幅淺淺淡淡的畫:迷濛的煙雨之中,路上稀稀落落的行人,撐着傘緩步行走,深一腳淺一腳,泥濘的小路上便濺起些許水花,濕了鞋與襪。抬眼一望,竟見一牧牛小童,快步上前詢問賣酒之地,小童抬手一指,遠處小橋流水、屋檐人家,那便是杏花村吧!儘管隔了千年時光,那雨中飄搖着鮮紅的酒幡,迷離的村莊,匆忙的行人,卻仍是一罈香醇的酒,唱罷、喝罷,便是清明。

清明的風,似乎沒了陽春時的暖意,想必是隨着含苞的杏花一同開了吧。杏花,是清明的花,那淺淡的色澤,淡雅的香氣,卻能恰到好處地飄散在風中,籠罩在那些充滿了哀思的人們身上。墓前的水果和糕點、黃色的紙錢、跳躍的紅燭……一瞬間,天地靜謐,然後,有花香彌散在空中,風帶着涼意瀰漫整個曠野,彷彿穿透了夢境與現實,為清明奏響並不真切的小調。

又是一年清明時,愁思在微涼的雨中無限漫延、濺落,在樹梢的杏花之上,引入阡陌,殘花滿地。那微冷的清明啊,久久立於雨中,伴着人、伴着墓、伴着悽清與孤單,在千年的時光裏,一次次轉身……

唯有那一縷杏花香,從不離席!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遇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可以來形容今天,因為今天是我們為懷念過去的人的日子清明節。

這天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坐上了回老家的早班車,因為早上起得太早所以我在車上睡着了。到站後我們下了車,來到老家門口發現我們是第一個到的呢,爸爸把桌子的椅子搬下來説先做一會吧。我點了點頭,這是爸爸媽媽忙碌了起來,爸爸拿出裝着熱水的水壺和糖準備做糖水。而媽媽在廚房裏做清明節要吃的青糰子,就只有我坐在椅子上喝着出門前帶的牛奶。

過了一個小時,終於有人來了那就是我的伯父伯母,爸爸端着兩杯糖水給伯父伯母,伯父只説了句謝謝。而爸爸把茶杯放進水盆裏洗了拿出來再倒上糖水,繼續等待家人的到來。接着越來越多的人來了,許久人都來齊了,廚房裏的阿姨端出一盤一盤的青團還有一朵朵的白菊花,我不明白什麼意思?爸爸説這是要把這些東西帶給我們逝去的家人啊。我點了點頭表示我明白了。

忽然大家都站了起來,爸爸説到要走了哦。我聽後也站起來把青團和白菊花拿了起來跟着大家一起走。來到墓地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爺爺的墓碑,我走進蹲下撫摸着那張模糊得照片,放下青團和白菊花又跑去拿了一杯水澆到墓碑前,心裏説着爺爺我來了,您好嗎?

清明節是祭拜先人的節日,你們都去祭拜你們的先人了嗎?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4

二舅爺,你還好嗎?願天堂沒有病痛,願您安息。

二舅爺沒有孫子或孫女,或許我是他無處宣泄親情的寄託。他對我的溺愛以至於我自己都有些震驚。

我曾説過,二舅爺做菜好好吃。他聽罷,臉上展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自那以後,每次我去他家玩,不論多累,他都堅持親自做飯給我吃。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他的眼眸中全是笑意,滿是皺紋的臉上洋溢着滿足。

閒暇的時光,他總愛抱我到他的腿上,用臉蹭我的臉,被鬍子扎到臉的我怪叫着跑開。二舅爺也不惱,反而洗了水果,招呼我過來聽故事,一個個故事繪聲繪色地從他口中流出,彷彿帶有魔力,能把人帶入另一個童話世界中去。

再後來,我去了城裏讀書,二舅爺的世界,從此寂寞了。

再見到二舅爺時,我上四年級,他躺在病牀上,面色蒼白,風燭殘年,臉上毫無光彩。我害怕地躲在大人後面,看着枯槁而陌生的他,不敢上前。他似是看見了我,黯然的眸中忽然亮了起來,急切地看着我,我卻沒有上前,轉身逃開了。

後來大人告訴我,他走了,很安詳地走了。我愣住了,腦海中就那麼突然而不可迴避地想起了以往他的愛。淚,悄無聲息地滑下來。

他走那年,我九歲,他給了我九年的愛,一秒不少,直到他去世的一刻還在企盼着我的來臨。

或許是當時過於年幼,如今的我,竟是怎麼也想不起他的容貌,只記得,温暖和愛。

有時候,記得愛比記得容貌重要,對嗎?

又是一年清明時,二舅爺,願您在天堂安息。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杜牧的這首詩。

今天媽媽帶我去鄉下掃墓,以往的清明節都在下雨,而今年卻晴空萬里,我和媽媽坐在車上,路旁的行人很多,路上堵車了,我們只好把車停到一旁,步行去掃墓,走了好久才到達目的地。來到外公的墓前,家人們開始拔雜草,清垃圾,沒一會兒墓地就煥然一新。接着我們就插上蠟燭,點起香,媽媽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帶印章的黃紙、冥幣,在墓地前燒成灰,給在陰間的外公送去錢財。然後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豬肉、紅丹丹的蘋果和煙酒全部擺在墓前。最後我在帶子裏拿出紙花,紙帶撒在外公的公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墓前,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過世親人的思念。所有人一起拜了三下,在拜的時候,我在心裏默唸:外公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保佑你的孫女學習進步,希望外公在另一個世界過得開心,沒有病痛。拜好了開始點鞭炮,雖然鞭炮很響,很熱鬧的氣氛,但我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心裏還是有一些想念。

外公在我小時候就離開了,我已經忘了他長什麼樣只能隱隱約約記得臉龐的輪廓。從小外公就特別的寵愛我,每天給我買零食,帶我去街上玩。雖讓外公現在已經去世了,但他永遠在我的心裏。

這次去掃墓,我收益匪淺,瞭解了許多老家的掃墓風俗習慣,最重要的`是我來看外公,體會到了掃墓的重要性。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這一天,當真是細雨綿綿。整片山林裏,瀰漫着憂愁與懷念。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跪拜,寄託哀思,緬懷已故的先祖。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以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走上坑坑窪窪的綠蔭小徑,繞過彎曲的山路,暗灰的墳墓映入眼簾。偶爾有幾聲鳥鳴,倒顯得蕭瑟突兀。那天親人們的哀傷,宣告了生命的流逝。又是清明時,想起四年前那些歡聲笑語,彷彿就在昨天,刻骨銘心。

這裏不常有人來,是個安靜的地方。想着結束了生前的苦日子,也不會再有人來擾了外祖母的清閒。心裏於是寬慰不少。可總是覺得委屈了,或許是心裏作祟。清明啊,想來也是後人自我安慰的人之常情罷了。

寂靜無聲,凝望相守,髮梢上不知不覺停留了許多雨珠,我彷彿看到了許多人為逝者哀悼,以表慰問,卻是兩行淚流滿面。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不僅要悼念先祖,還要緬懷革命烈士。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戰鬥,哪兒來如今的美好家園。他們迎難而上,奉獻生命,為了革命鬥爭而光榮殉職,總的來説,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如果我站在革命烈士的陵墓前,定會獻上鮮花,向他們致敬!

又是一年清明時,一歲相思一歲夢。讓我們為逝去的英烈和已故的親人者以深切的哀悼。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7

都説清明時節雨紛,可是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下雨。

清明是我國的24節氣之一,由於24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就有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樣的諺語課件,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農民伯伯們也都要忙着幹農活投入了繁忙的耕種季節。

我和家人看着這如畫如詩般的風景,坐車在蜿蜒的上路中。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奔波,終於看到了老家的標誌性的桃樹。大家都下車,從後備箱內拿出了幾袋掃墓用的物品,拿着鋤頭上山去。大家在路上,邊走邊聊,沒有那種濃烈的哀思,卻有着對長輩無限遺憾。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看着遠方迷人的景色,不由得感歎:真美啊!。走了一會兒,終於到達目的地了,來到目前。大人們揮動着手中的鋤頭,除去那些爛葉雜草;我和媽媽把祭品擺好,在墳頭點上蠟燭,每個人都拿着香火拜上三拜,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思念的親人們吧。墓旁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掃墓就在這爆竹聲中結束了。

生與死,存在與死亡,本就是一對雙生子,我們不該將生看得過好,也不該將死看的過壞,只有將生活看在第一位,才能擁有真正的生命。

Tags:通用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