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臘八作文600字錦集7篇

欄目: 臘八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作文6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臘八作文600字錦集7篇

臘八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臘八節,不禁讓我回想起很多的事,以前,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每年的臘八節媽媽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裏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臘八粥也並是只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説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儘可能湊着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為,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真想自己做,超市裏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並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嚐起來便彷彿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隻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裏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隻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裏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為什麼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為,已經沒有什麼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着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歎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節的臘八粥是我的幸福的感覺,媽媽今天你做了臘八粥了嗎?

臘八作文600字 篇2

又是一個臘八節,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臘八節的故事……

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説,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夥伴,三五成羣,男孩揹着自制的冰車,女孩拎着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衝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釺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後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衝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衝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後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夥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着前面人的襖後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着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迴盪着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乾淨,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着滿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着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牀,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後,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裏,搶着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裏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臘八作文600字 篇3

臘八節是進入農曆12月的第一個節日,也可以説是春節的先導,它起源甚早,有些節俗今天已經成為文化化石,有些則依然流傳着。

臘八節的名稱是建立在“臘月”這個稱謂的基礎上的,那麼,農曆的十二月為什麼要叫臘月呢?臘是一種古老的歲末祭祀儀式,也叫蠟,而實際上,臘與蠟還是有所區別的。臘就是“獵”,獵取百獸來祀先,而蠟則是“索”,是聚集萬物來敬神。“臘祀先祖,蠟報百神,同日而異祭也。”

古時臘日的習俗除祀神祭祖之外,還有“儺”。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我曾經在江西婺源看過民間儺舞表演,十分震撼。史料中記載,表演者一般頭戴面具裝成金剛、力士、方相等,持刀執鉞,眾人擊鼓呼噪,以逐除厲鬼、疫病,這也叫做臘鼓驅疫,傳説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後來在民間轉換了形式,變成吃炒豆、炒麥等,無論豆、麥,要炒熟炒爆,然後讓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現在知道這些習俗的人已經很少了,對於臘八節,大多數人知道的就是要吃臘八粥。民間傳説,臘八粥也叫“防風粥”,喝了這粥可以禦寒。至於臘八粥的起源,一般認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關於臘八粥的配料、製作、食法的談論很多,而最詳盡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的描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每至臘月初七,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

而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地方做的臘八粥,無論食材或製作工序,都是百無禁忌,隨意搭配,這些就是所謂的現代改良版了。

臘八作文600字 篇4

草草地吃過早飯,匆匆地上市場買菜。有人告訴我説,今天是臘八節。我一個人都過糊塗了,聽後,才有了點離年傍近的感覺。 回到家裏,樓室空空。一股懷舊的情思便縈繞心頭。

記得小的時侯,一進臘月,便期盼新年的到來。我們幾個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翻看日曆,將春節那天的紅頁摺疊,一遍遍倒記時數。一天,兩天,三天……恨不得春節即刻來臨。我們的母親見我們渴盼的樣子,便笑着説起了童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聽着母親那慈愛的吟誦,便感覺春節真的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臘月初七晚上,家裏開始熱鬧起來。爸爸將黃米、糯米、紅棗、和紅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鍋在火爐上煮板栗。

爸爸説,做臘八粥得要用五種材料,預示着來年五穀豐登。我們哥幾個圍在爸爸身邊,象幾隻沒扎翅的小鳥,等鳥媽媽餵食。栗子煮好,爸爸用乾裂的手剝開褐色的硬殼,將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顆顆輪流送進我們的嘴裏,可他一顆也捨不得嘗。這時,母親盤腿坐在炕頭,在明亮的罩子燈下,為她的這幾個兒女趕製新年的衣裳。橘紅色的罩子燈光柱直映用白紙糊的頂棚,頂棚便出現一輪圓圓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一家。臘八節的早晨雞還不叫,爸爸就起牀了,他頂着星星抱進柴草。輕輕的開門、關門聲,他咕噠,咕噠的拉風匣聲,現在好象還響在我的耳畔。我們也都醒來,捲縮在温暖的被窩裏聽着風匣發出的有節拍的響聲,象在聆聽馬頭琴上優美昂揚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爸爸呼喚着我們起牀,笑着説:“快吃!快吃!誰家煙囱先冒煙,誰家穀子先黃尖。咱們家早吃。”於是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片金黃。 臘八節年年有,而我們的爸爸、母親卻早已做古。我們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儘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種奢望。那美好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了!

想着想着,兩行熱淚便從眼角流出。

臘八作文600字 篇5

1月3日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有關,臘八節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臘”在古代本是一種祭禮。在商代,每年人們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後來稱為“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農曆十二月初八,稱為“臘八”。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每到臘八節這一天,人們總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的“臘八粥”。

專家介紹説,“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説多種多樣,各地版本不同、説法不一。在佛家看來,“臘八粥”來自印度,是佛教的一種宗教節日食品。自從佛教傳入中國,臘月初八這一天廣為施捨饑民的善舉。逐漸演變成熬煮臘八粥的習俗。隨着時代的發展,臘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為色味俱佳的節令美食了。

臘八,本身是個傳統節日,又是年節的前奏,可以説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民謠曰:“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為色味俱佳的節令美食。有關,臘八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臘八作文600字 篇6

臘八到了,我不光會想起臘八粥,還會想起臘八蒜。

據説,只有在臘月初八這天泡的蒜才會碧綠如翠。

臘八這天,白天,一早搬出備好的瓶瓶罐罐,一一洗淨,放到陽台上晾乾。然後,精心挑選個大的白皮蒜頭,瓣多的,殷實的,最好。

晚上,喝罷臘八粥,便開始泡蒜。

剝去蒜瓣上一層層的薄如蟬翼的白皮兒,洗淨,擦乾,將米醋倒入罐內,加入蒜瓣和白糖,拌勻,蓋上蓋子,密封好。放在陰涼處,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一週後,奇蹟出現了,原本白白的蒜瓣慢慢開始變得通體翡翠如玉。

米醋,最好選用上好的,因醋色淡,泡出來的蒜便呈碧綠色,好看。若用陳醋,泡出來的蒜,色澤就差,蒜瓣不夠綠,口感也差。

臘月間,天氣寒冷,泡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純正。

泡好的臘八蒜,口感酸辣適度,據説有開胃祛膩、幫助消化和軟化血管之功效。

臘月裏,殺豬,宰羊,免不了吃喝一通,大葷大膩。臘八一過,馬上要過大年了,魚肉葷膩胃裏裝了不少,吃點臘八蒜,一點油膩感也沒有了,反而越吃越香。

除夕夜,一邊吃着餃子,一邊就着臘八蒜,越吃越有味道。

近年,我每年都泡點臘八蒜。只為守住一點所謂的傳統,只為領略一份蒜的辛辣與醋的清香完美融合後產生的那種神祕味道。

臘八,這樣的節日,總讓我想起農曆,想起鄉村,想起人煙。臘八蒜,總讓我想起光陰深處,那些不變的東西。

土有土味,花有花味,臘八蒜有種特殊的味道。這味道,會讓我想起故鄉,以及一些跟故鄉有關的事情。

今年臘八,我還要泡些臘八蒜。

臘八作文600字 篇7

夜晚的小城舒適而又寧靜,只有車流與路面摩擦的嘩嘩聲。緊張的一天結束後,做完作業的短暫時間,成為了放鬆的時機。他正坐在沙發上,抬頭望向牆上的日曆,明天就是臘八節了,他暗暗提醒道。

父母此刻也正在談論明天的計劃,本想又在家裏吃,他卻執意要回太太家。幾番斟酌,望着兒子期待的眼神,最後應允了,隨即撥了太太家的電話。

久違的通話,傳到了太太的家中。叮鈴鈴,鄉下太太家的電話響了起來,她猛地一驚:自己的孫子一向甚忙,怎麼主動打電話來了?按了接聽鍵,城裏的父親開了口:明天晚上我們想到你們家吃飯,兒子很想吃你燒的臘八粥。

她先是一愣,隨即歡欣不已:好的,她爽快地答應了。

臘八節,這一天,他乘公交趕回了家。轉過小區拐角,上了樓梯,門已為他虛掩着。他輕輕開了門,生怕驚動了其中和睦的氛圍。此時,氤氲的熱氣輕柔地向他飄飄迎來,熱流瞬間充溢全身。他望向餐桌,一家人正圍坐桌旁,談笑風生。太太見他回來,打住了話頭,拿起準備好的海碗,舀了一碗熱騰騰的粥,遞與落座的他。

此刻,她又享受到了天倫之樂,望着闔家團圓的一家人,她欣慰的笑了。

她是喜悦的,亦有不捨與留戀。日思夜想的兒孫們飛回來了,臘八節是契機。她擦了擦因激動而微微濕潤的眼眶,與一旁略帶神祕的他悄悄咬着耳朵

吃完飯,她懷着不捨,將他們送至門口。他們又回到城裏,父親問他跟太太説了什麼悄悄話。他自豪地説:上次去太太家,她説要讓我找機會讓你多來一來,她很想我們,這次他在表揚我哩!

父親聽到這話,很慚愧未能多關心自己的奶奶,默默走到一旁,擦了擦他濕潤的眼眸

此後,父母與他便常去看望太太,太太的日常,也開始變得精神活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