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選】臘八作文10篇

欄目: 臘八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89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臘八作文10篇

臘八作文 篇1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説,意指臘八這一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禦寒冷。

“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臘八作文 篇2

再過兩天,就到了臘月初八。

“臘八,臘八,凍死要花。”這是過去貧窮社會裏一句流行語。既言隆冬之寒,又言乞丐穿衣之單,生命存亡之憂。

小的時候,十分盼望這一天。因為這天早晨要吃香噴噴、甜蜜蜜的臘八粥,這是一年當中很難得的,至於“要飯的”、“乞丐”之類,在我們心裏也會想到,但在我們心裏停留的時間很短,因為總是認為“乞丐”離我們十分遙遠。而我最先想到的卻是鄰居一個二十多歲被稱為“拉巴”的人。這人走路總是一瘸一拐,拉巴拉巴的,俗稱羅圈腿。我當時竟以為:他拉巴的原因是吃臘八飯吃得太多了的緣故。這當然是十分可笑的,因為“臘八”與“拉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典故和傳説有關,臘八粥當然也不例外。查閲相關資料,發現臘八粥的來歷十分複雜,如果詳細地説出“臘八粥”演變的來龍去脈將是很費事的,所以我們只好簡而言之。所謂臘八粥是指古代君王作蜡祭時的祭品,而作蜡祭的目的是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蜡祭的祭品是用蔬果乾物攪合煮熟成粥,祭祀的是八谷星、八農神(即農業的八個方面),又在農曆的十二月八日,故稱臘八粥。

沒想到一碗臘八粥會有這麼豐富的含義,含有這麼深刻的道理,可見我們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小的時候吃臘八粥時,除了想到天氣的寒、乞丐的冷、眼下生活的不易,吸引我們的還有花生的香,紅棗的甜,還有父母那疼愛的目光。一想到這些,就感到與父輩的生活比較起來,生活是十分幸福的。

恍惚之間,感覺時間過得真快,生活變化也大,孩子已到了我們當初那個年齡。也許在他們的眼裏,臘八粥只是新年到來之前擺到飯桌上的一道新鮮的、豐富的、好吃的飯菜,就像是為接踵而來的美食拉開的一道序幕,諸如“乞丐”、“祭祀”等太多的想法不可能太多,因為他們頭腦中大多被扣人心絃的電視劇、鋪天蓋地的微信佔據着,哪裏還有容納“老輩子”之事的空間?其實,在他們心裏,應該為傳統文化留有一席之地。因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都是靠綿延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支撐着。

臘八粥,對於平民百姓來説,無非就是一道豐盛的飯菜,但在不同時期它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從簡簡單單到豐富多彩,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凝聚着幾代人的拼搏與心血。然而,這道看似普通飯菜的變化裏卻體現着不同時代的縮影。

臘八作文 篇3

老人都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我們孩子的眼裏,對於臘八節的概念就是,吃點八寶粥,就要快過年啦。直到那件事,徹徹底底的改變了我對臘八節的想法。

事情發生在那年的臘八節,外面很冷很冷,飄着雪花,我一個人在家,屋子裏還算緩和,父母告訴我,有應酬要出去。得晚點才能回來。我心裏想着,老人還説小孩小孩你別饞,什麼過了臘八就是年啊,我都沒有人在一起過這個臘八,還有什麼意思嘛。

就在我心裏正不是滋味的時候,獨自看着電視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陣開門聲。我心裏想着是不是爸爸媽媽回來啦。我急急忙忙的下地去給開門,一看到真的是爸爸媽媽回來啦,我高興的跳了起來,爸爸媽媽對我説,你看看後面還有誰。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奶奶爺爺,叔叔姥姥姥爺全都來了。我問媽媽,他們怎麼來啦?媽媽告訴我:“他們一起來陪你過臘八節啊,因為好久沒見到你都想你了,趁着臘八節一起過來看看你?”我看到桌子上被爸爸放了好多的好吃的,大家坐到桌子旁邊準備開動了,沒想到爺爺對我説:“孫子,你是不是現在很高興啊?是不是剛剛有點難過啊?”我説;”可不是嘛,剛剛我還以為我要自己過臘八節呢,哎,你們真是的,都不提前告訴人家,是不是要給我驚喜啊?”奶奶對我説,你是不是這臘八節是不是過得難忘啊?嘿嘿”我們吃完了飯,有一起喝了八寶粥。

是啊,這個臘八節雖然沒有太多那樣的節日應該有的禮節,只有一些在飯店拿回來的菜,可是這個驚喜讓我很難忘,原來臘八節也可以這麼過呀!嘿嘿,我真的好高興啊。而且可以把全家能都集齊到這,大家團圓在這,真的是太讓人高興啦!!

臘八作文 篇4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户户都要製作。傳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水,輕輕放進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灰燼。

過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白氣,鍋中也發出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笑容,“好!”話音未落,我就捧出碗筷,叫喚起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作文 篇5

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更飽含了後一代對上輩領袖的敬愛。在我們這個時代,誰還會去追究臘八粥的含義,只是吃吃罷啦!而冰心奶奶卻不同,她用這碗香甜可口,而又象徵着團結的臘八粥用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乾果包含的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尊敬與思念。

文中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都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給孩子們煮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着吃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十八種乾果象徵着十八羅漢,也象徵着人民團結一心,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來紀念她的母親,而小朋友們則用臘八粥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是來之不易的,沒有老一輩英雄烈士們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在臘月初八吃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思古,來思今,後輩思先人。這種美德又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傳,就如同文章所講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後代對先人的思念,對英雄、對周總理、對烈士們的敬愛!讓我們傳承這種美德,同時以此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而奮鬥!

臘八作文 篇6

記起這幾日網絡流行的那句話“辣媽們熬的不是夜,而是自由”。終於,臘八夜的十點整,我熬到了自由。腦海中的畫面不由得回到那些年的今天……

兒時,臘八是絕對有儀式感的,媽媽會頭一天晚上泡好黃米,放上棗子。第二天早上睡夢中,便會被黃米粥濃濃的香味和紅棗的甜味催醒,糯糯的米粒金黃誘人,互相粘着,彼此抱團。熱氣裊裊中,我會加許多白糖,邊吹着燙嘴的米邊品味甜滋滋黏糊糊的米香。中午,媽媽往往會將窗台上盤子裏栽種的已經茁壯成長的綠油油的蒜苗用剪刀剪下來,和着肉,包成胖乎乎的包子。蒜苗的特殊香味撲鼻,會勾引得我們姐弟邊吹手邊吸溜,依然奮不顧身的去抓剛出鍋的包子。

大概有20年了吧?蒜薹,大葱,可做餡的蔬菜應有盡有,自然忘卻了青青的蒜苗。可那股香味卻如昨日。

婚後,臘八往往是在婆婆的敲門聲中迎來的,從沒想過婆婆幾點起牀去做,只記得年年冷得瑟縮,我依然得早早上班的早晨,婆婆會在我未起牀時就用飯盒分別裝着臘八粥和燴菜一起送過來。飯盒外定會包厚厚的包袱,外面再用塑料袋套住。她從家過來到我這,10分鐘左右路程,在“辣七辣八”出門凍死的瑟瑟寒風中,朦朧的夜色裏,路人一定稀少。送到我手,粥和菜往往燙手。那時總以為來日方長,總以為一切應當。於是從不懂感恩,更沒有珍惜。

後來,每年臘八這樣的時間這樣的畫面依然出現,只是送粥和菜的人換成了二姑。二姑做的粥軟糯粘稠,原料豐富,口感極好。我們一家自然是吃在嘴裏,喜在心裏。

今年,早在臘八前,老公就囑咐我自己做吧。我也想着父母都在,一定早備料,早準備。甚至腦海中浮現出我做的臘八粥的美容——純白的蓮子,開口的紅豆,脱衣的花生,皮肉分離的棗子,配上金黃色的米粒,撒上白糖,一家老少一定吃得樂滋滋吧!

昨晚睡前問老公,初幾了,他答——初六。於是麻利入牀,一覺睡到自然醒。翻手機,滿屏臘八祝福,驚覺,糊塗蛋兩個!心裏懊惱着,想着只能給一家老小每人喝個八寶粥湊數了。可惜左右輾轉,卻無法入睡,看錶5點半。想想既然心已明,就起身吧!於是動手,煮豆子,洗棗子。才發現缺得原料太多了。湊乎吧,有什麼上什麼。加了黃米,小米,紅豆,蓮子,紅薯,棗子。按了新買的智能電飯煲,“煮飯”40分。看看錶,6點多點。繼續睡覺。鬧鐘調到7點整,智能電飯煲提示音響起,全家已瀰漫混合的粥香。

給兒子,自己分別盛一碗,老公公盛了半碗,擔心米硬,豆子時間不夠,難以滿足老人的無牙之嘴,又熱了饅頭備胎。給尚未起牀的爸媽送了一碗。忽然想起棗子核危險,反覆囑咐老公公,女兒,老公。直到老公怒目圓睜,煩躁不安。馬不停蹄,入得校門,連續兩節課,課中,忽想起父母該是吃飯的點了,再次偷空出教室門撥電話囑咐小心棗核。

工作完畢,稍息一會,《北國風光》中文人墨客紛紛憶節日,倍思親。看到臘八蒜,蒜苗苗,陳年的舊事,噴香的味道撲鼻而來。迫不及待下班途中買蒜,剝皮,倒醋,關蓋。

我想,數日後,媽媽們的味道會瀰漫樓道吧?

臘八作文 篇7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也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繁多。其中以北京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臘八粥吃了幾天還有剩下的,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在民間,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也有在這一天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臘八作文 篇8

人間煙火氣,最撫人心。

臘月即農曆的十二月,也就是歲末,接近新年的味道了。沈從文筆下的臘八是一幅氣韻流動的風俗畫;冰心筆下的臘八粥藴含着對母親最深的懷念;而老舍筆下的臘八則是北平的時代記憶。對我來説,臘八又是那不盡的相思味。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誌。臨近飯點,裊裊的炊煙蜿蜒於房頂上的.天空裏,延續着千年來的鄉俗。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製作時也有精粗之別。先取豆湯和棗湯,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加入杏仁、核桃、桂圓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來回攪動。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羣好動的精靈在舞蹈,鍋中的紅棗、薏米和蓮子翻騰着,顏色紅潤,充滿棗、豆的甜香。窗外的冬陽,透過窗稜照進來,陽光的味道像是暖暖地融入了粥裏,臘月裏第一絲清香混着水汽氤氲開來。

我捧着熱騰騰的臘八粥,小心翼翼地將嘴巴貼在碗邊,吹開浮於粥上的氣泡,輕輕地抿一小口,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從舌尖一直流淌進胃裏,有流進了我的心田。我心生一股温暖,這温暖,不只是手中的一碗臘八粥,更是我愛的人和我所愛的人帶來的。此後的每年臘八,成了全家人心中最温暖的節日。一碗濃郁的臘八粥,總是別有一番味道,無論是苦還是甜。"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平生。"這個普通的畫面,在臘八這天又顯得彌足珍貴。

今年的臘八,我走上街去,去很久很久沒去過的小巷子。熙攘的人羣來回穿梭着,苔痕斑駁的老牆無聲地詮釋着往事,小飯鋪的門口正熬着一大鍋臘八粥,那熱騰騰的水汽和鍋中翻騰的豆子,卻給予人一種"暖老温貧"的感覺,一種温暖和親情直達心扉。

我們都一樣,都是大時代裏的小人物,過着自己的日子,在我看來,有一種暖,掛滿回憶的老牆。臘八,早已不單單是一個節日,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温暖。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人間清歡,有多少的牽掛和不捨,回憶和感動在這時光中地久天長。

臘八作文 篇9

我想起小時候經常讀的一首北京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不禁懷念起了臘八這一個由來已久的漢族傳統節日。

今天我知曉了一個新的説法――據説這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的成道之日而被稱為“佛成道節”。老北京人向來把臘八視為“年禧”即將到來的信號。每一次成長總是能夠讓我獲得新知,一如讀書,就算是讀同一個故事,讀同一本書,每一次都是常讀常新。隨時間變化着的不是書裏的故事,而是寫書的人還有讀書的人。

臘八節是老北京的名俗節日之一,它也是最接近老北京的生活的一個節日。每一個民俗節日自然是少不了美食佳餚了。大家知道北京人是怎麼過臘八節的嗎?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臘八粥。臘八粥是由多種食材熬製而成的一種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個人覺得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臘八粥的種類有很多,從前米糧店一進臘月就將芸豆、豌豆、小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摻雜在一起出售謂之雜豆米、臘八米。然後再加上小棗、栗子之類的乾果,熬成粥之後再加上紅、白糖,還有的加上玫瑰、木樨等調料。除此之外,在臘八節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在醋裏,置於壇中,從臘月初八封上壇口,放在較暖的屋子裏,為了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使人忍不住多吃幾個餃子。

我一直都很喜歡首都北京,北京是古老的,同時也是一座煥發美麗青春的古城,如今北京正以一個雄偉、奇麗、新鮮、現代化的姿態出現在世界上。我一直想着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親自去一趟北京,看看北京天安門,故宮,中央電視台還有萬里長城。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努力過好現在的每一個當下,未來可期。

臘八作文 篇10

今天一大早,我還沒起牀就聽到廚房裏傳來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音。我想一定是姥姥在廚房裏忙活呢!我很想知道姥姥為什麼一大早就在廚房忙活,所以我就趕快穿好衣服,洗了臉,刷了牙,跑到廚房看姥姥在忙活啥呢!

進了廚房,姥姥得意洋洋地對我説:“今天是臘八節,臘八節要喝臘八粥,所以,今天早上我出去在超市買了許多豆子,來做臘八粥。”我聽了姥姥的話才知道今天是臘八節。於是我趕快洗了手,來幫姥姥做臘八粥。做臘八粥真的不容易啊!我看見姥姥洗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豆子泡在大大小小的盆子,擺滿了整個案板。我數了數,驚呆了!姥姥一共泡了二十一種東西。我一看這麼多啊!我仔細一看,我只能認識十種東西,有大米、小米、綠豆、葡萄乾、枸杞、黃豆、大棗、杏仁、芸豆、麥仁、山藥,姥姥拿出過鍋,倒上了水,又把所有的豆子和其他東西都倒進高壓鍋裏。大概煮了二十分鐘後,姥姥揭開高壓鍋看了看,還沒熟透,又在火上熬了熬。十五分鐘後,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就出鍋了。姥姥分別倒到碗裏,讓我們大家嚐嚐臘八粥的味道,我們一嘗,都讚不絕口。我最喜歡吃粥裏面的葡萄乾了!

今天姥姥做的臘八粥是我喝過最好喝的臘八粥。今天我也認識了一個節日“臘八節”,媽媽也給我講了臘八節的由來,讓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今天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