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的臘八作文彙總9篇

欄目: 臘八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9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臘八作文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臘八作文彙總9篇

臘八作文 篇1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作文 篇2

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我們都要吃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這天,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我們都要吃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這天,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我們先把大蒜頭掰成小瓣,然後再將小蒜瓣的皮剝開。小蒜瓣的皮真不好剝,勁小了剝不開,勁使大了就會摳破蒜瓣。我們剝了好長時間,慢慢的我熟練 多了,不但剝去了外皮,還將薄薄的內膜也剝得乾乾淨淨。媽媽取來了一隻大口瓶讓我把剝好的蒜都裝進去,然後媽媽把醋倒進瓶口,把瓶裏的蒜全都沒過後,擰緊 瓶蓋,放在背光陽台上。媽媽説:“等到春節吃餃子時它就會綠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好奇地跑到陽台去看“它怎麼還不綠呢?”我想,今年的臘八蒜一定特別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剝的。等哥哥春節回來,我一定讓他好好嚐嚐,看看我有多棒!

臘八作文 篇3

“臘八,扎花,支灶,年下。”小時候,一到臘八節那天,母親便説這句話。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只記得這天的母親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過年的衣裳讓我換上,仔細地給我梳了頭,洗淨臉,擦上雪花膏,然後在我的兩個辮子上戴上兩朵花。花是母親用一碗豆子從貨郎那兒換來的,兩朵豔粉的絹花。母親給我戴花時,嘴裏又唸叨那句話:“臘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時候盼臘八,不僅臘八那天能穿新衣裳,戴花,還能吃上臘八糕。為做臘八糕,母親提前好幾天做準備呢。

母親説蒸臘八糕要用江米,江米發黏,口感好。在我看來,那分明是大米,我看不出江米和大米有什麼區別,都是白花花,亮晶晶。母親把江米放簸箕裏反覆簸幾遍,混雜其間的小草葉小石頭什麼的都隨着簸走了,江米更白更乾淨了。

母親又開始準備蒸糕用的紅棗。紅棗是我家棗樹結的,棗子成熟季節,那些小的或是不好看的母親都讓我們吃了,模樣好的都留起來,曬乾,留着過年時蒸臘八糕、蒸棗饃。母親拿出乾癟成一團的紅棗用水泡上,眼見着那紅棗滋滋地喝水,又恢復先前的模樣了,又紅又亮。忍不住拿一顆放嘴裏,甜,但沒先前的脆勁。

臘八作文 篇4

20xx年1月17日。今天是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着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後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

(好了介紹完畢,開始正文了哦)!

今天早上,和我那調皮的表弟一玩玩電腦。家裏有5台電腦,我們倆一人一台,玩着“我的世界”聯機。我們倆從上午的10點半一直玩到了下午的4點半。玩了好久好久,眼都花了。我們剛想去休息休息眼睛的時候,爸媽下班回家了。他們倆來不及換衣服就把我們倆從牀上拽起來了。我倆大喊:“幹嘛!”爸媽説:“今天是臘八節,我們要去爺爺奶奶家去過節。到了爺爺奶奶家,爸媽去忙活,我們還是去玩電腦去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奶奶端上了所謂的”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好美味啊,我和表弟才嚐了一口變情不自禁的叫了起來。

一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臘八節“,真想多一些這樣的節日,這樣我們一家人就可以團團圓圓了!

臘八作文 篇5

清·夏仁虎--《臘八》

詩曰:“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户户都要煮臘八粥吃,而朝廷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並賜大臣、諸王、宮妃等。據文獻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最大的直徑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熬粥時,第一鍋粥是奉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

臘八作文 篇6

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今天是臘八,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暈頭轉向如我的人是記不清這些日子的。一早起來,我用高壓鍋做了小米……

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今天是臘八,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暈頭轉向如我的人是記不清這些日子的。一早起來,我用高壓鍋做了小米粥,煮了雞蛋,這才跑到網上,這也算一種統籌安排時間的方法吧,做飯上網兩不誤。看到搜狐社區首頁有關於臘八的來歷,教做臘八粥之類的帖子,這才恍然,原來是臘八啊。

曾經,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母親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裏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並不需要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説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儘可能湊着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臘八作文 篇7

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不知不覺臘月到了,又是開始泡臘八蒜的時候了。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關於這簡單的物件兒的由來,據説也是有點兒説頭兒的。進入臘月,年關將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賬,準備過年。這個時候不管是欠別人的,還是別人欠的,也都該瞭解一下了。但是快要過年了,總也不能殺將到人家家裏大喊:“欠債還錢”。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於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嗎。北京有句老話説:“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倒也算是難得的苦心。呵呵!不過這種催債的禮物倒也不是每個欠債的能夠收到的。比如黃世仁就不會白白的再搭上幾兩醋和蒜給楊白勞。

臘八蒜是不是真的這麼來的,是值得研究的。不過臘八蒜的好吃倒是實實在在的。經過醋的浸泡以後,蒜的辣味兒去掉了很多。如果蒜選得好,比如用紫皮的蒜,泡出來的臘八蒜還會格外的脆口兒。而醋的味道中也平添了很多蒜香。也算是相得益彰吧。臘月初八泡上,天寒地凍的時節裏,快的只要一週,蒜就能泡好。即使一週的時間不夠,再多些的時間也一樣會好。一般是不會耽誤農曆除夕吃餃子的。除夕時盛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沾着滿是蒜香的醋,時不時地再來上一塊兒湛青翠綠的臘八蒜。這景象想一想都會讓人口水不止,垂涎欲滴。

臘八蒜有沒有做成功,主要取決於是不是變綠了。選擇臘月初八開始泡,除了是因為臨近年關,正好為過年吃餃子準備以外,臘月裏天寒地凍的也是原因。説來也是奇妙,用醋來醃製蒜倒也不稀奇,其他季節也可以做,比如糖蒜,以及日本醋蒜。但是這臘八蒜必須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泡製,因為其他時候泡根本泡不出來那通體的綠來,而且味道也不能彼此相融。臘八蒜的好看好吃,想必不是簡單的醋和蒜的化學物質的作用,也許還有一些物理作用。

臘八作文 篇8

“臘八粥,臘八蒜,放債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這是老北京常説的一句民諺。

臘八是老北京過年重要的一天,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都要在這一天把一年的盈利算出來,債主們要把借出去的錢要回來。大家都知道“臘八兒”這天要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臘八粥有互相贈送的傳統講究,可是因為“蒜”與“算”同音,有“清算”的意思,臘八蒜可都是自家醃製,不願假手於人的。如果你想上街賣臘八蒜人家會以為你是催賬的,這買賣一準兒做不成。

我最喜歡醃臘八蒜了。每到這時,我和媽媽就滿心歡喜地剝出一罐子白白胖胖的大蒜,裝滿米醋,再放上點冰糖和鹽,就可以靜待臘八蒜一點點變綠直到年三十兒色如翡翠了。用這樣的醋蒜蘸着餃子吃,心裏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俗話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年我還真就犯了饞,為了能早些吃到色香味俱全的臘八蒜,還特意耍了個小聰明。我想,既然花草樹木在温暖的環境裏能生長得更快更好,那臘八蒜一定也能在温暖的環境裏變綠得更快。於是就把一罐子臘八蒜放在了暖氣邊上。

我眼巴巴地等了一個星期,可臘八蒜一點也沒變綠。往年這時臘八蒜早該泛綠了,我十分着急。姥姥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我只好向她請教。姥姥聽了煞有介事地説:“呦!那你不是在臘八那天泡的吧!咱老北京人講究,臘八那天泡得蒜才能湛清碧綠呢。”

我細細一想,還真是,為了早點吃着蒜,我們在臘月初七那天就把蒜泡上了。難道真是這個原因?這沒什麼科學依據呀,我半信半疑。臘八蒜卻真是吃完了都沒見着綠。

直到前幾天語文課上,才被劉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劉老師聽説我的臘八蒜今年沒綠,説:“不應該呀!是不是你們家太熱了?醃臘八蒜得涼着點”。我大吃一驚:“哎喲!我的臘八蒜可一直是放在暖氣邊烤着的!”我回到家上網一查,果真如此。大蒜變綠必須要有低温這個條件。而且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都有這樣一個特性,要經過低温之後才能成長。

這就是我愛的臘八蒜,這就是我愛的臘八,這就是我愛的中國民俗!

臘八作文 篇9

臘八節由來已久,為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之一,有關臘八節的傳説,民間也有多種,傳説畢竟是傳説,其中也不乏感人的傳説,下面就來看看最常見的兩種有關臘八節的傳説。

臘八節的傳説一: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苦苦修行多年一無所獲,一直追逐飢餓折磨,在十二月初八這一天,釋迦牟尼終於再也支持不住,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一位善良有牧羊女從路邊經過時發現了他,並用大米、慄等做成的粥給釋迦牟尼吃,將他救活,一碗小小的粥米讓飢餓中的釋迦牟尼覺得神清氣爽,覺得是世間美味。後來釋迦牟尼潛心修行,終於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節由些而來。

臘八節的傳説二: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裏窮,只好去給財主放牛,有一天卻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裏,3天沒給飯吃,他飢餓難忍.到處搜尋.終於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後食用,覺得非常香甜,而這一天正好是臘八初八。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還時常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羣臣,後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並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和臘八節吃粥的習俗。

Tags:彙總 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