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端午吃粽子 小學生五年級作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8W

端午吃粽子_小學五年級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吃粽子 小學生五年級作文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

前幾天,我過了一個開心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個:如端陽節、龍舟節、屈原日、女兒節等等。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包粽子和划龍舟是普遍習俗,不同的地方還有掛菖蒲、喝雄黃酒、放風箏等習俗。端午節有一個來歷,就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盡。百姓們怕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就把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最常見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種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棗粽、蛋黃粽等等,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是肉粽。你們沒想到吧,我媽媽也會包粽子。媽媽先把糯米和鹹肉混在一起,再倒點醬油,放點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媽媽拿起兩片長長的粽葉,弄成一個圓錐形,把糯米填進椎體裏面,再用繩子捆緊。媽媽説,在這時候要注意一點,米不能裝得太滿,不然煮的時候會撐破的。媽媽用這種方法快速包了兩大鍋粽子,直接放在高壓鍋裏煮。沒過多久,粽香和肉香飄蕩開來,我彷彿身處粽子的世界裏,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剝開粽葉,咬傷=上一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無比,鄰居們都被這香味吸引過來了。

端午節不光是玩耍、品嚐美食,其實更需要的是家人團聚,這樣生活才會更美好。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看着我的粽子發笑:“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温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燙死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真好吃。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3

今天中午媽媽下班回到家,説:“今天是端午節,待會兒吃粽子。”説着從食品袋裏掏出幾隻粽子。我迫不及待開始觀察起粽子來,它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圓形。它共有4個稜角,4條邊,4個三角形面。粽子身披翠綠的外衣,身體上纏着一條潔白的絲線。媽媽把粽子煮熟後葦葉變成了墨綠色,散發出陣陣的清香。剝開墨綠色的外衣,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上鑲嵌着一顆又大又黃的蜜棗。黃、白、綠三種顏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美麗。我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味,又是營養豐富的饋贈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逢過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僅外觀漂亮、色澤誘人、味道鮮美。而且還包含着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懷念。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對屈原的愛國主張不予採納,還聽信別人對屈原的栽贓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後楚國被佔領,滿懷憂憤的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崇敬他、懷念他,紛紛將米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後來這一天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啦。

媽媽説,粽子不僅是美食,還要讓我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4

端午節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端午節是一個粽子飄香的日子,還是一個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大家一聽到這個節日就一定會想起美味可口的粽子,但是端午節的由來大家知道嗎?還是我來告訴大家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而且還是位鼎鼎有名的詩人,但因被一些小人陷害,最後跳江而死,老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就在他死後往河中扔粽子。

端午節的粽子都是大人們辛辛苦苦包出來的,每次見媽媽包,我手也很癢癢,想包極了。終於有一次端午節我對媽媽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媽媽説:“行呀。”包粽子開始了,只見媽媽把泡在水中的粽葉放在手中,並説:“要多拿幾片才行。”我答應着拿了三四片後,就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粽葉七折折八折折,便開始放米。

放米時媽媽還特意告訴我:“米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多了包時包不住,少了不好吃。”我裝着似懂非懂的樣子點了點頭,便開始放米,放時還接二連三地問媽媽:“這樣行不行?”放好米後,我把粽子一捆,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後來我又按照這樣包了幾個後,媽媽便煮粽子了,煮好後,我嚐了一下自己的勞動果實,好好吃……我邊吃邊聽到媽媽的誇獎,心中像蜜一般甜。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在這一天裏,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人們在這一天裏會打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等。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於是在昨天,爺爺家包好了許許多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剛一進門就聞見了那淡淡的香味。我隨着香味來到廚房,從鍋裏拿出一個粽子放在碗裏。我剝開粽葉,看見那白白的粽子上還在冒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粽葉的香味。

糯米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頓時,蜜棗那淡淡的甜味溜進了我的嘴裏,這種味道只有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才能嘗得到。

我吃着香噴噴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愛國的精神,長大後做一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能為祖國儘自己一份力的人。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6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盡了。

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裏,好讓江中的魚鼈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棕子、吃棕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棕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棕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棕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棕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棕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能不喜歡呢?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7

每到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今年奶奶提前給我們包粽子吃。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它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三角形的。粽子的顏色很好看,外面是用碧綠的葉子包着的,裏面是雪白的糯米和各種各樣的東西,有赤豆、花生、蜜棗還有肉。煮熟了,剝開葉子,粽子的味道好極了。咬一口米團,又香又甜,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

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端午的時候才吃粽子?媽媽想了想告訴我説:端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的由來有好多説法,但流傳較廣的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

接着媽媽又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讓我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節日。我想,或許紀念的不是屈原這樣的一個人,而是在弘揚這樣的一種愛國精神吧。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8

端午,應該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國人的節日,有些老外也開始動起手來包粽子、吃粽子、划龍舟等。當然。我這個小中國人也要開動哦!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葉、菖蒲等。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見天,我也來“嚐嚐”端午節的滋味。

“包粽子嘍”奶奶端着兩盆東西走過來,我莫名其妙“啥個?”奶奶笑咪咪的説“來,包粽子”我蹲下來,看着一盆糯米和一盆竹葉,滿心的歡喜,捲起袖子。首先取出兩三片竹葉,把他們捲起來,成一個漏斗形,再往裏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葉沒整好全散了!我氣呼呼的喃喃“什麼嘛,這麼小的東西竟然這麼難!不……”説着,又重新開動起來。啊!看,一個小巧玲瓏的小粽子出世啦!翠綠的外衣包裹着一顆顆白色的米珠。看着他就口水三千丈。一個、兩個……十個粽子,哎,總算包完了。

這回該煮粽子了,將粽子放入鍋中,開始蒸。沒幾分鐘粽子便出爐了。“嗯……”太香了,我擋不住粽子的誘惑,立馬打開一個粽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還真不錯呀。透露點小祕密,我在粽子裏摻了點“假”,放了許多綠豆,所以才這麼美味呢!

晚上,口中依然回味着粽子的味道,是那樣淳樸,那樣美味……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9

今天,是每一個孩子一直期盼的節日,那就是端午節,是每個孩子的最愛,因為又可以吃到那香甜可口的粽子了。

在每年,媽媽都會自己做粽子、買粽子,可是,今年媽媽怕自己做的不好吃,決定今年不做了,要買粽子。

中午了,突然,廚房裏傳來了一股濃厚的清香的味道,這讓我着個小饞貓一下子猜出了粽子的味道。

媽媽説∶“端粽子”我端起粽子,媽媽拿着果汁、端着涼菜,姐姐端着肉、拿着筷子,我們把菜放在桌子上我拿起筷子正要夾一個菜一塊嚐嚐時,粽子好像在説∶“快來吃我吧!”我不由自主的神向粽子那裏,突然,我發現有兩種粽子,一種是黑米的,一種是八寶的,我想黑米的一定好吃,我一嘗,果然好吃,好像吃了一塊蜜糖一樣。就這樣,我們邊吃涼菜邊吃肉,還喝着果汁,説那個好吃,那個不好吃,一起有説有笑的吃飯。

我真想天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0

五月五過端午,在這一天裏,每家每户都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這一天的早上,奶奶把一大盆粽子倒入鍋中煮了起來。

粽子煮熟了,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我先下手挑了一個最大的粽子,心想這個粽子裏肯定是蛋黃陷的,千萬不要是肉餡的,因為我最討厭吃肉餡的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一個綠色的粽葉給打開,一層一層地剝開。一個潔白的粽子露了出來,我張開大嘴使勁地咬了下去,原來是我最愛吃的蛋黃陷的,我狼吞虎嚥地吃完了粽子,接着我拿起第二個粽子,我很快就把粽葉剝開,吃完了。

這時爸爸吃得更快,他已經連續吃了五六個了,不過爸爸很幸運,吃的都是他最愛吃的豬肉粽子。爸爸一邊吃還一邊説:“真香啊!”我懷疑爸爸是不是大肚羅漢或豬八戒轉世。媽媽卻吃得很斯文,半天才吃了一個。

吃飽喝足了我看着電視裏的龍舟大賽,心裏很高興。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馬上端午節就要來了,我家也熱鬧起來了。有的.採粽葉,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鄰居家也來一起準備端午節啦!我們小孩任務就是採粽葉,家長們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們小孩子出去採粽葉了,我們一邊哼着歌一邊跑到了小區後面的小河邊,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粽葉。真好,在小河邊還真有幾十根蘆葦在近岸的水邊輕輕地搖頭晃腦。我們開心極了,狂跑過去採摘,好像怕別人搶着採摘一樣。我們採完了,一共採了一百多片葦葉。到家後,大人們一邊清洗採來的粽葉一邊説:“採晚了,天已經變得熱了起來,上面都長蟲了!”我們大吃一驚,都光顧着採了,沒人注意葦葉好不好。大人們接着説:“這些粽葉大部分還是可以用的,先洗乾淨後再放在鍋裏煮一煮,增加韌性。”我們長歎了一口氣!

大人們先把準備好的糯米和粽餡入到了桌上,然後把它們和到一起,接着用粽葉把它們包住,最後用棉線緊緊捆紮,粽子經過這些過程就算做成了。我們小孩也做了幾隻不成形的粽子,為什麼叫不成形的呀?因為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説它不成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煮,屋裏開始瀰漫清香,等到掀開鍋蓋,我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自已做出來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我愛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2

“麼·····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再來一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麼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餃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繁多,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裏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米裹着的半塊鹹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裏,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我吃飽為止。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3

端午節快到了,聽説要吃粽子,還要放一天的假期。真是太棒了!到了端午節那天真的放了一天的假。

第二天。我們的早餐裏有粽子,粽子裏的餡兒是豆沙餡兒。相傳有一個故事是説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古代,有一個楚國人,他叫屈原。他是一個愛國詩人。有一天,有一個壞人跑到皇宮裏報告當時皇帝屈原要謀反國家,當時的皇帝了聽了很是生氣。就把屈原流放到國外去。屈原流放到國外以後,楚國和另外一個國家發起了戰爭,楚國打敗。流放在國外的屈原在這種國家滅亡的情況下很悲傷,他止不住心裏的悲痛抱着一塊巨石跳入江水之中。屈原跳的那條江叫汨羅江。附近的老百姓聽説了都很悲傷,他們生怕江裏的魚把屈原吃了,就把家裏所有的米用箬竹葉包住扔進汨羅江,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粽子。好像還有人把一桶滿滿的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要消毒。

人們為了紀念偉大愛國的屈原就把屈原跳江那天定為端午節這個難忘的一個節日。這就是為什麼到了端午節那天要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4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麪……都會被裹在麥餅裏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端午吃粽子_小學生五年級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着糯米投入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摺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後把竹葉包着的粽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粽子最後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鬆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水要漫過粽子,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鐘。等粽子熟了以後,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後是划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遊弋,有的舒展着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划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裏弦,欲爭羣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