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合集7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合集7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親手嘗試一下包粽子的樂趣,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早上當我趕到奶奶家的時候, 奶奶已經準備好包粽葉的東西,有粽葉、有糯米、餡料、還有一些扎粽子的線。糯米雪白雪白的 ,像白雪一般。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按順序排好,再把這些葉子折成一個蛋筒型。我放了許多糯米,這時奶奶説:“你放的太多了,蜜棗往哪裏放呢?”我連忙倒回一些米,然後選 了一顆圓圓的、晶瑩透亮的蜜棗放了進去。奶奶又説:“你還可以放一些紅豆呀。”我一想,這可是最好吃的紅豆蜜棗粽呀。我連忙放了很多紅豆進去,然後開始包粽子了,可是這時我才發現,我放的 米和紅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來,灑了很多。我都有點灰心喪氣了,這時奶奶安慰我説:“不要放棄,倒掉一些米和紅豆,再試試你就會成功。”在奶奶的幫組下,我的第一個粽子終於包好了。我再接 再厲,又接二連三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麼精美,但是我心裏還是很喜歡。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豬,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圓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簡直就是一個 動物粽子展覽嘛。

粽子包好了,有紅豆蜜棗粽、有豆沙粽、有蛋黃粽、還有豬肉粽。奶奶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不一會兒,清香、誘人的粽子香味從鍋裏飄出來,我不停地咽口水,心裏想:粽子煮好以後,我是先吃那個 小肥豬?還是那個小瘦猴呢?我想來想去決定還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勞動成果送給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吃,讓他們體會一下我的孝心。雖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們一定會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 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2

據説: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裏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裏,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説:“明天,把粽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説的去做,把粽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裏,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裏,又把水放在小碗裏。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台高興地説:“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説:“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台,舉起粽子葉説:“先把粽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後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個粽子,心裏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説過的話,她説:“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着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裏,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説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呀!”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3

“嘭嘭嘭,乒乒乓乓……”

夢中的我被這雜吵聲吵醒,隱隱約約又飄來一陣肉香和米香。我頂着個雞窩頭,揉着眼睛還未洗漱與換衣,走下樓去。廚房的燈開了?是誰呢?不用説必定是外婆!這麼早又在幹些什麼呢?我繼續去探戈究竟,我打開廚房的門,看見外婆正全神貫注地包粽子。突然,我才記得,準備要端午了。看着外婆包的粽子,大小一致,每個粽子的量都適合,説明外婆經常包粽子啊。是的,外婆每年端午都會包糯米粽。

我站着看外婆包,外婆突然説:“你快去洗漱換衣服,我教你包粽子。”我一聽就跑上樓去,迅速做好一切就衝下樓了。外婆説:“別急,小心摔跤。”我笑着説:“我這是急着學嘛。”外婆開始教我折葉片,折成一個不漏的小鬥,藉着放適量的米,肉,豆等材料。最後,我以為我可以順利弄成一個粽子,卻沒想到最後一步出現了問題。綁帶時,不小心用太大力扯,粽子就散架。我看着哭笑不得。外婆説:“沒事,再來過吧,做一件事會有失敗的經歷的。”我又如外婆的步驟去做,終於做出一個。於是我和外婆就這樣忙了一個上午。

兩天後,端午節到了,外婆把我們弄的糯米粽拿出來,放入鍋裏煮。過程中,我不斷打開鍋蓋,看看好了沒有,媽媽看到我似乎着急着想吃,笑着説:“別看了,再等會吧!等一會就可以吃了!”五分鐘終於過去了,我終於可以吃了,我迅速拆開帶子,一拉開葉皮,一個大大的香香的粽子展現在我眼前,我不顧熱就吃起來了。外婆説:“慢點吃,沒人和你搶呢!”

粽子裏的肉和糯米讓我吃到了南方的味道和家的味道,讓我感受到端午節給我帶來的美好一切,不知你是否感受得到?你又有沒有吃到自家的.味道?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是高粽子吃粽子賽龍舟,連續了這麼長久的歷史,人們都依舊重視這個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能使人們感受到自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也許,你吃過粽子,但是沒有吃出任何感受那是因為你吃的可能不是自家包的,或者你沒有認真品嚐。

今年的端午已過了,等待下一年端午吧,也許我們真的該好好為端午做準備,然後過一個美滿的端午,這麼好的事情又為何不好好做,過好這個端午呢?那下年,全家一起過端午,找回那種真情吧!

端午是歷史長久都存在的節日,既然都流傳至今,那我們就好好傳承下去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5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全家人要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有的還要賽龍舟。聽説,這都是為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當時,屈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可是國君卻不採納,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他人侵佔,無奈之下,投江自殺,於是便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和到江邊撒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早上,我和媽媽去買了,花生,紅棗,米和粽葉,準備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媽媽把米和粽葉泡在水裏,分別放到兩個大盆子放裏面,又把花生和紅棗分別放在了兩個小碗裏。最後媽媽找來了粗一點的繩子,剪了許多長長的線,然後對摺在一起。一切準備就緒,包 粽子開始了!

媽媽讓我先看她包一個,然後我再拿一個,跟着她學。首先,媽媽拿了兩片粽葉,交錯放在一起,然後拿起剪刀,把粽葉一頭剪平,然後握起來,讓它成為一個圓錐形,哈哈,活像一個小漏斗。媽 媽對我説:“像小漏斗的這個地方決定了粽子的大小,一會你包時,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點了點頭。媽媽又抓了一大把米放進小漏斗裏,到一定位置時,要往裏面到一點水。然後可以在 放米過程中放花生和紅棗。然後把漏斗上面的粽葉往下放,成為一個“立體三角形”,開始包,最後媽媽拿了事先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緊緊的困住,“OK了!”媽媽笑着對我説。我看了看,哇,媽媽包 的真好!我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步驟開始包粽子,拿兩個粽葉,交錯放,然後成為一個小漏斗,開始放米。可是,粽葉在媽媽手裏就很聽話,一到我這,不是這爛了,就是那爛了,導致漏米,撒了一地。媽媽説 :“你不要使太大勁,輕一點。”我按照媽媽給我的建議,重新開始。可是粽葉像是跟我鬧脾氣一樣,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惱極了,把粽葉和米往旁邊一扔,不管了,氣呼呼的坐在那裏。媽媽看了看我 ,語重心長的對我説:“沒關係的,媽媽第一次包粽子也是這樣,還沒有你包的好呢!”聽了媽媽給我的鼓勵,我又振作起來,開始了包粽子。

這一次很成功,到最後纏繩子了,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緊緊按着它。用很大力氣,把粽子纏了起來。呼,終於好了,看着我包的粽子,它彷彿在朝着我笑呢!

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很成功。通過這一次包粽子我知道了,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着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6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湧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説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説,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1.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為端午節。這是最為流行的一種説法

2.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為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4.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17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5.紀念介子推。據傳,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為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6.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為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7

“嘭嘭嘭,乒乒乓乓……”。

夢中的我被這雜吵聲吵醒,隱隱約約又飄來一陣肉香和米香。

我頂着個雞窩頭,揉着眼睛還未洗漱與換衣,走下樓去。廚房的燈開了,是誰呢?不用説必定是外婆!這麼早又在幹些什麼呢?我繼續去探戈究竟,我打開廚房的門,看見外婆正全神貫注地包粽子。突然,我才記得,準備要端午了。看着外婆包的粽子,大小一致,每個粽子的量都適合,説明外婆經常包粽子啊。是的,外婆每年端午都會包糯米粽。我站着看外婆包,外婆突然説:“你快去洗漱換衣服,我教你包粽子。”我一聽就跑上樓去,迅速做好一切就衝下樓了。外婆説:“別急,小心摔跤。”我笑着説:“我這是急着學嘛。”外婆開始教我折葉片,折成一個不漏的小鬥,藉着放適量的米,肉,豆等材料。最後,我以為我可以順利弄成一個粽子,卻沒想到最後一步出現了問題。綁帶時,不小心用太大力扯,粽子就散架。我看着哭笑不得。外婆説:“沒事,再來過吧,做一件事會有失敗的經歷的。”我又如外婆的步驟去做,終於做出一個。於是我和外婆就這樣忙了一個上午。

兩天後,端午節到了,外婆把我們弄的糯米粽拿出來,放入鍋裏煮。過程中,我不斷打開鍋蓋,看看好了沒有,媽媽看到我似乎着急着想吃,笑着説:“別看了,再等會吧!等一會就可以吃了!”五分鐘終於過去了,我終於可以吃了,我迅速拆開帶子,一拉開葉皮,一個大大的香香的粽子展現在我眼前,我不顧熱就吃起來了。外婆説:“慢點吃,沒人和你搶呢!”粽子裏的肉和糯米讓我吃到了南方的味道和家的味道,讓我感受到端午節給我帶來的美好一切,不知你是否感受得到?你又有沒有吃到自家的味道?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是高粽子吃粽子賽龍舟,連續了這麼長久的歷史,人們都依舊重視這個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能使人們感受到自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也許,你吃過粽子,但是沒有吃出任何感受那是因為你吃的可能不是自家包的,或者你沒有認真品嚐。今年的端午已過了,等待下一年端午吧,也許我們真的該好好為端午做準備,然後過一個美滿的端午,這麼好的事情又為何不好好做,過好這個端午呢?那下年,全家一起過端午,找回那種真情吧!

端午是歷史長久都存在的節日,既然都流傳至今,那我們就好好傳承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