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8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端午節的前夕,我們的母親河韓江上舉行了一場潮汕四市的龍舟比賽。雖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着濛濛細雨,但這絲毫不影響參賽隊員的發揮。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在響亮的吶喊聲中,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乘風破浪,向着終點不斷衝刺,場面十分激烈。觀眾台上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觀眾們熱情高漲,不停地為參賽隊員們吶喊助威,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了幾個回合的比賽,冠軍終於產生了,但比賽的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賽出了潮汕四市的友誼,也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的色彩。

端午節也是粽子飄香的節日。家家户户都要在端午節裏包粽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早上,奶奶把包粽子所需的箬葉和餡料準備好,便開始包粽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只見大人們拿起兩片箬葉,把餡料往上一放,接着三折兩疊,再拿起草條一綁,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便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羣小孩看到讚歎不已,躍躍欲試,紛紛纏着大人們教我們包粽子。可我們包出的粽子不是露餡了就是太小了,簡直就是隻醜小鴨。不一會,我們包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去蒸,才一會兒工夫,粽子蒸好了,屋子裏瀰漫着粽子的香氣,真誘人呀!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美好的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2

青禾抽穗、槐花飄香的季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傳統的節日之一。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秦人攻破楚國憤而跳江自殺。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到江邊投放粽子餵食魚蝦,防止魚蝦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有了包粽子習俗,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今天的端午節。

除了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習俗,如:賽龍舟,掛艾草,做香包、點硃紅……眾多的習俗中,最期待的就屬吃粽子了。

瞧!端午節還沒到,大街上就已熱鬧非凡,到處都是賣粽子、賣艾草的,連空氣中都飄散着粽葉的清香。

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我和媽媽就來到超市裏買粽子,粽子的種類有很多,有牛肉粽、豬肉粽,還有蛋黃粽、豆沙粽等,在這麼多粽子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鹹蛋黃粽了。

端午節早上,媽媽端上一大盤熱氣騰騰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解開繩子,撥開粽葉,裏面露出了白白的糯米和黃黃的鹹蛋黃,真香啊!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滿嘴都是粽子的香甜。

如果趕得巧,還可以去看賽龍舟。比賽還沒開始,河道兩邊就早已站滿了人,無論是看的人,還是划龍舟的人,個個都是激情滿懷,喜氣洋洋……

不知不覺,端午節在人們的忙碌與喧鬧中過去了,我期待着明年的端午節喲。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處處飄揚着美食香氣,瀰漫着火熱氣氛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不約而同地在門上掛上了碧綠的艾草、菖蒲,灑黃酒,驅蚊蟲,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騰着燥熱之氣。興奮的人們聚到江邊,手持用艾草葉包成的香氣撲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餡,而叉燒餡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淺嘗輒止,而後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嚥的……總之,每個人臉上都全不無滿足之意。

鼓吹擂響,江上早已千帆競發。人們個個聚精會神,生怕是有錯過了什麼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製而成的龍舟上,早已有十幾個壯漢在上亟待着。只聽得發令槍一聲巨響,龍舟應聲而出。也顧不得欣賞兩岸屏風,人們全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龍的龍舟上;水花四濺,巨龍騰飛,場面甚是壯觀,令人嘖嘖稱奇。衝線之時,全場高呼,場面之壯闊,氣勢之磅礴,是你説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歎服了。

端午時節,還為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攻破後,他可是帶着滿腔的熱血和濃濃的亡國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絕的汨羅江中。“既莫足和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句千古絕唱,屈原所作《離騷》之意,又怎能不讓我們悲之泣之呢?

端午,現早已不是一個節日,一種習俗,祭拜屈原之際,或是藉由這來讓文人墨客們揮毫的日子。其實啊,端午節的這種精神早已深入我們心中。就像那熱熱騰騰剛出來的粽子一樣,那種撲鼻的香氣,早早便沁入心田,縈繞在口耳之間,代代相承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台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由於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台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到舞台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台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裏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台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台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由於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裏更緊張了,拿着小國旗的手心裏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着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着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台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由於能來這裏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

兩千多年前,巨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洪流,兩千多年後,蒲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法來留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領會這種氛圍,便向奶奶請求,讓她教我怎麼包粽子。

包粽子,離別長城,首先要把箬葉洗清潔,在熱水中泡軟。再籌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 佳句精彩可取將本人愛好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夠動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愛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圍攏來,茫蕩山紀行,做成一個窩,旁邊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而後把陷放在米里,跟在一起揉勻,人活路上無捷徑,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外形,我駕飛船上月球。

這包粽子的工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第N次大戰。我開端學的時候,素來不這樣自負,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我跟她一起走過,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失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處所啊?”

我暈,回想錄———異國歲月!情感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便利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不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乒乓球中的做人情理,大概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進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觀察情形,人跟人。由於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將來,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候的時光老是特殊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愉快得載歌載舞。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厚味無比,逝去的幸福仍舊,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小鄉還會回來嗎。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享受進程之美,品味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到不是個別的甜美。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粽子時候。

每到端午節,家鄉人們都要包粽子。這個風俗起於何時我也説不清。聽大人們説,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叫屈原愛國詩人,在汨羅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包好粽子投進江裏,以防魚呀什麼之類東西把他屍體給吃了。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就成了家鄉一種傳統習俗。

包粽子要用箬葉,箬葉長在山上。端午前夕,山裏村民們就揹着竹筐到山上採摘回來,挑到市場上賣。人們就到市場上把箬葉買回家裏。等到端午節前一天就把箬葉拿出來,放到水裏浸濕、洗乾淨,然後把粽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節那天就擺上桌,人們一邊喝着酒,一邊吃着粽子,那感覺就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多麼有意思。

説起包粽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事情。包粽子那天,每家每户都端着個桌子,擺出幾張凳子,把洗好箬葉,浸好糯米一起放到院子裏。那些村姑村婦們就坐在院子裏一邊包着粽子,一邊聊着天,嘻嘻哈哈,顯得多麼快活。她們手裏拿着一片箬葉,中間對摺成一個漏斗形,然後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摺好箬葉裏,壓緊、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個三角形樣,用草蓆捆好,十個十個為一提,包到百來十幾個時候就打住了。這時,她們提着包好粽子回到屋裏燒水煮粽子了。

煮粽子是一件費時工夫。你必須坐在灶前,一邊看着火,一邊燒水煮。待柴燒完後,你得給它加柴;水燒乾了,還要添水,一直等到粽子煮熟為止。這樣前後花費時間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要是火力不足話,煮上個三五個小時也是常有事。

粽子形狀多種多樣,有稜形、四角形、金字塔形,最多還是三角形。粽子不但式樣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餡包煮,也有用青豆摻和包煮;有紅棗,也有花生米,總之多種多樣。粽子裏面放些小蘇打或硼石之類防腐劑,煮出香味可濃了,吃一口又香又韌,味道好極了。

我最愛吃粽子。一口氣能吃它三五個還不夠癮。媽媽説我是個“粽子寶”,我才不管她説這麼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粽了時候。故鄉粽子啊,令我多麼懷念。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8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它和“過年”、“中秋”並稱為一年中的“三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屈原是我國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是“楚辭”這種文體的創立者。屈原很愛國,他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傳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百姓們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江邊,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人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還不見蹤跡,之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以划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百姓們還拿出準備好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人們認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

這就是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和吃粽子。 端午節這天,南京人會在門前掛上艾葉、菖蒲除穢驅邪,用滴了雄黃酒的清水洗眼睛等等。還要吃粽子、綠豆糕,兒童頸項上要掛五色絲絡,絡中裝鹹鴨蛋。南方人主要吃“五黃”,而南京人卻吃“五紅”,指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關於“五紅”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五毒”:蛇、蜘蛛、蠍子、蜈蚣和壁虎,它們在端午時來到人間,剛到一户人家門口,就聽見女主人説:“快吃,這是油炸五毒。”五種毒蟲聽了這話,大吃一驚,看見桌上有五道紅紅的菜,五毒以為是它們的血,嚇得魂飛魄散,再也不敢出來了,所以,南京人在端午節吃“五紅”是為了嚇走“五毒”。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9

五月初五,端午節來臨了。這一天,既滿足口福了也滿足了眼福。

端午節吃棕子,這是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棕子有許多種口味。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粘,回味無窮。我學着奶奶做棕子,奶奶説:“做棕子主要材料是米,要選特別的米才行。”隨後從櫃子裏拿出一包米,放進蒸爐裏。奶奶又説:“現在我們要選材料。”奶奶取出五花肉,切成碎塊,放一些生粉和其它伴料一起攪拌起來。這時,米也煮熟了,奶奶拿來一片葉子盛上米然後把肉等材料放在米的裏面,包完後,奶奶包得又漂亮又整齊。我學奶奶的做法包了起來。唉,不用説,包了一個四不像的棕子出來了。我無可奈何地笑了一笑。做了幾十個棕子。這時鐘響了九聲,我不由得想起了還有賽龍舟呢!我一邊想着,一邊打開電視機。咚咚咚,一聲打鼓聲傳入我的耳朵。原來龍舟比賽已經開始了。我看到各種龍舟,經面黑鬚的洪聖神龍,嬌豔無須的天后聖龍,還有活潑可愛的哪吒飛龍……隨着“砰”的一聲,全體的龍舟在水面飛馳,奮勇爭先,大家都想第一名。最後洪聖神龍上的人比較齊心協力,來勢洶洶一舉拿到了第一名的氣勢。正當洪聖神龍一馬當先時,哪吒飛龍上的人突然發力,很快追上了洪聖神龍,可洪聖神龍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正所為兩龍相爭,必有一傷。也許洪聖神龍的人比較有經驗,在哪吒飛龍的人休息時,它衝上去。正當洪聖神龍再次遙遙領先之時,也是最疲勞之時,天后聖龍藉着後勁的強大勢力勇奪第一,獲得本次比賽的第一名。看完了激動人心的比賽,我覺得的並不是成績,而是鍛鍊大家團隊精神及團隊結力量。

我細細地品嚐着熱熱的棕子。我想:下一年的端午節也許會比這年的更熱鬧。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0

小學生原創習作(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習作要求:

我國有56個民族,疆域廣闊,民風民俗特色鮮明而又豐富多彩。請你將調查瞭解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寫成一篇習作。可以寫節日習俗,也可以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還可以寫新穎、別緻的民間工藝品,要抓住所寫民風民俗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字數450字左右。

我最喜歡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雖然沒有中秋的花好月圓,也沒有除夕的張燈結綵,但獨具一格——熱鬧温馨。

在端午節這天,我便早早起牀,幫媽媽和外婆包粽子。我先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再往裏面塞些糯米,然後再塞些配料,最後再蓋些糯米,再拿出幾片粽葉將它包起來。看着一個個包好的粽子,饞得我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中午,我如願以償地吃到粽子。粽子香極了,還沒上桌,我便遠遠地聞到了竹香味。

下午,我們在電視上看賽龍舟。寬闊的湖面上,有三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三個人,一人打鼓喊口令,另外的人划船。岸上有許多觀眾在觀看,他們都在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鼓勁。“一二三,一二三??”賽龍舟便在這整齊的口號聲中結束了。

晚上,媽媽端來一盤鹹鴨蛋,我拿起一個,剝開蛋殼,輕輕地咬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1

雄黃美酒惹人醉,五月初五粽飄香。轉眼間又到了端午。

傳説,南宋愛國詩人屈原不願向敵人屈,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汩羅江,當地居民聽説後,家家户户撐船到各水淢尋找屈原,一直劃到洞庭湖。找不到屈原的屍體,當地有一個老漁夫,把米團拋入江中説是這樣魚蟲們就不會撕咬屈原的遺體,其他人看了也紛紛效仿,不知不覺,這就演變成今天的粽子。

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學校舉行了熱烈的端午節傳統教育活動。

首先開始的是“端午節聯歡會”,隨着主持人的一聲令下,活動便開始了。大家侃侃而談,聊得不亦樂乎,我是第四個表演節目的,我談的主題是端午節插菖蒲的由來。“大家有可能在自家門上看到過一捆捆菖莆吧?這是為什麼呢,請聽我慢慢道來。”我頓了一下,又接着説:“菖莆的葉片呈劍形,古人認為把它放在門上可以避邪消災,菖莆的香味濃郁,讓人覺得神清氣爽……”我滔滔不絕地説着,接下來的同學們也表演了許多精彩紛呈的節目,小玥把一枚硬幣“穿”入了瓶子裏,她的魔術讓我們讚歎不已。小渝和小亞的一段相聲也讓我們捧腹大笑,回味無窮。

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啦!同學們拿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與同學和老師分享。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了小源給我的粽子。一吃,一股濃郁的香氣朝我襲來,哈!是個花生粽子!好容易吃掉了粽子,同學們帶來的粽子可真是千姿百態,有三角形的,有斧頭樣的,還有啞鈴型......小姜帶來的“千代香”肉粽把它的作用發揮了起來,就是粘了小姜一臉啊!瞧他那樣,我差點把肺給笑了岀來;小鑫正埋頭吃着他的寶貝什錦粽子,可他一不小心,把粽子掉在了地上,看他那生氣的樣子,真讓人發笑!

這個端午,我“鬧”得好開心呀!既讓我們接受了民族傳統文化的薰陶,又讓我們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2

説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説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説,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棵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説"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3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麼。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説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和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眾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4

20xx多年前的悲憤,20xx多前的憂鬱。屈原,我很同情你20xx多年前的心情。

20xx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陰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襤褸,失望至極。走上了汨羅江邊,你仰望火紅的太陽,是否憂傷?是否願天帝不公?是否羨慕太陽能發出奪目的亮光,而自身卻遭誹謗、排擠?

你多麼想力挽狂瀾,拯救國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觀念使你屢屢受挫。國家漸漸衰敗,而你卻只能看着它內憂外患,不能拯救於它。這般無奈與憂愁,在20xx多年前的那天有誰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的執着,你的不屈不撓是多麼可貴,可到最後你還是得淪落到悲憤投江自盡的場面。你離真理是那麼近在咫尺,卻又只能觀望而觸摸不到它,這般無可奈何,使你感歎: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僅是你,連我這個後來人也不禁感慨萬分。我多麼想幫助你,卻又只能認命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現實。或許世間不獨有你的百般無奈。

你的一句句詩不僅使20xx多年前的百姓哀痛異常,也使今天的我們感觸萬分。你並沒有被世人所遺忘,你的抗爭,你的捍衞,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們應該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不錯的,正因為你,使得我們華夏兒女在抵抗外敵時和你一樣不屈不撓,一心只想着國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此,或許你會感到幾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今年端午雖已過去了許久,但我怎能忘記屈原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説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説,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衞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

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説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説,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衞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