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端午粽子作文9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粽子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端午粽子作文9篇

端午粽子作文 篇1

今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栗子粽、豆沙粽、蜜棗粽、香腸粽......各式各樣的粽子,看着就讓人嘴饞。可是,今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呢?我問媽媽,媽媽説:“端午節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我一邊吃着香糯的粽子,一邊聽媽媽講着屈原投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而向江中投飯糰的故事。今天,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知道了吃粽子、雄黃酒,賽龍舟的歷史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人們對屈原的一片深情。小小的一個粽子卻包含了這麼多的深意啊!名師點評:小作者在端午節吃粽子的同時,瞭解到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能知道這點,也算是過了一個完滿的節日。端午節最大的特點是吃粽子,“栗子粽、豆沙粽、蜜棗粽、香腸粽......各式各樣的粽子,看着就讓人嘴饞”,小作者家的粽子外形有什麼特點?吃進行味道如何?這些都可以再詳細地講述一下。總體來説,作為二年級的小朋友,文章還是寫得不錯的。

週末傍晚去稻香村買粽子,結果碩大的塑料箱子裏只剩下2個蛋黃餡的粽子,想着自己家的老人都是北方人,他們還是喜歡吃小棗粽子,於是悻悻回家。

70年代我們小時候到了端午節家家都要包粽子。孩子們會帶着副食本和糧本去商店採購江米和小棗,那時每人半斤江米,一家一斤小棗,包出來的粽子縱然有一桶也不夠缺嘴的孩子吃。

四年級端午節的前兩天,我正趴在課桌上寫作業,同桌老二悄悄湊過來告訴我:他父親原來部隊的老部下給他們家送來一口袋江米、一包小棗,可惜他爸爸出差去了南方,母親去基層慰問演出。問我能不能把他們家的原料帶到我家做成粽子,半劈一份給我和弟弟吃。想想老二平時助人為樂,在同學欺負我的時候能夠“兩肋插刀”,包個把粽子那還不是小菜一碟。接着,我就犯起愁來,江米和小棗有了,哪裏有葦葉和馬蘭條子啊?老二一拍胸脯:你説得那兩樣東西我們可以去蓮花池去找啊?我這才想起來,蓮花池有大片的蘆葦;蓮花池北側的農場裏小路邊種植着一簇簇的馬蘭花。放了學以後,我們三個女生和老二、大亮一起過了馬路朝蓮花池跑去。

到了長滿蘆葦的西岸,我們一下子傻眼了,以前在岸邊玩的時候,感覺那些蘆葦是緊緊靠岸邊生長的。到了採摘的時候,才發覺蘆葦和岸邊還有大約兩米的距離,而且水面上凝集着綠色的浮萍。老二當時穿着短褲,大亮穿着老爸的軍裝褲子,看着老二哐哐下水,在一邊挽起褲腿。不料老二一聲尖叫,下面的蘆葦跟扎破了少爺的腳,葦子還沒有采摘先光榮負傷了。大亮吸取了老二的教訓穿着膠鞋下了水,結果池岸是斜坡的,越往裏走越深,捲起的褲腿上都是浮萍沫子。老二上岸以後看着沾滿黑色滋泥巴的腳,在一邊大喊着:繼續走,我非要吃上粽子不可!大亮用力劈着葦葉在胳肢窩下夾着,隔一會兒送上岸一抱,終於我肯定了他們的成績,看着放在地上的一堆葦子葉,讓大亮上岸。

大亮上岸以後,邁着噗唧、噗唧步子跟着我們,鞋子和褲子泛着污水的臭氣。老二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帶路,我和笛子抱着蘆葦葉子,我們這一隊人馬好比是戰場下來的傷兵。我們可不能走下戰場,還有馬蘭花條子沒有偷回家那!為什麼是偷呢?因為馬蘭花長在農場鐵絲網裏面,那是公有財產,我們要採摘回家不是偷難道是順嗎?

端午粽子作文 篇2

初夏的午後很悶熱,媽媽帶着我去高樓林立的富麗錦城學包粽子。從小到大,我吃的粽子都是奶奶包的,自己卻從來沒動手做過。奶奶年紀大了,我也想包一次請奶奶吃!懷着滿滿的信心敲開了阿姨家的門。

熱情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阿姨告訴我:包粽子最先泡米、洗粽葉,把事先準備好的肉剁碎,再將米、紅豆、碎肉、着料混合在一起,倒入手中洗好的1或2片葉子彎成的漏斗中,用力壓緊裝滿漏斗,實在壓不緊可以用筷子幫忙,把粽葉裹緊留下一個長長的“尾巴”,還要彎回去用線拴住,一個粽子完工了。輪到我包了,那個葉和餡總是不聽使喚,一會兒粽葉破了,一會兒露餡了,外面的線總是拴不好。虧我還是這羣小孩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在包的過程中我都想放棄了,有個小朋友哭了。我拿着粽葉左思右想,看阿姨熟練的手法試了又試。一小時後,嘻嘻嘻,我,包好了一個,扁扁的有稜有角,阿姨還表揚我了。信心滿滿,我加油幹,雖然我沒有奶奶包的個大、又沒尾巴,但我想她一定會喜歡。我累並高興着。

離開的時候我帶了一大包回家,煮熟了看,阿姨包的漂亮得多,我包的有一些漏米了,吃在嘴裏都很香。

其實做事就和包粽子一樣,看着簡單做着難,只要我們用心,再困難的事也會變得簡單。

端午粽子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這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雖然離端午節還有近一個月,可超市裏早已賣起了各種口味的粽子。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每年快到端午之前,姥姥、姥爺就忙活起來了。他們早早地去市場買回粽葉,還有白白的糯米,把花生、金絲小棗、豆沙等輔料都準備好。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聽媽媽説,從她小的時候起,一到端午,姥爺就要包粽子,已經包了幾十年了。包粽子是個技術活,家裏只有姥爺一個人會包粽子。可是今天,我們一進門就看見姥姥正在和姥爺一起包粽子。媽媽奇怪地問:“媽,您怎麼也包起粽子來了?”姥姥説:“你爸爸現在身體不好,一個人包不了那麼多粽子了,等我學會了,明年就由我來給你們包粽子。”聽了姥姥的話,我和媽媽看向姥爺,只見姥爺戴着老花鏡,背微駝,拿粽葉的手有些微抖,他把兩張長長的棕葉並排重疊在一起,圍成一個小漏斗形,用勺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上幾折,然後繫上棕繩,一個四角尖尖,小巧別緻的粽子就包好了。姥姥手腳麻利,也學會包粽子了,只是粽子的個頭兒比姥爺包的總要大一號,而且棕葉裹的有些鬆散。不過我想,味道會同樣好吃。

媽媽對姥姥説:“以後您就別包粽子了,太辛苦了,咱們還是到超市買粽子吃吧。”姥姥説:“超市裏的粽子哪有自家包的好吃。你們都愛吃粽子,現在我身體還好,還能包的動。”

粽子全都包好了,滿滿的一大鍋。姥姥放好了水,就上火煮起來,開鍋後要用文火整整煮上三個小時,滿屋子都飄散着粽子清香的味道。

粽子終於煮好了,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個,打開棕葉一看,被煮得發黃的糯米泛着亮光,放入口中既柔軟又滑潤,和着甜甜的豆沙,又帶着一股粽葉的清香,那味道直沁到人的心裏。

在姥姥家吃完了端午飯,姥姥還給大姨、二姨,還有我家各拿了一大包的粽子。姥姥、姥爺可真好,這麼疼愛我們,可他們都已經是七旬的老人了。我望着他們滿頭的白髮,心裏在默默地祈禱,祝福他們永遠健康長壽。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早已商量好,一大早就去姥姥家,我要和媽媽一起幫姥姥包粽子。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可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粽子作文 篇4

又到端午節了,媽媽給我買了能避邪的香囊和小布老虎,奶奶也早早地買來了糯米和新鮮的粽葉。哈哈,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了,特別是鹹肉粽子,非常香。奶奶將碧綠碧綠的粽葉和潔白的糯米洗乾淨,然後晾乾,再將買來的蜜棗、紅豆、鹹肉準備好後,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先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將糯米和蜜棗、紅豆、鹹肉放在裏面,再將粽葉卷好,最後用一根長長的針將粽子打了個結,一個精美的粽子便好了,看到她一會兒功夫就包了好多個,我也想自己包一個試試,可是長長的粽葉到了我手裏便不聽使喚,不是鬆開了就是糯米漏了出來,忙了一頭的.汗,結果一個也沒包好。看到我着急的樣子,奶奶哈哈大笑,對我説:“小毅,等你粽子包好的時候,我們都已經餓昏了,還是讓奶奶來吧。”原來,包粽子也有學問呀!“那是當然的啦!”奶奶笑咪咪地對我説。

奶奶邊包粽子邊講粽子的故事給我聽,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寫了很多為國為民的意見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聽從屈原的正確意見,還把他關了起來,在非常悲憤的情況下,他跳下汩羅江以表示自己愛國的決心。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老百姓。人們紛紛划着竹排和小舟尋找屈原,但尋找多日都沒找到,只好往河裏撒一些白米,希望江裏的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後來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為了紀念屈原,後人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

聽了奶奶講的故事,我覺得屈原真是一個大英雄,原來吃粽子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

“快來吃粽子啦!”奶奶對我喊,“啊,真香呀!”吃着我最喜歡的粽子,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開心和快樂。

端午粽子作文 篇5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就快到了,艾葉綠起來了,集市裏熱鬧起來了,外婆的手也忙起來了……

鄉下去,小溪旁,石橋邊,滿是大片大片金黃的向日葵。年久的老木屋孤零零的站立着,門前的藤椅“吱呀”、“吱呀”的左右擺動,似乎在訴説着那無盡的往事,一切都是記憶中的樣子。

連綿樹蔭下,小草青青,百花嚶嚶,外婆架起一把木椅,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她將淘好的糯米端出來,洗盡的艾葉綠的發亮。再端出煮好的紅豆沙,頓時香甜撲鼻。小時的我,常常忍不住豆沙的誘惑,趁外婆不在,總要偷偷嘗它一口。外婆可真似個“魔術師”,那半成的粽子在她手中來回翻轉,摺疊,便成了一個稜角分明的三角體了!如此嫻熟的技藝應該唯外婆一人獨有吧!外婆拿來麻線,嫻熟地在粽子周圍來回纏繞,不一會兒,一個粽子便完成了。她總是説,紅色的線用來扎純米粽子,而黃色的線用來扎紅豆粽子,這樣便於區分。

時間飛逝,轉眼已夕陽西下,外婆也完成了一天的勞作。她將粽子分門別類,放到不同的竹篩裏,進了蒸籠。

剛出爐的棕,香氣撲鼻,外婆搬來一把藤椅,讓我坐下,“在這兒看夕陽,剛剛好”,她笑着,又將粽子端了出來,我們就在黃昏落日下,一老一幼,度過了一個盼望已久的、温馨的端午節。突然,我脱口説道:“外婆的粽子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外婆笑了,臉上的溝壑深深淺淺,我,也笑了……

端午的熱鬧從未停息。

外婆的棕香將永遠縈繞在我的心底。

端午粽子作文 篇6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日,重陽節孝順老人,中秋節團團圓圓,春節喜慶快樂,兒童節歌舞昇平。每個節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

傳説,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屍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粽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裏餵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裏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粽葉,小心洗乾淨,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後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黃。接着,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捲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後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摺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摺,捲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後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着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脣齒留香。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裏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

端午粽子作文 篇7

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

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當天,媽媽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差遠。

剛包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裏包火腿和海苔,然後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乾餡的粽子。姐姐包十多個,媽媽包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閒話就説到這裏,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做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端午粽子作文 篇8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首先外婆用開水燙蘆葉,然後把調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來外婆負責包粽子,我負責剪扎粽子用的線。一開始,我不知道線要剪多長,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長。外婆教我説:“扎粽子的線要能繞粽子三到四圈。”我試了試,果然剪出的線不長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粽子個個小巧玲瓏,像一隻只小香包,散發着蘆葉特有的清香,我還沒吃口水就已經流下來了。外婆一邊包粽子一邊告訴我,她小時候是用沙子和蘆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學會包這麼漂亮的粽子。我聽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體會到,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端午粽子作文 篇9

每逢到端午節,四處都瀰漫着粽子的清香,讓我垂涎欲滴。於是,我就纏着母親給我包粽子吃。

了一角,再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醃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有些得意忘形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蹦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母親幫我“解了圍”——拿掉一些糯米,我才緩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地折騰了一會兒,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也就是最最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母親説,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一圈又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小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如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下來。

我很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口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0分鐘就可以了。 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我還要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