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精選26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精選26篇)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

端午節時吃粽子再正常不過了。但包粽子,你們一定沒有親自嘗試過吧,那就來看看我們四年級二班的“包粽子活動”吧。

老師上午宣佈消息時,教室立刻就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説個不停,組裏也有了明確分工,張瑞瑄、劉子嶽帶米,孫慧珊帶粽葉,許琦俊帶棗,我嘛,就只能帶一雙手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三點十分,活動開始了!“前來助戰”的家長也帶着一雙靈巧的雙手教我們如何包粽子。

剛開始時盆、鍋、勺“ 霹靂乓啷”,用媽媽買的話來説“活動開始前,你們就像小鴨子跳下水一樣,嘎嘎嘎亂叫喚。”好了,話不多説,快去包吧!

我向孫慧珊要了一片寬大的葉子,綠綠的,一摸,很粗糙,再拿到鼻子前一聞,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口水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哎呀,又走神了,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包吧。首先在葉子根部折一個漏斗形狀,這可難不倒我,我握着根部將手一擰,一個祕密實實的漏斗完成了,再一步就是裝米了,這件事小菜一碟!我放了一點點米在“漏斗”裏面,折起來,翻過去,摺好後發現密是挺密的,可葉子鬆垮垮的,稍不留神米就會往下漏,那真是名副其實的漏斗了,跟粽子完全攀不上“親”呀!原因在哪兒呢?我很納悶,我使勁揪了揪葉子,一鬆手粽子又恢復原樣,它就像一個懶惰的小寶寶,懶散的伸伸腰露出白花花的小肚皮來。怎麼辦呢,媽媽看了看,説:“嘉辰,你的米太少了!多放一點兒鼓漲漲的就不會鬆垮了。”“哦!”我茅塞頓開,迅速將粽子拆開,裝米時我特地裝得滿滿的,正當我折葉子時發現了一個漏洞,嗯,折過去吧,但那是一個角,萬一頂破了葉子這個粽子就白包了。我試探着蓋住那個角,嘿,真成功了!米漏不出來了!我第一個粽子問世了!可我回頭看奶奶包的粽子時,又泄氣了,奶奶包的粽子,有稜有角,特標緻!我的,小小的,沒有規則。這懸殊太大了。

不行,我要學會這門技術 ,我留神觀察奶奶的做法,哦,這樣呀,我不動聲色的那了四條細長的葉子,將根部折在一起,裝上米後四條長葉子一起折,不能分開,哪邊有洞就往哪邊折,然後拇指托住(不能太用力,否則米會擠出來。)奇妙的是,這粽子不用線系,在粽子皮上用針扎一個洞,將葉梢傳過針眼,輕輕一拉,粽葉就把粽子牢牢困住了。

嗯, 繼續幹!我學會了新的包粽子方法,樂的合不攏嘴,可我這第“三包”進行到一半時,我一不留神將“三寶”摔在地上,立刻粉身碎骨,那場面真慘呀!我心疼的將葉子撿起來,可那些白花花的米卻無法挽回了!哎,我再一次將“三寶”包起來,生怕他再來一次“跳樓自殺”……

我終於學會包粽子了!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

吃完了晚飯,奶奶把餐桌收拾乾淨,把下午已經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拿到了餐桌上。我又去幫奶奶把勺子和粽葉拿了過去。奶奶告訴過我,包好的粽子要在水裏泡一泡,可是現在奶奶年紀大了,拎不動這麼多水了,我就過去幫奶奶把水提到了餐桌旁。這些都準備好之後,我和奶奶就開始包粽子了。

讓我最苦惱的就是封口了,奶奶讓我捏住最前面的一個角,把多出的粽葉折下來,捏住同樣的地方,再把多出來的向右邊一折,用繩子牢牢地把粽子綁住就可以了。包完粽子,我問了奶奶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裏泡一泡呢?奶奶告訴我,米在水裏就會發脹,蒸熟後更加軟糯好吃。

粽子煮好了。有那麼幾個散的,那是我包的。看來這技術還有待提高啊!粽子熱熱的,摻雜着粽葉和紅棗的香味,讓人特有食慾。蘸一點白砂糖,甜滋滋的,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也許是因為吃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吧。

自己動手的感覺真好!這一天,我心裏都像粽子的味道一樣,甜滋滋的。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3

對大多數家庭來説,端午佳節少不了粽子這一傳統食品;而在我們家,端午節少不了我跟媽媽在廚房包粽子的其樂融融。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媽媽像往常一樣煮好粽葉馬蓮、泡好糯米小棗,等我跑進廚房,掀開鍋蓋,粽葉那撩人心魂的清香瞬間彌散到了整個屋子。猛然間憶起兒時的端午,那裏我還不及廚房的案台高。粽葉煮好後,媽媽總把鍋蓋留給我來掀,我便端個板凳站到鍋前,自豪地釋放那股清香。那時我的小手還不能把控粽葉,只能看着媽媽的大手在墨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和棕紅的小棗之間閃動,不一會兒粽子的雛形就有了。這時我便費力地用大剪刀剪一段馬蓮遞到媽媽的大手裏,再幫着按住粽子。媽媽輕輕巧巧一綁,粽子就結結實實了。

後來,我長到不用板凳就能在案台上操作時,不再滿足於只掀鍋蓋、看媽媽包了,也學着樣子包起來。剛拿起葉子,媽媽就笑了:我拿反了!“應該光滑面在裏,粗糙面在外。”媽媽細細糾正,慢慢示範;她做一步,我仿一步;時間就在一大一小兩雙手間靜靜地淌過。終於,我弄出了一個隱約能看出粽子模樣的鬆散包。媽媽快速完成她手中的,然後剪一段馬蓮遞到我的小手裏,幫我按住粽子,我費盡力氣終於把它“五花大綁”。在我和媽媽的笑聲中我的第一個粽子誕生了。後來它被媽媽放在最好的位置煮熟,又被她小心地等分給全家品嚐。仍記得那天嚼着自己包的粽子,聽着媽媽的誇讚,心裏漾着無邊的歡快。

現在,我和媽媽幾乎一般高了;年復一年端午包粽子,我也熟練到無需媽媽幫忙,只是在速度上還在追趕媽媽的節奏。但我知道,終有一天我也會和媽媽包得一樣熟練,甚至超過她,因為她在教授時老去,而我在學習中長大。

如果我是糯米,媽媽就是粽葉,緊緊抱住糯米,把全部的清香都滲透其中,使它成為香甜的粽子。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4

端午節快到了,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的日子裏,我們家的院子裏打響了“包粽子大作戰”。

這一天,我起得很早,生怕起晚了就會錯過,一出房門,便聽見院子裏奶奶,嬸嬸和叔叔們的歡聲笑語,原來他們已經在準備材料了。他們有的在切豬肉,有的在拌糯米,有的在打鹹鴨蛋,等一切工作都準備就緒了,就要開始包粽子啦!

看着那一個個鹹鴨蛋的笑臉,滿臉皺紋的紅棗爺爺,挨挨擠擠的糯米以及那一籮筐青澀的“小姑娘”,昨天和奶奶去砍粽子葉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時我和奶奶一手拎着鋤頭,一手挎着籃子,説説笑笑地來到小樹林邊,只見奶奶拿着鋤頭往上面一砍,“野菠蘿”的葉子就一點一點的往下掉,等數量差不多的時候,那些“小刺蝟”跑到陰涼處,接下來要給小刺蝟刮刮刺了,對了,為什麼叫它們小刺蝟呢?因為它們被砍下來的時候,全身都長滿了小刺,看起來就像刺蝟一樣。刮完後,沒了刺的小刺蝟自己跳進了熱鍋裏暖了暖身子,變得柔柔的,當他們跳出水面時,粽子的香味就撲鼻而來,要知道,這可是海南粽子最特別的地方了,因為這種粽葉獨一無二,香氣自溢。

開始包了,看見他們包得那麼熟練,粽子葉在他們的手裏巧妙地做出一個開口封底的不規則容器,他們一手拿粽子葉,一手往容器裏放各種各樣的食材,那麼完美,我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大顯身手。看他們包的時候,我覺得很輕鬆,很簡單,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活真不容易!明明包的好好的,可是包着包着粽子的肚皮飽脹的就撐破了,裏面那些調皮的小傢伙一點一點的擠了出去。看着失敗了的粽子,我的心裏像打翻了五味雜瓶,不是滋味。我正想是否放棄時,爸爸看見了,走過來教我説,“不能半途而廢,像這樣,右手拿住粽子葉,左手往裏折,沿着最底層的邊緣開始卷,捲到手指一半高度的時候,放糯米,雞蛋和肉,右手繼續往上卷,再次放入糯米,雞蛋和肉,餡要壓緊一點,留下手掌那麼長的時候,就開始封口,左手壓住底部,右手一定要封緊口部,不然會露餡的,最後用麻繩綁好四個角......”我學着爸爸的動作,一邊念着:“右手拿粽子葉,左手往裏折......”,一邊跟着一步一步的做,可是,包了好半天,還是亂七八糟,“哈哈,你這個笨蛋,看看你,我猜你猴年馬月也包不好我!”粽子好像咧着嘴在嘲笑我。綁麻繩的時候,麻繩橫七豎八的,像頑皮的小孩,怎麼也不聽我的命令。“哼,等着瞧吧!”我心裏暗暗鼓勁。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吸取之前失敗的經驗,終於,兩個漂亮的小粽子閃亮登場了。

開始煮粽子啦,自來水大哥在鍋裏翻騰着,粽子小弟們你追我敢的跑了進去,幾小時後,粽子的清香就傳到了家裏的每個角落,新鮮美味的粽子出爐啦!哇!真香真好吃呀!

“包粽子大作戰”到這裏雖然結束了,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上,我也要像今天包粽子一樣,不怕失敗,勇於嘗試,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端午節包粽子!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5

我還是孩子時候練過包粽子了,這麼多年來,早些年是我婆包辦了每年的這個事兒,後來去世後又由我母親做,粽子一直是我最喜歡食物,每年我們家都要自制兩種口味的,甜味的芝麻粽子和鹹味的蠟肉粽,配上鹹鴨蛋,雄黃酒外搽,一些時令蔬菜,門口掛上一種叫“石菖蒲”生植物,家家水缸裏放“石菖蒲根”就是我童年對端午的全部記憶了。

小時候,學着大人的樣子做“煤灰粽子”玩,做好了婆有口頭或一塊“花果糖”的獎勵,這樣就有了初步的“技術”了。但是這些只是遊戲,沒有真正完整地做過一次粽子就度過了我的童年。

母親是粽子就更加受到全家歡迎了,肉粽子嘛有鹽有味,我們是隻管吃不動手包,那真是舒服啊,後台我成家後也沒有“機會”每年母親包好後送到我家裏,也不去外面市場買,擔心參假及衞生問題。

再後來父母去了北方,我們就沒有依賴的了,開始試試自己動手,嘿嘿樣式嘛還是沿襲我們當地那種尖角粽子,做不來以前母親做的“大頭粽”,前天妻子買好了材料,她不會,只好我動手了,做出來的效果自然沒有商品那樣美觀,但是那種成就感就夠得意一陣的了,還專門給兒子留了點在極凍室裏。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6

在南方,每逢到了端午節,少不了包粽子、吃粽子。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再幸福不過了,從小到大都是吃着香噴噴的米飯長大的。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部分人吃的還都是番薯絲,男同胞大多是家裏的主要勞動力,所以他們的碗裏都要加點白米飯。那時候,家裏的老老少少多麼盼望端午節的到來呀1因為端午節一到,孩子們就可以吃到用白花花的糯米做成的粽子了!在孩子的眼裏,粽子似乎是最好吃的東西了。

端午節到來的前一天,小孩子就隨同大人去山上採摘新鮮的粽葉。這摘粽葉可是有點講究的,要摘綠油油的、寬寬的,沒有一點兒損壞才行。摘完帶回家之後就得拿來剪刀,乾淨利落地把粽葉的“頭”全剪掉。接着再把粽葉浸在熱水裏,十分鐘後,用手梢微搓洗一下,便可以一張一張地撈上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後,就開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是有講究的,首先把粽葉捲成漏斗一樣,倒進一勺用鹼水浸過的糯米,茌手掌中使勁地抖實,然後用餘出來的粽葉一蓋一折,再用嫩竹絲綁緊,一隻粽子就包好了。第二個步驟,就可以把粽子放到鍋裏煮了,但必須要有人守在灶旁掌握着火候。等到鍋裏冒出帶着竹葉清新的氣味,粽子就煮得差不多了。打開鍋蓋,用手捏捏粽子的軟硬度,要是很有彈性的話,那粽子就可以拿出鍋了。因為粽子本身沒加配料,所以人們吃粽子的時候,往往會用白糖蘸着吃。吃粽子是人們過端午節最開心的事了。

現在可不比以前,粽子的花樣大大增多了,有牛肉粽子、香腸粽子,還有紅豆粽子……可有些人卻覺得這些粽子還不及以前的粽子。

現在的端午節,內容更加豐富了划龍舟、舞龍燈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

小朋友們成羣結隊地上街去玩,穿新衣、玩綵球,好一片繁榮的景象。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隨姥姥學習培訓包粽子。

大家先把昨晚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到鍋裏煮3個鐘頭上下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仁,隨後就逐漸包粽子了。

最先拿出蘆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不必把葉片用完(等會也要把粽子包上呢),隨後大家往裏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裝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仁裝進去,把口鋪滿把旁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片把粽子包上再繫上。歷經這番忙活後大家的粽子就成形了,像一個三角形。留意:一定要繫緊不可以太鬆,太鬆得話會在煮粽子的情況下鬆掉,整鍋粽子便會變為一鍋糯米湯了。萬不必像我學,包得那麼鬆,變成了一鍋粥。

下面便是最重要的情況下了,大家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情況下先開走紅煮滾了之後用文火煮,煮2~3個鐘頭就可以起鍋了。假如喜愛吃葷的可以用上邊的方式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更好地留念大家傑出的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粽子變成大家的傳統式食品類,如今我好像又嗅到了一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氣,聽見姥姥喊:“吃粽子了。"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8

端午節,插艾葉,吃粽子,香滿堂。今天我迎來了自己第一次包粽子,有點小激動,恨不得立刻開始。

一大早,我和奶奶就準備好了材料:一盆蘆葦,洗乾淨的大米花生和甜甜的蜜棗。只説不做可不行,“那我們開始吧!”“好!”我一口答應。

只見奶奶拿出三張蘆葦葉依依疊起來,再把蘆葦捲成一個小漏斗,便用勺子把米和花生放入漏斗裏,哦!對了,還要放一顆蜜棗,然後用手夾住,把剩下的左折右折,再拿一片蘆葦來封口,最後用繩子把粽子綁的嚴嚴實實的,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我看得心癢癢的,也急吼吼地包起來。疊蘆葦我還可以,但到卷的時候就遇難了,他像個調皮的孩子,總是不聽我的話,一不小心還會散架。奶奶見了又一遍遍手把手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的小漏斗變得有模有樣了。

現在粽子只需要封口,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成功了,可是偏偏這時又遇難了,原來我在封口時怎麼折也折不好,就直接用繩子綁了起來,希望能綁緊,可是用力過度粽子就散架了,奶奶跑了過來搶救了場面,但我並不灰心,又一次次練習,終於在手忙腳亂中完成了第一個粽子,“耶!”我大叫一聲。

今天的包粽子實踐,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什麼事用心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穫。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9

今天又是端午節了,我們一家人買了粽子準備去外婆家過節。

到了外婆家,媽媽拿出了粽子,在高壓鍋裏蒸了一會兒,那香噴噴的味道迎面飄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媽媽看了,微笑着説:“看你這隻‘小饞貓’,還沒吃粽子,就饞涎欲滴了!”

開始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然後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吃了整整三隻大肉粽。由於我吃得太急,樣子特別狼狽,嘴角和手上粘滿了粘乎乎的糯米飯粒。我看到爸爸、媽媽、外婆、外公都在津津有味地品嚐着嘉興肉粽,我又伸手去拿第四隻肉粽。

啊!這個端午節給了我一片幸福的享受。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在我們老家,端午節要包粽子、掛艾葉、賽龍舟。我最喜歡包粽子了。包粽子要準備好糯米、肉、滷雞蛋、粽葉等。早上,奶奶對我説:“今天我來教你包粽子吧!”我激動地説:“好呀!”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把粽葉折成一個小碗形狀的樣子,先在裏面放一把糯米,然後放肉和雞蛋,再抓一把糯米蓋在餡上。摺好粽葉包裹好再用一根細細的繩子均勻地纏繞綁住粽子打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40分鐘左右,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

我這個小饞貓一聽到奶奶喊“吃香噴噴的粽子嘍”,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桌旁。拎起一個粽子,打開粽葉。哇,好香呀!一顆一顆的糯米粘在一起,怎麼變成一個三角形了?“因為糯米煮熟了,有粘性,粘在一起成了一個三角形。”媽媽説道。哦,原來這樣,真神奇。我貪婪地聞到粽子香氣,一口咬下去,十分好吃,還有淡淡的粽葉香呢。

今天真開心,因為我吃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1

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有賽龍舟,吃粽子,掛陳艾、菖蒲的習俗。

説起端午節的習俗,我最喜愛的就要數包粽子啦!早上我跟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有粽葉、有紅棗、還有麻繩。買完後,我們回到家。開始包粽子啦!我先把粽葉捲成圓錐體,接着把糯米放入錐體裏,再放入一顆紅棗,然後把頭上尖尖的粽葉折下來,最後用麻繩將粽子綁緊,一個圓溜溜的粽子就做好了!一眨眼的功夫,我和媽媽就包好了三十五個粽子!把它們放進鍋裏煮上30分鐘,一鍋香噴噴,熱乎乎的粽子就煮好啦!

30分鐘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我聞到了一陣撲鼻而來的清香,跑到廚房裏一看,“呀!粽子煮好了!”我把粽子拿上了桌,拿起一個粽子,輕輕地咬上一口,又香甜又軟糯,再咬一口,咬到了一口紅棗,如一股暖流一般,融進了我的心裏。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它不僅有紀念意義,還有好吃的粽子和豐富的習俗。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2

我們最喜歡的“家長進課堂”活動如期而至,這次的主題是“我們的節日之端午節”。我們滿心期待着包粽子,終於可以實現了。

這次的活動由三位家長來協助老師共同完成。分別是。夏睿旭外婆、楊子越奶奶和朱晨悦外婆。活動還沒開始,我們就已雀躍不已,在胡老師的主持下,我們才慢慢安靜下來。家長們把學校準備的包粽子的材料依次發給了同學們。開始包的時候我們爭先恐後地去拿糯米。

家長們反覆演示着包粽子的過程,一步一步教授我們。我們認真地看、饒有興致地比劃着。最後的步驟要用繩子把粽子捆住,可愛的粽子就像一隻只要逃跑的雞仔,主人把外面圍了一個圈,不讓它們逃走,可它們總是不聽話地鑽出來。

包好之後,我仔細觀察粽子。粽葉多麼像一個心胸寬廣的母親啊,而粽葉裏面的糯米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孩子,享受着粽葉母親的擁抱。

等到全班都包好之後,胡老師給小部分同學的粽子拍了一些美照。可惜我的沒有被拍到,但我不灰心,因為在我的心裏,用心包的粽子就是最好的,也是最可愛的!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到那天,人們就會包粽子來紀念屈原,傳説那是保護屈原的屍體,把粽子扔進河裏,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

今年端午節前夕,媽媽就買來竹葉、水草、綠豆、糯米、豬肉等才來回家,準備自己包粽子。

媽媽先把竹葉和水草煮了一次,將綠豆、栗子、花生、蓮子、糯米洗了一次,就開始包粽子了。

看到媽媽熟練地包粽子,我也覺得手癢癢的,忍不住也來“大顯身手”。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拿出兩片竹葉,把它捲成漏斗形。然後放上一小勺糯米,加上綠豆、蓮子、花生、栗子、豬肉等配料在中間,在放一些糯米在上面,最後用一根水草把粽子包裹起來,我廢了不少勁才紮緊。可過了一會兒,粽子就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好像在嘲笑我呢!我不服氣,憑着上次的教訓,我又包了一個粽子。這次,粽子不但沒有露餡,還飽飽脹脹的,像束着一根腰帶的將軍肚,有趣極了!我看到自己成功了,高興地跳起來!

媽媽把一大盤粽子放入壓力鍋裏,過了一個小時,一些調皮的粽子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好像在嘲笑我們技藝不精呢!

我拿起一個粽子,脱掉它的“外套”,把它吃掉。雖然粽子不是很好看,但吃的是自己包的粽子,我感覺特別美味,心裏樂滋滋的!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4

五月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粽子出鍋嘍!我忙不迭地剝開一個給奶奶品嚐。奶奶用筷子夾起粽子,微微張開嘴,咬了一小口,細細咀嚼品嚐後,連聲説:“好吃,好吃!這次的粽子是從哪裏買的?”嘻嘻,這可不是買來的,而是我親手包的。聽着奶奶的誇讚,我的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事情是這樣的。端午節前一天,媽媽在微信羣裏看到物業公司正在組織住户們端午節一起包粽子,就給我報了名。端午節一早,我急吼吼地拉着媽媽趕到物業大廳。物業公司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準備好了糯米、粽葉、麻繩、紅豆、醬肉等許多材料。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把兩片粽葉疊起來,折成“小喇叭”的形狀,再塞進去一把混合着紅豆的糯米,用力按兩下壓實。接着,用餘下的粽葉把“喇叭口”封住,再用麻繩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地道的紹興三角粽就包好了。不一會,我和媽媽就包好了八隻粽子,排成一列,看上去就像一隊昂首挺胸的士兵,隨時準備赴湯蹈火。

粽子包好以後,就是下鍋煮了。我耐心地等着,30分鐘後,粽葉混雜着糯米的清香飄滿廚房,聞着這味道就讓我口水直流,難怪奶奶嘗過連説好吃呢!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是我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哎呀,這個不行,我再去看一下怎麼做的!”廚房間傳來嘰嘰喳喳的聲音,把我從夢中叫醒,他們在幹什麼?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包粽子。

動手之事我最喜歡了,趕緊找來一張矮凳,坐下來跟着奶奶學了起來,我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粽葉,首先將頭部不齊的剪掉,再將尾部剪掉一些,粽葉準備好後,我開始包粽子了,我拿了兩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在摺好的角筒裏放入糯米,米中間塞一顆蜜棗,再用米蓋一層,把它蓋的嚴嚴實實的,最後,在外圍包一個粽葉,此時,任憑我怎麼抓,它就像個淘氣的孩子,不聽我使喚,接二連三地蹦了出來。

我急得像熱鍋裏的螞蟻,越急越漏得快,只聽見“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米掉了一地,奶奶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對我説:“不要着急,慢慢來,我一開始也不會包,多操練操練就好了。”我停下手中的活,認真觀察奶奶的包法,只見奶奶把四片粽葉緊緊疊在一起,捲成一個斗笠形,一手按下,一個漂亮的斗笠形就出現在眼前,我趕緊依瓢畫蘆,拿了粽葉,按照奶奶的手法操作了起來,可是最後一步還是一失敗告終,淘氣的小孩再次出現,跳出了我的手掌心,我苦惱極了,有點心灰意冷,不想做下去了,可又不肯認輸,心中暗暗為自己加油:失敗乃成功之母,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奶奶的米為什麼不出來,而我為什麼米會漏出呢?難道我米放得有點多?帶着疑問,我再次嘗試了,拿起粽葉繼續包了起來,這次我把米少放了一些,看米沒有漏出來,連忙拿繩,一頭咬着一端,另一端在粽子外面左一圈、又一圈的.,這次終於成功了,樣子雖醜,但這是我第一個作品,有了這次經驗,又試着包了幾個,有大大大三角型,小小的三角形、扁扁的四邊形,樣子形態各異……

端午節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覺得格外的甜。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6

“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今天一大早,外婆帶着我跟她學包粽子。

只見外婆把三片蘆葉交錯疊在一起,用手一捲,就折成了一個漏斗,接着用勺子向漏斗裏裝入糯米,放了兩粒紅彤彤的棗子,最後把像寶劍似的蘆葉一蓋,再纏上線,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完了。

看着外婆不費吹灰之力就包好了一個粽子,我也笨手笨腳地把蘆葉疊在一起,準備捲成一個小漏斗,可是我怎麼也不能成功,外婆見了,説:“不對,不對,你應該左手拿着疊好的蘆葉,右手將蘆葉向內卷!”我試了一次又一次,終於被我搞定了。接着,我把糯米小心翼翼地裝入漏斗,可是剛裝入的糯米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全部灑在了桌子上。原來漏斗的尖端——粽子的尖角出現了一個洞。外婆見了一邊握住我的手,一邊解釋:“握住蘆葉的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使蘆葉鬆開。”在外婆手把手的指導下,糯米終於穩穩地在漏斗裏了。

可剛一個問題解決完,另一個問題又迎面撲來——纏線。明明已經把粽子五花大綁了,可是一鬆手,粽子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全撒了。“氣死我了!”我生氣地把蘆葉扔在了桌子上。“小子,做任何事情不要着急,慢慢來!”外婆耐心地説。聽了外婆的話,我暗暗鼓勵自己:我還不相信一個男子漢會搞不定一個粽子?我努力使自己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外婆將線的一端咬在嘴裏,右手拉直了線的另一端,然後線圍着粽子纏上幾圈,最後打上一個結結實實的結。我重新拿起蘆葉,捲成一個小漏斗,眼疾手快地放入糯米和紅棗,用多出的蘆葉封住粽子,防止它再次散開,我纏了一圈又一圈,活生生地纏成了個木乃伊。“哈哈,大功告成!”我興奮地跳了起來。

粽子終於包完了,我和外婆把粽子放入鍋中蒸煮,一個半小時後,我拿着粽子,聞着它散發出來的淡淡清香,不禁感慨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不能蠻幹啊!”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媽媽説我可是今晚的主角呢,我一聽,心裏又是期待,又是擔心。

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粗活,像我這樣大大咧咧的女漢子還真不知道行不行?不過打算材料對我來説可是小菜一碟。

我把事先打算好的糯米倒去盆裏,拿瓢打一些水放入盆中,再把手伸進水裏攪一攪,哇!盆裏居然形成了一個個小水渦,等水渦停後,再讓米輕泡幾分鐘。緊接着,我又走到廚房,抱出媽媽堆成山的粽葉,放入盆裏,打開水龍頭,一股股清涼的水便湧了出來。我拿着粽葉又洗又搓,一朵朵小水花開心得又蹦又跳。我起身把水關緊,又蹲下一絲不苟地洗粽葉。我想:包粽子也有我的一份啊,我出了力,今晚我得吃個夠。粽葉最終洗完了,我拿起粽葉,把它擱在台子上晾乾。就在這時,糯米泡得也差不多了。

打算好了材料,就要開始包粽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抬起兩片粽葉,把它鋪在手上,再舀一勺糯米放在中間,把左側的葉子蓋上,緊接着抬上另一側的葉子,再把剩下的葉子裹上去。我原以為已經大功告成,於是我把手一鬆,又白又胖的米便流了出來。我心疼地説:“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勞呀!”我連忙把米一粒一粒地撿起來,重新包了起來,再用繩子紮結實,最後再打個結,哈哈,大功告成。這些粽子還真像一個個小嬰兒。

吸取了第一次的經驗,接下來的可就易如反掌了。沒過幾分鐘,我便把粽子包好了。我跑過去拿起鍋,在裏面打滿水,再小心翼翼地把我的寶貝粽子放入水中,大概要煮2—3小時吧,我心裏還真期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陣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連忙跑進廚房,拿起蓋子,哇,可真誘人!

晚上到了,我奧祕地拿出我的得意之作――粽子。看!把一家人引得口水淋漓,大家都誇我是小能手呢!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8

“唉,為什麼這麼難呢?我包得總是跟別人的不一樣。”我垂頭喪氣。

大家猜,我剛才説的是什麼事情?還是讓我告訴你吧!就是包粽子。

每次當看到別人包出一個個既可愛又可口的粽子來,我就會羨慕不已。老媽還刺激我説:“長這麼大了,動手能力還這麼差,丟人。”哼,不就是包粽子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我就想讓媽媽大吃一驚。飛奔到廚房,拿來一疊綠油油的已經浸泡好的粽葉,端出一大碗雪白的糥米,準備好繩子,一切準備就緒,我要開始包粽子了。

我先腦補了一下外婆包粽子的畫面,毛手毛腳地圈起粽葉,慢慢地把糥米用勺子倒進去,呀,糥米像沙子一樣漏出來了,地上都成了“米的海洋”。媽媽看到了,果不其然,她驚到了。只是,不是驚喜,而是驚嚇。看到我這個樣子,媽媽於是開始手把手地教我。她讓我掌握這幾條要素:1、要把粽葉包圓實,不能有漏洞;2、米倒進去之後要把它壓實,包粽葉的時候也要用點力;3、繫繩子的時候一頭要用嘴咬着,用也要使勁兒。在媽媽的指導下,終於完成了第一個粽子,雖然看上去它有點“耷拉”腦袋的樣子,不過,至少成了形。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二個,三個……我在慢慢地練習。

當看到一個個粽子越包越好時,我開心極了。但是媽媽説,我離成功還差得遠呢!要繼續練習,這樣,才能讓一個個粽子看上去更有生命。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19

去年的端午節我過的特殊有意義。至今,我仍印象深刻,懷念之極,因為我向奶奶學包粽子了。

奶奶打算了清洗乾淨的粽葉糯米,還有紅棗。墨綠色的粽葉兩頭尖,中間鼓,一片一片地漂在水裏,就像一條條綠色的小船。潔白的糯米在碗裏堆成一座小山,可看起來還是一粒一粒的,圓潤而又飽滿,宛如是一粒粒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紅棗個頭很大,紅通通的皮膚,就像穿着大紅衣服的小胖子,也像一顆顆紅寶石。

包粽子咯!奶奶先把一片粽葉攤平在手掌上,用勺子舀了兩勺糯米放在粽葉上,然後用筷子夾了一顆紅棗放在糯米中,最後再舀了兩勺糯米蓋上紅棗。“這樣的分量就夠一個大小合適的粽子了。”奶奶説着,就把粽葉慢慢捲起來,然後把卷好的粽子靠在台子邊輕輕地敲打,不一會,就變成稜角分明的帶着三個尖尖的角的粽子了。真是神祕呀!奶奶再用一條細細的紅線圍着粽子的三個角繞了一圈,然後打個活結,紮緊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奶奶那樣做,可我做出來的就是圓圓的,活脱脱的像一個足球。

我接過奶奶包好的粽子,放入筐裏。一個粽子就像一座小山,許多小山疊在一起,就成了“泰山”――筐滿了。

最後我們把粽子放進大鍋,開始蒸粽子了。我一眼不眨地盯着大鍋看,不一會大鍋裏冒出了水蒸氣,朦朦朧朧的,像霧一樣。過了大約半個小時,一股清香飄了出來,我忍不住想打開大鍋拿一個嚐嚐。這時候奶奶告訴我説:“還沒熟呢。”

又過了半個小時,香味越來越濃,感覺都要飄到窗户外面去了。這是要告訴我,它要熟了嗎?隨之而來的是奶奶的聲音:“粽子熟啦,出鍋咯!”

最終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拿了一個粽子出來,顧不上燙,拆開紅繩,剝開粽葉。剝開的粽子外表帶着一層粘液,裏面露出的是晶瑩剔透的粽肉,就像琥珀一樣。我口水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來,自己動手做的粽子真是美味呀!

我喜愛這樣的端午節,今年我還要過一個這樣有意義的端午節。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0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今天就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當然,我們家也必不可少!

我和奶奶來到了菜市場,這裏特殊熱鬧,人們都爭着搶着買蘆葦葉和糯米。我和奶奶路過了好幾處賣蘆葦葉和糯米的地方,可卻都買完了。“這是什麼神仙速度啊……”我喃喃自語道。唉,早知道早點來了。呼,最終在一處人較少的攤位買到了蘆葦葉和糯米。唉,可真難買!

回到家後,奶奶把在就打算好的臘肉拿了出來,切成丁放進了盆裏,再把蘆葦葉和糯米淘洗乾淨,一切打算就緒!只見,奶奶把兩張蘆葦葉鋪開,再把它們錯開,並對摺,捲成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倒進蘆葦葉裏,把左邊的蘆葦葉往右邊壓,把右邊的往左邊按,用線困住粽子,這就大功告成了!

哇!這麼簡單?!我躍躍欲試,於是,我就學着奶奶的樣子也包了起來。真沒想到,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僅僅卷一個圓錐形就費了我好大勁。放糯米也不簡單,糯米就像一個淘氣的小孩一樣,接二連三地蹦出來,一不小心就撒了一地。奶奶看了,皺了皺眉,讓我去客廳歇息。可是,我不甘心,掃好米粒後接着包。最終,在我的努力下包了個像樣的!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水裏煮,一個小時後,屋子裏佈滿着粽葉的清香,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迫不急待的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嗯!好吃!不僅有嚼勁且回味無窮!

這就是端午節的風俗之一――包粽子,端午節其實還有許多風俗,有機會再介紹給你們。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先把泡過一整天的粽葉拿出來,再拿一盆泡好的糯米,最後取出粽繩。我們就開始包起了粽子。

首先把兩張粽葉疊起來,捲成漏斗型。再往裏面裝一顆紅棗,加一點米,然後往裏面再加一顆紅棗,用米把棗子埋上就好了。但是這些事情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可難着呢!我在第一步上就出了問題,粽葉怎麼卷也捲不起來,捲到最後,粽葉都破了。我有點想放棄,可我一想粽子的美味後又重新振作起來。

經歷了一番周折,終於做好了前幾步,可是後面的的幾步又讓我發起愁來。“把粽葉兩邊捏起來,壓平。注意,不要裝得太滿。上面的一張粽葉折下來,用粽繩包好。”媽媽不勝其煩的教我。

我終於學會了,雖然有點難看,但是這是我認認真真包出來的第一個粽子,我相信以後會包得更好的!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婆家。外婆正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問:“外婆怎麼包粽子啊,您可以教教我嗎?”外婆説:“好呀,你坐到這來,我來教你。”我説:“好的。”

於是我坐了下來,外婆説道:“我們包粽子需要粽葉、糯米、紅豆……先把粽葉圈成蛋筒形,再往粽葉裏面放一些糯米,再放入自己喜歡吃的餡,把粽葉上面的兩個葉尖往下壓,再拿出一根細繩把它綁起來,放到鍋上蒸一下,香噴噴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照着外婆説的做,不一會兒我就包好了,把它放到鍋上蒸,沒過多久粽子就蒸熟了。

……

我們迫不及待地拿着碗去盛粽子。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吃完都説我包的粽子真好吃。我高興地笑了。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3

端午節到來了!今年,我也成為了包粽子大軍中的一員!

洗乾淨手,我先挑選了又大又扁的葉子,用剪刀剪掉下面硬硬的根,雙手握住粽葉的兩段,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粽葉輕輕的向上一卷!“啊,漏斗快出現了!”心裏開心的想着!沒想到“滋”的一聲粽葉散開了,我只好無奈之下從新捲了一次,“終於搞定了!”一個漏斗出現在我的手中,我挑出了一個又大又紅的棗作為餡料,接着往“漏斗”放了三分之一的糯米,再放入一顆紅棗,最後用小糯米蓋上紅棗,接下來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了——包!

我先沿着粽葉左左右右地包着,“哎呀,粽葉散開了!”沒辦法,只好硬着頭皮將剩下的粽葉包下去!好不容易包好就開始用線綁粽子了!我左手拿着繩的一端並緊緊地按住粽子,右手開始拿着繩的另一端一圈圈地系粽子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粽子終於包好了!“耶,好了好了!”我開心的叫了起來。

我美滋滋地拿起嬌小玲瓏的粽子,然後把它放進了鍋裏,今天真是個充實的一天。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4

每當到端午節,爸爸媽媽都會做美味的粽子。

今年端午節,爸爸媽媽又要包粽子了。其實,爸媽剛開始並不會包粽子,還是小姑姑教給他們的。小姑姑來到我家,帶來了一些黃豆和糯米。爸爸和我卻總學不好,而媽媽卻學會了。粽子包好了,媽媽和小姑姑把粽子放到水池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再放到鍋中煮。

粽子煮好了,我拿了其中一個,只見粽子有四個角,中間的“腰”被粽繩捆得瘦瘦的、緊緊的。剝開粽葉,便看見那粽肉晶瑩剔透的,像鑽石一樣閃閃發亮。聞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清香。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啊!外面的糯米鬆軟可口,裏邊一絲瘦肉被毫不令人注意地帶入口中,肉味和糯米的香味混合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為楚王不聽從自己的勸告,反而懲罰自己流放,最終造成了楚國遭受滅亡,而感到悲痛萬分,於是就投江自盡了。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沒有撈到。於是,人們把米放在竹筒裏然後把竹筒投入江中,希望江中的魚兒吃竹筒裏的米,不要咬屈原的身體。到後來,就漸漸改成了粽子。所以,我們現在每年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都要吃粽子。

粽子那種軟嫩的口感令我難以忘懷!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5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後,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 “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説:“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釐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後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裏填上米,把粽子裏塞結實。最後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後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 篇26

又是一年端午節,早上爺爺對我講,"今天中午吃粽子,我們一起來包吧"。我興奮極了,立即拿了一些米,粽葉和紅棗,跟着爺爺學起了包粽子。

爺爺先拿兩片粽葉,捲成三角形,然後倒一半米,在中間放幾顆紅棗,再把米填滿,把粽子卷好後用線捆好。不一會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於是,我也拿起粽葉,想自己試試,但是怎麼卷都卷不好,米也不聽話的總是向下漏。

原來,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確很難。爺爺耐心在一邊指導我,手把手的交我怎麼卷葉子好看,怎麼加米不會漏。練習了幾次後,終於比較像樣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放到鍋裏蒸,我特別期待。半個小時候後,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在裏面找到了自己包的粽子,興高采烈的吃了起來,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特別的香。媽媽回來知道我包了粽子,特別高興,誇我又懂事又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