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熱門】端午作文四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端午作文四篇

端午作文 篇1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咱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咱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咱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咱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咱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咱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咱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咱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咱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咱們走來,《咱們的節日》一書,為咱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咱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咱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咱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沒月有處五、十五,二十五三個五日,端是開始將每月第一個五日稱為端五。端午節也可以稱為浴蘭節和地臘節。

從古至今,一般端午節人們多要包粽子,並摘許多的葛藤掛在門口的兩旁。今天,奶奶買了許多粽子回來,説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條粽子,這粽子是三角體的,外面是用幾片葦葉包成的,外形十分精緻,還用幾條繩子綁了起來,為了不讓葦葉掉下來。聞着看噴噴糯米味,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子,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塊,啊,味道還真不賴!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公元278年前的愛國的偉大詩人屈原。楚國在秦國在舉進攻中慘敗,秦國一舉攻進成都,大肆燒殺和搶奪,頃見大勢已去,便於五月五日抱着一塊石頭投入汩羅江。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從四面八方趕到汩羅江邊,紛紛駕舟尋救,但還是未能找到他們心目中的愛國詩人屈原,人民為了使讓他們尊敬的屈原的遺體不被惡吞食,人們就自發地做好粽子投入灑中供魚兒食用。

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麼正式地過端午節哩!

端午節_過端午節作文450字

銜泥燕幫助冬老人收起他最後一縷鬍鬚,一夜春雨後,春姑娘邁着輕盈的步伐敲響了春天的大門,把久違的綠色帶給大地。當我們藉助春光還在忙於整理冰凍思緒的時候,端午節輕輕拍了一下我們的肩膀打開了我們塵封的記憶

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提着他的詩句靜靜地走過,留下一串風俗陪伴我們走過幾個世紀,粽子帶着撲鼻的香氣爬上你的飯桌,延續至今它已經不再是那個給魚蝦充飢的食物,豆沙、花生、醃肉、紅棗不知道從何時起鑽進了粽子裏,拴住了你的胃,瞧!那位孩子的口水已經打濕了衣襟。懵懂的孩子們手上的五彩線放飛着快樂的心,那是父母的祝福,銀鈴般的笑聲響徹雲霄!龍舟張開了翅膀飛行在靜靜的湖面上。屈原杯龍舟賽開賽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國人、外國人、連湖中的金鯉也不遠萬里趕來參加盛會。中國的端午節由此聞名世界。

今年的端午節是個特別的節日,中國經過了冰凍、天崩地裂、盛世狂歡、成功。一路走來愛心充滿空氣中的每個氧離子。做一個吉祥、快樂、祝福、追憶的粽子吧,包容起每一份甜蜜,借愛心作翅膀,隨風飄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端午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傳説,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為國忠誠。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過端午節時,人們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等許多風俗。這些風俗都是為了驅邪或紀念屈原的死。

端午節的許多風俗與“五”這個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聽姥姥説,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年把粽子扔下水,是為了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那賽龍舟呢?”我迫不及待的問。“那當然也是為了驅趕江中的龍、蝦、魚,以免傷害屈原的屍體。”姥姥回答説。

不一會兒,姨媽來了,手裏還拎着一袋粽子。我接過粽子,剝開皮,只見裏面的餡兒黑黑的顏色,姨媽告訴我,這是黑米做的,裏面還有蜜棗呢!

我趕緊把粽子遞到姥姥手中,並笑着説:“祝願姥姥端午節快樂!”

姨媽説:“端午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世宇,你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嗎?”我慚愧的説:“還真不知道呢。”姨媽接着説“‘端五節’又叫‘重五’、‘夏節’、‘女兒節’、‘玉蘭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姨媽還説“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我搶着説:“這個我知道,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絲線、香包等。”我一邊説一邊又拿起一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哇!”

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連吃了好幾個,沒想到我自己竟變成了一隻大臉貓。

這個端午過得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