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W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1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説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忠臣屈原,他抱着石頭,跳入江河。老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傷心極了。為了不讓屈原餓死,老百姓們每當自己家有好吃的,都會投入江河給屈原吃。

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夢到了屈原,屈原非常瘦,老人就問道:“我們不是給了你很多吃的嗎?你為什麼這麼瘦呢?”屈原説:“你們給的那些吃的,都被那些魚搶走了。”老人聽了馬上醒來告訴老百姓們。老百姓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忽然,一個小朋友説:“把食物包起來,看起來不像食物,魚就不會吃了。”於是老百姓們就把食物包到葉子裏,再投入江河。這個傳説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慢慢地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把米和肉或紅豆混在一起放進葉子裏,包成一個個粽子,然後放進鍋裏蒸,過幾分鐘,粽子蒸熟後,那香味讓人口水直流。

吃粽子啦!有肉粽、白米粽、蛋黃粽……可好吃了。端午節吃了粽子,還要喝雄黃酒呢!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端午節。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2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説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説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作文8篇】作文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3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來歷呢!

相傳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他的祖國被秦國侵佔,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飯糰、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百姓們又想出用樹葉包飯糰,外纏綵帶的辦法,這就和我們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

貴陽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愛,那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激凌。每當端午節來臨又正好趕上我們上學的日子,我的媽媽就會給我準備一小串用線連成的各種口味的棕子,有肉餡的、有花生餡的、有大棗餡的、還有綠豆餡的等等,還要為我精心挑選兩個最厲害的煮熟了的鴨蛋去學校和同學們比賽,我們的規則是這樣的:誰的鴨蛋撞不破,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時的課堂歡聲笑語,那聲音簡直成了一片歡樂而又興奮的海洋,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一片狼籍的戰場……

至今都好懷念過端午時教室裏那片狼藉的戰場,因為這戰場裏有屬於我們的故事,故事中有歡笑、有興奮,甚至還有我們的淚水……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4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説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自殺,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飯糰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去記住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各家各户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綠油油的粽葉洗得乾淨,左手拿着粽葉,右手舀起糯米飯往裏面飯,還可以加些綠豆,紅豆或蜜棗等,放在鍋裏,煮出來的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了,一切準備好後,爸爸帶我,姐姐,哥哥,還有弟弟出去玩。回到家後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粽子,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直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嚐美味的大餐,説説笑笑開心極了,高興極了。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端午節香甜的粽子!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5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6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説,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棕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我最喜歡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最喜歡唱端午節的兒歌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每年端午節,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最喜歡過的節日,莫過於是端午節了。這一天,爸爸媽媽都會早早起來給我包香噴噴的粽子。他們會採來荷葉,把糯米洗乾淨,把各種材料如糖、棗、肉等準備好,做成餡;然後用荷葉把粽子包起來,用繩緊緊地捆住;最後放到鍋裏蒸。美味的粽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粽子分為素粽子和肉粽子,最常見的就是糯米粽子。對於這兩種粽子,我都比較喜歡,但更偏愛肉粽子。它多汁、美味可口、入口則化、油而不膩,還有一股荷葉的清香,實在是太好吃了。每到這時,媽媽總是指指我:“你這個小饞蟲!”

端午節展示了我國豐富的文化,也給我家帶來了許多歡樂,我愛端午節。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8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我的媽媽一起包粽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我的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粽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粽子的材料,買回來後,我的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我的媽媽説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粽子才好吃。在包粽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衞生,二是吃的時候才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粽子之前,我們包粽子的粽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我的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為了去掉粽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為了增加粽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我的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粽子葉,我的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粽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粽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我的媽媽告訴我説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粽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粽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粽子對我的媽媽説:“嘢!爸爸我的媽媽,看我包的粽子!”,爸爸我的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説:“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粽子了!”聽了爸爸我的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和爸爸我的媽媽包的粽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粽子比爸爸我的媽媽包的粽子要小好多,爸爸我的媽媽包的粽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粽子肚子癟癟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粽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我的媽媽一起包粽子。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喜歡端午節,因為我喜歡吃粽子,在大街上遠遠就傳來一股濃濃的粽香。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賽龍舟,並且還會吃粽子,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有着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艾節”“五日”……端午節小孩子們都會佩帶香囊,端午節大家都會在家裏團聚,一起吃粽子,在這一天,我們都很開心,前年,奶奶還在家裏自己做粽子,我在旁邊看着,聞着極香的糯米味、攪拌着盤裏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奶奶説:“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能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高興,吃不到了,“好了之後,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粽子了,一元一個,絕對是純手工,”我就吵着讓奶奶給我買,奶奶沒辦法,只好給我買我拿着粽子十分高興,不知怎麼,長大之後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麼幼稚吵着讓媽媽給我買。

我只是認為,粽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徵,認為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説起賽龍舟我是很在行的,賽龍舟在我國南方是很流行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20xx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據説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説的正是這樣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裏面藴含着中華文化,讓我們一起繼承中華傳統,讓中華文化永遠發揚光大。

我喜歡的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媽媽去超市買粽子給我們吃。媽媽讓我們在家裏看電視,我高興極了。我打開電視,開始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媽媽好長時間了,還是沒有回來。

我和姐姐都餓了,腦海裏都是香甜的粽子。姐姐就拿起手機,給媽媽打電話。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就給我們煮粽子吃。我剝開粽子皮,把又香又甜的粽子放在嘴裏,真好吃!媽媽還講了屈原的故事,我明白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今天真是開心又有意義的一天!

Tags: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