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

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1

蒸鍋像是着急了一般,“”地不停冒氣,險些把鍋蓋掀翻。一股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不用説,一定是粽子蒸好了!

到了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綠色的粽葉包裹着白色的糯米,一口下去,軟軟糯糯,簡直是讓人回味無窮。這粽子的種類十分豐富,有花生的,有板栗的,有肉的,有蛋的,還有香菇肉沫的,每一種都別有一番風味。

相傳,人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當時的戰國時期,屈原十分忠心於國家,提出各種治國策略給朝廷。朝廷非但視而不見,還罷了屈原的官。國家漸漸衰退,屈原為之着急,自己卻無能為力,他對生活也失去了希望,便投江自殺了。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大魚吃掉屈原的肉身,便紛紛往江中投入糯米做的飯糰,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就同爸媽到奶奶家體驗了一把包粽子。我跟着奶奶一步步來:首先,把粽葉盤成一個角;接着,抓一把糯米填進去,放點花生和肉;再封上粽子“底”;最後,用繩子把包好的粽子捆緊。我看着奶奶包得又快又漂亮,自以為很容易,包出來真叫個奇形怪狀。但是不管怎麼樣,味道還是很不賴的!自己包的粽子難道不是最香的嗎?

端午節,吃粽子,這一風俗能不讓我感到快樂嗎?

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2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陽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説起家鄉的端午節,怎麼能少得了奶奶包的粽子呢?傳説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的屍身,當地的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家鄉的粽子常用棗泥、豆沙或純糯米做成,味道偏甜,而我最喜歡的則是棗泥餡的,澆上蜂蜜,那個香甜可口,真讓人垂涎三尺。家鄉的端午節吃粽子再常見不過了,可戴五彩繩,你們聽説過嗎?

每逢端午節,回到老家,奶奶就會用青、白、紅、黑和黃等五種顏色的絲線來編繩子,顧名思義,五彩繩。這五種顏色分別象徵着東、西、南、北和中,它藴涵着五方,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

奶奶還告訴我,在諸多辟邪習俗當中,用五色絲線係臂,風靡一時,甚是流行。蘇軾曾曰:“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到了今天,五彩繩已經成為了家鄉端午節時特有的民間藝品。

除此之外,端午節時,我們家鄉還有戴香包、吃綠豆糕、掛艾葉等習俗呢!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更愛我的家鄉!

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3

要説起家鄉的端午節風俗,我必然會仔細回想,因爺爺奶奶早逝,我便節假日去的都是外婆家。我是個“不合格"的`家鄉人,為何故説,因為我對風俗這是一竅不通啊,這可不是謙虛。

記得我年幼時,5月5日端午節,外婆在三更半夜雞鳴時便起牀了,因雞鳴很響亮,我便被吵醒了,睡眼朦朧的我,清清楚楚地記得外婆並不拉燈,緣由是因燈太亮,擔心吵醒我罷了,現在回想起來滿滿都是對我的愛呀,外婆輕悄悄的起牀,輕悄悄的穿衣,麻利極了,接着便看看我,這時,我閉着眼睛只睜一條縫繼續看她做事。

外婆出去了不久便回來了,一種沁人心脾的奇特的香味,不用多説,香味便是艾草那獨特的香味,外婆用艾草掃了房屋便一根根的插在牆縫中。用來淨化空氣,驅蚊蟲,其風俗,有句俗詩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就是艾草。

記得還有個方法,就是用藥草洗漱。外婆粗識草藥,外婆上了山,她對山瞭如指掌,一會兒採好了草藥,大約10種,把它們洗乾淨和水煮,當水漸漸從清水轉變成了好看的琥珀色就大功告成了。

對了,還有一大主角就是吃粽子,粽子一開始就是紀念屈原的,因為屈原他杞人憂天。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的好人。後來屈原想不開就投江自盡,百姓擔心他被魚兒吃掉,於是包了許多粽子,不讓魚兒吃掉他。

端午節過了,我回到了家,這次端午節過得還挺開心的呢。

過端午節的作文優秀隨筆4

家鄉有許多的傳統佳節,如:重陽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我最喜歡的佳節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要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傳説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破亡,於是便憤恨跳江,人們怕江裏的魚兒吃掉屈原,於是便包粽子,將粽子投到江裏給魚兒吃。屈原跳江時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們會包粽子嗎?要先到店裏買粽子葉子,再買點糯米,花生,葡萄乾等,先把粽子葉清洗乾淨,然後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葉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狀包起來,最後用繩子一綁就好了,由於我是初學者,總是把它包不緊,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説,蒸了一個小時後,打開一看,雖然皮已經開了,但仍然飄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嘗一口,更是無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過粽子後,還要賽龍舟。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龍舟比賽,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熱鬧的場面。

這就是我們故鄉的端午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尊老愛幼。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Tags:端午節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