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我家這樣過春節作文

欄目: 春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這樣過春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這樣過春節作文

我家這樣過春節作文1

每個家庭的過年方式可能都會有所不同。在這裏,我向你們介紹一下年二十八到年初一我們家是怎麼過的吧!

年二十八,我們在家打掃清潔。我們先分好工,我掃地、拖地和收拾房間,媽媽擦傢俱和抹陽台,爸爸擦窗和擦門。分完工了就開始大清潔。

年二十九辦年貨。媽媽到市場買了葱花、紅羅卜、白羅卜、甘蔗、生菜、葱、芹菜、年花、年桔等。這些東西不是亂買的,它們可是有意義呢!葱花代表一年到尾錢財寬裕。在買葱花時媽媽會精挑細選,選一些又粗又壯又高的葱花。紅羅卜和白羅卜要選一些夠肥大的,有葉有根,葉子茂盛的。紅羅卜代表新的一年鴻運當頭;白羅卜代表子女能夠肥肥白白,健健康康。甘蔗代表來年賺多一點錢,年頭到年尾都有錢借給別人。在買蔗的時候,媽媽會選兩條一二米長的,而且還要有蔗頭蔗尾,用紅繩捆住放在家裏。生菜要完整、粗壯、大約要買十二棵,買回來後,就用一個盆子把八棵生菜放在裏面養着,使它能夠擺放到正月十五,然後把它放在正對着門口的位置。“生菜”、“生財”,生菜代表生意興隆,財源滾滾來。葱要紅頭帶長鬚而且青綠,葱代表兒女新的一年聰明伶俐。芹菜就要選一些葉子翠綠,長得不太高的那種,買回來後就把芹菜種在生菜中央。年花和年桔代表一年四季花開富貴、平安大吉。

年三十,我們先貼好春聯,然後把東西擺放好。吃完團年飯後,我們一家就去逛花街。回來後已經是12點,媽媽就去煮湯圓。全家人圍在一起吃湯圓,這預兆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裏團團圓圓。

年初一,我們去了祖廟走走。祖廟裏人山人海、寸步難行,起碼要走上一個小時才能走到大殿裏面。我們在那裏祈求一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

我家是這樣過年的,是否與眾不同呢?

我家這樣過春節作文2

“劈了啪啦……劈了啪啦……”這一聽就是鞭炮的響聲,我家年前的第一掛炮,就是在小年的晚上放的。從小年到過年這幾天,人們都懷着一種激動的心情來迎接新年。在這些天裏,人們也會在相應的時間裏,幹相應的事。這一切,應該都來自那一句一直流傳下來的歌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後面的在我們家,我倒是沒有看見,不過二十三和二十四,家人們乾的活兒,可是和歌謠上一模一樣的。

在二十三的那一天下午,我剛剛午睡醒來,就聽見媽媽在外屋喊:“吃糖瓜來嘍!二十三,糖瓜粘。”我聽到後,也慢慢地走了出去,不明白媽媽剛才説的是什麼,就懷着一顆好奇的心問媽媽,為什麼二十三一定要吃糖瓜。媽媽聽了後,耐心地回答我説:“這是一句歌謠,是老一輩的傳下來的。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要吃糖瓜來祭灶。”我似懂非懂的明白了,這時,我忽然想起來以前搜索資料的時候,偶然看到的一篇有關於灶王爺和糖瓜的資料。是因為人們把糖瓜給灶王爺,是希望他可以保護人們在新的一年裏面保佑人們的生活和和美美。想到這裏,我為自己以前的留心興奮了一下,便拿起一個糖瓜吃了起來。好甜呀!又甜又粘牙!

到了二十四的時候,全家都忙碌了起來。媽媽和姥姥早早就起了,媽媽登梯爬高擦玻璃,用抹布擦桌子,用雞毛撣子擦櫃子。我當時以為只是簡簡單單的收拾房子,準備過年,但是後來,姥姥告訴我説:“今天是臘月二十四,要掃房!年年都是這一天掃,因為那首歌謠就那麼一直傳下來的,我們也都是照着做的。”

後面的這幾天,家裏面在燉肉,熬魚,包餃子,知道三十那天,大家都很忙!這樣,我才知道,原來從小年到春節,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呢,真有意思!這便是我家的春節,開開心心的.春節!

我家這樣過春節作文3

特別盼望過年,往往是一跨進臘月,就開始掰着指頭數日子,好像春節是一個遙遠的、很難到達的目的地。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辭灶日”。我們那裏也把辭灶日叫做“小年”,晚上一般是吃一頓餃子。辭灶是有儀式的,那就是在餃子出鍋時,先盛出兩碗供在灶台上,然後燒半刀黃紙,把那張灶馬也一起焚燒。焚燒完畢,將餃子湯淋一點在紙灰上,然後磕一個頭,就算祭灶完畢。也有人買些糖果供在灶前,上供的意思大概是讓即將上天彙報工作的灶王爺嚐點甜頭兒,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説好話。

過了辭灶日,春節就迫在眉睫了,家裏人都忙着準備年貨,男人趕集,女人做饅頭——各式各樣的饅頭,有的老人們還會蒸年糕,做“聖蟲”,據説放在糧倉裏,能保證來年五穀豐登。

臨近年除夕,家家開始貼春聯、過門錢,掛燈籠。

到了年除夕,這天下午,女人們帶着女孩子在家包餃子,男人們帶着男孩子去給祖先上墳。上墳回來,掛好家堂軸子,擺好貢品。然後就準備晚上的飯菜。

到了半夜,餃子熟了,父親端起盤子,盤子上盛了兩碗餃子,往大門外走去。男孩子舉着早就綁好了鞭炮的杆子,緊緊地跟隨着。父親在大門外的空地上放下盤子,點燃了黃紙後,就跪下向四面八方磕頭。男孩子把鞭炮點燃,高高地舉起來。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父親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靈的工作。

回到屋子裏,母親、祖母們已經歡聲笑語,準備吃餃子了。年夜裏的餃子是包進了錢的,我們盼望着能從餃子裏吃出一個硬幣,表示來年會發大財。吃餃子之後,晚輩們要給長輩磕頭,而長輩們早已坐在炕上等待着了。我們在家堂軸子前一邊磕頭一邊大聲地報告長輩:給爺爺磕頭,給奶奶磕頭,給爸爸磕頭,給媽媽磕頭……晚輩們磕了頭,長輩們照例要給一點兒壓歲錢,我們那稱“磕頭錢”。

到了大年初一,就開始串門拜年,走親戚,而孩子們就會用自己的壓歲錢買各種玩具,尤其男孩子還會買各種各樣的鞭炮。

走完親戚,就該收收心,投入到寒假作業中,準備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