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精華】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3篇

欄目: 春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3W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1

春節如期而至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精華】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3篇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着吉祥、幸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着人們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裏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説也説不完,等你到了這裏,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每年,我都很期待春節的到來,因為熱鬧,因為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2

泱泱中華,盛開着56朵民族之花;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記載着燦爛的歷史文化。是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歲歲月月,朝朝暮暮;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隨着20xx年春節的步伐越來越近,磐安縣仁川鎮鎮政府出資把大街小巷的房屋粉刷一新。瞧,仁川鎮好溪道路兩旁的商鋪裝修的古色古香;仁川鎮好溪二邊的樹上掛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和一個個漂漂亮亮的中國結。看,大大小小的公園裏擺放着五顏六色的鮮花,絢麗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聽,鼓聲,鞭炮聲,歌聲,樂聲,彙集成氣勢磅礴的交響曲。是啊,鄉村的人們喜氣洋洋地迎接着春節的到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剎那間,除夕的晚上到了。此時此刻,我家裏可熱鬧了,表哥、表姐都來了,我們在一起邊説邊笑,邊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時間過的.可真快呀,只聽見主持人倒報着“十、九、八……一”“當……當……當……”除夕的鐘聲響起了。此刻,我高興的叫喊着:“新年到啦,放鞭炮了。”就在這時,外面的鞭炮聲響徹雲霄,禮花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樣撒下了數不清的花瓣,看到這光彩奪目、千姿百態的禮花令人眼花繚亂。是啊,這一切把除夕夜的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晝。此時,我仰望夜空灑下的點點金雨,凝視地上綻放的朵朵彩花,我和表哥、表姐盡情地拍呀、跳呀、笑呀……啊,這就是家鄉春節的熱鬧場景。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剎那間,大年初一到了,這是我最嚮往的日子,今天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跟隨着爸爸、媽媽去拜年。這一天我不想發財都不行,因為我能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紅包裏面裝滿了壓歲錢,這時我的腰包也漸漸地鼓了起來,臉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是啊,過年就是這樣的隆重,我們的民風民俗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獨特。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篇3

照我們這裏過春節的習慣,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準備過節了。

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着殺豬、做乾麪、添新衣,準備着過節的用品。

到了臘月二十三前後,人們都要對家裏進行一次大掃除,表示要乾乾淨淨地迎接新的一年。二十三那天,人們都要祭灶。以後,人們就使勁地使用灶台了:蒸花捲、蒸麪包、炸油果,為過節準備豐富的食品。同時,還要購買其它的節日用品。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要貼對聯,掛燈籠,營造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傍晚,人們還要敬先人、吃餃子、放鞭炮,之後,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吃着豐盛的年夜飯,樂樂呵呵地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享受着幸福的生活。那晚,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堅持到12點以後,要守歲。

正月初一早晨,小輩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祝賀長輩們進入了新的一年;長輩們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表示對小輩的關心、體貼。然後,大家吃美餐,喝美酒,享受着生活的富裕和節日的歡樂。

初二以後,人們開始走親訪友,向親人們祝賀節日的快樂,傳遞着濃濃的骨肉親情。不論到哪家,主人都喜氣洋洋,熱情招待。有的人們還去看社火。演社火的人們的動作是那樣的嫻熟,姿態是那樣的優美;看社火的人穿着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着燦爛、幸福的笑容。演的人高興,看的人開心,節日的城鄉,到處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到了十五,走親訪友基本接近尾聲。晚上,人們吃過可口的湯圓之後,都要跳火堆,以圖歡歡喜喜、熱熱鬧鬧,期望讓大火把一年的晦氣全部燒掉,好讓自己清清爽爽地面對新的一年。火滅之後,人們把火星揚起來,根據火星的多與少預測一年農業是否豐收。莊子裏張燈結綵,整個村子像是辦喜事一樣,熱鬧而美麗。小孩子們買了各種各樣的花炮燃放,他們即使不跑到門外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色地玩。

近年來,有的村莊自發地組織燃放煙花,向周邊的人們展示着自己村莊的和諧,享受着生活的幸福,洋溢着節日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