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

欄目: 春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春節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1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曆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為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後,我們都叫“入年界”意思就是過了今天新年就算是到來了,所以各家各户都會在自己的家裏,打掃衞生,辦年貨,釀豆腐,做煎堆(年糕)……

到了年三十的除夕之夜,各家各户都會在子時一到時,爭搶第一個點放鞭炮:我們當地叫“打頭炮”。而到了年初一的早上,打開門的第一件事也是放一串鞭炮,這就叫開門紅。我們客家人把年初三稱為“窮鬼日”,那天,把堆積的穢物徹底乾淨地清掃出去,叫“送窮鬼”。

這就是我們客家人的過春節風俗。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2

元宵節到了,民間有三個習俗:一、吃元宵;二、看花燈;三、放煙花,今天我就在這兒説一説。

元宵有很多種口味:黑芝麻、藍莓、巧克力等等,其中我最愛吃黑芝麻的了,外皮滑溜溜的(呵呵,聽起來怎麼那麼像肥皂?)咬一口餡就出來了,不是那麼甜得發膩,也沒有那麼淡。好吃!嘻……

我們也去看了花燈。剛入廣場大門,可以看到兩隻高抬着頭的鳳凰,下面整齊地站着賣熒光棒的小販,嘴裏不停喊着:“走過路過別錯過!”走到中間,看見一個大碗,釉色清晰明朗,真像明代的青花瓷!碗的下面還有還有“配餐”:大葱、辣椒、彩椒、西紅柿。大碗的前面是一個小舞台,舞台後有八隻張牙舞爪的長龍,威風凜凜。大碗的後面是三座冰雕,全是具有古典風格的房屋!大碗的左面是十二生肖有牛、虎、羊……咦?這是老鼠還是松鼠?

晚上,我們看了煙花。呵!從鐵人廣場一直排出兩、三千米,這也驗證了一個謎語:世界上最長的車是什麼車?答:堵車。我不耐煩了,和媽咪下車看。煙花有紅色、橙色、金黃色、綠色、紫色,那最好看的煙花也是最大的:砰,砰,砰,三個金黃色的煙花,形成了一個金黃色的樹,漂亮極了。還有“黃金瀑布”、“變色花”……

今年,我們歡歡喜喜的鬧了元宵節。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3

現在的人吶,總問:“今天幾號了?”“這是幾月啊?”這裏的幾月和幾號,恐怕就是公曆的幾月幾號吧。公曆是通用的,沒錯,但也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的歷法啊,很多同學都問:“今天幾號啊?”於是有人答道:“26日。”竟無人説是9月9日。好不容易有個人説了,我順便搭了句重陽節,他居然説重陽節是公曆的。真不知,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是不是要遺忘在我們這個時代了,我們也許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今天是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每個中國人都該記住的節日,也是每個中國人都該傳承下去的節日。在這天,人們要漫山遍野插茱萸來表達他們對節日的熱愛。大部分人在這天都會登高,這就是我們的風俗習慣。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為什麼是傳統節日呢?因為它包含着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是我國民族風情的高度凝聚,這樣的節日,怎麼能忘記?

中秋、端午、重陽等節日,是我們的精魂。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萬不可忘了老本啊!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的根基都沒了,那麼遇上狂風暴雨還怎麼自力更生!我們這個千年屹立不倒的祖國,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有着風格各異的傳統風情,不可否定,我們的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我們的祖國是個有志氣的國家,萬不可因為崇拜他國而拋棄了自己啊。

説這些,不是想攻擊他國,也不是想提高我國文化,只是想告訴人們,在接受他國文化的同時,千萬別丟了自己!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4

轉眼又到了中國最重大的節日,春節,通常在這個時候,小孩子最高興,因為有紅包拿,當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這裏的春節習俗吧。

正月初一的早上,媽媽都會煮好熱騰騰的湯圓,然後,我們就會和爸爸忙上忙下的搬張桌子出來,在桌子上面擺好8個碗,8雙筷子,整齊的擺放好,接下來,就該把熱乎乎的湯圓盛在碗中啦,最後爸爸就會跪着燒紙錢。祭拜完了以後,我們都爭先恐後的搶吃湯圓,因為吃老祖宗吃的東西不會生病。

其實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春節習俗,可是它卻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祭拜,是對長輩的尊重,我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思念,體現了一個孝字。

不管是什麼樣的春節習俗,都應該很好的傳承下去,不是嗎?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5

春節,人們俗稱“過年”。那麼,人們過年一般幹什麼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習俗了。

在大城市裏,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潔自己的房子,貼對聯,購買年貨,然後把買來的新花草擺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豐富的團年飯。人們吃完團年飯後,就在規定的路段上放煙花,或者在家看電視轉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的除夕是這樣過的:大清早,人們就起來了。換上新衣裳以後,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家家户户的院裏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户户的燈籠都亮了,紅紅火火一片。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人人挨家挨户到處串門,好不熱鬧。

大年初一,城市和鄉村的人們,都帶着年貨,有的去廟裏上香;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有的一家一起出去遊玩。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習俗。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6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裏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裏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7

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天,是傳統的小年,是灶神爺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灶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裏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着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裏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夥,五個一羣,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着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正月初二,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賀。這天,是不可以説不吉利的話的。

元宵上市,春節最後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綵。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是要吃元宵的。

過了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天氣迴轉,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8

我的家鄉在廣東肇慶的一個小村莊裏,這裏有許多的水田和魚塘,具有濃濃的田園氣息!

這裏的春節很有節日氣氛!在春節前,每家每户都貼了對聯、門神;準備了一米多高的鐵桶來蒸肇慶裹蒸粽;買柑桔放在自家門口;果盤裏盛滿了花生、糖果、瓜子等節日食品。

到了春節,家家户户的孩子高高興興地拆開父母給他的紅包買沙炮、煙花和鞭炮。回到家後,孩子們把沙炮扔在地上造成了“砰”的一聲;把鞭炮點燃,嚇得院子裏雞飛狗走;把璀璨的各式各樣的煙花點燃,讓小村莊充滿了耀眼的色彩!大人們把春節前蒸好的裹蒸粽當節日禮物送給遠來的親戚、朋友

到了春晚,家家户户把電視機打開,收看多姿多彩的煙花晚會。看完晚會後,就拿起湯勺煮湯圓,為什麼煮湯圓呢?因為湯圓代表了團團圓圓。

到了深夜,人們還是睡不着,因為他們還在回味這富有節日氣氛的春節呢!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9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方過年的方法、風俗都不一樣,我們温州過年也有一些特別的風俗。

風俗一:“嗒—嗒—嗒—”在菜市場門口的一個小攤子裏發出了陣陣聲響,攤子邊上石臼中有一團白白的軟軟的東西正在被一個老年人拿着錘子敲打着,邊上桌子上還有許多花紋的印版,有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也有元寶狀的。他們把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再用印版做出不同的花紋。最大的元寶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我看着那白花花的年糕直流口水。

風俗二:一陣肉香撲鼻而來,我在奶奶家陽台上的一角發現了醬油肉和鰻魚鯗。那陣陣香味讓我覺得這兩種美食肯定很美味,在鍋裏蒸了後味道更濃了。我們温州人習慣在農曆十一月份開始曬醬油肉。喜歡自己在家中自己做的人一般先放在將有中浸泡,然後曬乾後食用,別有風味。鰻魚是我們温州特產,温州人一般會去菜市場會挑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刨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魚鯗,鰻魚鯗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風俗三:新年的第一天全城都在休息,但是晚輩向家中的長輩要叩拜行禮。拜年的時間一般都在初二到初十或至十五。到親戚家拜年時要帶上禮品。我聽爸爸説過在50年以前禮品都比較簡單,基本上都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子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草紙上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

過年温州也是照樣熱鬧,雖然風俗不同,但是各有各的禮節,都很有趣。我覺得過年那種喜氣是一般節日體會不到的那種高興、驚喜。

過春節的風俗作文10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從初一到十五,每天都很熱鬧。雖然在春節期間大家都很忙碌,但這是幸福的忙碌,是快樂的忙碌。

除夕那天是最值得我們慶祝的一天,因為今天的我們所有的家人團圓到一起聊聊天,津津有味地品嚐着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喜悦。整個家裏被笑聲包圍着。我們更是幸福的,穿新衣,帶新帽。還有壓歲錢哦,呵呵。看着美麗的煙花在空中繽紛的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滿滿的祝福,在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的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國家都被祝福聲和鞭炮聲包圍着。

年年伴隨我們的還有那精彩的春節晚會,甜美的歌聲、精彩的舞蹈、神奇的魔術、還有那讓我們笑的前仰後合的相聲和小品。12點的倒計時更把我們帶進了嶄新的一年。新年好、新年好。祝福大家新年好。在祝福聲中我們結束守歲。美美的進入夢香。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大家都要走親訪友去拜年,帶着精心準備的禮物,帶着祝福互道聲“新年好”。在熱熱鬧鬧中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户户都會吃元宵,代表着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是多姿多彩的,我們是幸福的。這就是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