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品】重陽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十篇

欄目: 重陽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700字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重陽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十篇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1

中學優秀作文:重陽節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藴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閲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着説:“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説:“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説:“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裏甜甜蜜蜜,心裏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2

家鄉的重陽節,充斥着濃郁的地方特色。

登高賞景。眺望遠方,頓時感到胸懷若谷。

遍插茱萸。心情略有些沉重地插上茱萸,寄託心中對親人的思戀,對故土熾熱的愛。也祈願着一家平安。

吃重陽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願子女百事俱高。這是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多麼樸素卻又令人潸然淚下的愛!

飲菊花酒。屈原的《離騷》中曾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來飲菊花酒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後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於是,飲菊花酒的習俗就一代一代源遠流長。

……

不過,眾多習俗中,我還是最愛飲菊花茶。在温暖的陽光下,呷一口純正的杭白菊花茶,頓感神清氣爽,精力充沛。

我的家鄉嘉興,盛產杭白菊,亦稱甘菊。以杭白菊加工精製的產品用以泡沏飲茶,其色、香、味、形堪稱“四絕”,有清心解渴、消暑除煩,潤喉生津之功效,能與西湖“龍井”媲美,素有桐鄉一朵花之稱,已有三百多年栽種歷史。杭白菊中的極品——胎菊,是杭白菊的精華,在一棵菊苗主幹上採摘下來的花蕾,它吸收了整棵菊苗的精華,最先含苞待放就被採摘下來。這時採摘下來的胎菊花粉最多,沖泡出來的花茶黃中帶綠、清香誘人,細細品嚐,令人心曠神怡!

杭白菊不僅僅是茶中珍品,更是極好的藥用材料。它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神農本審經》曰:"菊花味苦、平、主、風、頭暈、腫痛、目俗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痺、久服利血氣,輕身耐勞延年";《本草綱目拾遺》説:"……白菊花,千葉者佳,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療肌熱入氣";《本草從新》記載:“甘菊花…家園杭產者良,有黃、白兩種,單瓣味甘者入藥、點茶、釀酒、作枕俱佳。”據醫學分析,杭白菊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壓、偏頭痛、急性結膜炎等症。

杭白菊果真是珍品啊!

重陽節,飲菊花茶可真是的享受啊!

而桐鄉也因杭白菊種植面積廣,佔全國90%以上,而被譽為“百花地面”!

杭白菊,願她永遠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樸實的“百花地面”散發她特有的古樸、醉人的芳香……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3

落葉蕭蕭,流水潺潺,一席不食人間煙火清靜之地,燕雀橫飛,蜂圍蝶陣,一處遠離紛擾之所。

山頭,腐化的巖石上,白衣少年,衣袂翩翩,如血的夕陽就綴在那一扭緊鎖的眉宇上,雙眸忽明忽暗地消失在遠處的青山上,很久,很久……思緒隨風起,被樹枝劃成一條條,一段段……

小時候想着長大,憧憬着未來湛藍的天空和清碧的海水,憧憬着意氣風發的年代喊出“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時堆滿眼角的笑容……然而,在一個月散星稀的夜晚獨坐庭院,聽着樹葉瑟瑟的聲響,卻吟出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般孤寂的詩句

我知道,就在那一刻,一切都已改變,青春的私語爬上心台,像一個迷足的孩子,摔得渾身是傷。是誰在午夜時分喚起你峨眉輕蹙,歎息陣陣,是誰在深夜默唸着誰的名字,直到殘月西沉……因緣?宿命?錯落的過往?我不知道,心已在逝去的時光裏一點點剝落,無瑕去追思那種難捨的依戀到底有多少真實性,只是在萬籟俱寂的時刻用文字縫補着過去的點點滴滴,藉着燈光的影子營造出淡淡的孤獨氛圍,逡巡,浸泡,沉醉其中。

不思量,卻又日益難忘懷,難忘懷,卻又故作不思量。矛盾,迷茫充斥着孤寂得落寞的心海,將靈魂拋在絕壁上,跌跌撞撞地行走。幾許愁,幾多憂,折摺疊疊,堆堆砌砌,盈得滿目皆瘡痍。生命的色澤慢慢潮濕,褪色,落得一紙朦朧的黃。

恨自己為何喜歡勾勒出旖旎的明天,卻又不曾去追求那跳動的畫面,究竟缺少什麼?勇氣?信念?還是一雙緊握的手?我不知道,回憶支撐着生命的繼續,蜿蜒連亙出溝壑道道,悠遊其中,痛苦並煎熬着,望盡紅塵天涯路,黯然消魂,拾得憂傷縷縷。沒有緣由,是與生俱來的,暗藏在體內,到某個階段便會傾城而出。

夕陽已隱褪層去後,燒得天邊妖紅欲滴。登高,只願心隨風去,空空地感沉山野中如詩如畫的風光,卻沒想到舉趾投足已抖落滿地惆悵,像遣留在地的花瓣,被風輕輕托起,翩飛,遠去……

為何這般不解風情,總撩得我心意煩亂,難道沒有地方能夠淨化,淡然如此凌亂的思緒……

罷了!罷了!孤獨也好,寂寞也罷,都是一個人的事,又何必去打擾別人。思落此處,理理髮梢,轉身,向山下走去……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4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至於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藴。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的無奈,還剩下些什麼?今年的重陽,同樣由於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陽,又將會怎麼樣呢?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5

九九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東漢(25;220)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説:九月九日你們家有大災難,如果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桓景到那天就率領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難去了,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發現家裏的雞犬全都死了。從此,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於是沿襲成俗,遂成佳節。

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歷代以來,漢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羣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幹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

歷代詩人都喜歡重陽登高賦詩,唐代(618;907)大詩人工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方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薰後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薰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薰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衞生習慣的。

菊花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晉代菊花酒製法是:採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構相諸藥方佳。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説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的療效。

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在重陽節食用。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義。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6

一個值得愛的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秋高氣爽,人們登高,可強健體魄,調劑身心;是發揚我國傳統孝道和報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奶奶的臉已佈滿風霜,無情的歲月在她的眼角和前額,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髮上,鋪上了一層層透亮的白霜。而長年累月的操勞使這雙手已不再細膩,結出厚厚的老繭!

在小時候,爸媽為了養家,工作經常要加班,就把我託付在了奶奶家。從小,我覺得奶奶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幼兒園,她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小學,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交通安全、和同學和好、要聽老師的話……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裏,這麼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奶奶不認識字,可經常要我把做完的作業拿給她看。她戴着老花鏡,有時把我的作業都拿反了,還鄭重其事地看着,她主要是看括號和橫線有沒有填上字,看完還不斷自言自語地喃喃,好,好!

而在家裏,奶奶總是不讓我幹這不讓我幹那,總是説:“小孩子家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而現在我也學會了頂嘴:“什麼啊,什麼小孩子家家的`,課本的我會了,你不讓我做,我就偏做!”就這樣和奶奶槓上了。後來,奶奶拿我沒辦法,就和我搶着家務活,可我做家務還沒幾天,就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了,而奶奶,卻開心極了。

奶奶每天在忙碌着,每當我一放學,她都給我準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着我。半夜怕我着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奶奶喜歡看閩南語頻道,可我作業一做完,總是搶着遙控器,看我喜歡看的貓和老鼠的卡通片,沒有體會奶奶的感受。

隨着年輪的增長,我心更上一層樓,奶奶的愛,讓我學會了做人,明白了學習的目的。當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要付諸行動。奶奶喜歡喝茶,我每天將為她沏一壺香飄四溢的茶,為她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樑,揉揉背!學習上,用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在生活中,奶奶教會了我許多,這麼多年來,是您教會了我生活的常識!

奶奶,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

在重陽節之際,祝:奶奶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年國慶恰逢重陽,在這喜上加喜的日子裏,我決定帶着好婆去遊一遊聚沙公園。

重陽節這天,我起了個大早。今天陽光明媚,秋高氣爽,空氣中夾雜着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吃過早飯,我便催促着爸爸送我和好婆去聚沙公園。在車上,我仔細地端詳着好婆。時光如梭,我成長了,羽翼越加得豐韌,而好婆也漸漸仿若樹上的年輪一年年地蒼老,歲月與光陰的洗禮使好婆的身體不再年輕。不知不覺,好婆老了。無情的歲月讓她的額頭爬滿了皺紋,黑髮裏夾上了根根銀絲,但她看上去卻依然顯得很有精神。

神遊間,爸爸已經在催我下車。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石碑,上面刻着“聚沙朱塔”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趕緊拉上好婆站到石碑前,讓爸爸給我們照張相。沿着公園的石階小路,我牽着好婆的手慢悠悠地往前走,邊走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右手邊是一個人工湖,我説:“好婆,您看這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波光粼粼,湖邊柳絲低垂,婀娜多姿、臨風起舞,像不像少女在一塊大鏡子上跳舞啊?”“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確實很像,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好婆笑眯眯地説。

不知不覺來到了九曲橋上,看到橋下一羣羣魚兒悠閒地游來游去。我叫起來:“好婆,快看湖裏的魚,好多啊,真漂亮!”好婆説:“你眼睛可真尖,我們來喂點食給它們。”正巧帶了幾包餅乾,我打開一包,捏碎了往湖裏一撒,一羣羣魚兒簇擁而來,圍着餅乾爭搶。好婆看見了,也拿起一包餅乾,學着我的樣子喂起了魚。“快看,快看,”好婆驚呼道,“一條大紅鯉魚把那條小金魚的食物搶走了!”好婆把一整包餅乾捏碎了直接一起倒進了湖裏,來的魚更多了,魚兒們你擠我,我頂你,十分有趣,其樂無窮。好婆邊拍手邊開心地説:“這下大家都有得吃了!”

喂完了魚,我帶好婆去了遊樂園。好婆説:“都這麼大的孩子了,還來玩這些嗎?”我搖搖頭説:“小時候,總是您陪着我玩,今天,我是帶您來玩的。好婆,您快坐上鞦韆,我來推您。您放心,我會輕輕慢慢地推的。”好婆明白了我的心意,爽快地坐上了鞦韆。我説:“坐穩了啊,我要推了。”好婆笑着點了點頭。於是,我輕輕地推起了鞦韆。頓時,遊樂園裏響起了好婆爽朗的笑聲。“康寶,我太開心了,我好像回到了小時候。”接着,我們又去和千年古銀杏合了個影,還參觀了雄偉的聚沙寶塔。好婆還不忘給我講述有關它們的美麗傳説。一路上歡聲笑語,好婆也彷彿年輕了許多。

回家的路上,好婆説:“謝謝你,康寶,今天我很開心,你真是個乖孩子。”我和好婆都開心地笑了起來。我在心裏默默地説:“好婆,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8

小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又讓我想起了詩聖王維寫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裏面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所以藉此機會為長輩們多做點事,以表達敬意。 今天過重陽節了,長輩們忙忙碌碌準備好晚餐,香噴噴的佳餚陸陸續續的端上餐桌,我主動幫忙把爺爺奶奶的碗先盛好湯,杯中倒上爺爺愛喝的米酒,然後叫大家吃飯嘍!此時一大家子坐滿一大桌。用餐前爸爸提議先把每人每杯子倒滿愛喝的酒或飲料舉杯共同祝願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壽比南山。”我大聲説好,用一杯飲料同時敬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頓時他們高興地都説我長大了懂事了,豎起大拇指誇我真棒!還囑託我要好好學習。我聽了心裏樂滋滋的,連忙説:“好的,您們放心我一定努力讀書,以後長了一定孝敬您們。”此時歡聲一片。晚餐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度過,一桌好菜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開心極了。

晚餐過後大約一小時,趁着家人都圍在爺爺、奶奶身邊拉拉家常、邊看電視,我就提議要求爸爸給爺爺洗腳,媽媽給奶奶洗腳,我幫媽媽和爸爸洗腳,結果大家詫異了説不要了,我執意要求要做,這就是孝敬老人的行為,希望每年重陽節都這樣,晚輩要給長輩洗腳,感受愛的温暖。結果都同意了,爸爸用桶、媽媽用臉盆裝了合適温度的熱水,給長輩們洗腳,看着這個場景我似乎覺得很温馨,爺爺奶奶剛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後面爸媽用真誠的行動感化了他們,爺爺奶奶接受了,享受了一生以來第一次的特殊的“洗腳”。 看着爸爸媽媽用手輕輕地放入水中,順便輕輕地按摩長輩的腳,邊説邊聊,可有意思了。爺爺奶奶一直笑盈盈的滿臉幸福的樣子,我看了很感動。 過了一會爸爸媽媽給爺爺奶奶的洗腳任務完成,我主動用臉盆裝好水給媽媽洗腳了,我漫不經心地把媽媽的褲腳捆上去,把我這小手輕輕摸上媽媽的腳上,問媽媽:“水燙嗎?”媽媽説不燙。此時我抬起頭看到媽媽的眼眶濕潤了,紅了,我知道,媽媽這是高興,是幸福的淚水,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們。

今年的重陽節過的很特別也很有意義。比往年就是不一樣,希望重陽節這天給長輩洗腳的做法一直在我們家延續下去。俗話説:百善孝為先,這是一種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行動吧!讓所有的家庭更温馨、更和諧、更幸福!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9

“重陽節?今天是重陽節?哈哈!早忘記了哦!”

走在中關村市場,不時的詢問一些朋友今天重陽節怎麼過。大多的人卻陷入了這種驚訝、茫然的狀態。説到重陽節我便想起王維的那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來。

今天的重陽節,也是第19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一個詩意又温馨的節日。然而在浮躁,匆忙的經濟市場生活工作中,重陽節的黃金甲正隨着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關村廣場我遇到了一位正拿着報紙找工作的小夥子,他對報紙看的非常執着,還不時的用筆點點畫畫。年輕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話下的,可這位小夥子卻深深的被失業的圈子套住了。他對我説這麼一句話,“工作都沒有,吃飯都是問題了,那還有心思登高望遠,月飲菊花酒呢?既是對親人的思念這時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裏罷了。”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家鄉,重陽節雖沒有什麼山珍海味,然而插茱萸,吃餈粑是非常普遍的。只記得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奶奶就會宰殺自己養的雞鴨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們前來享用。其實反哺之情,人人都有。然而有多少人能體會此時的父母親自宰殺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實用意呢?一對坐在家樂福門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爺、老太太,他們攜着手,顯得無比的親近。他們對重陽節有這深厚的感情,子女們成天忙於工作,他們只有兩個字“理解”。今天購點好東西,晚上等他們回來吃個團員飯。非常多人不知道父親節,也遺忘了母親節。更多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陽節也是老人記節。一句問候,一個不長的電話他們都會會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關村,市場裏面忙忙碌碌,氣温比外面的要高的多,然而感覺並不是非常舒服。他們有的坐在櫃枱,有的站着拉客,有的高聲吆喝。等等的。總之顯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陽節,沒有帶孩子,老人出去溜達啊?”

“哪有時間啊!工作這麼忙,生意又這麼慘淡經營的,也沒心思。”這是一位在中關村幹了八年的朋友和我説的感到無奈的一句話。

禮拜一,中關村按道理也是一個比較安靜的時段。只是“九九”相對來説有點過於冷淡和平靜。我從E世界到海龍,從海龍到科貿鼎好再到太平洋,一樣的平靜,也一樣的“忙碌”。只不見有關“九九重陽”的促銷活動。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10

親愛的朋友們:

泱泱中華,禮義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我們又迎來了九九重陽和第27個老人節。

孝,是人性的根本,是人倫關係的傳承。古往今來,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父母對於兒女的慈愛,出於本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兒女對父母的孝敬,天經地義,是親情的反哺與回報。

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一個懂得並踐行孝老愛親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一個孝老愛親的家庭,是最温暖的家庭;一個孝老愛親的社會,是和諧發展的社會;一個講求孝老愛親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為,我們都有老去的一天,我們終將也會成為老人。親愛的同胞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我們的孝心,用我們的真心,用我們的熱心,用我們的點滴行動,匯聚敬老的温暖,譜寫出孝老愛親的美德華章——

如果您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那就請您拿起電話,與留守在家的父母親人説一聲辛苦,訴一下思念,問一聲冷暖,多一句囑咐,用最誠摯的語言拉近時空。因為血濃於水的思念很美,真的很美......

如果您尚為人子女,那就請您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他們多做一次飯,多梳一次頭,多洗一次腳,哪怕只是回家多蹭一次飯......老人的歡樂,與金錢無關!

如果您已為人父母,那就請您做好表率,用您的一言一行將敬老愛親的美德代代相傳。對於孩子,您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您今天的言行,必將是他們明天的榜樣。因為,只有今天的"孝",才會有明天的"被孝"。

如果您是社會成功人士,那就請您用您的愛心,為更多需要幫助的老人伸出援手,送上温暖和關愛。您奉獻的是勞動或勞動的結晶,老人們收穫的是快樂和希望! 因為你,所以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我們民族的光榮傳統才有了更好的傳承!點滴行動匯聚温暖。親愛的同胞們,網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行動傳播美德,用愛心温暖社會,讓孝老愛親的文明之風吹遍十星故里。最後,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幸福、快樂!

縣文明辦

**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