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芭蕉花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06W

本篇芭蕉花閲讀答案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為需要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內容如下:

芭蕉花閲讀答案

篇一:芭蕉花郭沫若閲讀答案

郭沫若

在我們四川的鄉下,相傳芭蕉花是治頭暈病的良藥。母親有頭暈病,她一犯病,我們便四處託人去買芭蕉花,但是很不容易買到。

我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又犯病了,我同比我大四歲的二哥來到天后宮。天后宮離我們家不過半里路,裏面有一座私塾。大概是中秋前後吧,私塾已經放假了。我們從圍牆的窗口看見私塾的園子裏有一簇(c))芭蕉,有一株剛好開着一朵黃花,樣子像尖瓣的蓮花。我們歡喜極了,便翻進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過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託進去的。

我們好不容易把花摘了下來。二哥怕人看見,讓我把花藏在衣袖裏。回到家裏,二哥叫我把花獻給母親。我捧着花跑到母親的牀前。母親問我是從什麼地方拿來的,我便照直説了。母親聽了非常生氣,叫我和二哥跪在牀前,連連歎氣,説:“啊!我生下了你們這樣不爭氣的孩子,為孃的倒不如病死了好!”我嚇哭了,二哥也哭了。父親曉得了,他把我們拉到大廳裏,讓我們跪在祖宗的牌位前,打了我們一頓。這是我第一次捱打,所以至今還記得。

我和二哥捱了打,都很傷心,但是我不知道父母為什麼這樣生氣。母親病了要吃芭蕉花,我們好不容易掐了一朵回來,這有什麼不對呢?

這朵芭蕉花沒有作藥用,二哥拿去送還了天后宮,大約供在聖母的神座前,最後幹掉了吧?

我離家已經十二三年了,一想到母親,這個故事便無端地湧上了心頭。

1.在文中找出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在下面畫“~~~~”。

2.在文中用“‖”把這篇文章分為四段,再寫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3.“我”和哥哥只不過摘了一朵芭蕉花,父母親為什麼那麼生氣?

4.文章的最後一句表達出“我”的什麼感情?

5.聯繫文章內容,想想文中畫“____”的句子應該怎樣朗讀,在正確答案下面畫橫線。

《芭蕉花》答案

1.有一株剛好開着一朵黃花,樣子像尖瓣的蓮花。

2.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5自然段‖第6自然段。

第二段:寫為了給母親治病,我和二哥到私塾園裏摘芭蕉花。

第三段:我們把花獻給了母親卻捱了打,把花送回了天后宮。

3.父母親怕自己的孩子染上壞毛病,希望他們做誠實、正直的人。

4.這句話表達出“我”對父母親教育的感激之情。

5.稍快一些 生氣 稍重一些

《芭蕉花》閲讀答案

篇二:芭蕉花郭沫若閲讀答案

作者知道摘芭蕉花是對天后聖母(供奉的神)的不敬,所以不敢在摘,但這是前輩們的封建,難道母親的身體比無用的神還重要麼。

作者想去摘這花,讓母親的身體不在為病所折磨,為此寧願褻瀆神明,所以作者不願知道不能摘花原因,理所當然的懷疑自己的這一進步。

小時候很孝順。有一次,媽媽得了一種“暈病”,不知從哪兒聽説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就想弄一株來。可市面上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裏去找。恰好那座花園裏的芭蕉剛剛開了一朵大黃花,和哥哥就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事後,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讓她很傷心,便教育了他一番,叫他以後要誠信做人。對這段往事,郭沫若一直牢記在心,直到後來成為中國的大學問家,也未曾忘記。

最後一句,作者對失掉摘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氣發出疑問?

篇三:芭蕉花郭沫若閲讀答案

這是我五六歲時的事情了。我現在想起了我的母親,突然記起了這段故事。

我的母親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貴州省黃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當時黃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歲的四姨,在公堂上自盡了。‘外祖母和七歲的三姨跳進州署的池子裏殉了節,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難了。我們的母親那時才滿一歲。劉奶媽把我們的母親揹着已經跳進了池子,但又選了出來。在途中遇着過兩次匪難,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銀首飾,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義的劉奶媽在農人家裏討了些稻草來遮身,仍然揹着母親逃難。逃到後來遇着赴援的官軍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貴州省城,其次又流到雲南省城,倚人廬下,受了種種的虐待,但是忠義的劉奶媽始終是保護着我們的母親。直到母親滿了四歲,大舅赴黃平收屍,便道往雲南,才把母親和劉奶媽帶回了四川。

母親在幼年時分是遭受過這樣不幸的人。

母親在十五歲的時候到了我們家裏來,我們現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聽説還死了一見三姐。那時候我們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灑掃要和妯娌分擔,母親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贅。

白日裏家務奔忙,到晚來揹着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母親因為這樣過於勞苦的原故,身子是異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時候總要暈倒一回,在舊時稱為“暈病”,但在現在想來,這怕是在產褥中,因為攝養不良的關係所生出的子宮病罷。

暈病發了的時候,母親倒睡在牀上,終日只是呻吟嘔吐,飯不消説是不能吃的,有時候連茶也幾乎不能進口。像這樣要經過兩個禮拜的光景,又才漸漸口復起來,完全是害了一場大病一樣。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這暈病關連着的。

在我們四川的鄉下,相傳這芭蕉花是治暈病的良藥。母親發了病時,我們便要四處託人去購買芭蕉花。但這芭蕉花是不容易購買的。,因為芭蕉在我們四川很不容易開花,開了花時鄉里人都視為祥瑞,不肯輕易摘賣。好容易買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們小的時候,要管兩隻肥雞的價錢呢。

芭蕉花買來了,但是花瓣是沒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裏的蕉子。蕉子在已經形成了果實的時候也是沒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幾乎還是雌蕊的階段,一朵花上實在是採不出許多的這樣的蕉子來。

這樣的蕉子是一點也不好吃的,我們吃過香蕉的人,如以為吃那蕉子怕會和吃香蕉一樣,那是大錯而特錯了。有一回母親吃燕子的時候,在牀邊上挾過一箸給我,簡直是澀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親的暈病關連着的。

我們四川人大約是外省人居多,在張獻忠剿了四川以後—一四川人有句話説:“張獻忠剿四川,殺得雞犬不留”—一在清初時期好像有過一個很大的移民運動。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會館,便是極小的鄉鎮也都是有的。

我們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河州府的寧化縣,聽説還有我們的同族住在那裏。我們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時分人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個小小的村裏。我們福建人的會館是天后宮,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聖母”。這天后宮在我們村裏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歲時候的事了。我們的母親又發了暈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歲,同到天后它去。那天后宮離我們家裏不過半里路光景,裏面有一座散館,是福建人子弟讀書的地方。我們去的時候散館已經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後了。我們隔着窗看見散館園內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剛好開着一朵大黃花,就像尖瓣的蓮花一樣。我們是歡喜極了。那時候我們家裏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處都找不出。我們商量着便翻過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過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時還不能翻過,是我二哥擎我過去的。我們兩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來,二哥怕人看見,把來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裏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獻給母親。我捧着跑到母親的牀前,母親問我是從甚麼地方拿來的,我便直説是在天后官掏來的。我母親聽了便大大地生氣,她立地叫我們跪在牀前,只是連連歎氣地説:“啊,娘生下了你們這樣不爭氣的孩子,為孃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們都哭了,但我也不知為甚麼事情要哭。不一會父親曉得了,他又把我們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們一陣。我挨掌心是這一口才開始的,我至今也還記得。

我們一面捱打,一面傷心。但我不知道為甚麼該討我父親、母親的氣。母親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別處園子裏掏了一朵回來,為甚麼就犯了這樣大的過錯呢,芭蕉花沒有用,抱去奉還了天后聖母,大約是在聖母的神座前幹掉了罷?

這樣的一段故事,我現在一想到母親,無端地便湧上了心來。我現在離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風雨飄搖的深夜,天涯羈客不勝落寞的情懷,思念着母親,我一陣陣鼻酸眼脹。

啊,母親,我慈愛的母親喲!你兒子已經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時摘取芭蕉花的故事,為甚麼使我父親、母親那樣的'傷心,我現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氣。這難道是進步嗎?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寫於福岡

摘自: 原載一九二五年四月一日《晨報副鐫》

篇四:芭蕉花郭沫若閲讀答案

芭蕉花》閲讀理解的3道題。急啊!1、《芭蕉花》用了什麼記敍順序?2、文末説作者已知道當年為何使父

母那麼傷心我先已知道;他知道什麼?3、郭沫若的母親於毛澤東的母親有何不同?《芭蕉花》全文如下

這是我五六歲時的事情了。我現在想起了我的母親,突然記起了這段故事。我的母親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貴州省黃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當時黃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歲的四姨,在公堂上自盡了。外祖母和七歲的三姨跳進州署的池子裏殉了節,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難了。我們的母親那時才滿一歲,劉奶媽把我們的母親揹着已經跳進了池子,但又逃了出來。在途中遇着過兩次匪難,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銀首飾,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義的劉奶媽在農人家裏討了些稻草來遮身,仍然揹着母親逃難。逃到後來遇着赴援的官軍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貴州省城,其次又流到雲南省城,倚人廬下,受了種種的虐待,但是忠義的劉奶媽始終是保護着我們的母親。直到母親滿了四歲,大舅赴黃平收屍,便道往雲南,才把母親和劉奶媽帶回了四川。母親在幼年時分是遭受過這樣不幸的人。母親在十五歲的時候到了我們家裏來,我們現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聽説還死了一兄三姐。那時候我們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灑掃要和妯娌分擔,母親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贅。白日裏家務奔忙,到晚來揹着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母親因為這樣過於勞苦的原故,身子是異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時候總要暈倒一回,在舊時稱為“暈病”,但在現在想來,這怕是在產褥中,因為攝養不良的關係所生出的子宮病吧。暈病發了的時候,母親倒睡在牀上,終日只是呻吟嘔吐,飯不消説是不能吃的,有時候連茶也幾乎不能進口。像這樣要經過兩個禮拜的光景,又才漸漸回覆起來,完全是害了一場大病一樣。 在我們四川的鄉下,相傳這芭蕉花是治暈病的良藥。母親發了病時,我們便要四處託人去購買芭蕉花。但這芭蕉花是不容易購買的。因為芭蕉在我們四川很不容易開花,開了花時鄉里人都視為祥瑞,不肯輕易摘賣。好容易買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們小的時候,要管兩隻肥雞的價錢呢。 那是我五六歲時候的事了。我們的母親又發了暈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歲,同到天后宮去。那天后宮離我們家裏不過半里路光景,裏面有一座散館,是福建人子弟讀書的地方。我們去的時候散館已經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後了。我們隔着窗看見散館園內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剛好開着一朵大黃花,就像尖瓣的蓮花一樣。我們是歡喜極了。那時候我們家裏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處都找不出。我們商量着便翻過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過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時還不能翻過,是我二哥擎我過去的。我們兩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來,二哥怕人看見,把來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裏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獻給母親。我捧着跑到母親的牀前,母親問我是從甚麼地方拿來的,我便直説是在天后宮掏來的。我母親聽了便大大地生氣,她立地叫我們跪在牀前,只是連連歎氣地説:“啊,娘生下了你們這樣不爭氣的孩子,為孃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們都哭了,但我也下知為甚麼事情要哭。不一會父親曉得了,他又把我們拉去跪在大唐上的祖宗面前,用班子打了我們一陣。我愛掌心是從這一回開始的,我至今還記得呢。我們一面捱打,一面傷心。但我不知道為甚麼該討我父親、母親的氣。母親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別處園子裏掏了一朵回來,為什麼便該這樣……這樣的一段故事,我現在一想到母親,無端的便用上了心來。我現在離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風雨飄呀飄的深夜,思念母親,我一陣陣鼻酸鹽張。啊,母親,我慈愛的母親喲!你兒子已經到了中年,在海外娶妻生子了,幼年時摘取芭蕉花的故事為什麼使我父親、母親那樣傷心,我現在早已知道了……

1,倒敍2,他的父母不願他們為了母親去偷東西,父母是為了讓他們要光明磊落【儘管他們家道寒微但還是,但他們還是去買】3,毛澤東的母親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勤勞簡樸,慷慨厚道的高尚品德。並且毛澤東的母親對毛澤東的愛 是明顯的,而這位母親對他們的愛用了另一種方式來表現。提問者評價

謝謝!

篇五:芭蕉花郭沫若閲讀答案

《芭蕉花》寫於1924年8月,當時郭沫若旅居日本福岡.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懷之情.

芭蕉花與作者母親的病是息息相關.因此,作者為了給母親治病,偷偷到會館去摘芭蕉花.這一件在作者看來很小的事,卻讓父母大發雷霆.母親不但沒用芭蕉花治病,反而勒令其送還.這件事讓若干年後的作者懂得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那就是誠信.這是母親對作者的教誨,也讓其每每念及,便想起母親,並“一陣陣鼻酸眼脹”.

作者懷念母親.然而在感懷之餘,也產生了心中的困惑.“……我正因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氣.這難道是進步嗎?”這句疑問,含意雋永.作為一位革命家,身負重擔.然而彷徨、苦悶也如影隨形.母親的諄諄教導,讓其懂得了其做人的道理.然而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患得患失自然不是進步.

文章託物言志,借芭蕉花抒發情懷.在懷想母親的同時,含蓄地表達出自己對於理想、信念執著堅定的追求.

Tags:芭蕉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