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醉翁用心良苦逸夫不畏艱難閲讀理解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9.7K

醉翁用心良苦逸夫不畏艱難

醉翁用心良苦逸夫不畏艱難閲讀理解答案

上海,是電影傳入中國的第一站。邵醉翁以他特有的敏鋭,及時抓住了這一商機,成為最早一批涉足此道的人。而邵醉翁雖然知道六弟聰明伶俐,且熱愛電影,卻因為他年齡尚小,並未讓他參與。邵氏家族的電影事業,最初是由老大邵醉翁、老二邵村人、老三邵山客兄弟三人開創的。

1925年6月14日,上海橫濱橋一帶鼓樂喧天,熱鬧非凡,邵家親友紛至沓來,為一家新電影公司的誕生助興。

邵醉翁容光煥發,在隆重的剪彩儀式上向所有人大聲宣告:我的影片公司取名為天一,就是要敢為人先,爭做天下第一,決不做第二!

此時的邵逸夫,看着兄長們熱火朝天地幹事業,而這事業又恰是他所鍾愛的電影,早已經在學校坐不住了。因為父親生前之願是希望他上大學,所以他只是徒然羨慕,不敢拋下學業與哥哥們並肩戰鬥。

他這些心思自然逃不過邵醉翁的眼睛。邵醉翁對這個六弟觀察多年,時時暗自驚歎。他發現邵逸夫雖然年少,卻聰明異常,尤其對電影一行,似乎前緣註定,極有悟性。其間許多技術上的東西,一點就通,一學就會。他認定,六弟是個電影天才。

恰在此時,天一剛剛開業,急需人手。邵醉翁考慮再三,將邵逸夫叫至跟前,淡淡説道:老六,你學業不忙的時候,就到公司來幫忙吧。

邵醉翁用心良苦。他深知造就一個天才,須從點滴做起。所以,他並未給邵逸夫任何特權。邵逸夫初到公司,只是幹後勤。

後勤工作煩瑣而辛苦:要打掃衞生,要管理道具,還要幹各種雜務,誰都可以支使。演員和攝影師的脾氣都很大,為了借一件道具,他跑幾十裏的路,一頭大汗地回來,卻還要捱罵,因為耽誤了時間。他不敢向哥哥們抱委屈,因為哥哥們一樣會罵他連這點兒事都做不好。

當時的戲院,正片放映之前,往往加映新聞片。所以,幹了一段時間後勤,邵醉翁又派他到放映組,去跑片源,也就是哪裏有新鮮事兒,就趕緊去搶拍。這同樣是非常辛苦的活,攝像機扛在肩上,四處奔走,要具備相當靈敏的新聞嗅覺,還要有極好的體力。那時候,邵逸夫每天都被汗水浸得全身濕透。

邵逸夫全無怨言。他愛電影,珍惜每一個鍛鍊的機會。他踏踏實實地做着每一件事,虛心地向每一個人學習。兩年下來,他幹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門。

邵醉翁見此,感覺時機成熟了。他發現這個倜儻少年經過歷練,愈發成熟穩健,眉宇間透出自信和幹練。邵醉翁暗暗點頭,知道六弟堪委以重任了。他告訴邵逸夫:從今以後,你就開始做攝影吧。

邵逸夫喜不自禁。他深知,對一家電影公司而言,攝影師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當時天一的`頭牌攝影師是徐紹宇,邵逸夫從此寸步不離徐紹宇。他悟性好,又不怕辛苦,重活累活搶着幹,在徐紹宇身邊跑前跑後,很快就掌握了拍攝的關鍵技術,能夠獨立操機了。

這時,邵逸夫試探着和大哥商量,想嘗試拍劇情片。當時,公司正在籌拍上下集大型電影《珍珠塔》。邵醉翁沉吟半晌,決定讓六弟放手一搏,讓他和徐紹宇共同拍攝《珍珠塔》。

邵逸夫不敢怠慢,傾盡全力投入拍攝。每個鏡頭,他都和演員一樣入戲。《珍珠塔》由邵醉翁、裘芑香執導,邵村人、裘芑香編劇,取材中國舊式小説。演員陣容相當強大,都是上海影界的當紅人物。電影上映後,反響相當不俗。

第一次,邵逸夫的名字出現在銀幕上、海報上。《珍珠塔》成功了,邵逸夫從此正式成為天一的攝影師。

隨後,邵逸夫獨立拍攝了《孫行者大戰金錢豹》。這是邵逸夫真正的成名之作,由胡蝶主演,上映後大受歡迎。此後,邵逸夫秉承哥哥們的理念,一發不可收,連續拍攝了多部電影,部部不凡。

(摘編自耿曉星、韓夢《邵逸夫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