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美學散步》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做閲讀理解時,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去瀏覽所設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閲讀空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美學散步》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美學散步》閲讀答案

  美學散步

  宗白華

中國繪畫裏所表現的最深心靈究竟是什麼?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為有限的圓滿的現實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無盡的世界作無盡的追求,煩悶苦惱,彷徨不安。它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它所啟示的境界是靜的,因為順着自然法則運行的宇宙是雖動而靜的,與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雖動而靜的。它所描寫的對象,山川、人物、花鳥、蟲魚,都充滿着生命的動——氣韻生動。但因為自然是順法則的,畫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畫幅中潛存着一層深深的靜寂。就是尺幅裏的花鳥、蟲魚,也都像是沉落遺忘於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曠邈幽深。它表現着無限的寂靜,也同時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後的結構。有如柏拉圖的觀念,縱然天地毀滅,此山此水的觀念是毀滅不動的。

中國人感到這宇宙的深處是無形無色的虛空,而這虛空卻是萬物的源泉,萬動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創造力。老、莊名之為“道”、為“自然”、為“虛無”,儒家名之為“天”。萬象皆從空虛中來,向空虛中去。所以紙上的空白是中國畫真正的畫底。西洋油畫先用顏色全部塗抹畫底,然後在上面依據遠近法幻現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體的一域。中國畫則在一片空白上隨意布放幾個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間,還是空間因人物而顯。人與空間,溶成一片,俱是無盡的氣韻生動。我們覺得在這無邊的世界裏,只有這幾個人,並不嫌其少。而這幾個人在這空白的環境裏,並不覺得沒有世界。因為中國畫底的空白在畫的整個意境上並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笪重光説:“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無畫處的空白正是老、莊宇宙觀中的“虛無”。

中國山水畫是最客觀的,超脱了小己主觀地位的遠近法以寫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遠眺雲山煙景、無垠的太空、渾茫的大氣,整個的無邊宇宙是這一片雲山的背景。中國畫家不是以一區域具體的自然景物為“模特兒”,對坐而描摹之,使畫境與觀者、作者相對立。中國畫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見人跡,沒有作者,亦沒有觀者,純然一塊自然本體、自然生命。所以雖然也有陰陽明暗,遠近大小,但卻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觀點所看見的形色陰影如西洋油畫。西畫、中畫觀照宇宙的立場與出發點根本不同。一是具體可捉摸的空間,由線條與光線表現。一是渾茫的太空無邊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無陰影。有人慾融合中、西畫法於一張畫面,結果無不失敗,因為沒有注意這宇宙立場的不同。中國畫中不是沒有作家個性的表現,他的心靈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筆墨裏面。有時亦或寄託於一二人物,渾然坐忘于山水中間,如樹如石如水如雲,是大自然的一體。

(節選自宗白華《美學散步》,有刪改)

16.結合文章第一段談談你對中國繪畫中“靜”的理解。(6分)

17.簡要分析第二段的論述層次。(6分)

18.西洋畫和中國畫的差別主要有哪些?(6分)

參考答案

16.①超越了模仿和追求後深沉靜默地與自然太空融化為一。② “靜”並不是絕對的,它藴含着生命的動。③ “靜”是無限和永恆的。(每點2分)

17.首先指出中國畫以空白為畫底的原因;接着通過與西洋油畫的對比,説明中國畫人與空間一體;最後強調中國畫空白的實質是宇宙往來、生命流動,而這正是中國畫的妙境所在。(每點2分)

18. ①畫法不同:西洋畫以顏色為畫底,摹寫真景;中國畫以空白為畫底,虛實相生。(2分)②觀照宇宙的立場與出發點不同:西洋畫將畫境與觀者、作者對立,所以觀照具體可捉摸的空間,用線條與光線來表現(2分);中國畫將作者與畫境完全融合,忽略了作者和觀者,所以中國畫觀照渾茫無邊的宇宙,筆下景物有明暗而無陰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