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乾涸的眼睛閲讀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39W

乾涸的眼睛

乾涸的眼睛閲讀及答案

[法]吉爾貝·塞斯布隆

億萬富翁猛一摔眼鏡(近幾年來他摔得最重的一次),金邊眼鏡摔了個粉碎。因為用力過猛,呼吸都顯得急促起來。他按了按鈕,響起了一個討好的聲音:

“先生,有什麼吩咐?”

“告訴吉米,請普雷斯頓把眼科醫生叫來,”億萬富翁説道,“戴了新眼鏡,我仍然覺得不舒服,真叫人受不了……”

普雷斯頓飛快地帶來了眼科醫生和醫生的兩位同事,一輛滿載着藥品的貨車尾隨而至。三位大夫立即給億萬富翁作了檢查,接着他們退到相隔較遠的一間屋裏,討論最終的治療措施。

最後,三人中膽子最大的出來講話。他咕噥了一通誰也聽不懂的術語後説:今後,任何眼鏡,任何眼藥水,任何外界的治療手段,都對億萬富翁的眼睛不適用,當然也無法消除他的痛苦。解除痛苦的唯一藥物,全靠他本人:只要他經常哭泣流淚,一切都會恢復正常……

“哭出眼淚?”

“對!只有這自然分泌物,這形成眼淚的無法人工合成的混合物,才能洗滌眼球,治好眼病。”

“哭出眼淚!可怎樣才會哭呢?”

專家們只好承認無能為力,普雷斯頓舉起雙臂,無可奈何。

“怎樣才能使人哭泣呢?……普雷斯頓,去調查一下!”

整幢大樓的人都開始讀書了。一批學識廣博的人挑選了世界文學中最悲慘的作品;一羣最易傷感掉淚的演員、為億萬富翁讀作品中最催人淚下的段落。他們聲淚俱下,可他卻無動於衷。演員們帶着浸透淚水的手帕,灰溜溜地走了。億萬富翁老是抱怨眼睛痛。

人們特意為他上演了一些令人心碎的節目。他打量着這些化了粧的女演員,心中揣度着該出多少錢讓她們來陪他乘車兜風、或是過週末。他已結過五次婚,是個老手,懂得不同的交往所需要的不同花費。

一場。因為,他除了其他行業不算,還經營着一家電影製片廠。在給他放電影時,他不由自主的計算起拍攝電影所需的費用來了。放了一個半小時電影,他算了一個半小時。當然,他的眼睛痛得更厲害了。怎麼辦?

看到億萬富翁緊縮雙眉,普雷斯頓和其他人似乎感到了被掃地出門的威脅。他們決定重病用重藥。於是,億萬富翁破天荒第一次參觀了城裏最貧窮的幾個區。他坐在世界上最長的卧車裏(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心情十分愉快,大聲地説:“真是景色非凡哪!你不覺得嗎,普雷斯頓?”自然,要他從那裝有空氣過濾器設備和空氣調節設備的車上下來,是不可能的。所以,治療的方法也只能到此為止。眼睛依然乾涸無淚。

事情發展到刻不容緩的地步了。普雷斯頓想了整整一夜之後,終於在黎明時找到了一帖萬無一失的藥方。他下令把全國各地面目、身材都酷似億萬富翁的人都找來,運氣還真不錯,他找到的人中,有一個正患着一種非常痛苦的病,在一家骯髒不堪的醫院裏奄奄一息。普雷斯頓命人將病人抬到他主人的`住所。他的主人每天都要在這垂死的人身邊呆上片刻。億萬富翁看到自己(兩人的面目非常相像)躺在牀上,由於痛苦而臉部抽搐,渾身出汗,上氣不接下氣,雙手沒有一點血色,這可無論如何也受不了。他晃了晃腦袋,終於哭了,為自身而傷心掉淚……

就這樣,每當他覺得眼睛痛時——不過,這種情況越來越少——只要他走到隔壁房間裏,在病榻旁坐一會兒,就會傷心掉淚,眼睛頓時就不疼了。另一個“他”越是病痛難熬,他的眼痛越是消失得快。

不幸的是,那窮苦潦倒的病人受到了比以前好的治療,在某一個晚上溜走了。而那個億萬富翁卻不知怎麼搞的,染上了一種什麼病,卧牀不起,受着同樣的痛苦。病魔並沒有放過他,他很快變成了一具醜陋的殭屍,只有兩隻眼睛依舊完好無恙。

(選自《外國著名短篇小説選讀》,有刪節)

(1)下列對這篇小説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作品描寫億萬富翁對“最悲慘的作品”“令人心碎的節目”“最悲傷的電影”都無動於衷的幾段文字,善於心理勾畫,於對比、誇張中展現諷刺色彩。

B.作品反覆寫億萬富翁“眼痛”有深刻寓意。“眼痛”才導致眼睛“乾涸”。反覆渲染才能表現主人公痼疾難治,只有等死。

C.作品以億萬富翁雖眼睛完好,卻變成一具醜陋的殭屍收尾,與窮人病癒恰恰形成對照,表達了金錢是萬惡

之源,貪財必遭惡報的思想。

D.作品運用寓言式的手法刻畫億萬富翁的個性,主人公與世界文學畫廊中的“慳吝人”潑留希金、葛朗台相比,同中有異。

E.作品情節流暢,“眼睛”貫串全篇。高潮安排於酷似富翁的病人終於使億萬富翁流淚。結尾仍緊扣“眼睛”,使題旨深化,留有回味。

(2)作品取名“乾涸的眼睛”有何深意?

(3)億萬富翁為何參觀最貧窮地區流不出淚,而看到面目、身材“酷似自己”的奄奄一息的病人卻流了淚?

(4)如果把文章最後一段改為“乾涸的眼睛能流淚了”,作品的主題思想會受到什麼影響?請結合文章進行探究。

參考答案:

(1)BC

(2)用“乾涸的眼睛”為題,説明了富翁的眼裏除了金錢和自己外,別無他物,因此心靈也乾澀無情。突出了富翁沒有同情心、貪婪成性的本質。

(3)他“看到自己”;他貪生怕死,一切為了自己。

(4)文章最後一段與主題思想有密切關係,原結局表達了作者對極端自私的億萬富翁醜惡心靈的憎惡,改後的段落沒有此效果。

(主觀題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