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報任安書附閲讀答案參考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6.87K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報任安書附閲讀答案參考

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愠色。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身直為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之私心剌謬乎?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書不能盡意,故略陳固陋。 司馬遷《報任安書》節選

【小題1】下列各組中,實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不可勝記勝:盡西伯拘而演《周易》演:推演B.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遷:遷徙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會:適逢

C.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稽:考訂 僕償前辱之責責:職責D.僕誠已著此書誠:確實垢彌甚耳彌:滿

【小題2】下列各組中,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以通其狂惑不得通其道B.思垂空文以自見其翼若垂天之雲

C.且負下未易居若屬皆且為所虜D.居則忽忽,若有所亡亡羊補牢

【小題3】選出與文王拘而演《周易》句式結構相同的一句( )

A.彼且奚適也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D.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小題4】下列各項中,對文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列舉了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的事蹟,意在説明自己受腐刑後隱忍苟活的.原因,是為了完成《史記》,實現自己的理想。

B.介紹《史記》的寫作宗旨,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C.即使受到殘酷的刑罰,作者也毫無愠色,繼續奮筆疾書,這種在逆境中忍辱圖強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

D.作者對餘生的看法是無臉見人,痛苦至極,因此想隱退山林,順從世俗而行事,通過著書立説來抒發在即內心的苦悶與不甘。

參考答案: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C

【小題4】D

答案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B遷:貶謫;C責:債;D彌:更。

【小題2】

試題分析:D亡:丟失;A通:抒發達到;B垂:流傳通陲,天際;C且:況且將要

【小題3】

試題分析:C與例句都是被動句;A是賓語前置;B是定語後置;D是介詞結構後置。

【小題4】

試題分析: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看見作者並未有歸隱山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