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客家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91W

在各個領域,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閲讀題,而與閲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閲讀答案,通過對照閲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你所瞭解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客家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客家閲讀答案

客家閲讀答案1

多年來,總想寫寫我的母親。特別是每逢母親節的時候,許多媒體都設母親節專欄,其中很多文章都讓我深有感觸。別人的母親或是賢妻良母、或是深明大義、或是甘於奉獻,默默無聞。我的母親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小小年紀就要學會自理,學會幫母親做家務事。從學會刷牙洗臉起,母親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掃地掃壁角。生火做飯,母親就教我:大火煮粥,細火煮肉。人要靈通,火要窿空。那個時候顯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親也不作過多的解釋,但我還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長大以後才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和處世哲理。而這些好的習慣現在我也教會了我四歲的孩子。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學懶三日,學好三年;凡是勤儉持家的女人都是早晨家頭窖尾,夜裏針頭線尾,日裏田頭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進一文。從我懂事起,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剛亮,她就開始挑水做飯,然後又去料理農活。多年以後,言猶在耳。這是一位客家婦女作為母親對我的言傳身教。

上學以後,母親又教我:養子過學堂,養女過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學堂,只要你能讀出身,賣屎缸跡都會供你讀書。正是母親的開明,幸運的我才能在同齡人去務農務工的時候,還能自費就讀師範學校。

參加工作後,偶爾會與同事不快,這時候母親又勸我: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顧後,前思後想。記得參加工作轉正那年,有位領導為了照顧親戚,故意為難我。知道情況的我一直耿耿於懷,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裏我跟母親一説,母親又勸我:水打爛符勺,擊榷又擊榷,州里遇唔到,縣裏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闊,冤家唔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聽了母親的話我心裏幾年的疙瘩終於解開了,心裏也舒服了好多,是母親的話讓我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工作幾年後,由於政策的原因,無奈的我只能離開心愛的講壇。失意、痛苦、彷徨無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親又勸導我:唔使急來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後頭,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云開見日頭。留得青山在,吾怕麼柴燒。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正是因為聽了母親的話,我才有今天的事業,才有今天的我。

後來結婚成了家,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婆家與孃家之間,每有不快之事,我總是向母親訴苦。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時心甘情願,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人們都説: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讓我明白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正是母親的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才讓我從小就接受了客家傳統文化的薰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親們的言傳身教,客家的傳統才得以更好地傳承。

1.讀完上文,客家諺語給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這位母親有多方面的優秀品質。請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的另一方面。

示例:非常勤勞: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家務農活忙個不停。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探究:母親教我客家諺語中的我是男是女?並作説明。

我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麼這篇文章能引人入勝?談談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觀全文,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型:閲讀理解與欣賞難度:中檔廣東省模擬題

答案

1.讓人明白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2.示例:對人寬容;母親勸我:人情唔怕闊,冤家晤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

3.作者是女;可從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這些語句中探究出來。

4.示例:寫客家諺語,題材新穎,有地方特色,故能引人入勝。

5.母親循循善誘,教給我許多客家諺語,使我從中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客家閲讀答案2

灣客家文化的重鎮——高雄縣美濃鎮 (15分)

①美濃因開墾之時經常煙霧瀰漫,故原名“彌濃”。美濃鎮位於高雄縣中部偏東。美濃鎮地理位置特殊,東、北、西三面環山,中央為美綠平原,北倚美濃山羣峯,主峯“月光山”海拔六百餘米,峯勢豐腴圓潤。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統領林豐山、林桂山兄弟率領各氏族四十餘人,來到美濃開墾,並在靈山腳下建立“開基伯公壇”,成為客家人開發美濃的始祖。美濃的好山好水,傳承孕育了豐富的客家文化,延續到現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曆史。美濃鎮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樂,無一不顯現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為適應環境所創造出來的智慧。如今,美濃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聞名全台,也因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為台灣客家文化重鎮而享譽中外。

②美濃人的祖先,絕大多數來自大陸廣東省嘉應州屬蕉嶺、梅縣等地。鎮民多以務農為生,民風純樸,刻苦耐勞,勤儉持家,鄰里和睦。過去,美濃人在辛勤耕作之餘,常常以唱山歌自娛,“美濃山歌”在台灣的民謠中也自成一派。鎮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美濃鎮所培養出的碩士、博士為全台之冠,他們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表現。美濃的博士們還成立了全台灣唯一的“美濃博士學人協會”,可見美濃子弟教育水準之高,足以傲視世界。

③美濃的經濟產業以芋葉著稱。芋葉產量佔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稱,而且芋葉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極富人文特色的油紙傘工藝精品,是抗戰後才從廣東潮州傳入的,具有材質輕巧,堅固實用的特點,從製作到作畫,都是純手工的,已成為美濃的象徵之一,人們只要一提到美濃,就會想到“油紙傘”。

④陶藝堪稱為美濃產業的後起之秀。陶藝人士經過長期的摸索學習,將自行製作的各種釉藥,試用在各種不同性質的陶土上,燒出許多極具特色的陶瓷藝品,其中以美濃、東門、石橋、美陶坊等的作品最為有名,並贏得了 “陶藝之鄉”的美譽。客家美食更是美濃的一大特色,其特點在於鹹、香、肥,其中滷豬腳、梅乾扣肉、絲大腸、美濃粄條等名菜美食,總是讓人垂涎三尺。油紙傘、陶藝及客家美食可以説是“美濃之寶”。

⑤美濃湖是台灣著名的旅遊景點。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環田,湖光山色,風景優美,也是冬季候鳥棲息的好所在。其他景點還有黃蝶翠谷、竹頭角熱帶樹木園、敬字亭、鍾理和紀念館等。

⑥美濃可以説是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客家文化之鄉,值得客家鄉親及客家文化愛好者訪遊和研究。 (文/江彥震 摘自環球客家)

11.請你用橫線在文中劃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

12.閲讀上文後,我們知道美濃鎮有著名的 、 、陶藝、客家美食等特產和純樸民風、信仰佛教、 、重視教育這些客家文化。(3分)

13.下面是對上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文章體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説明文。 B.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敍和抒情。 D.文章語言的通俗易懂、生動準確。

14.閲讀上文後,如同你已經對美濃鎮作了一次遊覽。如果請你用一個字寫出對美濃鎮的感受,這個字是□。(3分)

15.讀完文章,你會發現作者對美濃鎮充滿了怎樣的感情?(3分)

我的發現:

答案:11. 3分 美濃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聞名全台,也因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為台灣客家文化重鎮而享譽中外。

12. 3分 芋葉、油紙傘;美濃山歌??

13. 3分 C

14. 3分 美。

15. 3分 示例:熱愛(讚美)美濃。

客家閲讀答案3

閲讀文段,回答問題。

客家人居住的美麗海島——潿洲島

①俗話説: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但説客家人居住的海島,人們或許聞之甚少。而在廣西北海,便有一個客家人居住的美麗海島——潿洲島。

②潿洲島位於北部灣海域,南望海南島,北靠北海市,東鄰雷州半島,西近越南。潿洲即水圍之洲,意為海水包圍的陸地。它是一萬多年前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島,是我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距北海市區36海里,面積26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79米。有環島公路直通景點、村莊、港口。島上住有2000多户人家,1.6萬多人口,大部分是客家人。據説是四五百年前與新會、四會當地人發生械鬥,後遷徙上島。客家鄉音濃厚,似廣東惠州一帶的客家話。

③潿洲島上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温23℃,雨量1863毫米。資源豐富,風光秀麗,空氣清新宜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明朝大戲劇家湯顯祖曾遊於此,寫下“日射潿洲郭,風斜別島洋。交池懸寶藏,長夜發珠光……”的名句。故素有“大蓬萊”仙島之稱。1995年,被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④踏上這座火山島,撞入眼簾的是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與火山熔巖景觀:豬仔嶺憨態可掬,鱷魚石栩栩如生,滴水巖泉水叮咚,紅色火山巖好像剛剛噴發過……島上綠蔭掩映,陡壁幽洞,怪礁奇巖,黃沙碧浪,景物奇美。島上景點眾多,有滴水屏、仙人洞、珊瑚灘、天主教堂等。島上還建有各種娛樂設施,是海島探幽,海上垂釣、浴海拾貝、潛水探奇的極好去處。

⑤島上菠蘿、香蕉、荔枝、龍眼樹遍地都是。遊客走過村頭樹下,島民會主動熱情招呼你,請你過來嘗一嘗,坐一坐。如果你是客家人,會講客家話,他們會更高興,更熱情,幾句鄉音,幾聲問候,大家便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了。遊客購買旅遊特產,和買笑賣,物美價廉,毋需太多的討價還價。

⑥山水洞礁美景和淳樸的民風,令人流連忘返。連那看似平常的家雞、山羊這些動物身上都具有獨特的奇趣。

⑦潿洲島上居民家養的雞絕少進雞舍,一般都棲息在樹上。平時,每當夜幕降臨,任憑風吹雨打,無論如何驅趕,家雞都不肯挪位。但是如果哪一天你發現沒有一隻雞棲息在樹上了,那肯定是颱風要來了。據島民介紹,家雞的預報一向都是準確無誤的,島上的居民都把家雞當作可靠的颱風“預報員”。

⑧潿洲島上的灌木叢中常會看到三五成羣的山羊,它們不時會湊過來與人親熱,或用尖角給你“搔癢”或與小孩“頂牛”,可是一旦有危險信號,山羊們將立刻逃得無影無蹤。據説,20多年前,島上一位老人從陸上帶來幾隻小羊羔,放養在山上。之後,幾隻小羊羔便再也沒回來,一兩年後,島上的`山羊奇蹟般地多了起來,數都數不過來。

⑨潿洲島風光美,人情好,四周煙波浩渺,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動物奇趣,堪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良達)

1.文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給第⑨段末劃橫線處補上恰切的詞語。

答:堪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對文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潿洲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B.文章説潿洲島(客家)“人情好”,是指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C.“豬仔嶺憨態可掬,鱷魚石栩栩如生,滴水巖泉水叮咚,紅色火山巖好像剛剛噴發過……”運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D.“距北海市區36海里,面積26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79米。”文字運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

參考答案:

1.潿洲島風光美,人情好,四周煙波浩渺,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動物奇趣。

2.示例:客家人肯定(多)住在山裏。

3.示例1:蓬萊寶島。示例2:海上明珠。示例3:人間天堂。

4.D

客家閲讀答案4

母親教我客家諺語

多年來,總想寫寫我的母親。特別是每逢母親節的時候,許多媒體都設母親節專欄,其中很多文章都讓我深有感觸。別人的母親或是賢妻良母、或是深明大義、或是甘於奉獻,默默無聞。我的母親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小小年紀就要學會自理,學會幫母親做家務事。從學會刷牙洗臉起,母親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掃地掃壁角。”生火做飯,母親就教我:“大火煮粥,細火煮肉。”“人要靈通,火要窿空。”那個時候顯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親也不作過多的解釋,但我還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長大以後才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和處世哲理。而這些好的習慣現在我也教會了我四歲的孩子。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學懶三日,學好三年”;凡是勤儉持家的女人都是“早晨家頭窖尾,夜裏針頭線尾,日裏田頭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進一文。”從我懂事起,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剛亮,她就開始挑水做飯,然後又去料理農活。多年以後,言猶在耳。這是一位客家婦女作為母親對我的言傳身教。

上學以後,母親又教我:“養子過學堂,養女過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學堂,只要你能讀出身,賣屎缸跡都會供你讀書。正是母親的開明,幸運的我才能在同齡人去務農務工的時候,還能自費就讀師範學校。

參加工作後,偶爾會與同事不快,這時候母親又勸我: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顧後,前思後想。”記得參加工作轉正那年,有位領導為了照顧親戚,故意為難我。知道情況的我一直耿耿於懷,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裏我跟母親一説,母親又勸我:“水打爛符勺,擊榷又擊榷,州里遇唔到,縣裏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闊,冤家唔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聽了母親的話我心裏幾年的疙瘩終於解開了,心裏也舒服了好多,是母親的話讓我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工作幾年後,由於政策的原因,無奈的我只能離開心愛的講壇。失意、痛苦、彷徨無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親又勸導我:“唔使急來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後頭,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云開見日頭。”“留得青山在,吾怕麼柴燒。”“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正是因為聽了母親的話,我才有今天的事業,才有今天的我。

後來結婚成了家,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婆家與孃家之間,每有不快之事,我總是向母親訴苦。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時心甘情願,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人們都説: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讓我明白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正是母親的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才讓我從小就接受了客家傳統文化的薰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親們的言傳身教,客家的傳統才得以更好地傳承。

小題1:.讀完上文,客家諺語給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小題2:.文中這位母親有多方面的優秀品質。請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的另一方面。(3分)

示例:非常勤勞: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家務農活忙個不停。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請你探究:母親教我客家諺語中的“我”是男是女?並作説明。(3分)

我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為什麼這篇文章能引人入勝?談談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綜觀全文,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讓人明白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小題1:示例:對人寬容;母親勸我:“人情唔怕闊,冤家晤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

小題1:作者是女;可從“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這些語句中探究出來。

小題1:示例:寫客家諺語,題材新穎,有地方特色,故能引人入勝。

小題1:母親循循善誘,教給我許多客家諺語,使我從中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客家閲讀答案5

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區,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家庭方面。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讀書。即使貧困潦倒,生活難以為繼的家庭,也是如此。舊時,有賣田地供子女讀書的;有長年吃稀粥鹹菜,從嘴裏掏出錢來做子女學費的;有挑擔、賣樵(柴)供子女上學的。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舊志書上就有這樣的記載:有的學生因為家裏貧窮而不能專心讀書,他的父親就從千里之外揹着書回來教他;有的妻子為了供丈夫讀書,就幫人舂米,兩天只吃一次飯。

家族方面。各宗族都很重視興學育才,辦好本族子弟的教育,把這視為本族興旺發達的大業。宗族的祠堂大都用來辦學館、學校,祠堂亦學堂,確保子弟就讀。各宗族大都置有“公田”,收取的租谷或租金(俗稱“公嘗”),用途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培育本族子弟,包括開辦學校,聘請教師,獎勵學業優秀子弟,資助無錢讀書的子弟等。許多宗族在這方面都有議定,有的還載入族譜。如《池氏族譜》載:“御製有曰:‘從今不薄讀書人’,況宗族乎!自後,凡入泮者(注:經考試錄取進府、州、縣學讀書的生員,俗稱“秀才”),眾公太及本房公太,各賀銀叁兩”。再如《寧都直隸州志》稱:“赤貧之士朝入膠庠(注:膠為大學,庠為小學),暮成富室,激勸之方,最為盡善。”

城鄉方面。各族姓社區競相義舉,集資辦學。至清代中期,蒙館、社學、義學、書院數以千計、學風鼎盛。古時若出了秀才、舉人、進士,現代若出了大學生,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視為全鄉、全村的榮耀。在一些鄉村,採取各種辦法,籌集錢糧,用於資助和獎勵學生讀書。這一做法,舊時有,現在亦有。有的地方,籌集獎學基金,對考入高中、大學的學子,獎勵多少,或補助多少,都作為制度固定下來,鼓勵學生努力讀書。

海外方面: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熱心桑梓,慷慨解囊興辦了許多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其中,他們最為關注、最願意資助的,便是教育事業。以梅州市為例,早在清末,就有不少華僑和港澳同胞,或個人捐款,或募集資金,在家鄉興建中、小學堂。馳譽海內外的梅縣東山中學,從1913年創辦到1949年,華僑捐資興建的教學樓、禮堂、圖書館、科學館等,就有12座。客家地區許多建築完美、設備設施完善的學校,大多數都是華僑和港澳同胞捐資興建的。如閩西鉅富胡文虎30年代在南洋發達後,自己一個人就曾贊助、承辦中小學達1000多間。當代的曾憲梓、田家炳等許多僑領,更是這方面的楷模。華僑和港澳同胞樂於捐資助學,反映了客家人熱愛桑梓的秉性和崇文尚學的良好傳統。

社會輿論方面。客家地區廣泛流傳這樣的童謠:“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放條鯉(女麻)八尺長。鯉(女麻)頭上承燈盞,鯉(女麻)肚裏做學堂。做個學堂四四方,兜張凳子寫文章。……” “蟾蜍羅,咯咯咯,唔讀書,有老婆。山鵓鴆,咕咕咕,唔讀書,做苦工。”這兩首童謠充分反映客家從小就被灌輸了崇文尚學的觀念。在客家民間諺語中,也不乏這類內容,如:“耕田愛(要)養豬,養子愛讀書。”“子弟不讀書,好比有眼珠。”不識讀書,有目無珠”等。

這些童謠、諺語,是前述幾個方面的思想軌跡,是一種強大的社會輿論,是整個客家人的共識。可以説:在客家人生活的社會裏崇文尚學,興學育才、耕讀傳家蔚為風氣,成為客家人的傳統美德。

1.請你閲讀上文後,寫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答:

2.本文依次從家庭、家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闡述“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區裏崇文尚學、興學育才、耕讀傳家蔚為風氣”的。

3.本文結構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語言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

4.請你從語言或內容上品味童謠“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這個句子的精妙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在客家人生活的杜區,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或;在客家人生活的社區裏崇文尚學、興學育才、耕讀傳家的蔚為風氣,成為客家人的傳統美德。(意思對即可)

2.城鄉、海外、社會輿論

3.前後呼應(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通俗易懂(平白自如話)。

4.示例1:“光”、“郎”、“塘”押韻,琅琅上口。

示例2:以景寫情,“秀才郎“騎白馬”是世人理想、期盼之情的表露。

客家閲讀答案6

很多年以來,就一直想寫寫我的母親。特別是每逢母親節的時候,許多媒體都設母親 節專欄,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讓我深有感觸。別人的母親或是賢妻良母、或是深明大義或是甘於奉獻,默默無聞。我的母親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小小年紀就要學會自理,學會幫母親做家務事,從學會刷牙洗臉 起,母親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掃地掃壁角。”生火做飯,母親就教我:“大火煮粥, 細火煮肉。”“人要靈通,火要窿空。”那個時候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親也不懂得作過多的解釋,但我還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長大以後才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和處世哲理。而這些好的習慣現在我也教會了我四歲的孩子。

從我懂事起,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剛亮,她就開始挑水做飯,然後又去料 理農活。等到我們起牀,飯菜都煮好了,母親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後我才明白母親説的: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 學懶三日,學好三年”;勤儉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頭窖尾,夜裏針頭線尾,日裏田頭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進一文。”

上學以後,母親又教我:“養子過學堂,養女過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學堂,只要你能讀出身,賣屎缸跡都會供你讀書。正是母親的開明,幸運的我才能在同齡人去務農務工的時候,還能自費就讀師範學校。

出來參加工作後,偶爾會與同事有不快,這個時候母親又勸我: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顧後,前思後想。”記得參加工作轉正那年,有位領導為了照顧親戚,故意為難我。後來知道情況的我一直耿耿於懷,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裏我跟母親一説,母親又勸我:“水打爛符勺,擊榷又擊榷,州里遇唔到,縣裏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闊,冤家唔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聽了母親的話我心裏幾年的疙瘩終於解開了,心裏也舒服了好多,是母親的話讓我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工作幾年後,由於政策的原因,無奈的我只能離開心愛的講壇。失意、痛苦、彷徨無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親又勸導我:“唔使急來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後頭,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云開見日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正是因為聽了母親的話,我才有今天的事業,才有今天的我。

後來結婚成了家,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婆家與孃家之間,每有不快的事,我總是向母親訴苦。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時心甘情願,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人們都説: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讓我們更早明白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也正是母親的循循善誘教給我們的客家諺語,才讓我們從小就接受了客家傳統文化的薰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親們的言傳身教,客家的傳統才得以更好地傳承。

1.綜觀全文,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2.文中這位母親有多方面的優秀品質。請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點。(4分)

(示例)非常勤勞: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家務農活忙個不停。

答: ;

3.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是如何前後照應的?(4分)

答:

4.這篇文章有何獨特之處?這樣寫有何好處?(4分)

特色: 好處:

5.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客家諺語?抄下來並請説出理由。(3分)

諺語:

理由:

 參考答案:

1. 3分 母親循循善誘,教給我許多客家諺語,從中明白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

2. 4分 示例: 對人寬容(2分):母親勸我:“人情唔怕闊,冤家晤好 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2分)

3. 4分 開頭以“我的母親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一句總提全文,結尾昇華點題,讚美母親們的高尚品質。

4. 4分 全文緊扣客家諺語來寫 題材新穎,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勝

5. 3分 客家諺語略(1分)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客家閲讀答案7

“客家”一詞,在客家語與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義。客家人是漢民族的一個南方分支,其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去的。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有過六次大規模的南遷:

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地區。稍後,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地區。

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嶺,入南雄、始興。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莆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北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為“西進運動”。四川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以及自然災害鋭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六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災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客家人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經濟比較發達的中原地區向人煙稀少、經濟落後的偏遠荒蠻地區遷移的。這些來自中原漢族的客家先民們,在辛勤耕耘創立新的家園的過程中,不斷與南方的百越族融合,不僅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社會羣體,而且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們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徵,始終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崇尚詩禮傳家,極為注重對傳統、文化、語言、習俗、信仰和觀念的完整保存,並以共同的生活樣式、習俗、信仰和觀念緊密團結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於從當地少數民族中汲取養分,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

客家人特別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如果你有機會翻開客家人的族譜,或者觀賞客家民居的門聯,會發現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他們恪守中華民族共有的禮樂教化,弘揚愛國家愛民族的優良傳統。客家人特別看重讀書人。家境再困難,也要供子弟讀書。為了光耀門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來培養子弟讀書。客家人講究一個“義”字,即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認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須面對重重困難,團結互助尤為重要。所以,他們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鄉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誠團結。客家人還有崇尚節儉的美德。

中國的語言主要分為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及印歐語系。其中,漢藏語系中包含了我國主要的語言:漢語。至於客家話是屬於哪一個語系,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它屬於漢語十一支系之一;也有人認為,它起源於原始阿爾泰民族的通古斯語。但無論它屬於哪一個語系,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來源於最遠古的中原的語言,因為時至今日,在客家話中仍能找到許多中原古音。

5.下列對“客家人”這個概念解説最準確的一項是( )

A.原本生活在中原和黃河流域,由於種種原因南遷渡江至閩、粵、贛、川、湘、桂、台等地去生活和繁衍生息的漢人。

B.祖先源自中原,歷史上因征戰、避亂及人口繁衍等原因而南遷的漢人中屬於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

C.生活在閩、粵、贛等地,特別崇尚華夏正統文化、特別重視教育、特別節儉、特別講究義氣、特別團結互助的漢人。

D.從秦始皇時代到19世紀中葉,從中國北方遷徙到中國南方的大批特別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強調團結和節儉的漢人。

6.對客家人羣體在形成過程中先後幾次大規模南遷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始皇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先後兩次派兵南下,秦滅亡後南下的秦兵留於當地,成為最早的客家人。

B.東晉和唐代的動亂時期,中原戰亂頻仍,部分中原人為逃避戰火蹂躪而南逃到比較荒僻的閩粵一帶。

C.金兵入侵,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南方各地;元軍大舉南下,又迫使贛南、粵東等地的客家人大規模遷徙。

D.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在明末清初因人口繁衍,生存的物質條件不足,於是向川、湘、桂、台等地遷徙。

7.對文章中相關信息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客家話屬於漢語十一支系之一,來源於最遠古的中原的語言。

B.客家人特別注重保持方言鄉音,使得中原古音在客家話中得以保留。

C.客家人並非所有從中原南遷的漢人,它只包括閩、粵、贛地區的人。

D.不斷與南方百越族的融合,是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主要的文化基礎。

參考答案:

5.B 6.C 7.B

客家閲讀答案8

客家宗族共同體聚居的社會特徵和圍堡式大屋的建築特徵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缺一不可。宗族共同體聚居以圍堡式大屋為前提,圍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體聚居為依歸。這兩個特徵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決定性意義。同為北方南下流民,何以惟獨這一支形成為客家人,關鍵就在於這支南下流民採取了兼備這兩個特徵的居處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內在條件,後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條件。

宗族共同體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沒、同化於江南各族之中,從而喪失其固有的社會、文化、習俗、語言特徵,得以持久地、較完整地保持其從中原帶來的中古時代的傳統,成為在南方腹地獨具特色的漢族民系。圍堡式大屋這種建築特徵,則是保證其上述社會特徵得以傳承不墜的最重要條件。圍堡式大屋,不僅保證了客家人在深入蠻荒之地後的生存、發展,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閉性、獨立性,使其有可能較少受到當地社會、文化、習俗、語言的影響或同化,始終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徵,而瓜瓞綿綿,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諺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對於客家人來説是多麼重要,這種房屋不僅把客家人與其他漢族民族系區別開來,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和原因。

凡是實行這種居處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並實行了這種居處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陸續融入這一民系之中而成為客家人。因為早渡北人所採取的這種居處方式,是被長期的實踐證明既適應南遷後當地條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傳統不墜的一種最佳選擇,晚渡北人必須認同並實行這一居處方式才能融入這一羣體而成為客家人。凡是沒有實行這種居處方式的南下流民,則不可能成為客家人,而成為了吳人、蜀人、閩人、廣府人……。同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並非都成為客家人的原因就應從這裏去尋找。

客家人之所以能夠實行這兩個特徵相結合的居處制度,與其所遷入之地域及社會環境亦有密切關係。陳寅恪先生在論述南北朝時期南北士族的差異時指出,南方士族“主要與城市、商業相聯繫,宗族則已分解”,因而大家族制度遭到破壞;北方士族“主要與農村、土地、宗族相聯繫”,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繼續維持,“北方士族的勢力可以延長或延續下來”。同理,從北方南下的移民,如果與城市和商業相聯繫,則其與宗族的聯繫就將受到破壞,其大家族制度便難以維持。如果繼續與農村、土地相聯繫,則其與宗族就有難分的關係,其大家族制度就將得以保持。因此,那些遷於江南政治、經濟中心和發達地區,與城市、商業相聯繫的南下移民,其與宗族的聯繫亦受到破壞,從而深受江南之俗影響,沒有也不可能成為客家人。只有那些遷入相對落後、偏僻地區,繼續與農村、土地相聯繫,自然也與宗族有不可分割聯繫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繼續實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勢力亦得以延長或延續下來,從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傳統和習俗,才有可能成為客家人。

(摘編自黎虎《漢魏晉南北朝中原大宅、塢堡與客家民居》)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宗族共同體圍堡式聚居能使客家人免於被江南各族同化,較完整保持其自身傳統,使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勢力得以延長或延續下來。

B. 圍堡式大屋具有封閉性、獨立性特點,這種大屋不僅能保證客家人南遷後的生存發展也能保護他們特有的社會、文化、習俗和語言。

C. 客家屬於漢族民系,它實行宗族共同體聚居的社會特徵和圍堡式大屋的建築特徵相結合的居處制度,並保持固有的文化傳統和習俗。

D. 由於深受城市和商業氣息的影響,宗族觀念不強,大家族制度蕩然無存不復存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方士族無法保持固有的文化傳統和習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圍堡式大屋的建築特徵,是宗族共同體聚居這種社會特徵得以傳承不墜的最重要條件,在客家民系形成過程中具有決定性意義。

B. “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諺,既表明客家人與其他漢族民族系的不同,也點出了客家人之所以成為客家人的首要條件和原因。

C. 因為不認同、不實行圍堡式大屋居處方式,有些晚渡北人無法融入已採用這種居住方式的早渡北人,以致最終沒有成為客家人。

D. 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處方式,與客家人所遷入的地域及社會環境密切相關,是他們南遷後生存與發展需要相結合的產物。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如果沒有圍堡式大屋,那麼宗族共同體聚居方式不可能存在或持久,其固有的民系特徵無法保持,也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客家人。

B. 客家人不僅來源於接受並實行了客家特有居處方式的南下移民,也包括深受客家文化習俗影響的甚至被同化的當地蠻夷之人。

C. 南北朝時期的北方士族由於跟農村、土地聯繫緊密,同時與宗族的關係密切,維持大家族制度,所以他們南遷有可能成為客家人。

D. 如果像客家人一樣實行宗族聚居,維護並延續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勢力,漢族的其它民系也可能保持好其固有的文化傳統和習俗。

【答案】1. D 2. B 3. B

客家閲讀答案9

閲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台灣客家文化的重鎮——高雄縣美濃鎮

①美濃因開墾之時經常煙霧瀰漫,故原名“彌濃”。美濃鎮位於高雄縣中部偏東。美濃鎮地理位置特殊,東、北、西三面環山,中央為美綠平原,北倚美濃山羣峯,主峯“月光山”海拔六百餘米,峯勢豐腴圓潤。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統領林豐山、林桂山兄弟率領各氏族四十餘人,來到美濃開墾,並在靈山腳下建立“開基伯公壇”,成為客家人開發美濃的始祖。美濃的好山好水,傳承孕育了豐富的客家文化,延續到現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曆史。美濃鎮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樂,無一不顯現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為適應環境所創造出來的智慧。如今,美濃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聞名全台,也因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為台灣客家文化重鎮而享譽中外。

②美濃人的祖先,絕大多數來自大陸廣東省嘉應州屬蕉嶺、梅縣等地。鎮民多以務農為生,民風純樸,刻苦耐勞,勤儉持家,鄰里和睦。過去,美濃人在辛勤耕作之餘,常常以唱山歌自娛,“美濃山歌”在台灣的民謠中也自成一派。鎮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美濃鎮所培養出的碩士、博士為全台之冠,他們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表現。美濃的博士們還成立了全台灣唯一的“美濃博士學人協會”,可見美濃子弟教育水準之高,足以傲視世界。

③美濃的經濟產業以芋葉著稱。芋葉產量佔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稱,而且芋葉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極富人文特色的油紙傘工藝精品,是抗戰後才從廣東潮州傳入的,具有材質輕巧,堅固實用的特點,從製作到作畫,都是純手工的,已成為美濃的象徵之一,人們只要一提到美濃,就會想到“油紙傘”。

④陶藝堪稱為美濃產業的後起之秀。陶藝人士經過長期的摸索學習,將自行製作的各種釉藥,試用在各種不同性質的陶土上,燒出許多極具特色的陶瓷藝品,其中以美濃、東門、石橋、美陶坊等的作品最為有名,並贏得了“陶藝之鄉”的美譽。客家美食更是美濃的一大特色,其特點在於鹹、香、肥,其中滷豬腳、梅乾扣肉、絲大腸、美濃粄條等名菜美食,總是讓人垂涎三尺。油紙傘、陶藝及客家美食可以説是“美濃之寶”。

⑤美濃湖是台灣著名的旅遊景點。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環田,湖光山色,風景優美,也是冬季候鳥棲息的好所在。其他景點還有黃蝶翠谷、竹頭角熱帶樹木園、敬字亭、鍾理和紀念館等。

⑥美濃可以説是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客家文化之鄉,值得客家鄉親及客家文化愛好者訪遊和研究。(文/江彥震摘自環球客家)

1.請你用橫線在文中劃出文章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閲讀上文後,我們知道美濃鎮有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陶藝、客家美食等特產和純樸民風、信仰佛教、___________、重視教育這些客家文化。

3.下面是對上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文章體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説明文。

B.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敍和抒情。

D.文章語言的通俗易懂、生動準確。

4.閲讀上文後,如同你已經對美濃鎮作了一次遊覽。如果請你用一個字寫出對美濃鎮的感受,這個字是____。

5.讀完文章,你會發現作者對美濃鎮充滿了怎樣的感情?

我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美濃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聞名全台,也因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為台灣客家文化重鎮而享譽中外。

2.芋葉、油紙傘;美濃山歌

3.C

4.美

5.示例:熱愛(讚美)美濃。

Tags:客家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