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氫彈研製首功于敏》閲讀練習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83W

12.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氫彈研製首功于敏》閲讀練習及答案

氫彈研製“首功”——于敏

①2015年1月9日,中國“氫彈之父”“兩彈一星”元勛之一的于敏,獲2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他,是我國自主培養的傑出的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他為了我國的核武器研究而“隱身”長達三十年之久。

②1926年,于敏出生於天津。高中時,他就以門門功課第一的成績聞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進了北大機電系,1946年,出於對理論研究的熱愛,轉到物理系,並將自己的專業方向定為理論物理。1951年從北大畢業後,他被慧眼識才的錢三強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歲的于敏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③當時,國內沒人懂原子核理論,基本粒子研究尚無大進展,于敏的研究對於中國來説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他很快就掌握了國際原子核物理的發展情況和研究焦點,站在了國際前沿。于敏在平均場獨立粒子運動方面發表了《關於重原子核的殼結構理論》《關於原子核獨立粒子結構的力學基礎》等頗有分量的論文。錢三強稱,于敏的工作“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④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為團長的原子核物理訪華代表團來華訪問,于敏的才華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回國後,發表文章稱于敏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

⑤在研製氫彈之前,于敏的研究興趣一直在原子核理論研究。1961年,錢三強找于敏談話,要求他“轉行”,參與氫彈原理研究。于敏答應了:“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⑥自此,于敏走上了氫彈等核武器研製的道路,他願“了卻君王天下事”,但並不為了“贏得生前身後名”,于敏的身影在這條道路上漸行漸遠,消失於公眾的視野。

⑦當時,處在氫彈研究重大成果突破的關鍵時刻,以我國當時的條件,想要快速突破氫彈着實困難重重。不過,“土專家”有自己的“土”辦法,他領導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着。于敏“善於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問題的特質得以發揮。1960年到1965年初,“輕核理論組”在於敏等人的帶領下,對氫彈原理和結構作了初步探索,並解決了一系列熱核材料燃燒的應用問題。

⑧1965年9月底,于敏率領研究人員奔赴上海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利用該所的計算機,才完成了加強型原子彈的優化設計。同年10月,于敏提出了兩級氫彈的原理和構形的設想,並在計算機上進行了數值模擬計算。經歷了我國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會戰”之後,于敏帶領的科研隊伍形成了一套從氫彈初級到能量傳輸,到氫彈次級的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氫彈理論方案,實現了氫彈原理的重大突破。朱光亞院士評價稱,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于敏發揮了關鍵作用”。于敏被同事們直接評價為氫彈的“首功”。

⑨于敏在回憶自己的“轉行”心路歷程時説到,“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給我留下慘痛的記憶,中華民族不欺負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負,核武器是一種保障手段,這種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動力。”

⑩于敏説,自己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正是因為懷着對和平的強烈渴望,才讓他將一生奉獻給了默默無聞的核武器研發。“我當然不願意打仗,我打心眼裏希望造成的核武器最好都徹底銷燬、完全禁止。可是,在50年代,核大國幾次威脅要使用核武器來打我們,你要想不受人家欺負的話,就不能沒有核武器。”

⑾目前,88歲高齡的于敏仍是單位的重要的“顧問”。每每遇到難題或重大決策時,單位就會想到要請“於老爺子”出山,于敏則以他平生所學,繼續為祖國的核物理事業提供着寶貴的建議。

(節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學術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不僅以其學術貢獻令後輩們高山仰止,更以平和善良的性格贏得了身邊人的愛戴。學生藍可説,老師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國。兒子於辛説,“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父親的座右銘,父親從我們小時起就教育我們“只有淡泊名利潛心做事,才能有所成”。

②于敏説,我國的核武器是威懾力量,主要用於防備他國干預我國國政,屬於戰略防禦性質,完全是為了自衞。因此,技術路線也和國外不同。我國的核武器是用先進技術打破核壟斷,並不追求核武器的多樣化。

(節選自“鳳凰新聞網”)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于敏天資聰慧,讀高中時門門功課第一,25歲時進入中科院現代物理研究所參與氫彈原理研究,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B.于敏“善於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問題,實現了氫彈原理的重大突破。錢三強稱于敏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C.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給於敏留下慘痛的記憶,繼而產生的民族情感,成為他研究氫彈並將一生奉獻給祖國核事業的精神動力。

D.儘管于敏已是88歲高齡的老人,但當單位遇到難題或重大決策時,他總是以平生所學,繼續為祖國的核物理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E.“學術如山,性情如水”指的.是,于敏不僅有極高的學術素養,而且淡泊名利,甘於為祖國的核事業而“隱身”長達三十年之久。

(2)于敏被稱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其原因和表現有哪些?(6分)

(3)于敏的學生藍可説“老師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國”,請結合文本概括于敏愛國的具體體現。(6分)

(4)于敏説自己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但他又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核武器研發事業。追求和平與武器研發,二者矛盾嗎?請他結合文本內容談談你的認識及給你的啟示。(8分)

答案:

12.(1)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答A、B不給分。(A項,“25歲時進入中科院現代物理研究所參與氫彈原理研究,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錯,他開始研究的是原子核理論,後“轉行”參與氫彈原理研究。B項,張冠李戴,對他作出這樣評價的是朱光亞院士。E項,表述不全,“性情如水”,亦指其平和善良。)

(2)①于敏未曾留過學,是我國自主培養的傑出的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②在國內沒人懂原子核理論的基礎上,于敏靠自己的才智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③于敏採用自己的“土”辦法,領導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並利用我國的計算技術完成了一整套氫彈理論方案,實現了氫彈原理的重大突破。

(3)①為了國家氫彈研究的需要,他放棄了自己的研究興趣,“轉行”進行氫彈原理研究。②為了國家民族不受欺辱,他廢寢忘食的工作,參與核武器研究,併為此而甘於“隱身”長達三十年之久。③民族情感是他的精神動力,他將一生奉獻給了國家的核事業,88歲高齡依然在為祖國做貢獻。(每點2分)

(4)不矛盾。(1分)認識:①于敏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給他留下慘痛的記憶,他渴望祖國國防強大,不受欺辱,才轉行研究核武器。(轉行的原因)(2分)②他研製的核武器是屬於戰略防禦性質,維護和平,完全是為了國家民族的自衞,並不追求核武器的多樣化。(研究的目的)(2分)

啟示:①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和平安定的生活。②核大國要削減核武器,減少軍備競賽,縮減軍費開支。(3分,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