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合歡樹》閲讀答案史鐵生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19W

《合歡樹》是史鐵生懷念母愛的一篇散文。它被選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系列《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教材中。

《合歡樹》閲讀答案史鐵生

合歡樹

十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着跟我説她自己,説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麼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我那時可能還不到十歲呢。”我聽得很掃興,故意笑:“可能?什麼叫可能還不到?”她就解釋,我裝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為了我的腿,母親的頭上開始有了白髮。儘管醫院已明説我的病目前沒辦法治,但母親不死心,她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錢買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服用,讓我洗、敷、薰、炙。“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説。我一心只想着寫小説,彷彿那東西能把殘疾人救出困境。可母親仍不放棄,直到最後一回我的胯上被薰成燙傷,這對於癱瘓病人實在太懸了。後來母親發現我在寫小説,她跟我説:“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於絕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説。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一樣鍥而不捨。

三十歲時,我發表了第一篇小説,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説又僥倖獲獎,母親已經離開我整整七年。

獲獎之後,登門採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説來説去就覺得心煩。我搖着車躲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母親為什麼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老天爺可憐她,就召她回去了。”這讓我心裏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風正在樹林裏吹過。

幾年前,老街坊們就提醒過我:“到小院兒去看看吧,你媽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聽了心裏一陣抖。還説,我家原來住的房子裏現在住了小兩口,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着。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小苗,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盆裏長起來,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歎息了一回,還不捨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花盆裏。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過一年,母親去世,我們搬離了同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兒,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與其在外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樹吧。來到老院子,老街坊們還是那麼歡迎我,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送到我眼前。大夥都不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問起那裸合歡樹。大夥説,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但我再難看見它了,因為老院裏擴建了小廚房什麼的,過道窄,搖車進不到裏面的小院兒。我挺後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告別了老街坊,搖着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

《合歡樹》閲讀題: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兒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母親卻説她小時候作文寫得還要好。她這樣説是為了激勵孩子成為作家。

B.母親本來喜歡花木,“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這“別處”指的是為兒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親以為合歡樹第三年的復生。“是個好兆頭”。作者寫這一點是暗示,母親因為操心兒子的病以致有點迷信了。

D.在質樸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與工作顯然比文章,比獲獎更重要。

E.“悲傷也成享受”,是説人在獨自靜靜地懷念逝去的親人時,即使悲傷,也會有某種温馨的感覺。

2.本文一開頭就寫了兒子小時候與母親的一場小衝突。你認為這樣寫有什麼特別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齡。你認為他在二十歲以後和三十歲以後對母愛各有怎樣的體會?(4分)

4.文章在對那個看樹影兒的孩子的擬想中結束。作者這樣寫想要表現什麼?這種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什麼?(6分)

《合歡樹》閲讀答案

1.(4分)A、C

2.(4分)

①突出母親年輕時爭強好勝、不免孩子氣的性格,使母親的形象一開始就顯得很率真可愛,這與後文中母親因操勞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構成對比。

②展現母子倆曾經有過一段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這種快樂的生活氣氛和輕鬆筆調,與後來的生活困境及後文壓抑的氣氛形成對照。

③這樣一篇回憶母親的文章如此開頭,非常別緻,增強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藝術吸引力。

3.(4分)

①二十歲以後,作者雙腿殘廢,母親為了給他治病和幫助他學習寫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過度操勞而早逝,這使他體會到母親的執着與無私。

②三十歲以後,作者在創作上接連獲得成功,他感念沒有母親就沒有自己的現在,痛定思痛,更體會到母親的深厚與恆久。

4.(6分)

要點:

想表現的是:①母愛是普遍的②母愛又是獨特的

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①以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韻味悠長

拓展教案

教學目標

1.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並感悟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學難點

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方法

導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39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而下肢癱瘓的羅斯福,4次當選美國總統,為美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坐在輪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學家霍金向人類貢獻了偉大的黑洞理論;在中國,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候不幸癱瘓,但他如“鳳凰涅槃”一般堅強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筆書寫他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授獎詞評價他“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就是史鐵生。

那麼,史鐵生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着他、激勵着他?今天就讓我們隨着《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檢查預習

1.關於作者(主要由學生闡述,教師做補充和點評)

生平介紹:1969年史鐵生到陝西延川清平灣插隊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後發高燒,

其後發現腰腿疼痛,當時沒在意,後來發展成雙腿殘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想以死來解脱自己,最後終於在母親的幫助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小説)、《我與地壇》(散文)、《命若琴絃》(散文)、《病隙碎筆》(散文)、《務虛筆記》(長篇小説)等。

2.關於母子情

請學生根據課前閲讀(《秋天的懷念》和《我與地壇》節選)談談作者對母親的情感。

歸納總結:從不理解到理解,懷着愛與愧疚。

三、感知課文

(一)在預習的基礎上迅速再讀課文,與《秋天的懷念》、《我與地壇》比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提示:從情感基調、情感內容上去歸納)

情感基調——憂傷。

情感內容——對母親從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懷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麼樣的母親讓作者如此深深懷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部分以時間為序,追憶了哪些事情?

10歲時“我”作文競賽獲獎;20歲時“我”雙腿殘廢;30歲時“我”的小説發表。

(三)這些事情刻畫了怎樣的母親形象?作者對母親又是什麼樣的情感?

1.10歲時作文競賽獲獎

⑴誦讀第1自然段。

⑵歸納母親的形象特點。

母親:“年輕”、“聰明”、“最好看”、愛美、愛生活

⑶母親對“我”獲獎持什麼態度?

故作輕慢、警戒勉勵

⑷説説此時的“我”對母親的態度怎樣。

“我”:對母親不理解,“掃興”、“故意笑”、“裝作”——倔強、好強、慪氣。

2.20歲時“我”雙腿殘廢後

⑴誦讀第2、3自然段。

⑵説説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①一心給“我”治病。

“不年輕”“有了白髮”(肖像描寫)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薰、灸。”

“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動作描寫)

“每一回都虔誠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寫)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語言描寫)

②鼓勵“我”好好寫作:

為兒子尋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兒子生活的信心——“那就好好寫吧”、“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侯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語言描寫)

③為“我”借書、推“我”去看電影

“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動作描寫)

⑶通過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怎樣的一種母愛?

無私無怨、堅強執着、寬厚仁慈、犧牲自我的愛。

⑷這時候,你會想起哪些頌揚母親的故事和詩文?(學生交流)

故事:孟母三遷、歐母教讀、岳母刺字……

詩歌:冰心《紙船》、孟郊《遊子吟》、泰戈爾《彷彿》……

名言: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法國】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洛夫【俄羅斯】

媽媽,你是母親、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結合。——泰戈爾【印度】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意大利】

母愛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簡單、自然、豐碩、永不衰竭的東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巴爾扎克【法國】

⑸“我”對母親又是什麼態度?

不理解母親的苦心,對於治病喪失信心、絕望:

“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語言描寫)

“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寫)

3.30歲時小説發表

⑴“我”小説發表,獲獎成名,母親卻因操勞而早逝,我對母親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我理解了母親的苦心,理解了母愛的偉大,深深思念母親的同時又滿懷深深的愧疚(子欲養而親不待)。

⑵讀讀下列詩文,進一步體會“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悔之情。

余光中《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裏頭”

老舍《我的母親》:

“街上是那麼熱鬧,我卻什麼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淚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悽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母親怎樣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四、理解“合歡樹”所寄寓的豐富的情感內涵。

(一)閲讀第4-12自然段,找一找描寫合歡樹的句子並體會其象徵意義。

1.請同學根據下列提示,簡要敍述合歡樹的由來。

合歡樹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時,在_______挖來的,種在________裏。第二年,合歡樹______,母親______。第三年,合歡樹_______母親__________。第四年,合歡樹長在_____________。第五年,我們搬家,合歡樹__________。

2.作者為什麼在這裏用了大量的筆墨寫合歡樹的來歷以及母親悉心培育它的過程?

合歡樹是作者個人命運的寫照,也是母愛的具體的體現物。母親把對兒女的疼愛融入在對合歡樹的精心呵護和培育中。合歡樹從弱小到長大長強長壯與史鐵生由殘疾到對生命有所感悟,堅定地活下來有相似之處。

所以,合歡樹=作者自己,母親悉心照顧的合歡樹就是病中的自己的象徵。

3.母親逝世後,作者對於母親親手栽下的合歡樹的態度有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⑴“我們搬了家,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顆小樹忘記了”、“沒料到那顆樹還活着”——搬了家,忘記了合歡樹,遺忘在記憶的深處,不願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願意去那個小院,推説手搖車不方便”。在大院中聽鄰居説合歡樹開花了,勸他去看看,但是“我心裏一陣抖,還是推説手搖車進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歡樹,但是不敢去看合歡樹,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歡樹又想起母親來,勾起自己無盡的悲傷。

⑶時間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靜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問起那棵合歡樹”,“我挺後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歡樹,看看母親住過的小屋,看到母親生前的事物讓我感覺母親好像並沒有離我遠去,母親似乎就在身邊。所以“悲傷也成了享受”。

所以,合歡樹=母親,合歡樹是觸動作者思念母親的物,它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母親生命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二)啟發學生自主體會,自由發言,説説合歡樹在自己心中還有什麼豐富的情感內涵。(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合歡樹=親情的象徵,是閤家歡樂(樹的名字的意義)的象徵。

合歡樹=當年母子“合歡”的人間見證,是母親恩澤的一個生命。

合歡樹=母親對兒子的希望。

五、結束語

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説,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温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史鐵生

六、作業

1.閲讀史鐵生作品《我與地壇》全文。

2.背誦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歌。

3.用一段短文,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