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鴨的喜劇閲讀題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32W

做閲讀題要先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脈絡。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閲讀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鴨的喜劇》閲讀題答案,歡迎大家閲讀。

鴨的喜劇閲讀題答案

《鴨的喜劇》

魯迅

俄國的盲詩人愛羅先珂①君帶了他那六絃琴到北京之後不久,便向我訴苦説:“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這應該是真實的,但在我卻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只以為很是嚷嚷罷了。然而我之所謂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謂寂寞罷。

我可是覺得在北京彷彿沒有春和秋。老於北京的人説,地氣北轉了,這裏在先是沒有這麼和暖。只是我總以為沒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銜接起來,夏才去,冬又開始了。

一日就是這冬末夏初的時候,而且是夜間,我偶而得了閒暇,去訪問愛羅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裏;這時一家的人都睡了覺了,天下很安靜。他獨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稜在金黃色的長髮之間微蹙了,是在想他舊遊之地的緬甸,緬甸的夏夜。

“這樣的夜間,”他説,“在緬甸是遍地是音樂。房裏,草間,樹上,都有昆蟲吟叫,各種聲音,成為合奏,很神奇。其間時時夾着蛇鳴:‘嘶嘶!’可是也與蟲聲相和協……”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時的情景來。

我開不得口。這樣奇妙的`音樂,我在北京確乎未曾聽到過,所以即使如何愛國,也辯護不得,因為他雖然目無所見,耳朵是沒有聾的。

“北京卻連蛙鳴也沒有……”他又歎息説。

“蛙鳴是有的!”這歎息,卻使我勇猛起來了,於是抗議説,“到夏天,大雨之後,你便能聽到許多蝦蟆叫,那是都在溝裏面的,因為北京到處都有溝。”

“哦……”

過了幾天,我的話居然證實了,因為愛羅先珂君已經買到了十幾個科斗子②。他買來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裏。那池的長有三尺,寬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種荷花的荷池。從這荷池裏,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養出半朵荷花來,然而養蝦蟆卻實在是一個極合式的處所。

科斗成羣結隊的在水裏面游泳;愛羅先珂君也常常跋來訪他們。有時候,孩子告訴他説,“愛羅先珂先生,他們生了腳了。”他便高興的微笑道,“哦!”

然而養成池沼的音樂家卻只是愛羅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來主張自食其力的,常説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應該種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勸誘他就在院子裏種白菜;也屢次對仲密夫人勸告,勸伊養蜂,養雞,養豬,養牛,養路駝。後來仲密家果然有了許多小雞,滿院飛跑,啄完了鋪地錦的嫩葉,大約也許就是這勸告的結果了。

從此賣小雞的鄉下人也時常來,來一回便買幾隻,因為小雞是容易積食,發痧,很難得長壽的;而且有一匹還成了愛羅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説《小雞的悲劇》裏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鄉下人竟意外的帶了小鴨來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説不要。愛羅先珂君也跑出來,他們就放一個在他兩手裏,而小鴨便在他兩手裏咻咻的叫。他以為這也很可愛,於是又不能不買了,一共買了四個,每個八十文。

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珊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大家都説好,明天去買泥鰍來喂他們罷。愛羅先珂君説,“這錢也可以歸我出的。”

他於是教書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會,仲密夫人拿冷飯來喂他們時,在遠處已聽得潑水的聲音,跑到一看,原來那四個小鴨都在荷池裏洗澡了,而且還翻筋斗,吃東西呢。等到攔他們上了岸,全池已經是渾水,過了半天,澄清了,只見泥裏露出幾條細藕來;而且再也尋不出一個已經生了腳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沒有了,蝦蟆的兒子。”傍晚時候,孩子們一見他回來,最小的一個便趕緊説。

“唔,蝦蟆?”

仲密夫人也出來了,報告了小鴨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説。

待到小鴨褪了黃毛,愛羅先珂君卻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羅斯母親”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處桂鳴的時候,小鴨也已經長成,兩個白的,兩個花的,而且不復咻咻的叫,都是“鴨鴨”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們盤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勢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裏滿積了水,他們便欣欣然,游水,鑽水,拍翅子,“鴨鴨”的叫。

現在又從夏末交了冬初,而愛羅先珂君還是絕無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裏了。

只有四個鴨,卻還在沙漠上“鴨鴨”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注]①愛羅先珂(1889-1952),俄國詩人,童話作家,世界主義者。②科斗子: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