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楓葉如丹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25W

一、教材分析

楓葉如丹教案

《楓葉如丹》是一篇敍事散文。它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過記敍訪問澳大利亞時照一張照片的經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表達了作者自己對自然界及人世的態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紅紅的楓葉一樣,在經歷了磨練、經歷了挫折、經歷了失敗後才能變得成熟。這時人生才達到了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通過學習本文,可以擺正學生的人生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生狀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理解的能力,對文章的感受逐漸接近本身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反覆的閲讀,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識。經過四年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獨立學習的能力,我們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去感悟。

二、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作者照照片的經過,以及對自然界與人世的看法,體會作者的感悟。

2.熟讀、背誦課文第一部分,體會語言的“韻味”。重點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養積累語言,體味語言的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韻味”這個主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楓葉如丹》。

板書課題,並指導學生寫字。要求:做端正,字寫美。

二、新授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丹”的本意是什麼?(紅色)課題又是什麼意思?(秋天的楓葉像紅色)

師:作家袁鷹沒有把課題寫成楓葉是丹,而寫《楓葉如丹》一定另有一番韻味。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35頁,各自讀書,讀書時順手把文中優美的句子或者有你認為富有哲理的句子畫下來,你也可以在書上做批註,把你的讀書感受,讀書疑惑簡單地在書邊寫下來。相信用心讀書,你會有新的收穫。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讀書情況]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學們都在書上畫出了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指導朗讀

生命在蟬鳴蛙噪中翕動,在熾熱和鬱悶中成長,在暴風驟雨中經受考驗。

於是,涼風起了,秋天到了。萬山紅遍,楓葉如丹。丹,是成熟的顏色,是果實的顏色,是收穫者的顏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顏色

再望望那株楓樹,竟如一位悽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

也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楓葉如丹,也許由於有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許它本身正是有豐富內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價值

師:同學們讀的真美,散文就應該讀出美味。那同學們在讀書中有什麼體會或收穫嗎?交流一下。

交流並引導學生美美地讀。師引,書讀得這麼美,在讀書中有自己的體會嗎?或有疑惑嗎?

交流。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這是篇什麼體裁的課文嗎?(散文)知道什麼叫散文嗎?散文它不講故事,或者不以講故事為主。主要在抒情,有寫景,借景抒情,有的寫事,借事抒情,寫物借物抒情。也有寫人,借這個人表達自己的情感,你們對散文有了很好的瞭解。其實,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淌,這裏有他對如煙往事的回憶,有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也有對燦爛未來的嚮往,讀起來很美,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用心去傾聽作家袁鷹的心聲。

學生讀書

師:看着大家讀書我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似乎感覺到,觸摸到作者的心靈。選擇你感觸最深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去傾聽。

交流1——7自然段,通過個別朗讀,教師範讀,學生品讀,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成熟。夏天的躁動與鬱悶,從而理解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讓學生感悟,理解這一部分,背誦積累。

交流8——13自然段,作者敍述今年五月訪問澳大利亞,看到株楓樹如悽苦的老人,想到自己,可是當莉貝卡走到樹下,有了活力那株楓書才展示它真正的美。

師:我們在來回顧一下這幅畫面的內容:靜憩的青山——楓樹(披滿一身紅葉)——滿地的紅葉,還缺少些什麼呢?因此在作者眼中,這株楓樹就象一位悽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

考慮:為何要將楓樹比作老人,有好多事物都可做為“悽苦”的代名詞,為何要以老人做比?

教師歸納:作者將楓樹比做老人,是將楓樹人格化。看着這株披滿一身將要凋零的樹葉的楓樹,即將進入生命的秋季。

板書:生命之秋

作者聯想到了人至暮年,如果沒有了生命的活力,就喪失了生活的勇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會變的單薄,沒有力量,就好象眼前這株楓樹一般孤獨悽苦。可是當莉貝卡走到樹下,楓樹就有了活力,那株楓樹就有了它真正的價值,真正的美。

板書:秋之生命

投影品讀:也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楓葉如丹,也許由於有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許它本身正是有豐富內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價值,而且感受得那麼真切。北京的香山紅葉,自然能使人心曠神怡;若是沒有那滿山流水般的遊人,沒有樹林中鳴聲上下的小鳥,也許又會使人感到寂寞了。

師:同學們,你又聽到了作者在向我們傾聽着什麼?我們談一談。

生談:生命要有活力,即使到了老年,也要讓生命的每一天都充實。

生談:讓生命每一天都有活力,到了老年生命才有豐富的內涵。

生談:一個人可能沒有大家聚在一起美麗。

生談:美麗的風景要有人欣賞才會更有生氣。

品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楓葉如丹,顯示着長久的生命力。“霜葉紅於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師;大家很會聽作者對你低低的訴説,這其實是在和作者做心靈的交流。的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要有來有去。你們剛才廣向作者索取了,廣在聽作者對你講什麼了,你們還沒有對作者説點什麼。所以下面還要用心靈去傾訴。每人拿出一支筆來。你可能有千言萬語,要向作者傾訴,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説的好一句話,寫在書的空白處。就要一句你最想説的。你要能寫出一句格言,警句來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句,

開始寫。你向作者傾訴什麼,傾訴你的心靈。寫你最想對作者説的一句話。

學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這樣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領略楓葉如丹的韻味。

……

總結板書,深化對課題《楓葉如丹》的理解,學生由感性的認識上升初步的理性人生觀。

齊讀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

楓葉如丹,顯示着長久的生命力。“霜葉紅於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板書:

楓葉如丹

袁鷹

自然人世

楓葉秋之生命(活力)

霜葉紅於二月花

課後反思:

《楓葉如丹》是一篇敍事散文。它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難度較大的文章。在設計教學時我主要想以讀促學,以讀促教。在教學中具體是這樣做的:

1、通過三個大環節和學生一起讀書。一是初讀,用心讀文,讀通、讀美;和學生一起到文中傾聽作者的心聲;讓學生去傾訴,傾訴自己在讀完課文之後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觀。

2、通過課件和《秋日私語》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秋季楓葉萬山紅遍的情景中,用心讀書,到文章的字句中去傾聽作家袁鷹的心聲。

3、本課的題目《楓葉如丹》含義不易理解,我在上課之初給學生置疑惑,然後在引導學生熟讀、理解的基礎上,再來體會課文題目的含義——紅紅的楓葉就像紅紅的顏色一樣,在眾多顏色中顯示着成熟的美。從課上情況來看,效果不錯。

但本課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教師不能靈活駕馭課堂,沒有做到以學定教。

文章語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璣。但在這節課上我,不能充分尊重學生,不能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並就學生的發言適時、適度評價。尤其在處理初讀課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時,有的同學此時就開始談感受,而我卻被教案束縛,如果能就學生的發言即時評價,引導學生朗讀理解課文,通過讀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可能教學效果更好。

二、一味重讀,卻沒有實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統一。

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傾聽、傾訴,這樣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處理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內涵卻不到位。如果能通過讀課文,讓學生讀出“楓葉如丹”的滋味,本課才會真正讓學生受益。今後在我自己備課時要鍛鍊自己深入淺出的本領。

三、學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機會,不能落實“三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體現得不夠明顯,究其原因我認為還是教學設計中缺少學生自我探究的機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磨練自己,深入備課,講課時靈活處理教案,以學定教,心中有數,使得自己儘快達到師生互動,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