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當今學生不乏激勵少的是管教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75W

                     中國青年報     2002-12-06     

當今學生不乏激勵少的是管教

 

 編者按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普遍倡導激勵教育、賞識教育,強調家長、老師都要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對話,尊重孩子,給孩子創造一種寬鬆自由的氣氛。但是,激勵和賞識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評?尤其是現在我國孩子中多是獨生子女。一棵小樹要長成棟樑之材,中間少不了剪枝,更何況人的成長。 

 今天,我們編髮山東青島一位中學老師的呼籲,我們也希望社會各界人士就孩子的教育問題各抒己見,歡迎投稿。 

 最近報道的我市某中學學生聯合炒掉班主任的事讓人深思。學生為何要炒老師?是老師犯了錯誤嗎?是老師不能勝任嗎?讀完報道才知道不是這樣,是因為班主任不讓學生談戀愛、穿出格的時裝。全班只有三名同學沒有聯名行動。再聯繫到前不久某校上初中的幾個女孩離家出走、某學生將批評他的老師打倒的事……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學生怎麼了? 

 特別讓人不解的是,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總有一些“懂教育”的人出來責備家長、老師,認為是家長、老師跟學生溝通不夠造成的。就筆者多年在學校工作的體會,我認為,實質的情形恰恰相反,不是缺少溝通,而是現在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管教不嚴造成的'。 

 這在某種程度上説是中國學生的特色。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嬌縱是絕大多數家庭撫養孩子的方式。這樣的孩子“沒有缺點”,誰也説不得,一説就跟你急,就離家,就出走,更嚴重的,兩年前還發生了兒子弒母的慘劇。 

 而現在的輿論普遍倡導激勵教育、賞識教育,只能説好,不準説“不”。這個“樹枝子”怎麼長都不能鋸掉,沒有鋸,更沒有拿鋸的人。蕭伯納説:“一個人感到自己可恥的地方越多,受尊敬的程度就越高。”我們中國人傳統上就強調反省、自律,日三省吾身,則智明而行無過矣。問一問現在的學生,有多少人反省自己,對自己説出一個“不”字? 

 在家少教,如果在學校能嚴格管教也行,家教不足學校補。可現在的學校也成了嬌慣學生的地方。處處對老師限制,不能大聲訓斥,不能不讓學生進教室,不能罰站……學生不僅成了家庭的寶貝,也成了學校的寶貝,有的學校居然提出了“學生是上帝”的口號。 

 以至於現在的老師一批評學生,學生就有一句話等在嘴上:“我怎麼了?”用來反問老師。有的學生對批評他的老師説:“你還想不想幹了?”還有一名學生對批評他的身體剛剛痊癒的班主任説:“你是不是又舒服了?”現在的老師共同的感受是:很難從學生那兒獲得尊敬。 

 老師是應當尊重學生,問題是不能只強調這一點,嚴格的管教更應該強調。老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角色上必須分清。就筆者的體會,這些年教師的工資是提高了,但教師受到的尊敬卻是從未有過的少,説現在教育的情形是重教不尊師並不為過。 

 常有人把日美等國的教育拿來為中國教育應當寬鬆自由説話,這種認識是偏頗的。首先孩子不一樣,其次國情不一樣,他們的教育可以借鑑但不能移植。 

 再説,日美的教育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寬鬆”。《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中談到,在美國,學生如有不當的東西帶進學校,如傳呼機,學校一律沒收,並不再還給學生。相比之下,我們也沒收,但沒收後要求學生家長來校認領。一名高中學生的家長認領時還跟老師説,你們學校管得太嚴了,俺孩子在初中都拿手機。《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還談到一個細節,該書作者的孩子所在的學校曾經這樣懲罰學生:犯錯誤的學生,老師在教室牆上點一個點,讓那個學生鼻子對着這個點站着。如果在中國,這位老師下崗是必定無疑了。 

 中國傳統的教育是以嚴格著稱的,所謂嚴師出高徒。這種嚴不僅是教學的嚴格,也在於管理的嚴格。這是一種優良的傳統,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繼承。當我們看到現在的學生如此不理想的狀況,社會還在呼籲激勵教育、呼籲家長老師理解學生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在這種環境下一批批極端自私、缺少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學生走上社會的時候,教育,是該深刻反省一下了。

---摘自《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