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參觀學習全國名校洋思中學後的反思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在縣教師繼續教育中心主任的帶領下,縣直部分學校及各鄉鎮師訓輔導員一行來到江蘇省泰興市參觀了全國名校洋思中學。在洋思中學,學校副校長xxx向我們介紹了洋思中學的發展史,引導我們參觀了學校教學區,後勤區及校園環境。洋思的精神,洋思的成長之路,洋思的辦學經驗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觀學習全國名校洋思中學後的反思

十餘年前的洋思中學是一所村聯辦的簡陋初級中學,地處泰興偏僻鄉野。十餘年後的今天,卻創造了一流的教育業績,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合格率居省市之首,體育達標率超過97%。其生員由原來的20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3000多人,其中80%來自城區。一舉成為全國名校。據校長介紹,前來該校參觀考察學習的外地教師達30萬人次······是什麼因素讓名不見經傳的洋思脱穎而出卓然崛起凡到過洋思的人耳聞洋思人樸實無華的介紹,目睹洋思人踏實勤奮的工作情景,無不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洋思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它靠的是全體洋思人敬業務實的品質,靠的是洋思人以愛育人,創新奮進的精神,靠的是洋思人"沒有管理就沒有效率,沒有質量就不能生存"的危機感。走進洋思,它的成功給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最有價值的的啟迪是:

以人為本,面向全體

"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的辦學模式是洋思人致勝的法寶,也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洋思決策人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是仁慈的,心是滾燙的,時時處處都透着人文性的教育關懷。因為他們深知,只有對學生投入真誠的關心,才能幫學生找回自尊和自信,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才能讓家長滿意;只有對教師傾注熾熱的關懷,才能催發教師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才能感動教師不遺餘力,永不停止地奮鬥。帶着對"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繼承,帶着"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使命,他們大膽提出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一響亮的口號,克服困難,廣納"教不好的學生",面對眾多基礎差但求知慾強烈的學生,為了實現對無數家長所許的承諾,他們這樣做:

1,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自始至終,堅決不分快慢班,在深入瞭解學習和成長狀況的基礎上,公平合理地編班,分組,插座(將優中差三類學生平均分到各班,又一次分到各組,再安排優生與差生同桌)更可貴的是洋思的教師不選擇不挑剔學生,總認為差生也是璞,靠打磨,一定能成玉,於是在無微不至地關懷與鼓勵中,使學生備感前所未有的平等與撫愛,由此產生學習上進的動力與信心;

2,生活指導,習慣養成。

新生入學,班主任,生活老師步步跟蹤,一絲不苟地指導學生學生學會吃飯(桌上不準撒一粒飯),學會睡覺(按時休息,不準有一人次説話打鬧現象)學會洗涮(節約用水),通過勞動觀念的培養,對學生進行了效率意識,友愛思想的`教育(20分鐘內2200多名學生互相幫助,摺疊整理,快速洗涮,準時到操場集合),還加強艱苦奮鬥,科學理財教育(在餐廳,宿舍,浴室到處張貼指導學生生活的標語;將零用錢存放在生活老師那裏,合理支取)等等。在各個環節中,,順利實現由良好習慣的培養到積極學習的遷移。

3,開展"三清",狠抓"最後"。

對於差生,洋思採取最得力的措施,就是開展"三清"。即堂堂清(教師在每堂課中力求所講知識學生都基本掌握。)日日清(各班按學科成立學習小組長,小組間經常開展學習競賽,小組內成員互幫互助,互督互查,分工負責,保證每個學生當天學習內容當天基本掌握)週週清(週五班與班對調驗收英語,數學兩門學科,接受驗收的學生對學知識要查缺補漏,牢牢掌握,力爭不出錯,對實在清不了的內容,由任課教師利用雙休日進行補救。)他們還做到從最後一名抓起,其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合理分班,調動競爭力量(將最差學生合理搭配,平均各班,與分校長,班主任簽訂目標責任狀,定期對最差學生的轉化情況進行驗收);結對幫扶,調動合作力量(將最差學生安排到教室前排位置,與優生同桌,結成學習對子);特別關注,調動情感力量(在課堂上對差生提問最多,板演最多,釋疑,點撥最多,課後談心交流最多,不僅關心學習,更關心差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關懷激發差生的進取心。)這幾招真絕,難怪洋思能取得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

洋思人"以人為本,面向全體",不僅體現在對學生平等與關懷,同時也體現在教師的培養與體貼。

對教師的培養是從嚴着手:新教師上崗首先要拜師。學校擬訂輔導責任制,師徒連帶考核,徒受獎,師受獎,徒受罰,師受罰。領導和老師傅們以高尚的事業心進行艱鉅的傳幫帶,在實踐中耐心輔導,細心指導,精心疏導,在"領"與"導"上下功夫,把新老教師鑄成一股奮搏向上,共創輝煌的中堅力量。對教師的體貼是以慈引情,他們把教師的戀愛,工作,家庭等視為份內事,為之排憂解難:一位代課教師生病用去大筆醫療費,學校毫不遲疑,設法解決;一位大專畢業生父親遇難,母親病重,校長親自上門解決實際問題;一位教師結婚要住房,校長二話不説,讓出僅有的半間房,自己住進工友的集體宿舍……有這樣充滿人情味的理解與支持,撫慰與關愛,教師們怎能不感動不發奮不拼搏

目前,很多農村中小學為什麼不能夠取得洋思一樣的輝煌原因很簡單,對於學生,一是隻把"以人為本,面向全體"掛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在行動中,表現在把學生分成"普通班"和"特長班",按學習成績又把學生分成"上線生"和"下線生",對於"上線生",悉心指導,認真批改,而對"下線生",卻是順其自然;二是對學生的生活起居關心甚少,不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導致學生生活無節奏感,緊迫感,學習或過張或過弛;同時,教師沒有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沒有想到學生的自尊,處事簡單,結果讓優生成寵兒,使差生更加自卑,得不到平等的關愛,如何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整體提高三是在學習指導上,不能實行"三清",使學生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最後不了了之,這怎能提高轉差效果對於教師,則是嚴之有餘,慈之不足;只想教師儘快取得好成績,而對教師的困難往往"愛莫能助",這又怎能激發教師奮發向上,努力拼搏的內力因此,廣大農村中小學,要想像洋思一樣的崛起,必須從"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根本點入手,切實關心學生的生活,情感,培養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把"三清"落到實處,以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充分發揮工會功能,關心教師的冷暖,讓教師把感受到的温暖轉化為工作的強大動力,再凝成一股勁,最後取得全面豐收,應該不是很難的夢想。

"包"字當頭,獎罰分明

"承包責任制"的管理模式是辦學成功的捷徑,也是值得我們效仿的訣竅。軍隊無令不行,學校無禁不止。一個學校如果沒有一個過硬的管理制度,沒有很強的約束力,要想打勝仗,那是妄想。洋思決策人深知此理,為了提高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他們經過緊張的民主討論,商議,擬訂,修改,通過,出台了一個個適合校情的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這些責任制內容具體,條目細緻,包容廣泛,其顯著特點表現在

1,"包"字當頭。洋思管理模式是無所不包,從前勤到後勤,從教學到生活,從校長到班上組長,人人都有具體明確的承包任務,如班主任,科任教師包學生四率達標(鞏固率,合格率,畢業率,優秀率),包後進生轉化,學生德智體協調發展;班長,組長包"三清"落實;又如食堂工作人員要包食物安全衞生,菜譜科學合理,包師生準時吃到熱飯熱菜,保證菜餚烹製味美可口,等等,真是五花八門,內容齊全。通過承包,逐步形成民主,科學,嚴密的調控機制,營造一個引入競爭,刺激競爭,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大大激發了全體教職工的工作責任感,激起他們使命感,甚至激活洋思人沉沉的生存危機感,這招術太高明瞭。

2,嚴如利劍。洋思的管理很嚴,但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情,它充分調動了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正是因為嚴,才使洋思人教學嚴謹,不敢馬虎:備課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上課講授不能超過15分鐘,實施"三清"要通過驗收,把教師逼入緊張,充實的精神狀態中;正是因為嚴,才使整個校園井然有序,學生學習有章程,生活有規律,教師活動有規則,緊張而有序。也正是因為嚴,才使學校上下齊心,步調一致,團結配合,保證各部門各環節不出差錯。利劍高懸,誰敢闖紅燈

3,獎罰分明。洋思的責任制考核,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鈎很緊。翻閲洋思各項規章制度,就可以發現,洋思的獎罰條例非常細緻,以<>為例,學校每月為每位教職工拿出200元用於師德建設,獎勵嚴守行為規範的教師,如有下列行為者給予重罰,毫不徇情:①不加校會,升旗儀式,不做課間操,一次少發20元;②不遵守食堂紀律,剩飯剩菜,一次少發20元;③公桌擺放無序或不乾淨,一次少發10元;④無教案上課或不按教案上課,一次少發20元,不能當堂完成作業,一次少發10元;⑤作業批改不及時或不認真,見一本少發5元;⑥語文教師要寫下水作文,少寫一篇少發20元,遲寫一篇少發10元;⑥不按時搞好週週清,一次少發10元;⑦出卷,閲卷,統計分數作弊者,一次少發200元;⑧亂訂複習資料,亂收費,一次少發200元,……等等共38條。其操作方法是學年末統計每人師德津貼總額,數額低於全校平均數的教師不者評優,評先,不得參加職稱評定,倒數1~10名的教師學校給予辭退。這些考核制度,條條如刀,款款如錐,十分嚴苛,但洋思人卻毫無怨言,人人照章遵守,學校嚴格執行,絕不枉法。如校長因日夜忙於校務而疏於兩處政治教學目標的複習指導,在學期質量檢測中扛了"黃榜",他主動在教師大會上作了檢討,並堅持按規矩扣掉了百分賽中的50分,交出了近200元罰款;一名副教導主任因為不能帶頭完成學校佈置的工作任務被撤銷職務;一名副教導主任因一次備講課不合規範要求,被警告;一名生活指導教師因為宿舍內一起偶發事件處理不力,且未及時上報學校,被辭退。

洋思成功的管理模式再一次驗證,一個學校要想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嚴格具體的管理責任制,只有嚴格的責任制,才能激出責任感,才能激活效率。待以民主的形式擬出合乎校情的責任制後,關鍵還要像洋思那樣"言必行,行必果",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令行禁止,一絲不苟,不能使制度只寫在紙上,應付檢查,貼在牆上,做做樣子,叫在嘴上嚇嚇蚊子。要一步一個腳印,落實在行動中,這樣學校就會以鮮活的形象展示在社會人士面前,能不讓人看到希望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是取得輝煌的祕術,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高招。以"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的思想作統帥,以嚴格的責任制作後盾,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改革成果就發揮了巨大的先鋒作用。其成果內涵是:

先學:即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師出示的學習目標和自學相關的要求,帶着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其形式靈活多變,可以是看例題,讀課文,看註釋,做實驗,發現疑難做記號,做與例題相類似的習題等。

後教:在學生充分自學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其環節是,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都督這情況,在學生自學結束之後,發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讓已會的學生來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兵教兵的目的。

當堂訓練:在"先學","後教"之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訓練,所做題分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以加深理解課堂上所學的重難點。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字義簡潔,但藴含着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於教學生學";"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這種成功的教學模式是洋思人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研討中長期摸索,反覆驗證所取得的成果,凝集着他們的心血與智慧,印證着他們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精神與品質。它的實施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索的積極性,激活了學生不竭的創造動力。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學校的生命靠質量,質量的提高靠教法,教法的實效在研討,研討的後盾在常規。

洋思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學校要想在大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切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努力做到:

一是堅持集體備課,以語文為例,每篇講讀課文在上課前,由教導處或教研組檢查備課質量,再進課堂。詳實記載備課情況。

二是借鑑洋思教學模式,由學生代表向教導處彙報教師上課方式,是不是先讓學生充分自學,探討,合作歸納自學中的問題,教師是不是有目的,有條理,有重點地精講課文內容是不是當堂完成作業任務。

三是大力開展"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的三清運動,狠抓差生輔導。教導處成員親臨各班摸清差生底細,落實教師幫最差,優生幫中差的輔差計劃,採取與學生座談的方式,或出題或詢問,嚴格檢查並記載教師輔導差生情況,以實現消滅差生,全面豐收的洋思式的教學目標。

四是積極搞好教學研討。在教研中,上課不作秀,評課不唯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以真抓實幹的精神,把新的教學理念消化在教師的腦海裏,再轉變成教師自覺的行動。

五是澄清教風,培養學風,像洋思一樣,平時作業就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期中期末考試時禁止做假,從根本上強化師生誠實,紮實,務實的治學意識,以過硬無虛的教學實績贏得社會信任。

總之,走進洋思,帶着沉甸甸的收穫,感到洋思像一面鏡子,能反射出我們的不足,啟示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造,用勤奮編織希望;感到洋思又像一面旗幟,也能折映出我們的成績,可以引導我們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創新,用愛撫出信心,用嚴煅造效率。手扶恆心,足踏毅力,邁向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