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回到教育原點去思考美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29W

我在讀《教育力》一書時,對私塾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深感興趣。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私塾形態是先生板着一張老臉,板子拍的啪啪響,“板子不響,學問不長。”那是多少孩子都恐懼的課堂——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那種對自由的嚮往,對讀書的恭謹,讓人更是想來就生出一些逃跑的慾望來。然而,日本教育家對私塾教學的分析,讓我看到教師的示範力量,看到學長與學弟間的影響,看到做研究的美好氛圍。我們中國也應該有太多失落的教育傳統,歷經風雨,有的已經沉澱在時光中,如今如果誰能將其擦拭出來,該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收到王麗老師的專著《追尋失落的中國教育傳統》,眼前一亮——細讀,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些感想。

回到教育原點去思考美文

書中講到一份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頒佈的初等小學堂必修課程表。一年級的歷史課內容為“鄉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實”,即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及本土古代先賢名人事蹟。文中説其背後藴藏了這樣的教育理念:一個人在開啟童蒙之時,歷史知識的進入應當首先從身邊、從腳下這塊土地開始,從祖祖輩輩生息繁衍的土地開始,而不是從“國家”“民資”這些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大詞開始。

這樣的課程理念無疑是從兒童的成長需要出發的,知識只有與孩子的生活建立聯繫,才更容易深植在兒童的心裏。對於鄉土文化歷史的認知,也從另一個角度在告訴孩子我從哪裏來?我帶着怎樣的文化背景?鄉愁彷彿離現代人越來越遠,這或許也與所經歷的教育生活有關。“國家”二字,應由家始。對家族歷史、村史、鄉史的學習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在很多地方有宗祠,家族的歷史一目瞭然,對於精神的傳承與身份的認同極其重要,家族中有什麼英明人士,家族遭遇過何種歷史波瀾,家族如何繁衍生息,家族處事的根本信條是什麼,這些都會找到相應的訊息。家族在中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存在方式,它聯結着一些看不見的情感,建立了超越地域和時間的關係。村史、鄉史亦如此。

這樣的歷史課程是基於兒童認知範圍的考量,同時也能夠與兒童的生活建立必然的聯繫。對今天的學校課程建設頗有啟發。在地的歷史有哪些?名人名士有何文稿或者文物傳世?民間有什麼樣的故事……帶領孩子可以現場學習體悟,可以網絡蒐集相關材料,可以訪談老人,這該是多好的社會實踐課?我們學校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一直沒有得到開發。明代的李攀龍就生在韓倉,有多篇作品傳世;附近的鮑山,更是鮑叔牙和管仲故事的見證,鮑叔牙的墓碑就在山下;民間還有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村莊的變遷歷史;村名的由來……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老百姓住進了高樓,儼然市裏人了,但大批的人文文化就此得到割裂般的待遇。淳樸的鄉情開始發生變化,家族的認同開始平淡,在忙忙碌碌的經濟發展中沒有人去估計那些隱性文化的缺失,將來,必然造成人的精神虛無。無根無文化的發展對整個社區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損失。學校能否成為社區的.文化博物館,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再看“地理課”和“格致課”,其思路如出一轍,同樣是由近及遠——從鄉土開始,慢慢擴及本縣本府,進而擴及“中國”,最後擴及中國毗鄰國家之地理關係,如同漣漪般一圈圈向外擴展。“格致課”略為不同的是先從鄉土常見的“動植礦”,再提升到“重要動植礦之形象”,即由一般到特殊,最後回落到對人自身的認識——“人生生理及衞生之大略”。從課程安排的順序來看,藴含着儒家“道不遠人”的思想。

讓兒童的學習與生活建立聯繫,讓課程更具有在地化和人文化,讓學校有文化傳承的擔當。這是從這份課程表中得到的深刻教益。

書中講到一份1934年度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這所小學是按照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來辦學的鄉村小學。大綱分四部分:一、經費;二、生活;三、環境;四、口號。生活方面有五項目標:1、健康的體魄;2、科學的頭腦;3、藝術的興趣;4、生產的技能;5、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為了保證這五項目標的落實,又制定了詳細的生活方法,部分摘抄如下:

1、每天做內體運動一次。

2、每天清潔一次。

3、每天寫日記一篇。

4、每天吃開水五大碗和豆漿一大碗。

5、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

6、每天看本埠和外埠報各一份。

……

這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從孩子的生理需要出發,關注健康成長,着實讓人感動。每天飲水量的規定體現了辦學者的細緻。提到大便一次,彷彿無法登大雅之堂,但確乎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劉良華教授就曾提出孩子必須要養成的三個好習慣:按時大便;快速吃飯;早睡早起。這樣的孩子身體才會健康茁壯,才會更有力量感。

每年要完成的事情也有規定:

7、每年種痘一次。

8、每年洗澡八十次到一百次。

9、每年和國內外小朋友通信十二封。

……

可以看出這樣的規定不僅在關注身體健康,也在關注孩子的社會溝通能力,與更廣闊的社會空間建立聯繫,這有利於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我們的學校是否有這樣有個性有見地的規定?

對人對環境的認識這個部分,《大綱》是這樣規定的:

15、要認識環境中最易見的動植物各十種以上,並且要觀察一種以上的生長過程及對人類的關係。

16、要認識每晚容易看見的恆星和行星十二顆以上,並能懂得風雲雨露等自然現象的成因和人生的關係。

17、能欣賞名歌名畫和自然風景。

……

這些是多麼具有生活化的知識,我們很多學生不能認識世界,只會死記課本,對世間萬物感受冷漠,對人生自然迷惘。看到第十六的時候,特別注意到自然現象與人生的關係,這是有高度的教育行為,人在自然中,體味自然之道。這與單純的看星星和月亮不同,看見與想到,讓孩子對自然更有敬畏之感。這樣的教育也會特別打動人。如此具體細膩的目標能夠寫進學校教育的的《大綱》實在令人欽佩。

27、會運用十種以上的普通藥品。

28、要認識社會生活,並擇取一種構成社會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種蒲田者、瓦匠、木匠、鐵匠……的生活,詳細觀察,並加以記載,為研究社會科學的基礎。

29、要學會游泳和撐船。

在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有“每日輪流燒飯和抬水”“每年長途旅行一次”“養雞五對狗兩隻”“徵集社會批判”等。

摘抄過程中,我一再在腦海裏浮現這些畫面:孩子們在社會大課堂中記錄、體驗、積累、提升……各種技能的學習都可以找到實踐操作的環境,各種知識都是為了塑造一個完整而幸福的社會人,融入社會進步的洪流。掌握最重要的生活知識,培養與自然與社會的相處之道,培植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成長不是負擔而是一種快樂。當看到養雞和養狗都被列入《大綱》的時候,我很受感動。“雞五對狗兩隻”這樣的數量要求恰到好處,能夠鍛鍊孩子的勞動服務意識,同時也沒有超越孩子負荷。或者説,在餵養的過程中,孩子會收穫美妙的快樂。責任的培養需要從感興趣的地方做起,我從中看到教育者的用心良苦。

回到今天,看我們的學校教育,竟然有些羞愧。很多學校像是鳥籠,讓原本有各種飛翔夢想的鳥兒,最終失去了展翅的勇氣;讓原本有各種美妙啼鳴的鳥兒,放棄了歌唱的慾望。學校與社會彷彿很遙遠,教師在抱着書本把學生引向生澀枯燥的字母和符號,把學生引向虛渺而浮空的理論教導。家長與老師的面談都是在談學習,而忽略了成長比成績更重要,教育比教學更重要。學校教育與社會的隔離,掐斷了學生求知的重要途徑,為什麼孩子對課本不感興趣?為什麼孩子們沒有獲得更為良好的人文素養——好孩子不是關在教室裏教出來的,而是在實踐和體驗中慢慢浸潤出來的。學校的課程是該到了思考與改變的時候了!

在所謂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潮此起彼伏的年代,我們需要回到教育的常識,回到教育的原點,回到對人的成全去尋找行動的指引。盲從只會成為某些教育商人的幫兇。從這本書出發,在中國教育發展的長河裏,讓我們去尋找那些依然熠熠生輝的教育大家,去尋找那些感人至深的教育堅守,去尋找那些去偽存真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