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2019年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91W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

2019年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一

一、基本情況

1、學生思想狀況

本班共有學生26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學生成分較複雜,來自城鄉結合部,基礎參差不齊。但是就整體情況而言,學生的整體素質還可以,只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但是他們聰明伶俐、思想活躍、具有同情心、善良、樂於助人。多數同學都有可塑性,缺乏自信心,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認識。

2、學生語文學習狀況

本班同學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語文知識出現斷層現象,有學生漢語拼音的基礎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自己獨立的閲讀理解的能力,機械性的記憶較好,值得慶幸的一點是:多數學生有着較高的學習熱情,雖然學習的目的不夠端正。多數學生學習能較為主動,但不夠靈活,對語文的學習仍然存在慣性的思維,依賴老師較強,不是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靠的還是死記硬背。總體上分析,全班學習語文的態度還比較端正,但課堂上思維不夠積極,發言的學生較少。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環節多下功夫,從培養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入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一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多關心,加強培優補差,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二、指導思想

隨着新課標、新教材的相繼使用,語文教學要實現“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轉變,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以整體推進課程改革為核心,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並以之為指導,開展以課題研究為重點的教育教學研究,深化課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重新認識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和它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地位、作用,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和要求。要積極地進行課堂教學的結構和方法的改革,積極地進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着眼於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着力於加強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教科書,在編排上力圖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注意培養學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根據學習語文的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設計、編排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本着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本冊教材精選課文,將課文分為精讀、略讀、選讀三類。本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14篇,略講課文14篇,選讀課文8篇。

四、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背誦的習慣。

繼續培養課外閲讀的興趣,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説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繼續學習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繼續學習預習和複習,並養成習慣。

繼續培養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閲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培養讀書做筆記和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閲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準確認讀200/150個生字。

能夠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繼續練習用鋼筆,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繼續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4、口語交際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或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能在看圖或觀察事情後,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能當眾説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説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閲讀

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能任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大意。

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能閲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6、習作

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清順次錯亂的句子。

學習有順利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學習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主要措施

1、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應把它放在首要位置,抓緊抓好。一方面教師應認真抓好本冊所安排的關於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培養;另一方面,對以往的學習習慣也要常抓不懈,始終抓緊抓實,務求達到預定的目標。

2、要堅定不移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積累與運用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學中應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讓他們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

3、要注重讀寫結合,循序漸進地進行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要進一步強化讀寫結合,打開學生寫作的思路,由中年級的“模仿起步”轉變為“借鑑、遷移”。既要按照每次習作課的要求,切實指導學生領會有關習作知識與要領,又要在閲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運用範文的語言,學習範文的寫作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借鑑藝術的規律;既要充分發揮課文以及例文在寫人、敍事、描景、狀物等方面的示範作用,又要密切聯繫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言語交際的實際進行表達訓練,從而使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4、要切實使用好與課本配套的教學輔助用書、教具、學具。

教師在思想上要十分重視,使用前認真準備,操作熟練得當,更好地發揮教學輔助用書、教具、學具的作用。

教學計劃二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秉承了前八冊“培養興趣、文化積累、學會學習、整體推進”的總特點,從選編課文、設計活動、安排練習等各方面拓寬並深化了學習內容。本冊教學內容共有10個單元,每個單元依然由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兩部分組成,以保持教材的連貫性。單元主題分別為:馬、奇觀、變化、韻味、智謀、水、危急時刻、方法、面對錯誤、家園的呼喚。

二、教學要求和目的:

1、識字、學詞和練句

(1)使學生自主識字學詞練句,在運用中繼續體會,要求學生帶字典或辭書進課堂,每課書、每個單元都要像對待以往的作業那樣檢查學生的摘錄筆記。還要組織學生交流,通過交流查漏補缺。教材的相關指導可以查二年級下第11單元,三年級上有關的金鑰匙。

(2)密切聯繫實際。對錯別字、病句的問題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課堂上無論交流什麼,都要擠出時間可能讓學生寫出來,哪怕寫一個詞、一個短語、一個句子也比光説不寫強。寫完及時在全班範圍內清查錯字病句,再寫。每次習作(包括自讀的筆記、日記),都要組織學生首先檢查錯字病句,自己認為沒有錯誤了,請別人檢查,然後再交給老師批閲。那些帶普遍性的錯字病句,要發動學生討論如何解決問題。剛開始這樣做可能會感到麻煩些,但是堅持做下去,就能養成習慣。只有密切聯繫學生的實際,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基本知識的教學才能更有針對性,效果才能更好,師生也才有可能從繁複的題海中解放出來。

2、閲讀

(1)學會閲讀的方法、養成閲讀的好習慣。

(2)學會寫摘錄筆記、批註筆記,並用來自讀。

(3)學會查找目錄的三種方法,檢索資料,幫助閲讀或開展綜合性活動。

(4)培養每天閲讀、讀書動筆、閲讀時翻查工具書等好習慣。

3、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通過與生活結合(日記)、與閲讀結合(仿寫、續寫、補寫等)、與活動結合等途徑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4)以認真閲讀為前提、感受為主,抓重點寫,注意錯別字和病句,提出評語的語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對比修改,可以小組討論,使修改成為生動、主動、創造性學習的過程。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4、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綜合性學習

(1)制訂可以實行的小組活動計劃,要求:①可實行,能應用。②有時間安排和分工。③計劃制訂後要檢查實行情況並及時進行修改。

(2)自始至終要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強調合作精神。結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學生的主動精神、創造性和合作意識,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學措施:

1、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2、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3、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4、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5、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6、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7、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