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淺論《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楊潤清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9.46K

  內容摘要:曹操是特定歷史造就的英雄人物,論政治,他任人唯賢,雍容大度,樂觀進取,百折不撓;論軍事,他審時度事,機謀善變,有勇有謀,奇正互用。説他是個矛盾的統一體一點都不為過,他既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 既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 既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 既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 大家風範,小人嘴臉 ; 閻王脾氣,菩薩心腸。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這一人物,既政治家曹操、軍事家曹操、奸雄曹操。

淺論《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楊潤清

關鍵詞:三國演義    曹操    政治家     軍事家   奸雄

曹操,因小説《三國演義》名揚四海。對於這位名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地位,不同時代,不同角度,評價不一。在黃鈞先生所編的《中國古代學史》第七章①,用近兩千字論曹操,即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精明強幹的大奸雄。自古以來,統治者從漢朝是劉姓天下的角度出發,受“尊劉抑曹”觀念的影響,認為劉備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坐天下是順天理。曹操乃一布衣,出身低微、平凡,白手起家,趁亂世顯示英雄本色,逐鹿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威震漢主,認為他大逆不道,視他為亂世之奸雄,文學家們則從藝術角度出發,着力刻畫曹操個性形象,把他塑造成一個集“奸詐、偽善的陰謀家與雄才大略、精明幹練的英雄”於一身的典型人物,留待後人去評説,以至令人讀《三國演義》百看不煩,評三國人物津津有味,看曹操愛恨交織。老百姓則不同,眾説紛紜,各選其好,有人稱之為大英雄,有人稱之為大奸臣。然而,對於曹操這位獨特的人物,他有着現實的複雜性,因此我們如果僅簡單地用“好人”或“壞人”來評論,把他圈入善惡範疇,則他便什麼也不是且又“似是而非”了。因為“任何人,即使是壞人,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帝的影子來”,“人世間純粹的完美與缺陷的性格不存在,真實的性格,美而有魅力的性格常常是在美醜、善惡矛盾統一的聯繫之中……”(劉再復《論人物性格的二重組和原則》)②如此説來,曹操這一人物的形象如何定位,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帶給我們後人最大的影響是什麼?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值得我們進一步來探討的。下面,就這幾個問題,我們來淺析一下曹操這個偉大的人物。

我們評論曹操這一人物時,首要的是要看其主導方面,要把它放在特定環境,特定時代中去公正客觀地評價。他曾經叱吒風雲,他死後罵名最多。在演義中,為什麼他是白臉的奸臣?在歷史的記載中,為什麼他的所作所為自相矛盾?他是奸賊,是奸雄,還是英雄?眾多説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個是真實的曹操?筆者以為在羅貫中筆下,曹操作為三國鼎立的主要力量,其政治家、軍事家的英雄本色與後世開國帝王相比毫不遜色,這一英雄人物形象,大致從以下幾方面可以説明。 

一、任人唯賢,雍容大度,樂觀進取,百折不撓的政治家風貌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曹操是一個對中國歷史有着重大影響的人,他的唯才是舉,雍容大度和屯田惜農等政策措施,對後世政策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吾用天才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為”,這是曹操的用人名言。自古以來曹操以知人善用而著稱。司馬光説他“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作者羅貫中更是以讚賞的筆調細緻入微地刻畫他這一特點。我認為,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劉備摔阿斗--收買人才,劉備用的是軟辦法,用義氣聚攏人才,文如諸葛亮、龐統,武如關、張、趙、馬、黃,儘管都是濟世人才,但人才凋謝的前景註定了蜀王國日趨沒落的趨勢;孫權的江山是子承父業,佔長江天險之利,割據一方,而唯有曹操是靠一批又一批人才謀定江山。他在用人方面,不分貴賤,唯才是舉,在兗州招兵買馬,于禁、典韋因武藝出眾,成為將軍,荀或、郭嘉、劉曄成為謀臣,從此威震山東。在後來征戰中降將徐褚、徐晃、張遼受到厚待,從內心深處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報恩願望”,終身追隨曹操,誓死無二心,後來擁有戰將千員的強大軍事力量。唯才是舉論功行賞的做法,使文臣武將願意為他,為魏國效命,血灑疆場而在所不惜,最終呈現“文有謀臣,武有武將”的興盛局面。

曹操為人心胸寬廣

劉備可以説是曹操的心腹大患,這一點從“煮酒論英雄”的試探開始,曹操心中早就明白。但當劉備兩次落難投靠曹操時,均受到曹操的厚待,後來劉備乘擊袁術之機,取得兵權,叛曹而去,曹操也不深加追究。關羽是劉備義弟,與兄長走散,走投無路暫歸曹操,敗軍之將,敢言“三約”,核心是不降曹只降漢帝,終生不忘桃園三結義,只對劉備永不變心。曹操明知此人留不住心,卻寬宏大量接受了“敗將”近乎苛刻的約定。後來關公掛印封金千里尋兄,過五關斬六將,激怒眾將堵截,曹操因惜才愛其義氣,命張遼親自往邊關宣讀軍旨,“任便放行”。這若無博大的胸懷絕容不下。

小説中曹操“不念舊事”的故事屢見不鮮。破袁紹後從敵人文書中發現下屬有人與袁紹暗中通信聯繫,謀士建議按名一一捕殺。他卻認為當時袁紹強大,自己勢弱難以自保,別人為求生存與對方通信是正常的,於是將書信一把火燒光,以德報怨,讓眾人心服口服。除此之外,曹操還善於納諫,他雖機敏過人,卻從不剛愎自用,雖説也有拒諫之時,但並不見多,即使對提過錯誤意見的人,也能給予鼓勵。如擊烏桓凱旋後,第一件事是“重賞先諫者”。官渡之戰中在相持階段向荀或討教,一舉反敗為勝。郭嘉病亡征途,他在悲痛中一絲不苟地按其遺計行事而平定遼東。作為古代一個政治家有如此胸懷,難能可貴。

曹操處事樂觀進取

在打江山和坐江山的幾十年裏,他更多的是積極樂觀,以“微笑面對人生”。説到這裏,尤其讓人難忘的是赤壁敗走華容道時三次大笑。第一次大笑在“烏林之西,宜都之北”,敗軍剛離開險地,曹操見此地樹林叢生,山川險峻,於是在馬上仰面大笑不止,眾將士不知什麼原因,他回答説:笑諸葛亮、周瑜無謀少智,在此關口不知道設伏兵,用兵不如自己。話還沒説完,伏兵四起。第二次在葫蘆口埋鍋造飯時,第三次在華容道,80萬大軍只有300餘人相隨,士兵疲憊至極,毫無鬥志,此時他仍笑得出來。三次大笑,引出三路伏兵,又三次化險為夷。“笑”只是一種外部表現,實則反映出曹操面對挫折與失敗的勇氣和一位政治家的謀略,在如此重大挫折中,他能保持冷靜、沉着,以樂觀的態度激勵士氣,把這種樂觀及時轉化為極富感染力的身體的語言,表情語言,從而穩定軍心,重振士氣,讓將士在困難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勝利的曙光。

笑對困難,也表現出他不怕困難,堅信勝利最終是屬於自己的,作為統帥臨危不懼,意志堅定、高瞻遠矚,必然會形成凝聚力和戰鬥力,從失敗走向勝利。

(四)曹操議政愛農惜農

曹操採取過一系列保護、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措施,小説在不少章節中直接地展現了他重視農業,重視經濟發展的積極願望。命令軍民屯墾,這樣在軍閥混戰中可以使百姓得到暫時休整,“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同時軍糧自給,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在南征北戰中,他號令三軍,不準作踐麥田,不準虐掠百姓,違背“一律斬首”。徵袁紹時,重申軍紀:“如有下鄉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同罪。”倉廳大捷,眾將領一致要求乘勝進兵翼州,他卻予以否定,理由是:連續進兵“枉廢民業。”決定秋後進兵,認為民為本,民富才能國強,民安才能國興。這些措施和思想表現他體恤民情,把“民”放在心上,讓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看到希望,從而贏得了民心,自古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人民擁護,他的霸業最終才能成功。他的“行屯田以資軍食”,長期為後世仿效,影響深遠。

二、審時度事,機謀善變,有勇有謀,奇正互用的軍事家風貌

曹操是一個世所公認的軍事家。作為軍事家,他有勇有謀。討董卓中,開始滿朝文武大臣相聚一堂,談虎色變,哭成一堂卻束手無策,只有他撫掌大笑毛遂自薦,自己一人冒險行刺董賊。在行刺中,被董卓發現,他又急中生智,假獻寶刀,得以脱身而逃。見第四回《謀董賊孟德獻刀》③回家後,發嬌詔,招義兵,會盟十七路諸侯共討董卓,起事後又推勢力雄厚的袁紹做盟主,自己甘當聯絡員。巧借大樹遮蔭,不斷積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

在統一北方的征戰中,曹操作為軍事家的指揮才能盡情顯現出來。以官渡之戰為例,這一戰,曹操以軍糧不足7萬人對抗袁紹糧草充足的七十萬人,以一敵十。他在戰爭對峙階段,召集謀士商策問計,定計出奇兵,用奇計,夜襲鳥巢,一把火燒光了袁紹糧草,斷絕其糧道後援,令袁軍軍心大亂。曹操正由於虛懷若谷,不恥下問,擇善從流,靈活機靈,結果一舉扭轉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勝利。

曹操不僅僅是“運籌帷幄”的帥才,而且也是披堅執鋭的勇士。在其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多次親自掛帥,出生入死,百折不撓。討袁術時,攻城不利,他親臨前線到城下督促將士搬土運石,填壕塞塹。當有人退卻時,他果斷執行軍紀,殺一儆百,並親自下馬,參與填溝坑,激勵將士奮勇爭先。“赤壁之戰”是其一生最大敗跡,但他並未一蹶不振,敗後回北方,又重振旗鼓,休養生息,不久便又軍威大振。三國鼎立時,蜀國諸葛亮七出祁山,面對蜀兵咄咄逼人之勢,他採取主動防守戰略。因時制宜,以靜制動。這一防守戰略,既給人民以休養,更重要的是以退為進,是更大的進攻,吳蜀兩國被迫以進攻自衞,力量逐漸消耗。魏國反而越來越強,為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作為軍事家、政治家,曹操敢想敢説敢幹敢當。亂世之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長期征戰中,功勛卓著,由於功高震主,權勢愈大,漢獻帝疑忌也愈重,面對公卿士大夫集團誹謗猜疑,他不畏人言,並未激流勇退,公開宣稱自己不會主動交出兵權,退出政團,認為天下沒有他便會大亂,人民便會遭難,這與劉備假惺惺正好形成鮮明對照,劉備當初兵敗長阪,無立足之地,心中想據荊州,卻口口聲聲説是兄劉表之地,不敢據,後來還是佔了荊州。赤壁之戰後,東吳欲討荊州。他不想卻以哭為掩護,一致採用拖延戰術。後來西川請他抵抗張魯,張鬆獻地圖,為他兵進西川提供大好機會,他想以此地圖霸業,卻口口聲聲,假仁假義説是:“不忍取之”這種口是心非的行為反襯了曹操的光明磊落。

三、多樣複雜的奸雄曹操

曹操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客氣的説法叫奸雄,不客氣的説法叫奸賊,但是魯迅先生説:曹操其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然不是曹操一黨,但非常佩服他。魯迅先生可以説是近代以來第一個為曹操翻案的人,這樣一來對曹操就有了三種評價--英雄、奸雄、奸賊,那麼哪一個評價是準確的呢? 但是當我們弄清楚曹操的歷史形象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歷史形象它也不是那麼好弄清楚的。比方説,民間都説曹操奸,很多人不喜歡曹操。蘇東坡就講到,在北宋的時候,民間有很多説書的,説三國,一説到劉備失敗,聽眾就痛哭流涕;一説到曹操失敗了,大家拍手稱快。那麼説明至少在北宋的時候,曹操就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人。那麼曹操為什麼不討人喜歡呢?他又幹了些什麼不討人喜歡的事呢?那麼也無非是三條: 一個是曹操這個人為人奸詐。第二件事情呢説他篡漢。那麼最為民間所不滿意的是曹操説了這樣一句話: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所以一個人寧肯自己對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讓天下的人對不起自己,這個人就太壞了,所以老百姓討厭曹操。但是曹操終歸是封建社會、封建統治階級的英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找到很多好的東西,也就滿足了,並不要找到數字式的完美的毫無瑕疵的東西”《車爾尼夫斯基選集》上卷第4頁。評價他,要把他放在東漢末年統治者腐敗,社會動盪,人心思定這一特定歷史環境中,是時事造就他成了英雄,所以他也就不可避免地帶有特定歷史時期、特定階級地位中形成的烙印。他的身上,體現出一個大“奸”不為過,對於曹操其人,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一)奸而不惡。先説曹操的奸詐,最能體現曹操這個人奸詐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紹在戰爭中發生的一件事。這場戰爭打得非常地艱苦。當時兩軍對峙相持不下,而曹軍軍糧已經不多了,沒有糧食這個仗是打不下去的,曹操這個時候實際上是快要斷糧了,一籌莫展。這個時候袁紹陣營裏面有一個謀士叫做許攸的突然來投奔曹操,曹操聽説這個消息以後大喜過望。曹操光着腳衝出去以後,撫掌而笑,説哎呀呀呀,子遠你來了,然後把許攸請到軍帳裏坐下。許攸問曹操:“你的情況怎麼樣啊,軍糧尚有幾何?”曹操説:“呵呵呵,這個我的軍糧很充足啊,足夠用一年的。”許攸説:“錯了,重講。”曹操説:“半年。”許攸説又錯了,見到老朋友都不説老實話,説實話吧,再給你一次機會。曹操説:“哎呀這個,不好意思,剛才開玩笑,實話告訴你,只夠一個月。”接着曹操説了一句劉邦最愛説的話:“為之奈何?”許攸説:“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機之日也。我告訴你,在某某地方袁紹藏了一批糧食,有一條什麼樣的小路你可以過去,你趕緊率輕騎到那個地方燒其糧草,不出三日,袁軍必亂。 ”曹操説太好了,然後自己親自率領五千騎兵,連夜抄小路過去,換上袁軍的服裝,碰上沿路的崗哨説是袁公讓我們來幹什麼什麼事的,衝到袁營。袁軍一看,來了曹軍燒糧食,當然也拼死奮戰,當時情況非常地緊張。曹操左右的人跑過來説,曹公,敵人來了。曹操説,慌什麼?敵人到我背後以後再説這話,上。然後把袁紹的糧草全部燒光,從而扭轉了這個局勢。

 小説中描繪曹操如何專權,對漢獻帝不敬,對漢室宗親不敬,但他沒損害老百姓利益,沒有阻礙社會進步。正由於漢獻帝懦弱無能,漢室衰落,才導致羣雄四起軍閥混戰,戰亂讓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曹操借亂世興義兵,平定諸侯,給人民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雖説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卻憑他的勢力讓漢王朝又延續了幾十年,他損傷的主要是奄奄一息的劉漢末代王朝的體面,李卓吾在《強臣論》中説的很合乎曹操的專權,漢獻帝有能力平定軍閥混戰嗎?肯定是不能的,所以在老百姓的眼裏,誰讓他們安居樂業,誰就是英雄,曹操能在軍閥混戰中成為霸主,與人心所向分不開,儘管他是“奸雄”,但在百姓眼裏並不可惡。

(二)曹操的殘忍與寬容。在這一方面,曹操做的太絕,謀刺董卓事敗出逃,被呂伯奢收留,呂家連夜準備磨刀殺豬買酒款待,曹操因疑心主人有害己之心,不管男女,連殺八口人出逃,路遇呂伯奢買酒回來,就説正在殺豬請他返回。他明知道殺錯了人,卻仍追殺呂伯奢,説:“寧教我負天下,休教天下人負我”,後來成為政治家的名言。在用法上,他過於重,有犯必殺,甚至殺錯了許多人,有濫殺無辜之嫌,儘管是帝王集團利益之爭逼使他痛下殺手,但也從另一個方面説明其多疑、殘忍的本性,不過在亂世,他用重刑確實起到震懾作用,穩定了自己的地位。

但同時曹操也是一個很寬容的人。曹操和袁紹作戰的時候,袁紹找了一個文人,叫做陳琳,起草一篇檄文。陳琳是個筆桿子,下筆千言,洋洋灑灑,痛罵曹操。從曹操的祖宗罵起。後來袁紹打敗了,陳琳做了俘虜,下面人把陳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説:陳琳啊,兩軍交戰,都要發表這樣的聲討書,這個很正常,不過呢,你罵罵我就算了嘛,你罵我父母幹什麼,我父母又沒得罪你,不好吧!陳琳説,對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曹操説,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個人才,還做你的筆桿子吧。陳琳以後就成了曹操的筆桿子,所以曹操是很寬容的。 

(三)他善於玩弄權術。如在執行軍紀中,割發代首,哭泣死敵袁紹,禮葬關羽首級等,但這並不失為一個政治家成熟的表現。自古以來,政治家要想在權利之爭,利益之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懂得玩弄權術,玩弄權術是所有政治家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在這一方面他們的差異只不過是高明與拙劣之分,我們不能因曹操善弄權術而貶低他。因為他畢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治亂世的能人。因為“某種弱點只適合某種個性”(布孔洛《外國作家創作經驗》第456頁),戰士畢竟是戰士,有缺點的戰士還是戰士。

魯迅在《中國小説史略》中這樣評過:“羅貫中的成功之處在於揉百家之言而合成曹操這一形象,在曹操這一形象中,雄才大略和姦詐狡猾有機地融為一體”。

總之曹操這個人是個很複雜的人。蘇東坡曾説他這個人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説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概,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而且他奸詐一生,最後歸於真實,但是我對蘇東坡先生一貫尊敬,對於他這句話是不以為然的,我認為這恰恰表現出曹操的大氣。曹操能夠如此地本色,説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過這個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詐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簡稱奸雄。而這個奸雄呢,又是非常可愛的,所以我認為對曹操的評價就是這五個字--可愛的奸雄 。

從以上看,曹操的形象是複雜多變的。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刻畫這一人物形象時,不是走兩個極端:盡善或大惡,而是從客觀工作的角度,從多方面把人物性格,特徵表現出來,使人物形象得以豐滿。他是東漢末年軍閥的矛盾焦點,又是三國鼎立的最重要一足,拋開歷史的偏見,曹操是歷史時代的英雄。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歷史中,有分有合,但統一、發展是歷史發展趨勢,為西晉統一中國奠基了基礎。從歷史發展角度看,他對推動中華民族的前進功不可沒,所以我們今天不能抱着偏見,片面説其好或者説其壞,要用辨證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他。

歷史讓後人評價的,曹操無論是政治、軍事上的成就,都遠遠高於同時代的孫權、劉備,就是殘忍、奸詐方面,也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特定的藝術形象將隨《三國演義》讓後人津津樂道,為後世提供許多可供借鑑的東西。

參 考 文 獻:

1、《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七編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劉再復 《論人物性格的二重組合原則》,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

3、羅貫中《三國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0年版

4、魯迅 《中國小説史略》,北京新潮出版社,1985年版5、劉上生《中國古代小説藝術史》,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6、魏安 《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7、柳存仁 《中國古代小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8、傅繼馥《三國演義研究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9、何滿子《三國演義學刊》,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7月版

10、黃均  《〈三國演義〉與荊州》,古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版

後  記

根據遠程教育學習要求,語文畢業前必須撰寫畢業論文,我選擇了《試述〈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這一課題。在十堰電大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的《淺論〈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一文終於撰寫成功了。

在撰寫過程中,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和翻閲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並請教過資歷深厚的專家,付出的辛苦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是因為本人的寫作能力確實有限,再者受條件限制,搜索的資料有限。因此,在撰寫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但經過老師和同學的精心指導和幫助,總算完成了此文的撰寫,在這裏我深表謝意!本文若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楊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