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外教也有南郭先生 課堂上拉家常誤人子弟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93W

    碧眼的外國人在講台上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不時還蹦出一兩句不雅的英語粗口……這樣的場面如今不時在廣州一些中小學校、甚至是幼兒園裏出現。據瞭解,目前廣州市不少中小學校都用“外教”作為自己吸引生源的噱頭之一,然而外教隊伍卻魚龍混雜,一些不具備本科學歷的外國人、母語不是英語的英語教師、短期來華的旅遊者充斥外教隊伍。而根據規定,在中國任教

外教也有南郭先生 課堂上拉家常誤人子弟

的外國人必須持有外國專家局頒發的外國專家證才能上崗,否則就是打“黑工”。

課堂上拉家常學生沒興趣

日前,記者在某學校採訪時看到,一名年輕的金髮碧眼外國人正在給高一年級的孩子上英語課。他一邊打着手勢一邊擠眉弄眼,時而坐在講台上,時而走到台下的同學中間。其間他本人説到興奮之處,忍不住“哈哈”大笑,但台下的學生卻目無表情。一堂課下來,班上的同學一臉不解地説:“不知道他在説什麼!”不懂的不光是英語單詞,更主要是講課內容沒有主題,就像拉家常一樣漫無邊際,聽得學生們“一頭霧水”。

經瞭解,原來該名外教是來自廣州某高校的留學生,既沒有教學經驗,也不具備任教資格。他一上課就是聊天,東拉西扯,課堂氣氛看似活躍,但學生收穫甚微。

外教課堂上説粗口教壞學生

張先生的兒子今年讀初二,近日他發現兒子説話總愛帶一句口頭禪,細聽之下竟然是一句英語的粗口!張先生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兒子所在學校請了個外教,該老師上課説話時不時會帶上一兩句粗口,久而久之,兒子就當這句口頭禪是“時髦的洋玩意兒”,成天掛在嘴邊。張先生認為,無論外教的課上得多好,學生收效有多大,但如果他連一個做老師基本的素質都沒達到的話,那就不能勝任教學工作。

外教收入普遍比國內老師高

近年來,隨着人們對擺脱“啞巴英語”的重視,不少外語培訓機構、中小學,甚至幼兒園都打起了“外教”招牌,以吸引生源。現在市場上的外教主要由3部分人構成:留學生、旅遊者和拿工作簽證的外國人。儘管外教的素質參差不齊,但收入普遍要比中國教師高出很多,平均薪酬達到100元人民幣/節左右。

相關規定:

外國人任教也須持證上崗

據瞭解,在中國任教的外國人必須持有外國專家局頒發的外國專家證才能上崗,否則就是非法打“黑工”。那些持旅遊簽證的外國遊客或是拿學生簽證的留學生當外教,都是違反我國法律的。

教育部門:廣州15所學校可聘外教

廣東省教育廳外事處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經國家外專局批准,2004年廣東省共有160個單位具有聘請外國文教專家(教師)資格,其中廣州市屬學校有15所。而目前不按規章制度聘請外教的學校主要都集中在一些社會力量辦學機構。

據廣州市教育局有關人士介紹,廣州市外教資格的審查一直以來都有嚴格制度和程序。申請外教者需具備大學畢業;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具備教師資格或經教師資格培訓;身體健康等條件。執教英語的,其母語必須為英語。而教育局審批時通常都要求外教每週不得低於18節課,而月薪大約是4000~5000元。

缺乏監督各學校曲線聘請非法外教

該人士表示,在政府的監管之下,教學質量可以得到保證。如果培訓學校或外教一旦對消費者有不負責任或是欺詐行為,會得到處罰,消費者的利益才可以得到維護。否則,如果出了糾紛,學校將難以保障自己的利益。由於目前沒有完善的監督體系,一些學校和培訓機構不通過教育部門這條線審批外教,而是作為企業主體,通過有關部門獲得就業許可,聘請外籍人士作為公司的外來員工但實際上從事教學工作。

教育專家:

鼓勵學校引進更多好外教

據瞭解,目前在國外只有持有TEFL(Teach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或是TESL證書(TeachEnglishAsaSecondLan瞘uage)才有資格教非英語國家的人説英語。

對此,廣州市教研室小學英語科科長魯宗幹表示,中小學校、社會培訓機構聘請“外教”,一方面可以教給學生純正、流利的英語口語,另一方面也可以引進新的教學形式、教學理念,以彌補我國英語教育的不足。但不可否認,確實也有的學校聘請的外教不具相應的資格,素質也比較差,如上課時完全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是在漫無邊際的閒聊。評價一節課上得是否成功首先要看課堂內容有沒有目標、主題,其次是看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形式。

對待外教的態度應開放一點

魯老師説,我們對待外教的態度應開放一點,因為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教師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教學習慣,我們不能以中國傳統的眼光來看待外教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因此,我們應鼓勵學校引進更多好的外教,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之餘拓寬視野。但引進外教的前提則是要引進那些真正經過專業訓練的、對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教育的具體情況比較瞭解的外教。

市外國專家局:

管不到文教類的外國專家

記者從廣州市外國專家局獲悉,目前市外國專家局只是管理經濟類的外國專家人才,而文教類的外國教師則由市教育部門管理,高校的外教則由省教育廳來管理。但上到國家外國專家局那一級,則經濟類、文教類外國專家都屬於其管理範圍之內。

有關部門準備起草相關條例

目前國家外國專家局有部門規章對外教進行管理,但也僅是指引性的,不是強制性的法律,而且即將於今年7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沒有賦予國務院部門規章設定行政許可的權力,這樣一來,相對應的下一級的政府部門就沒有上位法作為依據來對外教進行管理。現在還沒有看到相關的文件會對這方面的部門規章進行清理,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實施後還有一年的過渡期,所以國家外國專家局所制定的對外國專家進行管理的部門規章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有關人士透露,前一段時間,國家外國專家局曾到地方來調研徵求意見,準備起草《外國專業人士來華工作管理條例》。此條例實際上就是要解決外國專家怎樣管,管什麼的問題,相信條例出台後,外教的管理就會有法可依,但條例的出台仍需要一段時間。

教育專家:

 管理外國專家需要新思維

記者採訪了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長期從事外事工作的專業人士,他認為管理外國專家,包括外教在內,需要新思維。目前政府所制定的管理外國專家的規章中,有着明確規定:外教必須從由國家認證的一些國外人才中介機構或人才交流中心聘用,但由於社會已經市場化了,作為用人單位、企業都會考慮用人成本的問題,用人單位認為這個外教合適,覺得能教好學生,但用政府的部門規章去衡量就有可能通不過,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會認為部門規章是非強制性的法律,它就會繞過政府部門的審核認證這個環節。

這位人士稱,目前對於外教的管理需要有新認識,一方面現今社會對外教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這個市場需要有一定的規範,但市場的規範如果再以舊方式去管理,將有可能對市場發展造成阻礙,與市場化選擇背道而馳。因此,制定法律法規的同時要考慮到與國際接軌的問題。(文/許俏文林洪浩)

 

廣州日報  許俏文 林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