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4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

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1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美好心靈。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展開合理的想象,續編《窮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桑娜的行動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聽寫詞語。

搖籃 圍裙 烤鵝 凍僵 火焰 薄紗 櫥窗

灌進來 暖烘烘 聖誕樹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檢查預習

1.《窮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讀過他寫的什麼文章?讀過他寫的《跳水)

2.《窮人》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誰能用兩三句話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説一説?(請兩三個學生説説,大概意思正確就行。)

3.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濺、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1.開火車朗讀課文(按座位順序每人朗讀一段)。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2.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講漁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從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從第十二自然段到結束是第三段,講漁夫回來,聽説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讀課文

1.同座互相練習朗讀。

2.指名分段朗讀。

五、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每個字寫兩遍,能組成詞的組成詞寫。

六、佈置作業

根據課後“思考·練習”第一、二題,進一步自學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閲讀理解課文第一~三段。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抓住重點語句閲讀理解

1.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窮人》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抓住重點語句來閲讀思考。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畫出了哪些重點語句?還有哪些不懂的語句?請提出來。

2.學生提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語句,大家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二、指導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從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樣?(生活很艱難。)怎麼看出來的?

(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艱難,課文中為什麼説“這間漁家的小屋裏卻温暖而舒適”呢?

(從兩個方面來體會:首先,“温暖而舒適”是對照屋外的寒風呼嘯來説的;第二,這個“温暖而舒適”是*漁夫冒着生命危險和桑娜的勤勞能幹來維持的。)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桑娜在把兩個孩子抱回家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她沒有怎麼想)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中看出來的。)

3.從“非這樣做不可”這幾個字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桑娜抱回兩個孩子的時候,想也沒想,只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充分表現了桑娜善良和樂於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4.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以後,桑娜是怎麼想的?(她覺得沒法對丈夫説,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會揍她。)她為什麼這樣想?(因為生活實在太艱難了,丈夫的擔子實在大重了,再增加兩個孩子,這不是鬧着玩的。桑娜這樣想,是為丈夫擔心。)

5.從“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桑娜想“揍我一頓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兩個孩子,肩己寧願捱揍。從這裏、我們*一次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和樂於助人。)

四、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漁夫聽説西蒙死了是怎麼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趕快把他們抱來。)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這個“熬”字,説明漁夫準備過更艱苦的生活。從“總能熬過去”可以看出,漁夫已經下了決心,不管有多麼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説明漁夫和桑娜一樣,很善良。樂於幫助別人。)

五、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在練習本上,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一寫。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課文通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後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讚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3.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寫了桑娜家生活的艱難,漁夫出海打魚冒着風險,再講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舉動和她的心理活動,最後講漁夫決定撫養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層一層講下來,就使我們看到了這兩個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們勤勞、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六、佈置作業

1.想一想,漁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後會怎麼樣。

2.看看“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準備聽寫。

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結合閲讀理解有關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和桑娜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課,揭示課題

1、作者為什麼將課題定為“窮人”,課文僅僅寫了窮人的“窮”嗎?

2、板書課題:窮人

二、閲讀第二段

1、教師範讀,渲染故事發生的環境。

2、學生思考: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是窮人不是富人?從這段中你還讀懂了什麼?(惡劣的環境、桑娜焦急的心情、桑娜的勤勞等)

3、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適當引導。

三、閲讀第二段

1、學生默讀,思考分層。

2、瀏覽閲讀,分組討論。

3、指名朗讀第一層。思考:這一層,你讀懂了什麼?從桑娜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指導朗讀,讀出桑娜的關心和同情)

4、輕聲讀第二層。思考:西蒙是個怎麼樣的人?哪段文字最使你動情?(指導朗讀,從讀中感悟對比描寫的魅力)

5、自由讀第三層,感悟桑娜的矛盾心理。(分組自由讀,小組推薦讀,從中體會桑娜的激動——緊張——擔憂——後悔——堅定矛盾心理過程,啟發學生找到桑娜矛盾心理的客觀原因)

6、教師小結。

四、閲讀第三段

1、輕聲速讀,準備角色。

2、分角色朗讀。思考:通過漁夫的言行,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

3、教師小結。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設問:這篇課文敍述了窮人之間的什麼事?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感受?

六、佈置作業

1、思考練習第三題,體會句子深刻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桑娜夫婦的美好品質。

七、板書設計

窮人

勤勞桑娜西蒙

善良心驚肉跳忐忑不安

淳樸漁夫憂慮熬過去

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

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一、引導學生體會勞動人民之間相互關心,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貴品質。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點。

三、認識本課這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理解本課生字詞:心驚肉跳、勉強、傾聽、探望、張羅、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新課,範讀課文,學習課文,弄清人物關係,理清文章段落層次,試讀課文,講讀第一段。

第二課時:講讀二、三兩段,總結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語文課本中,我們學過許多有關窮人的課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們記得哪些窮人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小音樂家揚科》、《伏爾加河上縴夫》等。)

這些課文,一方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窮人生活的悲慘,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窮人以及窮人的嚮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們再學一篇課文,題目就是《窮人》。這篇小説是世界的作家列夫o托爾斯泰寫的。你們看這篇課文寫的是窮人的什麼美德呢?

二、範讀課文

三、讀後談話

聽了一遍,哪兒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誰?你愛誰?

四、自學課文

五、理清人物關係

有哪些人物?

板書:

桑娜

五個孩子

漁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婦一個孩子

誰是主要人物?

總結:托爾斯泰爺爺通過這篇小説告訴我們窮人生活窮苦但品質高尚,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北師版六年級語文上《窮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新詞。

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文中描寫人物心理和對話的語句。

3.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2.培養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瞭解窮人的美好心靈,向學生進行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教育。

教學重點:分析掌握桑娜內心的矛盾,體會桑娜的善良。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閲讀中的獨特感受和見解”,這是因為語文是多義的,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文化語境”和“閲讀期待”不同,會產生千差萬別的感受。為此,閲讀教學要創造一個“互相對話”的交互情境,讓教師、學生、作者,以文本為載體進行平等的語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並且這種交互應是多元的。同時,新課程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兵”教“兵”,給學生一個和諧、民主、多元的對話情境,使學生充分交流感受,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內容,感知“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導入新課

1、師:在語文課本中,我們學過許多有關“窮人”的課文,這些課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們記得哪些有關窮人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小音樂家揚科》、《伏爾加河上縴夫》等。)

師:這些課文,一方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窮人生活的悲慘,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窮人高尚品德。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窮人》。這篇小説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

2、簡介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國偉大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窮苦勞動人民。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他晚年的一篇短篇小説。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利用課文之間的內在聯繫,揭示課題,引出作者,瞭解文章創作的時代,既讓學生認識了作家,也引發了他們閲讀的興趣,同時也為理解課文內容作了認知鋪墊。)

二、第一次“先學後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

導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2)掃除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推想的方法理解,記下不理解的詞語。

(3)説説課文主要內容。

(4)在小組內交流,並共同合作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十分鐘後,在全班交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師生交流,檢查自學效果。

(1)師:下面請幾位同學輪流朗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注意停頓。其餘同學邊看邊聽,發現有讀錯的地方做好符號,待文章讀完後提出來訂正。

(2)指名朗讀課文,其餘學生邊聽邊勾畫有誤的地方和自己認為重要的詞句。

(3)學生糾錯,正音釋詞。

學生可能讀錯和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根據學生情況自定),預設如下: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後果,自食其果。“作”讀zuò,不讀zuō。

張羅:zhānɡ luo

(4)説説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設計意圖: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特別是在字詞方面,已有一些自己學習字詞的方法,恰當運用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更體現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思想。)

二、第二次先學後教——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

(1)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説説每部分的段意。

(2)在文中畫出讓你感動或感觸深的語段,並寫出感受。

(3)在小組中交流令你感動的語段,並説説自己的感受。

2、學生討論時,教師巡視學情,並適當點撥。

3、學生班上交流,教師適當點評並引導學生。

預設學生交流:

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寫漁夫的妻子桑娜等待丈夫歸來。

第二部分(3—11):寫桑娜抱回鄰居的兩個孩子。

第三部分(12—27):寫漁夫回來,主動提出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

(設計意圖:在瞭解課文內容後,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並交流自己的感受,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印象,而用“先學後教”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毫無心理壓力的情境下與同伴交流感受,使感受更真實,更有意義,在自學過程中,教師再通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後教”階段進行解決。)

四、第三次先學後教——學習課文,感悟“窮”字。

1、教師導言:這篇課文課題是“窮人”,但文中未出現一個“窮”字,可是字裏行間卻“窮”意濃濃。

導學提綱:

(1)讀課文1—7自然段,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窮”。

(2)從這幾個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窮人有着什麼品質呢?

(3)標出不懂的問題並在小組中嘗試解決。

2、學生自學,探究窮人的“窮”,教師巡視學情。

3、全班交流反饋,教師適當引導補充。(隨機板書)

預設關鍵句:

(1) 屋子裏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

(2) 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麪包,菜只有魚。

(3) 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地填飽肚子。

(4) 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抓住“窮”這個字眼,勾畫理解詞句,能讓學生了解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的狀況,通過自學與交流,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窮人生活的窮苦、艱辛,體會人物勤勞的品質,提出的不懂問題,讓已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兵”教“兵”,教師在“後教”環節對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全班解決,可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五、當堂檢測

1、師過渡:課前同學們都自學了生字詞,自學的效果怎麼樣呢?我們通過聽寫來檢測檢測。聽寫:魁梧 撕破 裹住 抱怨

教師邊聽寫邊巡視學生情況,選定一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學生聽寫。

2、集體評價指導

師:寫完的同學坐好,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看看這位同學聽寫的詞語對不對。

教師拿紅筆在投影下全班批閲

師:剛才我巡視的時候,發現大家“魁”這個字出錯較多。(也許是“撕”“怨”等,教師依情況而定,提醒學生注意易錯字)

師:剛才聽寫,全對的同學有哪些呀?

師鼓勵:這麼多全對的,真棒!請這些同學在自主學習本上為自己的成功積一顆星。沒對的同學也不要氣餒,現在就把你出錯的字在聽寫的下面改正一個。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設計意圖:在“先學”與“後教”之後,安排一些小檢測,能及時反饋出準確的信息,便於教師進行補缺。它能夠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便於教師有針對性的輔導,讓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進一步調整學習方法,舉一反三,提高學習能力。)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麼的貧窮、艱苦,但他們卻頑強地生活着,用自己辛勤的付出維持着生計。漁夫為了一家人甚至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與風暴出海打魚,生活的艱辛幾乎把他們逼到了絕境。然而,就在這般艱難的情況下,漁夫和桑娜還是主動地收養了鄰居的兩個孤兒,下節課我們再來繼續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和對話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

2、聯繫上下文,瞭解人物的心理,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出一道數學題考考大家,誰來解答呢?

請一位學生回答,板書:5+2=

師:其實可能很多同學心裏都在想,這麼簡單的問題,早知道我就舉手回答了。其實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機會,但機會總是留給那些自信、勇敢、而又有準備的人,希望同學們以後好好把握住每一次機會。這道數學題在數學裏答案裏唯一的,但在語文裏它的答案卻是多種多樣的。

2、説説本課講一件什麼事?

3、導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這麼窮,而且自己已經有了五個孩子,為什麼還要主動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描述,走進桑娜和漁夫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那高尚而美好的心靈。

(設計意圖:課前的預熱“5+2”,這個簡單的問題背後藴藏的是不簡單的教學思想,既告訴孩子們要把握好機會,因為六年級學生通常不大喜歡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又能引導學

生深入地體會這7的真正含義,還很自然地導入了課文的學習,可謂一舉三得。)

二、走進心理,體會品質

(一)、第一次先學後教——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

1、導學提綱:

(1)讀8—1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並動筆劃劃,從哪裏可以看出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

(2)小組裏合作再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預設關鍵句,適時指導朗讀:

(1)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

(2)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3)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牀前。

(4)門嘎吱一聲,彷彿有人進來了。桑娜一驚,從椅子上站起來。

(設計意圖:抓住“忐忑不安”這個詞語開展了有效的教學活動,通過學生自己朗讀、合作朗讀、教師指導朗讀等,把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指導相結合,不但理解了忐忑不安的意識,更加理解了主人公的心情,進一步體會到她行為背後精神的崇高,為後面更深入地解讀人物心理做好準備。)

三、第二次先學後教——深入瞭解,解讀桑娜心裏想法

1、師:桑娜久久地坐在牀前,心裏是如此的忐忑不安,那她心中為什麼會如此的`忐忑不安,讓我們帶着這四個句子,來走進他們的心理世界。

導學提綱:

(1)“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你是從文中哪裏看出來的?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2)這段話中的省略號是什麼作用呢?選擇其中的一個省略號,想象一下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

(3)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教師適時指導。

預設學生交流:

1、從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可看出夠漁夫受的了,我讀懂了桑娜在擔心丈夫……

2、省略號的作用是説話斷斷續續。

3、我感受到了桑娜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設計意圖:1000多字的文本,要體現“高效”,必須克服面面俱到,樣樣求全的弊端。我們應該採取的是“長文短教”的策略,抓住了標點符號有特點的、能解決桑娜的心情為什麼忐忑不安這一問題的段落進行品讀,就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桑娜助人為樂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質,以及課文的思想內容也就迎刃而解了,達到了以學定教、省時高效的目的。這樣的長文短教,簡而不單,讓人耳目一新。)

四、第三次先學後教——深入瞭解,解讀丈夫心理想法

1、師過渡語:桑娜是多麼善良,多麼富有同情心啊!為了幫助兩個無辜的孩子,她寧可自己受苦受累,而漁夫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出示導學提綱:

(1)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12—27自然段。

(2)出海捕魚的漁夫深夜平安回來,桑娜本應很高興,可在談話中,他們卻兩次沉默了,在沉默中他們各自會想些什麼呢?

(3)漁夫的臉為什麼變得嚴肅,他在憂慮什麼呢?

(4)“熬”字可以換成什麼字?你從這個字中體會到什麼?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長文短教,從文中提取出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和對話的語句進行品讀,從桑娜與漁夫的對話和漁夫提出把孩子抱來決心熬過去的話語,利用多種形式朗讀,揣摩人物心理,體會人物的品質,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效率高,學有所得,真正達到高效。)

四、當堂檢測

1、口頭練習

如果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 );

如果不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 )。

桑娜寧可( ),也要( )。

2、學完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什麼?

3、結合課文內容,想象桑娜一家接下來的生活,續寫《窮人》。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中,安排了口頭練習和續寫故事,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桑娜的善良,是對課文內容的提升,讓學生展開想象,把已學知識轉化為能力,達到先學後教的最後目的。)

五、首尾呼應,點題提升

1、師:文章的結尾是淚水中透着微笑,微笑中含着淚水,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開始時的算術題:5+2只等於7嗎?

預設學生交流:等於更艱苦的生活;等於美好的心靈;等於桑娜和西蒙的深厚友誼;等於桑娜的樸實、善良;等於在困難中樂於助人的精神;等於同情心……

2、師:這就是5+2答案,是我們用語文的方式得出的。窮人他們其實不窮,他們的心靈是富有的,是美麗的。

出示:

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人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悦。

師:讓我們一起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設計意圖:課文最後的處理前後呼應,通過對算術題“5+2”的理解,更加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廣闊的天地,對於課文的理解多元化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沒有説教,但很顯然我們的孩子已經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對於文本的理解也達到了很深的程度。)

板書設計:

窮 人

5 + 2 = 7

窮 富

室內環境 勤勞

飢寒交迫 忐忑不安 善良

夫妻忙碌 嚴肅、憂慮 堅強

西蒙慘死 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