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世間最美的墳墓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間最美的墳墓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間最美的墳墓教學設計

世間最美的墳墓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揣摩語句提煉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

2、引導學生理解樸素美、人格美的內涵,爭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3、培養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鑑賞美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為什麼説托爾斯泰墓“最美”?

教學難點:“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教學設想:運用提問、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總是給人以享受和愉悦。談談你眼中的美。今天我們就去瞻仰一座偉人的墳墓,感受另一種撼人心魄的美,就是茨威格筆下的《世間最美的墳墓》。(出示課題及作者)

二、知人論事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擅長寫小説、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和翻譯作品。自幼喜好文學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義,相信通過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變人的精神面貌。他從唯美主義到人道主義到反法西斯主義,始終沒有跨出資產階級意識範疇。最終攜妻在巴西自殺。

2、2、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後半期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峯。托爾斯泰出身於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但他一生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莊園進行改革,但是都沒成功。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戰爭與和平》是他前期創作總結。《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創作的第二個里程碑。《復活》是他長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地主資產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2、字詞

四、品讀感悟

1、找出四處描寫托爾斯泰墓環境形狀的句子

明確:(1)“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裏。”

(2)“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廕庇。”

(3)“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4)“夏天,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温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

2、用一個詞概括托爾斯泰墓的特點?

明確樸素、

3、這種樸素對到他安息地來的人又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影響?

明確:“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大聲説話。”“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紀念。”這種對內心的強烈震撼引發的是一種崇高的敬畏。

(僅僅因為墳墓的樸素嗎?)

五、研讀探究

作者為什麼將這位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譽的作家的墳墓稱為“世間最美的墳墓”?(分幾個小問題進行探討)

1、這麼一位偉人,為什麼願意埋葬在這樣一個荒郊野外“小小的長方形土丘”之中呢?

明確:我感受到晚年的托爾斯泰在追求一種恬靜、自然的幸福。

他兒時聽到關於幸福的古老傳説,就和哥哥在莊園裏親手種樹,多麼天真無邪,多麼富有童趣。而飽經憂患、歷經磨難的托爾斯泰晚年回想起這些往事,突然覺得“自然、寧靜、遠離世俗”才是幸福的,於是他願意將自己埋骨於此處。要理解這段話其實並不很難,只要我們善於抓住其中的一些語言信息,比如:“遠離塵囂”“飽經憂患”等,再結合我們對托爾斯泰生平的瞭解。

托爾斯泰是十九世紀末,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高峯。他出身於俄國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家庭,他卻對貴族生活報批判態度。他始終認為貴族應走向平民化。於是他努力從事體力勞動,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放棄貴族的種種特權。把自己的莊園分給農民。因為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最終毅然與貴族家庭決裂,以八十二歲的高齡離家出走,孤獨地病倒在一個小站上。

2、我們再來看一看夏天、冬天墓地的景物描寫,説出這兩幅畫面的意境嗎?

明確:寧靜、輕柔、和諧、靜穆、温煦。

3、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明確:“風兒”“俯臨”“和暖”“嬉戲”“温柔”。

4、這些詞語多麼温情,讓人感到這位偉人安睡在這樣的環境中是一種幸福,享受到了一種寧靜、自然、和諧的幸福。哪位女生給大家讀讀這段文字?用自己有聲的語言來表現這種意境,傳達其中的感情。

明確:這種自然寧靜、遠離世俗、不為名聲所累的境界,正是托爾斯泰畢生的追求,同時也印證了他生前的選擇。

小結:其所以美,正是因為樸素的墳墓裏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偉人。這墳墓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願望建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托爾斯泰人格的印痕。或者説它直接呈現了托爾斯泰的一種人格——平民化的樸素。聲名蓋世的托爾斯泰苦嗜樸素,樸素是他人格的呈現和象徵。墳墓的平凡普通與偉人英名似乎不相稱,但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藴含偉大,對比中使人發現一種不同尋常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可以長久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並讓人們永久記住。所以説這座墳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

五、拓展延伸

仿句:托爾斯泰墓是美的,美在逼人的樸素透視了他崇高的人格。

我們的校服是美的,美在簡單的樣式表現了集體的意識和平等的觀念。

—————是美的,美在——————————————————————。

七、課堂小結

美,有很多種,它是茨威格筆下托爾斯泰墓逼人的樸素,也是歐陽修醉翁亭上與民同樂的心胸;它是席慕蓉鄉愁中霧裏揮手的意境,也是王維山居秋暝時明月清泉的美景:它是李白送友人時浮雲落日的深情,也是王小玉明湖居上如同天籟的歌聲。美,無處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擁有這麼一雙慧眼,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世間最美的墳墓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鑑賞美的良好習慣。

2、 引導學生理解樸素美、人格美的內涵,爭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3、 體會景、情、理的完美結合。

4、 令輝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體會景、情、理的完美結合。

教學難點:“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教學設想:運用提問、討論法,藉助多媒體使學生更形象、更具體的理解作者所要表達情感。

教學教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提問法、討論法、閲讀法。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課文

“美”是我們人類古老而永恆的話題。關於“美”的詮釋,歷來都是眾説紛紜,五彩繽紛,美的事物更是不勝枚舉。我們也學過不少描寫美的文章,如描寫月下荷塘“朦朧美”的'《荷塘月色》,寫北平秋天的“清”、“淨”、“悲涼”之美的《故都的秋》等,那麼,如果美和墳墓聯繫在一起,你認為合適嗎?

今天我們共同討論的就是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出示課題及作者)

作者簡介: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生於維也納一個尤太工廠主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1904年後任報社編輯。他早期致力於詩歌創作與翻譯。歐戰爆發後,流亡瑞士,從事反戰和平活動。戰後埋頭寫作。曾出訪過蘇聯,與高爾基相識。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國國籍,後輾轉流寓巴西,終因對歐洲前途的絕望偕妻自殺。他一生中著有多種名人傳記,突出再現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並用精湛的心理分析手法,在中短篇小説《狼子野心》上取得了獨特的成就。其著名作品有刻畫中產階級婦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運的《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及譴責法西斯迫害的《象棋的故事》等。他僅有的一部長篇小説《煩躁的心》。

二、 出示圖片:

奢華浩大的秦始皇墓(兵馬俑)、金碧輝煌的明十三陵、奇特神祕的古埃及法老墓金字塔、典雅華麗的印度泰姬陵、簡陋寒磣的托爾斯泰墓。

提問:你們認為哪座墓最美?

答案不會統一,在這裏,不要多做解釋,給學生留下疑問,然後直接進入教學的下一個環節。

三、 範讀課文

結合上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此為個人維托爾斯泰墓是“時間最美的墳墓”?

四、 設疑

問題1、文中最能概括墳墓特點的詞語是什麼?

問題2、“樸素”的具體的外在表現在哪裏?

問題3、托爾斯泰為什麼願意埋葬在這樣一個荒郊野外“小小的長方形土丘之中”呢?

問題4、作者認為他獲得安寧、幸福嗎?

問題5、人們參觀此墓式的心情如何?

問題6、人們為什麼會這樣莊重肅穆?

問題7、人們如此敬仰他,是否僅僅因他的墳墓極為樸素?

問題8、文中還提到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墓地的奢華,其作用是什麼?

問題9、文中還是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有什麼作用?

問題10、為什麼説托爾斯泰墓是最美的?

五、 學生自行朗讀課文,解答上述問題。

第二課時:

六、 答疑;

問題1:文中最能概括墳墓特點的詞語是什麼?(請同學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教師明確:樸素

問題2、“樸素”的具體外在表現在哪裏?(請同學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遠離塵囂的長方形土堆;(極為普通)

2)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入土為安,不勞頓他人)

3)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甚至連名字也沒有(淡泊名聲)

問題3:托爾斯泰為什麼願意埋葬在這樣一個荒郊野外“小小的長方形土丘”之中呢?

首先插入介紹一下托爾斯泰的一些情況,同時出示幻燈片。

十九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佔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説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琉森》等。

評價: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峯。列寧稱他為“偉大的藝術家”

教師明確:文中第一段“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從中獲得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啟示。”(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很自然的去下文找尋答案)

教師繼續提問:

1)“飽經憂患”在文中表現在哪句話?

教師明確:“比誰都感到被自己聲名所累的偉人。”

2)“新的、美好的啟示”是什麼?

“埋骨於那些親手裁種的樹木之下”就能獲得幸福。托爾斯泰生前精神飽受痛苦,希望死後在這樣樸素的墳墓中靈魂獲得安寧、幸福。

問題4、作者認為他獲得安寧、幸福嗎?

教師明確:獲得了。

繼續提問:從哪裏體現的?

墓地的寧靜,寫景部分即:“夏天,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温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

再問:這段話在文藝工作者中起到什麼作用?

教師明確:1)用“風兒”、“俯臨”、“嬉戲”、“温柔”等温情的詞語,讓人感到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位偉人安睡其中是何等幸福。

2)選取“夏天”“冬天”兩個季節中的景物來裝飾托爾斯泰墓,表明時間在行進中,讓人感到一顆偉大的靈魂永恆不變,永世長存。

問題5、人們參觀此墓式的心情如何?(用原文回答)

教師明確:“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大聲説話。”

“沒有一個人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

問題6、人們為什麼會這樣莊重肅穆?

教師明確:“因為人們尊敬、敬仰這位偉人。”

問題7、人們如此敬仰他,是否僅僅因他的墳墓極為樸素?

教師明確:不是,因為他生前具有偉大的成就、高尚的人格,即人格美(不重名聲,淡泊名利,品格高尚,精神崇高)

問題8、文中還提到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墓地的奢華,其作用是什麼?

教師明確:這裏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反襯托爾斯泰墓逼人的樸素。偉人與偉人比,使人體會到這幽暗小土丘的“宏偉”,更能震撼人的心靈。

問題9、文中還是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有什麼作用?

教師明確:無名墓冢與托爾斯泰偉大聲名的對比,莊嚴肅穆的氣氛與觀賞閒情的對比,這些對比都形成極大的反差,無不使人感受到托爾斯泰墓的“逼人的樸素”和託翁的崇高精神境界,突出了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這一主題,表達了作者的崇敬之情。除此之外,文中還有一處正面對比,即托爾斯泰與“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的正襯,強化突出了托爾斯泰的平凡普通。

問題10、為什麼説托爾斯泰墓是最美的?

教師明確:墓的外形:樸素美

墓的實質:人格美

七、 教學延伸: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領會到美的真正內涵,即樸素美有時比華貴之美更加感人。

八、總結:儘管這是一個極普通,極樸素的墓地,但它和偉人高尚的心靈聯結在一起,也可以説,正是墓地驚人的樸素與墓主人的偉大形成鮮明的對比,更感動了作者。作者又將自己被劇烈震撼的情感通過樸素的語言傳達出來,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間最美的墳墓》平淡樸素的文字中,使文章的形式與內容、情感的表達與理性的思考都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深切的歌頌托爾斯泰不重名聲、追求樸素自然的高貴品格。在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歌頌中,也體現了作者的價值判斷――最樸素最動人。

八、 板書設計:

(對比)

九、 作業佈置

1、 完成課後練習。

2、 結合自身感受,依據本課的寫作特點寫一篇讀後感。(不少於300字)

Tags:教學 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