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卡羅納》教學設計10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卡羅納》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卡羅納》教學設計10篇

《卡羅納》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五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嘗試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培養獨立閲讀能力,學會在閲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進行細緻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和感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和感受。

三、教學策略

《卡羅納》選自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的故事。

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其他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緻描述的寫作方法,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理解、互相關愛。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等語言實踐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有序地展開。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1.深情導入。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正如歌中所唱,母愛是多麼地偉大,有媽的孩子是多麼地幸福。

一個只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也有一個疼愛他的母親。在他母親生日那天,獻給了母親一封長達八頁紙的信,來深深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信的四周還畫上了漂亮的花邊。可是半年後,無限疼愛他的母親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連兩腿也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萬分悲痛。

2.聽到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3.這個可憐的孩子叫──出示課題:卡羅納,齊讀課題。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卡羅納,一起走進作者飽含深情的字裏行間。

【設計意圖】教師滿懷深情地述説母愛的深沉與博大,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境,叩擊學生的心絃,為理解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巨大悲痛做好鋪墊。

(二)提示導讀,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生閲讀,師巡視)

讀詞語:遭受、憐憫、屏息凝神、俯身、叮嚀、囑咐、號啕大哭、恍然大悟。

2.讀學習提示,畫出要求。

閲讀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樣做的?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啟發?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閲讀提示的作用,使學生的閲讀有明確的指向性。梳理閲讀提示的問題並善於藉助這些問題展開閲讀和思考,這是閲讀課文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3.大家是怎樣做的。

(1)“大家”在文中指誰?

(2)面對不幸的卡羅納,他們是怎樣做的?選擇其中的一個人來清楚地説説。

再讀課文,自己準備→同桌討論→指名交流,師隨機點撥。

引導學生體會老師、同學、“我”和“我”媽媽對卡羅納的關愛。

(3)“大家”就是指文中的這些人嗎?還有誰?他們會怎樣對待可憐的卡羅納?(鄰居、親戚、還有我們,我們也是“大家”中的一份子)

4.受到什麼啟發。

(1)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着一種相同的關愛。這麼多人中,誰的做法讓你最感動、印象最深?

(2)從中你受到什麼啟發?寫下各自的感受。

(3)指名交流。

總結:同學們,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都會需要親人、朋友的關愛。可是愛是一種能力,怎樣去愛,需要我們學習。這則日記記錄的不僅是關愛同學的過程,也是“我”學習愛的過程。愛是一種能力,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愛!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為學生創設一個“與文本充分對話”的時空,學生是閲讀的主人,自己選擇、自己品讀、自己發現。教師則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啟發、點撥。讓學生在自讀實踐的過程中運用讀書方法,形成閲讀能力。

5.文中的“大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一個重要的人我們不能忘,他就是──卡羅納。

(1)你覺得卡羅納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最打動你?

(2)交流,師隨機點撥。

【設計意圖】前面部分的學習只是基於教材,而這一環節則是高於教材。

(三)資料鏈接,推薦閲讀

1.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愛,是一個輕輕的接觸;愛,是一個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是的,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同學深受感動。你們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出自何處嗎?

2.閲讀文後“資料袋”。

3.展示同學們帶來的《愛的教育》。

4.師補充介紹《愛的教育》,激發閲讀興趣。

《愛的教育》這本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説教,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日常生活。《愛的教育》以娓娓動聽的語言和生動感人的事例,啟迪人們要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師長。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本相關的拓展性閲讀的書目,目的是想把學生的閲讀視野引向更為廣闊的世界。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閲讀《愛的教育》。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拓展閲讀。

《卡羅納》教學設計2

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讀懂課文內容,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和感受。

過程:

一、名言導入激發情感

1、直接揭題。

師: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海峽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體現關愛之情的文章--卡羅納。

[課件出示課題]

2、名言激情

師: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親愛的母親,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古今中外,許多人寫下了有關母親的感言,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課件出示名人名言]

師:確實,媽媽在哪裏,哪裏就有快樂。但是,小小的卡羅納卻失去了親愛的媽媽,他遭遇巨大的不幸後,發生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大體瞭解課文內容。[課件出示]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3、學生説課文大意,教師適時引導並指導概括大意的方法。

大意:卡羅納母親去世了,老師提醒大家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卡羅納來到學校,傷心地哭了,大家到很關心他。老師把他拉到胸前,我也輕輕地安慰他,最後我和卡羅納手拉手跟着我媽媽回家了。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受

1、默讀課文,分別畫出表現卡羅納內心悲痛的句子和體現大家對他關愛的句子,並在空白處寫下批註(自己的理解、感受或疑問)。[課件出示]

2、同桌交流。

讀一讀,説一説自己讀了句子後的感受,或同桌兩人嘗試解決問題。

3、全班交流。

師:讀完課文,每位同學肯定都有自己的收穫和感受。請你來讀一讀表現卡羅納內心悲痛的句子,並説説自己心裏的真實想法。

(1)、請四位同學讀、説,其他同學補充。

板書:悲痛

通過朗讀,表現卡羅納當時悲痛的心情。

師:當卡羅納如此不幸,如此悲傷時,身邊的人又是怎樣做的呢?

(2)、請幾位同學讀、説,其他同學補充。

板書:關愛(神態、動作、語言)

深切的愛,盡在小小的一言一行中,讓我們用自己的語言來傳遞這份真情吧!用心讀一讀體現身邊人關愛卡羅納的句子。

四、再讀課文,看看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

五、內化拓展

1、給卡羅納寫一封信,給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讓他心頭的悲傷早日消退。

2、請您代表卡羅納,向關愛他的人(選取其中的一個)寫一封信,感謝他對卡羅納的無限關愛和幫助。

學生選擇寫信,交流。

六、讀讀“資料袋”並推薦《愛的教育》此書供學生課外閲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愛

《卡羅納》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着濃濃的愛的氣息。打動讀者的是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生髮的點是什麼呢?是人物關愛他人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意,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找準了“點”,就能設計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教學設計以“愛”為線,創設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其次,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做精當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第三就是使課內課外緊密地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閲讀量。第四,通過利用課件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幫助理解與體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二、過程方法

在讀中感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人和人之間深厚而真摯的愛。

【教學過程】

一、五分鐘基礎知識訓練

1、讀表示關心、幫助方面的成語或短句。

2、展開想象,把下面的話説具體。

(點擊課件,進入“積累”欄目。)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聽《母親》這首歌。聽過了嗎?大家聽了後想説什麼?

(點擊課件歌曲。)

2、引入:

可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位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母親,他就是──卡羅納。

(板書課題。)

(點擊課件出示課題。)

3、同學們,你們想想、説説:

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會是怎樣的?

三、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感受“愛”

1、同學們,就讓我們走進卡羅納,走進包含深情的字裏行間,按照自己的閲讀習慣讀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明白嗎?好,開始。

(生閲讀,師巡視。)

讀完了,那我想問問大家:這個故事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生暢談感受。

四、深入閲讀──理解“愛”

1、生默讀課文,思考:

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麼做的?用筆畫下來。

(點擊課件出示要求1。)

2、學生交流:

(出示句式,幫助表達)當卡羅納……誰怎麼做?

(相機點擊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3、感情朗讀:

師讀卡羅納表現的句子,生讀大家怎麼做的句子。

(點擊課件出示引讀。)

4、讀了這些句子,從中你能體會到什麼?老師隨機板書。

五、品析、想象──領悟“愛”

1、再次默讀課文,也可以輕聲朗讀,看看哪些詞句觸動了你的心,讓你為之一動,為什麼?在書上做批註,寫下自己的感受。

(點擊課件出示要求2。)

2、學生交流想法。

六、愛的延伸

1、師: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愛,是一個輕輕的接觸;愛,是一個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是的,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同學深受感動。

2、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啟發?

師:同學們,確實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都會需要親人、朋友的關愛,可是愛是一種能力,怎樣去愛,需要我們學習。可以説,這篇課文記錄的不僅是關愛同學的過程,也是“我”學習愛的過程。所以説愛是一種能力,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愛。

3、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出自何處嗎?對於這本書你知道些什麼?有什麼感受?

4、走近《愛的教育》:

閲讀選自《愛的教育》的另外兩篇文章《我的同學科列帝》和《朱塞佩·瑪志尼》──選自《同步閲讀》)學生自由選擇一篇,靜靜閲讀。

師補充介紹《愛的教育》,激發閲讀興趣。

七、作業佈置

1、閲讀《愛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2、與父母交流閲讀感受,討論其中的人物。

八、板書

卡羅納

老師 同學

家長

愛是一種能力,我們要學會愛!

《卡羅納》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文章中的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們對卡羅納的關愛之情。

3、瞭解人們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並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

教學重、難點:瞭解人們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並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情感。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2、師:聽到這首歌,你想到了誰?你能説説你的媽媽嗎?

3、師:母親,是給我們温暖呵護的人,母親,一個最温暖的名字。可是,只讀小學3年級的卡羅納卻失去了無限疼愛他的母親,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連兩腿也站不穩,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他萬分傷心。

4、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你的心情怎樣?

5、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會是怎樣的?

二、自由讀文,個性感知

1、走進卡羅納,走進包含深情的字裏行間,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並且説説失去母親後的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看到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這樣投入,説明同學們被這篇課文感動了,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課文的生字詞吧。先自己讀(出示生詞課件)

3、這些生字詞大家都會讀了嗎?誰來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4、交流: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5、快速地讀一讀課文,劃出描寫卡羅納不幸的句子。

6、出示句子,選擇一句仔細地讀

7、師:卡羅納那麼可憐,那麼不幸,都是因為他失去了——(母親),他痛失了母愛。板書:痛失母愛

三、品讀課文感受幸福

1、師: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得到了身邊很多人的關愛。請你們細細地默讀課文,劃出大家關愛他的句子,好好讀一讀,並説説你的體會。

2、師:誰來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昨天上午,我們剛走進教室,老師就對大家説:“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讓學生説,師小結:這真是一位細心、善解人意的老師。

你能讀好老師説的話嗎?試一試

(出示)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胸前,對他説:“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憐的孩子!但你要堅強!你母親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見你,她依然愛着你,她還生活在你身邊。孩子,你要堅強喲!”

①自由讀句子,你從哪幾個詞語中特別能感受到老師對卡羅納的關愛

②抓住“拉”、“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堅強喲”

③師:老師的動作中、話語中都充滿安慰和鼓勵,飽含了深深的愛意。板書:老師的愛

④請你像老師一樣説説這一段話

自由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老師暗示大家暫時別管他,開始上課。

①師:老師的語言、動作都讓你們感動,老師還有哪個動作讓你們感動呢?

師小結:是呀,老師想用上課來緩解卡羅納的悲傷,多麼細心的老師啊!

過渡:師:老師把對卡羅納真切的關愛淡化在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眼神裏,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中。老師時時刻刻都記着不要傷害到卡羅納,她的良苦用心真讓我們感動。還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大家對他的關愛

(出示)我心裏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①師:“屏息凝神”是什麼意思?

②師:同學們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羅納,同學們的心裏、目光中充滿了什麼?

師:你還從哪裏感受到同學對他的愛呢?

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説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出示)我本想跟他説幾句話,但不知道説什麼才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説:“卡羅納,別哭了。”

①學生談體會

②師:哪幾個詞特別能體會到這種關愛。抓住“放”、“貼”

②一個輕微的動作傳遞着一份同學的愛,同時卡羅納接受了這份愛,也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③請你輕輕地讀讀這句話,感受這份愛

(出示)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回家去。①“恍然大悟”是什麼意思?(忽然明白的意思。)

②我恍然大悟了什麼?出示: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當時我並不明白母親的用意。

③師:當時母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④師:一個並不是經常與卡羅納接觸的人,一個同學的家長,對卡羅納也是如此的同情和關心,這裏包含了一個長輩的愛。板書:長輩的愛

⑤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四、拓展延伸,理解關愛

1、師:卡羅納是幸福的,他得到了那麼多人的愛。愛,無需豪言壯語;愛,無需驚天動地。只需一句真誠的話語,只需一個輕微的動作,更只需一個深情的眼神。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着遭遇不幸的卡羅納。2、師: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啟發?

3、師: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我們相信,卡羅納在這麼多愛的籠罩下,心頭的悲傷會漸漸消退。愛,讓人間充滿温馨。

5、你知道這篇文章出自哪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曾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行,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同學們,讓我們有空多讀一讀《愛的教育》吧!

《卡羅納》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們對卡羅納的關愛之情。

2、瞭解人們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並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

3、能在這篇課文的引領下,自覺閲讀《愛的教育》,接受愛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瞭解人們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並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

課前準備:

1、課文插頁的掛圖。

2、寫有重點詞語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推介新書,揭示課題

導語:同學們,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往往是永恆的,令人百讀不厭。今天,老師特地帶來了一本書,該書曾在19世紀轟動了意大利文壇,並且先後被譯成了許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你們想知道這書叫什麼名字嗎?《愛的教育》真的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裏邊的一篇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步閲讀,讀通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比較長的句子,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2、出示小黑板,讀準9個詞語。(遭到不幸、憐憫、屏息凝神、俯下身來、千叮嚀萬囑咐、號啕大哭、目不轉睛、端詳、恍然大悟)

3、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出現的問題,同學互相幫助糾正。

4、説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提綱導讀,感悟理解

1、出示“導讀提綱”,學生自讀課文。

(1)當知道卡羅納所遭遇的不幸時,老師是怎麼做的?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是萬分傷心的?

(3)“我”和同學們是怎樣傳達對卡羅納的關愛的?

(4)當“我”跑過來撲進母親的懷抱時,她為什麼把“我”推開了?“目不轉睛”是什麼意思?

你從母親的“目不轉睛”裏讀懂了什麼?“我”恍然大悟了什麼?你是從哪裏讀出來的?

2、學生讀讀、畫畫、議議。

3、提供範例,指導交流。(以第2個問題為例)

小黑板出示三個句子,理解卡羅納的傷心。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腳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2)他的腦海裏一下子閃現出往日的情景。那時候,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

(3)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起來。

4、學生交流。(要求: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評議。)

四、欣賞評價,延伸教育

1、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傳遞一種相同的關愛,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會怎樣去寬慰卡羅納呢?

2、你對卡羅納身邊的人們是怎麼看的,請選擇一個作一番評價。

3、師小結: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我們相信,卡羅納在這麼多愛的籠罩下,心頭的悲傷會漸漸消褪的。愛,讓人間充滿温馨。同學們,讓我們有空多讀讀《愛的教育》,她將提升我們每個人愛的濃度。

五、佈置作業

1、積累9個詞語。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語句。

3、談談自己對本課課題的理解,這個標題好嗎?若不好,你能給它換一個更好的課題嗎?並用文字將自己的想法記述下來。

《卡羅納》教學設計6

預設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的描述,通過品讀、批註、交流,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之情。

3、懂得在別人遭遇不幸時,同情體貼給予關愛。

預設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的學習多麼快樂!我們每天都在愛的包圍中,你感受過怎樣的愛?在這麼多愛中,母愛是最最偉大的,我們每個人都因為擁有它而感到幸福,可一位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外國小朋友卻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珍貴的母愛,他就是——卡羅納(齊讀指名讀)相信學了課文之後,再讀這個名字時,你會有不同的感受。

二、感受不幸

1、讀過課文沒有,想不想再讀?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想一想,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哪兒感受到的並在句子旁寫上批註。

2、生讀課文

反饋:

有不會讀的生字詞嗎?(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我體會到了一個(怎樣)的卡羅納,是從(讀一讀文中句子)感受到的。(板書:傷心、可憐、痛苦、悲哀…)

預設: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讀後説説感受,請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指名朗讀。

a.你發現什麼?有什麼想説的嗎?

b.是啊,想起從此再也見不到母親的面,再也得不到她的疼愛了,卡羅納怎麼不難過呢?——齊讀

(2)我們從卡羅納的外貌、神態、行動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憐與不幸。這樣的句子,課文中還有很多很多,請找出來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a.卡羅納的母親病的很厲害,卡羅納很多天沒來上學了。

想像説話:這幾天卡羅納會做些什麼呢?

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b.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

讀出自己的感受來。這樣的場面,文中還有一處,找出來讀一讀。

c.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仔細讀讀(b

c)這兩句話,你有什麼發現?

理解“放聲大哭”“號啕大哭”

“號啕大哭”什麼意思?(大聲地哭,傷心地哭,痛苦地哭……)他為什麼哭?

讀出自己的感受來(指名讀)。

(3)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説:“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好好讀。

小結引讀:是啊,就這樣,卡羅納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人間。卡羅納無比悲痛,只見(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當他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説:“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三、感受幸福

卡羅納失去了母親,遭到了巨大(板書:不幸),心裏承受着的悲哀。他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親,今後的生活將會是怎樣?

此時的他,最需要的是什麼?(關愛幸福)周圍的人們又是怎樣表達對卡羅納的愛的?

請再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仔細讀課文,用心去體會,在旁邊做上批註,在你感動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次。然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分享。開始。

預設交流:

1、體會老師的愛

“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從一個詞,一個標點中你都能感受到這份愛,誰想説?“!”——非常嚴肅、命令(指導朗讀)為什麼不許、不許什麼?再來讀讀。

“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堅強喲”聯繫上文讀讀,説説你從哪裏感受到老師對卡羅納的愛?學生説一處,就帶着感受朗讀。老師的哪個動作哪個稱呼讓你彷彿覺得就是母親在身邊?(“拉到”“孩子”)再來讀。

2、體會“我”的愛

“我本想跟他説幾句話……別哭了。”千言萬語化為一個動作,做這個動作表示什麼?請你來讀,把動作背後隱藏着的東西朗讀出來。千言萬語還化為一句話——齊讀

3、體會同學的愛

“我心裏不由得泛起一陣陣同情和憐憫,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什麼話都沒説,其實那一雙雙眼睛裏寫滿了什麼?如果你就是卡羅納的同學,你要用這目光告訴他什麼?此時的確是無聲勝有聲啊!這樣的場面還有一處,讓我們再來讀讀吧!“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説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4、體會“我”母親的愛

學生説我的愛,還會説到後面,再引導孩子讀最後兩段,説説最感動我們的是誰?(讀了老師、同學和我對卡羅納的愛,誰還找出誰也給了卡羅納的愛?)

“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母親的用意我最後明白了嗎?從哪個詞知道,母親這個舉動想告訴我什麼?

同學的母親,她也非常理解,同情卡羅納當時的處境。

根據板書小結

這同情、憐憫、關愛……包含着周圍人對卡羅納深深的愛!

這些“愛”卡羅納感受到了嗎?(感受到了)從哪兒看出來?

齊讀(他什麼也沒説,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卡羅納真的沒話説嗎?他似乎説着什麼?是啊,此時的卡羅納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表達他的感受,真是無聲勝有聲啊!

四、總結感悟昇華情感

生活中難免遭到不幸,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對於我們周圍那些遭到不幸的人,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麼呢?(關愛)這也是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發。再讀課題。

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他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温暖,他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我們相信,卡羅納在這麼多愛的籠罩下,心頭的悲傷會漸漸消退的。愛讓人間充滿温馨。同學們,讓我們有空多讀讀《愛的教育》吧,她將提升我們每個人愛的濃度。“心地善良,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愛,社會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你。”(齊讀師打手語)相信卡羅納在這麼多人的關愛下,在自己的堅強面對下,他一定能成為生活的強者!相信,當週圍的人遭遇不幸時,同學們會向他伸出關愛之手。因為我們知道“心地善良,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愛,社會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你。”

板書設計:

卡羅納

可憐

憐憫

不幸

關愛

力求簡約追求和諧

《卡羅納》教學反思

《卡羅納》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是人教版課標本第七冊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追求簡約,追求和諧。

首先,在教材處理上,追求簡約,剪裁重縫。課堂上學生們圍繞“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周圍的人們又是怎樣表達對卡羅納的愛的?”這兩個問題品讀感悟。學生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的描述,品讀、批註、交流,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之情。學生那同情與憐憫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正沉浸在愛的教育中。在此基礎上,追問:“這些‘愛’卡羅納感受到了嗎?從哪兒看出來?”抓住“他什麼也沒説,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體會卡羅納將堅強面對現實,成為生活的強者的內心感受。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追求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領。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不斷滲透。引領學生尋找感受周圍的人對卡羅納的愛的詞句,從動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愛、感受愛。如體悟“我本想跟他説幾句話,但不知説什麼才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説:‘卡羅納,別哭了。’”時,千言萬語化為“放、貼”,做這個動作表示什麼?請你把動作背後隱藏着的東西朗讀出來。千言萬語還化為一句話——(齊讀)“卡羅納,別哭了。”又如:“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説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麼話都沒説,那一雙雙眼睛裏寫滿了什麼?如果你就是卡羅納的同學,你要用這目光告訴他什麼?”將學生置身於同學和卡羅納的直接對話中,激起了學生的情感波瀾,對話中加深內化了關愛的情感。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借班上課,異地而教,對學情不夠了解,未能及時處理好課堂教學資源。如在最後環節,原來預設在學生朗誦過程中滲透手語教學,因為手語而多次重複朗讀。後來得知,他們學校在兩週前就進行過手語教學。其實,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打手語誦讀,達到“巧借東風催芳菲”的效果。

因為年輕,所以更需鍛鍊;因為追求,所以更想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卡羅納》教學設計7

教學設計

《卡羅納》是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中的文章。課文講述了一個叫卡羅納的孩子失去母親極度痛苦,在母親去世後回到學校上課的一天中得到老師、同學、家長關愛的事。

我以提問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為切入點,一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通過講述學生的親身經歷來調動起學生的一種生活體驗,感受母愛帶來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親的可憐的卡羅納,引起學生對他的同情。

課文順利地導入後,我出示一個句式:當卡羅納時,誰是怎麼做的?讓學生讀課文根據這個句式説話。學生找到一處場景,我就課件出示原文。如果學生找不出來,我就通過適當的過渡語出示,指導學習,讓生體會情感,理解卡羅納的悲傷情緒。

同時,在體現“愛”這一主題時,藉助其中一個場景時,同學們圍在卡羅納身邊沒有説一句話——讓學生設想自己就是卡羅納的同學,把自己想對卡羅納説的話寫下來,進行寫作説話練習,讓學生把“愛”説出口。

最後通過播放音樂《愛的奉獻》進行昇華。

課堂小練筆:以卡羅納的角度對老師、同學、阿姨説幾句話。下面是其中三位學生的小練筆:

敬愛的老師,謝謝你!是你把我從悲痛中拉了回來,是你告訴我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她依然關心着我,依然活在我的身邊。

親愛的同學,謝謝你們給我的關愛。我知道母親永遠都不在了,但她卻看着我,我會好好表現,我會快樂地生活下去的。

親愛的阿姨,謝謝您。您不去拉你自己兒子的手,卻示意他來拉我的手,給了我無比的温暖,就好像是我媽媽拉着我的手。

總體説來,我在把握課文的脈絡上是比較清晰的。一個又一個環節下來,學生能體會到兩大情感:悲傷和愛。

教學反思

一、朗讀訓練

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起了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但我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處文章場景教學後,應該多讓學生讀,反覆又多形式的讀,在讀中體會感悟,然後用學生自己的話來表達感情。顯然,我講得太多,而學生説得太少。

二、評價語

整堂課的評價語比較單調模糊,雖然有幾處評得還不錯,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恩”、“好的”、“不錯”等等語言。

課堂要體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雖然自己的感情是調動起來了,但因為沒有設計好學生的朗讀,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很好得被調動。除此之外,對學生的反饋不夠精細等等。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為我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只有知道哪裏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卡羅納》是一篇略讀課文,描寫細膩,散發着濃濃的愛的氣息。教者秉着“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以“讀”為主,以“愛”為線,在自讀自悟中,培養語感,理解課文,感知作者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教師引導學生感知文本,體會文本中心,暢所欲言,最終獲得情感薰陶得到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5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覆誦讀,動手做記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人與人之間真切的關愛之情;

2、激發學生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學習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感知作者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字面想像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渲染母愛。

1、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可以跟着吟唱。

2、展示多媒體課件,學生讀關於母愛的名句。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雨果)

3、師述(過渡):母親,一個多麼温暖的稱呼,母親,是我們的天,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個朋友,他失去了最愛他的母親,這麼一個可憐的孩子——卡羅納,我們一起走近的卡羅納。

二、初讀課文,發現愛。

1、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讀了課文,你感覺到什麼?(圍繞卡羅納的心情和表現來説)

(2)出示詞語,試着讀一讀:

遭到不幸面容灰白同情憐憫俯下屏息凝神

千叮嚀萬囑咐號啕大哭目不轉睛恍然大悟

2、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卡羅納的悲傷。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2)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

(3)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4)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説:“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3、(過渡)卡羅納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他顯得無比脆弱,這時候,他最需要什麼?默讀課文,看看卡羅納周圍的人是怎麼做的?

三、研讀課文,體會愛。

1、找出周圍的人關心卡羅納的句子,用“﹏”表示。

2、自由練讀句子,感受當時的場景。

3、交流:文中體現了誰對卡羅納的關心。

(1)師愛,學着老師的神態、語言、動作讀一讀句子。

①老師就對大家説:“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的面前放聲大笑。”

②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胸前,對他説:“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憐的孩子!但你要堅強!你母親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見你,她依然愛着你,她還生活在你身邊。孩子,你要堅強喲!”

③老師暗示大家暫時別管他,現在上課。

交流:老師為什麼説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放聲大笑?為什麼母親不在世界上了,卻還能看見你,還生活在你身邊?“暫時不管他”也是老師對卡羅納的愛嗎?

指導朗讀:老師的話,體會老師對卡羅納的鼓勵和安慰。

(2)同學的愛:

①我心裏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②我本想跟他説幾句話,但不知説什麼才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説:“卡羅納,別哭了。”

③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説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④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

指名讀,交流:同學們把對卡羅納的愛和關心化作什麼?(眼神、簡單的語言、一個小動作)體會全班同學特別是“我”對卡羅納的關心與鼓勵。

(3)同學家長的愛:

①我看見母親在等我,跑過去撲進她的懷抱。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

指名讀。

為什麼母親把我推開?從“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我”體會到什麼?感受一個同學家長對卡羅納的關心。

4、整體感知,暢談感受。

(1)齊讀課文,注意朗讀時的感情與語速。

(2)讀了這個故事,你體會到什麼?或者想對文中的主人翁説什麼?

四、課外閲讀,延伸愛。

1、課外閲讀《愛的教育》

因為失去了母親,卡羅納是不幸的;但卡羅納又是幸福的,因為他身邊有這麼多關心他的人。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都體現這大家對卡羅納真摯的愛。

《卡羅納》的故事來自《愛的教育》這本書,出示《愛的教育》這本書,讀讀這本書吧,會給你更多的感動。

2、延伸愛。關心身邊的人,關心需要關心的人。

音樂響起,師朗誦《讓世界充滿愛》部分歌詞。輕輕地捧起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乾,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語言,緊緊地握住你的手,這温暖依舊未改變。

視頻播放玉樹地震圖片。在我們周圍,在我們國家,在地球村,到處都有需要我們關心的人,前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今年4月14日的玉樹地震,多少人失去家園,多少孩子失去自己的雙親。同學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伸出我們的手,向需要幫助的人表達我們的愛。給予也是快樂的。

板書設計:

老師語言動作

同學動作神情

同學家長神態心理

《卡羅納》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卡羅納》選自人教版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品讀,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之情。

3、懂得在別人遭遇不幸時,給予幫助、關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閲讀體會和感受。

2、通過字面想象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閲讀《愛的教育》有關資料;幻燈課件。

設計理念:

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達到真、純、實、活的教學效果;進而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教學過程:

一、突顯母愛——情境導入

1、(板書:母親)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説説媽媽對你的關愛?

2、師:是呀,媽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愛。曾有一位男孩兒在他媽媽生日那天為向他母親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給他母親寫了一封長達8頁紙的信,在信的四周還畫上了漂亮的花朵。(稍停頓)可是半年後,無限疼愛他的母親因病去世了,這個才四年級的男孩遭到了巨大的打擊,他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這個可憐的孩子名字就叫“卡羅納”。(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繫生活,再現媽媽的關愛、生活的幸福;再通過老師的煽情表述,墊定哀傷基調。】

二、走進內心——感受傷痛

1、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近卡羅納,走進這飽含深情的字裏行間。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想一想,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哪兒感受到的,並在句子旁寫上批註。

2、交流感受:我體會到了一個(怎樣)的卡羅納,是從(文中句子)感受到的。(傷心、可憐、痛苦、悲哀……)理解“號啕大哭”的意思。

3、學習表現卡羅納傷心的四句話。

課件一起出示: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2)“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

(3)“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4)“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説:‘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①、指名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②、説説你從哪感受到卡羅納的傷心?(引導抓住字詞理解:面容灰白、放聲大哭、號啕大哭、趴、抱等)

③、渲染氣氛,激情引讀:(音樂《神祕園》旋律響起)是啊,孩子們!家裏、學校、生活中、學習上,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場景,對於我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可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着卡羅納幼小的心。因為在這一切當中都留有媽媽的影子。而如今媽媽再也不能幫他輔導功課了,所以他(讀第2句),再也不能和媽媽手牽着手了,所以他讀第3句;甚至再也不能投進媽媽那温暖的懷抱了,所以他(讀第4句);當他想到再也得不到媽媽的愛時,所以他(讀第1句);任何畫面只要與媽媽有關,都會深深地刺痛卡羅納的心,讓我們一起來再一次讀好這幾句話,讀出卡羅納的傷心。(齊讀句子)

【設計意圖:用比較經濟的時間,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感悟句子、體會卡羅納的傷痛。渲染氣氛,再次營造更深層次的哀傷基調,作第二個鋪墊。】

三、身臨其境——體味關愛

過渡:作者通過描寫卡羅納的神態、動作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卡羅納失去母愛的那份傷,那份痛!失去母愛的卡羅納來到學校得到了誰的愛?你能找出這些充滿關愛的句子嗎?請在你用波浪線劃出來,並及時作上批註。(四人小組合作,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

預設交流:

(一)、來自老師的關愛。(板書:老師的愛)

1、“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1)從一個詞,一個標點中你都能感受到這份愛,誰想説?請讀讀。(“!”——非常嚴肅、命令)

(2)為什麼不許、不許什麼?再來讀讀。

(3)老師對卡羅納充滿同情和關愛,她懷着熱切的希望,要我們鄭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讓我們一起讀。

2、課件出示:“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堅強喲。”

(1)聯繫上文讀讀,説説你從哪裏感受到老師對卡羅納的愛?帶着感受朗讀。

(2)感悟:“拉到、孩子”,再來讀。

(3)師小結:偉大的作家冰心曾説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讓我們用最真誠的語言,發自內心的再來安慰他一次。(齊讀)

(二)、來自同學們的關愛

1、生彙報:“我心裏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1)理解:“屏息凝神”。

(2)引讀:同學們都盯着他,連氣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生怕……

2、生彙報:“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説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師:“一切盡在不言中。”是呀,這是多麼關切的目光啊!

3、課件出示:“我本想跟他説幾句話,但不知説什麼才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説:‘卡羅納,別哭了。”

(1)細細地讀,一邊讀,一邊感受,不要放過一個字,你會突然發現有幾個詞跳進你的眼簾。(“放 貼 一句話”)説説為什麼?

(2)千言萬語化為一個動作,做這個動作表示什麼?請你來讀,把動作背後隱藏着的東西朗讀出來。

(3)千言萬語還化為一句話——齊讀。

(三)、來自長輩的關愛

1、出示:“卡羅納站在……所以母親把我推開了,她怕……”

(1)母親的用意我最後明白了嗎?從哪個詞知道,母親這個舉動想告訴我什麼?

(2)是啊,此時他正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了無法形容的悲哀)他看到我的母親來(接我),看到我撲進母親的(懷抱),他徹底崩潰了,他彷彿在説:……(生想象説)看到這情景,我明白了母親的用意,我恍然(大悟),沒有再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了卡的手一起(回家去了)。

2、語言訓練:

請你模仿這句話,把下面這句改了條件的話語補充完整,和同桌説一句類似的話,可以把前面的條件進行改編。

課件出示:

孩子即將遠行,他的媽媽目光裏充滿着 ,

那神情彷彿在説:“ 。”

【設計意圖:這一板塊的設計,給予了學生充分思考、自主學生的時間,通過四人小組的合作讀、悟、初次交流,再集體深入探討。由於,討論的句子較多,我注意了交流時的節奏。簡單的句子,只要求學生讀好就行;對於重要的句子,則課件出示,緊摳字詞、咬文嚼字,把文字裏頭的情感充分挖掘出來。並通過品讀、評讀及引讀、導讀,去體味老師、同學、長輩帶給卡羅納的關愛,最終使學生入情入境。】

四、還原生活——直抒胸臆

1、師:生活中難免遭到不幸,我們應該正確面對。今天我們通過朗讀、體會,學習了這篇選自《愛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會明白在遇到傷心失望的人的時候,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怎麼伸出援助之手來表達我們的愛!

2、練筆: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像卡羅納這樣遭遇不幸的人,你會怎樣做?請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3、指名交流。

4、總結: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齊讀)

5、全體起立,師生打手語(齊念):“心地善良,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愛,社會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你。”

【設計意圖:通過二、三板塊的學習,已使學生走入了卡羅納的精神世界,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此環節的設計,正好把學生積蓄胸中的感受,一迸發泄出來。還原生活,直抒胸臆,在學生精彩的表述中,達到課堂的.

板書設計:

23 *卡羅納

——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

老師的愛

痛失母愛 (不幸) 得到 同學的愛(幸福)

長輩的愛

《卡羅納》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緻描述的寫作方法。

2、創設情境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的極度悲傷以及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給予的關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感鋪墊,渲染愛

1、同學們一定很熟悉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響起)聽了歌曲你想説什麼?

是啊,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裏找?母親,是給我們温暖呵護的人,母親,一個最温暖的名字。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享受萬般温暖的母愛時,有一個跟我們同齡的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母親,他再也無法享受母愛,因為殘酷的病魔奪走了他母親的生命。這個可憐的孩子就是卡羅納(出示課題23、卡羅納)。

2、齊讀課題。

(利用學生熟悉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導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讓學生想象失去母親後的卡羅納是什麼樣的、為下文體會卡羅納的悲痛作鋪墊。)

二、品讀課文,感悟關愛

1、體會卡羅納的悲痛:

⑴ 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會是怎樣的?(隨機板書:巨大悲痛)讓我們打開書本,用我們喜歡的方式走進卡羅納,走進包含深情的字裏行間。找一找課文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失去母親的卡羅納很可憐,再讀一讀,讀出卡羅納的悲傷來。

⑵ 自由讀思考圈劃→用低沉悲傷的語氣練讀。

⑶ 師生交流反饋:

(課件隨機出示四個句子在讀中體會悲痛,略。)

① 你從課文哪些地方讓感覺到失去母親的卡羅納很可憐,很傷心?──為什麼?

② 指名讀。

③ 評價、範讀。

⑷ 師:可憐的卡羅納他失去母親的同時,也失去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讓我們一起用低沉緩慢的語氣來讀讀這四個句子。讀出卡羅納失去母親的悲傷。

(配樂讀。)

⑸ 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卡羅納?

(這環節不進行細細品讀,在粗線上體會。重點指導學生在讀中師生評價,在評價中提升、感悟卡羅納的悲傷。由自由讀→練讀→指名讀→評價範讀→配樂感情朗讀。音樂的渲染進一步激起學生心中的情感。)

2、體會無限關愛:

⑴ 師:此時此刻,沉浸在悲痛中的卡羅納最需要什麼呢?面對這樣一個不幸的卡羅納,面對這樣一個可憐的卡羅納,大家紛紛給予他無限的關愛。(板書:無限關愛)現在就讓我們再細細地默讀課文,用心靈去感受,看看卡羅納身邊的人都是怎麼樣做的?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並也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體會。

(學生默讀課文後,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在全班交流。)

⑵ 師:誰來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⑶ 師生交流反饋:

① 隨機出示老師、同學、我、我的母親關愛卡羅納的句子。

② 抓住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反饋有關句子。

師:課文除了寫了老師和同學們對卡羅納的關愛外,還寫了誰?

(預設本課重點放在體會、感悟大家對卡羅納的無限關愛上。因此在教學這環節上,我重點讓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去品讀,抓住人物的動作、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入手,深層次地在品詞品句中感悟,在朗讀中提升。並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三、拓展延伸,愛的昇華

1、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着一種相同的關愛、假如你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怎樣去寬慰卡羅納呢?

2、師:今天,不僅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讓我很感動,還有我們四⑹班的全體同學也讓我感動、板書:

四六班全體同學,啊,這關愛卡羅納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了。

3、同學們,卡羅納在這麼多人愛的關愛中會感到幸福的。是啊,愛,有時的確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是一個輕輕的接觸;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人深受感動。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選自哪兒嗎? 出示書<愛的教育>讀讀這本書吧,會給你更多的感動。

(從體會、感悟關愛到設身處地去實踐關愛他人。在 一種和諧的愛的氛圍中引導學生走向《愛的教育》。)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打開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卡羅納是不幸的,因為他失去了母親,卡羅納又是幸福的,應為他身邊有這麼多疼他愛他的人。正因為這世界上有了愛,我們才有了幸福和快樂,。同學們,拿出我們的情吧,去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請大家伸出熱情的手,握住你身邊的同學,告訴他,我是你的朋友!

(課尾用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作結,既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又能對整堂課的教學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Tags:卡羅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