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第三組作文的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一、明白習作要求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第三組作文的教學設計

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對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有了更多的瞭解,收穫一定很多。我們來開一次學習成果江報會,可以介紹蒐集到的有關大自然啟示的資料,也可以談談自己瞭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還可以談談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啟發,想發明什麼。交流之後,把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現實性下來,也可以把活動經過或心得寫下來。

二、指點習作方法

大自然是豐富的,絢麗多彩;大自然是神奇的,奧妙無窮。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我們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運,只要我們熱愛大自然、細心觀察、用心感受,一定會從中得到許多啟示。怎樣才能寫好這次習作呢?

1.積極參與活動。

為了能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領悟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啟示,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去參加活動小組(大自然的啟示蒐集組、發明創造事例蒐集組、動植物觀察組,發明與實驗活動組等),並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對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現象,仔細地觀察,以找出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看看能有什麼發現或啟示,或者從中搜尋人類如何從大自然的啟迪中進行發明創造的。只有積極參與活動,才能走進大自然,有所收穫。

2.挑選習作材料。

“無米之炊,巧婦難為。”佔有豐富、典型的材料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礎。這次習作可以挑選什麼樣的材料呢?

首先,挑選觀察中的發現和啟發來寫。同學們開展了觀察活動在認真仔細地觀察動植物的過程中,認識了它們的特點、規律之後,期盼有所發現和啟發。這裏的'觀察不是集中精力去觀察動植物的外觀、形態特性,而是要確定一個有意義、有探索價值的問題進行集中觀察、重點觀察,並查找資料,希望有所發現和啟發。比如,在觀察動植物時,可以觀察蝴蝶兩翅的圖案分佈有什麼特點、規律,蝸牛爬行會在地上留下什麼、螞蟻和蜘蛛是如何行走的、貓有時是否會吃青草、樹葉會在什麼季節掉落、曇花開放有什麼特點等等。

其次,挑選蒐集、調查訪問活動來寫。在蒐集、調查訪問活動中瞭解了人類從自然中受到了哪些啟發,有什麼發明創造等素材。同學們查找、尋訪的過程,以及進行實錄、分類、整理等等,這些都是習作的材料。

然後,挑選實驗、發明活動來寫。有的同學自己動手做實驗、搞小發明……這都是都是有意義的題材呀!自己親自實踐、操作、動手製作之後,不僅對活動有了更深的認識而且對大自然也有了更深的認識,還將獲得有益的啟示。

3.講究習作技巧。

這次習作要講究技巧,突出重點,要以觀察──發現──啟示為重點為線索來寫。這次作文還要有序,可以按照觀察──發現──啟示的先後順序來寫,也可以按照由現象到本質、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來寫。

如果是寫觀察之中的發現,要寫動、植物的外形、自然的現象等表象東西,更重要的是要把發現的本質特徵──原因、原理、性質、解決問題的辦法等寫出來,最後要把自己受到的啟示寫出來,也就是把分析研究後的結論、觀察發現後的見解寫出來。

如果是寫這次“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經過或心得,寫經過要交待清楚前因後果,寫心得要寫出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習作中可用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及一些寫作方法。

4.表達真情實感。

習作要有感而發,表現出熱愛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可表現同學們團結合作,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