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17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對前一階段學習的一個總結。是從一個側面——抗日救亡的歌曲,這一方面來反映中國人民團結抗日、不怕犧牲、為民族而戰的可貴精神的。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有關的、學生比較熟悉的抗日歌曲,在課堂上放、並組織學生進行演唱(可獨唱、可合唱)。在抗日歌曲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可在課前佈置給學生準備任務:查閲相關歌曲的創作背景資料等等,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內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在課前閲讀本單元的課文及與抗日戰爭相關的歷史知識讀物,瞭解抗日救亡藝術作品誕生的歷史背景。

2.通過學唱抗日救亡歌曲,重温歷史,加深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的認識和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1.瞭解每一部文藝作品誕生的特定的時代背景,提高從歷史角度來欣賞文學藝術作品的能力以及從文藝作品中感知歷史的能力。

2.培養合作學習與共同成長的團隊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演唱抗日救亡歌曲,體會中華民族在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鬥爭中,不畏強敵、萬眾一心的民族鬥志和豪情,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使學生在歌曲中體會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鬥志和豪情。

2.使學生通過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加深對抗日戰爭的理解。

3.通過歌唱,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二)教學難點

通過歌曲,幫助學生對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述法、影像輔助法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

(二)素材準備

相關音頻素材,例如《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等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的新長城!”“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當年,這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曾經使無數中華兒女熱血沸騰,奔赴抗日殺敵的戰場。今天,讓我們放開歌喉,在歌聲中重温那一段令人激昂的歷史,體會先輩們萬眾一心、為民族而戰的高昂鬥志吧!

(講授新課)

(板書)一、抗日救亡歌曲簡介

(教師講述)在全民抗戰的熱潮中,歌曲作為宣傳羣眾、鼓舞士氣、團結民心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自然成為這一時期最主要的音樂體裁,不僅使眾多的愛國音樂家們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創作,而且一般業餘音樂愛好者們也寫出了不少好作品,從而使抗戰歌曲獲得了巨大的豐收。

抗戰歌曲中數量最多的是直接號召人民奮起抗日和正面表現軍民抗日鬥爭的戰鬥性的羣眾歌曲,如孫慎的《救亡進行曲》、孟波的《犧牲已到最後關頭》、麥新的《大刀進行曲》等等,這些歌曲在音樂表現上雖各有特點,或深沉穩健,或慷慨激昂,或豪放粗獷,但一般多為行進曲形式的齊唱歌曲,並含有呼喚或吶喊的音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隨着救亡歌詠運動的不斷髮展,羣眾歌唱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型合唱曲的創作得到發展,並日益受到大眾的歡迎,特別是賀綠汀的《游擊隊歌》曾廣為流行,反映了在羣眾歌詠活動廣泛普及並提高的基礎上,大眾由習慣於傳統的單音音樂的審美趣味開始向複音音樂轉移的客觀現實與可能。

這一時期產生的不少抒情性歌曲同樣激發着人們愛國抗戰的熱情,像《五月的鮮花》(閻述詩)、《松花江上》(張寒暉)、《長城謠》(劉雪庵)、《故鄉》(陸華柏)、《嘉陵江上》(賀綠汀)及《思鄉曲》(夏之秋)等,都是感情真切,激動人心的優秀之作,這些歌曲往往在對烈士悼念或淪亡的家鄉的懷念中,不失憤怒和復仇的決心,通過結構、音調、節奏的對比手法,使悲傷、痛苦和激昂、仇恨的多種情感表現交織發展,從而在音樂上獲得了戲劇性的效果。

(板書)二、抗日救亡歌曲演唱

1.《畢業歌》

(教師介紹歌曲產生背景)你們對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又瞭解多少呢?特別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3000萬同胞淪陷在日寇的鐵蹄之下,不久華北又告急,民族危機日益嚴重。1937年日本又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全國各界羣眾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一首首喚醒民眾抗日救亡的歌曲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融進了人們的血脈,成為抗戰年代的進軍號角。

由陳瑜作詞,聶耳作曲。1934年為影片《桃李劫》創作的《畢業歌》以其進行曲的速度和堅毅、果敢的氣魄鮮明地反映和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鬥爭的決心和熱情。

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

我們是要選擇“戰”還是“降”?我們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場,我們不願做奴隸而青雲直上!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我們今天是絃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斷地增漲!同學們!同學們!快拿出力量,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播放相關音頻)

(學生自由演唱)

2.《義勇軍進行曲》

(教師介紹歌曲產生背景)田漢詞聶耳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在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衞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鬥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兩次出現,給觀眾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通過,《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播放相關音頻)

(學生自由演唱)

3.《五月的鮮花》、《松花江上》

(教師介紹歌曲產生背景)這一時期產生的不少抒情性歌曲都是感情真切,激動人心的優秀之作,這些歌曲往往在對烈士悼念或淪亡的家鄉的懷念中,不失憤怒和復仇的決心,像《五月的鮮花》(閻述詩)、《松花江上》(張寒暉)、《長城謠》(劉雪庵)等等。1937年7月,張寒暉作《松花江上》於西安,詞曲均出他之手。這首歌最強烈地觸動了中國人的亡國之痛,歌聲所至,莫不唏噓,成為中國民族刻骨難忘的抗日歌曲之一。

(播放相關音頻)

(學生自由演唱)

4.《游擊隊歌》

(教師介紹歌曲產生背景)《游擊隊歌》的節奏活潑、富於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歌曲生動地刻畫了游擊戰士在敵後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刻畫了游擊戰士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羣體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決心。

(播放相關音頻)

(學生自由演唱)

5.《黃河大合唱》

(教師介紹歌曲產生背景)光未然詞,冼星海曲。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光末然(即張光年)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口瀑布的境地,目睹黃河船伕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伕號子。1939年1月抵達延安後,一直醖釀着《黃河》詞作,並在這年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後異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裏,他抱病連續寫作六天,於同年3月31日完成了這部大型聲樂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由鄔析零指揮),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作品共有八個樂章,每章開首均有配樂朗誦。

《黃河大合唱》是我國近代合唱音樂的一座光輝的里程碑,也是我國近代大型音樂作品的典範之作。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個樂章,並由配樂詩朗誦和樂隊演奏將各樂平連成一個整體。各個樂章從內容到音樂形象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樂章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品以抗日和愛國兩個主題為中心。從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藝術形象上一步步展開,直至宏偉的終曲,激盪的感情浪潮發展到了最高點。

(播放相關音頻)

(學生自由演唱)

6.《南泥灣》

(教師介紹歌曲產生背景)一首《南泥灣》唱了半個多世紀,讓人對延安的風土人情總是這麼親切,這麼眷戀。當年,作曲家馬可在延安魯藝當教員,詩人賀敬之是學員。他們曾經體驗過燒木炭、開荒地、蚊子一抓一大把的辛苦,看到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變化,創作了一部歌舞劇《挑花籃》。1943年春節,魯藝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的英雄們獻上這部新編的秧歌舞,《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這首歌,以優美熱情的旋律,描繪陝北江南的美景,禮讚勞動模範的功勛,將羣眾歌曲的激情與優美、抒情的浪漫主義融為一體,吸取了民間歌舞的音調和節奏,加上載歌載舞的演唱形式,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很快在邊區和全國流行開來。

(播放相關音頻)

(學生自由演唱)

(課堂總結)

抗日戰爭時期,國破山河碎,大敵當前,億萬民眾把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安危系在一起,“天下一家”的民族意識使整個中華民族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把維護祖國安全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我們今天的安定團結的生活來之不易,通過這次活動,希望同學們珍惜生活,熱愛祖國,在學習歷史的同時去了解祖國的一切,為美好的明天打好基礎,讓我們成為一名國家的棟樑之才。

●板書設計

第23課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

一、抗日救亡歌曲簡介

二、抗日救亡歌曲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