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初一地理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地理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一地理教學設計

初一地理教學設計1

第一節自然環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課時)

知識目標

1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並能説明依據;

2能結合地圖描述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及範圍。

能力目標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圖和地

形解剖面圖及相關資料的能力,學會總結歸納亞洲地形和河流特點;2理解河流分佈與地形之間的關係。

情感,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2通過參與觀察,分析,討論,競賽,辯論等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學重點?

1亞洲的位置特點;

2亞洲地形與河流分佈的關係。

教學準備

資料圖片,幻燈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導入:點出上學期從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來研究問題。這個學期以大洲為研究對象,去研究某一個區域的地理環境狀況。

通過一系列提問,讓學生回答,引出亞洲。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複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

師:要認識一個大洲,首先要明確它的位置。觀察一下亞洲位於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個半球?小結:亞洲主要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這是它的緯度位置。

完成P3活動一(1)(2)

引導:瞭解一個地區的位置還要了解其海陸位置。觀察亞洲周圍的大洋,各位於亞洲的方位。亞洲周圍的大洲,各位於亞洲的方位。

學生看圖回答。

小結:這樣我們就明確了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完成P3活動二(1)(2)

(展示“亞洲的範圍圖”)

引導:亞洲和其他大洲之間,有些是以海洋作為天然洲界,有些大陸相連的地方則是人為劃定的洲界線。如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之間。

提問:參照地圖能描述出亞洲與周圍其他大洲的界線嗎?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臨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洲界;東北隔着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州隔海相望。

過渡:讓學生大致讀出亞洲所跨的緯度位置,與其他大洲比較一下,看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先大致目測,與亞洲相比,只比較南美洲和非洲)

順承:亞洲不但所跨緯度最廣,而且還有許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積比較”圖)

從此圖可以看出亞洲面積最大。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比較亞洲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得出亞洲東西距離最大。

小結: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亞洲的位置、面積、範圍。

(通過雙邊活動,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導:由於亞洲面積廣大,國家眾多,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根據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結合人文和自然環境特徵的差異,把亞洲分成幾個分區,共有幾個分區?中國位於哪個分區?再觀察,同在東亞分區的還有哪些國家?

(展示亞洲地理分區圖)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繼續引導:其他的分區是不是都與中國接壤?分別位於中國的哪個方位?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過渡:要了解一個大洲的自然環境,除地理位置外,還需認識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氣候等方面。講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亞洲地形的特點。

(展示“亞洲地形圖”)

引導:這種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觀地看出不同地形類型,這是哪類地形圖?生:分層設色地形圖。

(指導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觀察下方的陸高海深表。結合地圖判斷不同的顏色各代表什麼地形。我們來認識一些主要的地形區,描述一下他們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請不同組的學生展開競賽,搶答,活躍氣氛,增強組內的合作意識。)

A組:青藏高原、喜瑪拉雅山及主峯

B組: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

C組: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組:阿拉伯半島、馬來半島

學生查圖討論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導:根據以上的讀圖分析,從位置和海拔兩方面考慮,看出亞洲地形特點: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圖。

(展示“亞洲大陸沿3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4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觀察區別兩圖。學生讀圖歸納:亞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表現出起伏大,中部高,兩側低的特點。而北美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西高東低。

過渡:河流是構成自然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亞洲地形圖”)

在圖上找出幾條大河,觀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歸納亞洲的大河在分佈上的特點。

特點:

受地形影響,亞洲地勢的中高周低決定了河流多發源於中部,向四周放射狀分佈的特點。

在這些高山大川之間,還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請大家在圖上找出:裏海、貝加爾湖、死海。(展示閲讀材料只能感有關資料,指導學生進一步結合地圖理解其特徵)

初一地理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作為中學地理的開篇教材,《與同學們談地理》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一是什麼是地理,主要是通過同學們所聯想到的具體事物奠定學生對地理的初步認識;二是為什麼要學地理,主要是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出發推導出生活離不開地理;三是學了地理有什麼用,主要是從現實社會面臨的矛盾出發得出學習地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教材分為2個板塊,用了6幅圖、2段閲讀材料、一個思考以及相應的文字説明組成,內容較多,需要詳略有當的進行講解。

學生活動主要設計在“生活離不開地理”這個板塊,“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主要是講導為主。

二、學情分析

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地理基礎知識普遍較差,有的學生雖然在小學接觸過地理,但地理思維能力十分薄弱。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個別學生不明確學習地理的目的;有些同學對學好英地理缺乏自信;缺乏小組合作意識。

針對這種情況,在入門教學階段,努力做好中小學的銜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放慢教學進度,併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想一些辦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地理學科;

2、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五、課程類型

綜合課

六、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1、自我介紹

師:同學們好,我叫~~~,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們的地理老師。從今天起,我將和大家一起學習地理。地理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只有具備一定的地理知識與能力,我們才能得到更好地生活品質。

2、什麼是地理

師:請看PPT,你認識它嗎?

生:地球

師:咱們地理就是的“地”就可以理解為“地球”,那“理”是怎麼理解呢?

生:道理、真理----

師:很好,那麼連起來應該怎樣理解地理呢?

生:研究地球的一些“道理”。(需指導學生形成這個概念)

師:一説到地球上的事物,那你們會聯想到什麼呢?

生:山、水、火山、地震等等---

師:很好,山、水燈這麼多的地球上得事物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過、遇到過嗎?

生:是

師: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們會發現生活中出現和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不妨看看P2的四幅圖。

(師生互動簡要的講解四幅圖,簡要強調出這些地理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師:人總是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不同地方的地理環境有不同的特點,在不同特點的地理環境中人們也會形成一定的生活習慣和方式,這就是平時我們所説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先看PPT,這是一張重慶地形圖,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重慶四周的地形高中間相對較低時,與成都平原等地形相連共同構成了四川盆地。注意,這裏所謂的中間低是相對於四周而言,就重慶主城而言在理論上應該是屬於“中間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依舊會遇到很多山,所以重慶也有“山城”之稱。

除此,重慶主城還是處在長江與嘉陵江相匯的地方,再加上重慶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大氣降水量豐富,充足的水汽導致重慶大霧天氣多。所以重慶除了有“山城”的美譽還有“霧都”之説,霧都説明重慶有很多的霧,具體來説,重慶年平均霧日是104天,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年平均霧日只有94天,重慶是名符其實的“霧都”。霧和雲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只是霧生成在大氣的近地面層中,而云生成在大氣的較高層而已。霧都導致重慶的空氣很濕潤。

那我們重慶的這樣獨特的地理環境又孕育出怎樣的重慶人呢?

生:------(引導學生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説到很多的重慶特色,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挑選其中的3個進行詳細講解。首先,為何重慶美女多?

生:------(引導學生回答)

師:其次,為何重慶人愛吃火鍋?

生:------(引導學生回答)

師:最後,為何重慶夏季高温?

生------(引導學生回答)

(過渡)

師:這只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問題,還有很多的其他問題。要是,我們有一定的地理背景的話,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生活是離不開地理的。既然地理如此重要,那學習地理的目的又是什麼呢?請看P2頁---

生: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

3、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

師:地理教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好朋友”,這樣,我們才可以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這裏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大約公元前5000年,在今天伊拉克地區有一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巴比倫,然而,由於人們長期濫伐森林、過渡放牧等等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再加上戰亂等原因,最終使巴比倫被掩埋在了泥沙之下。所以,違背自然規律,人類就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生:------

師:地理教我們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發展的優勢和不足,比如新疆種植棉花質量很好要是讓重慶種植棉花的話估計很難獲利,重慶適合種植水稻要是將水稻種植到新疆去的話估計顆粒無收都可能,要是不具備一定的地理背景的話,我們就很難過上好日子。

還需要學會“綜合的分析問題”和“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人地關係才會相輔相成和諧發展,我們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4 結語

最後,跟大家分享2個觀點。一是,地理是一門充滿詩意的學科,“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教師適當的給予解釋:春雨主要是暖空氣,秋雨主要是冷空氣)二是,地理是一門愛情學科,“海枯石爛(大海乾涸,巖石成土。喻指經歷極長久的時間。)、山盟海誓(指着山、海發誓,訂立盟約。表示要像高山大海一樣永恆不變)、天涯海角。”

(若有時間多放些圖片)

願:同學們學會用地理的眼光終身欣賞和認識生活,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好。

初一地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瞭解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瞭解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

(3)瞭解東南亞人口稠密、華人眾多的特點,瞭解華人、華僑在開發東南亞和支援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的貢獻。

(4)瞭解東南亞的旅遊資源和社會風貌。

技能目標

(1)會讀東南亞地形圖、馬六甲海峽圖,會利用地圖來分析地形特徵和位置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東南亞的自然環境特徵,區內差異,培養學生的區域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樹立各國發展應該因地制宜的觀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東南亞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及分佈

教學難點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與農業的關係;農作物的分佈

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演示、討論、歸納等方法,製作多媒體。

課時:2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詩歌方式引入:讀陳毅贈緬甸友人的一首詩: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與我們國家山水相連的東南亞。

[講授新課]

1.展示:圖9.1“東南亞在亞洲的位置”和9.2“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明確東南亞的範圍,主要國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1)範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之南而得名,北部與中國相連;我國有時稱南海為南洋,故習慣上常把馬來羣島稱為南洋羣島。

(2)國家:共11國,其中東帝汶為新建的國家。教師指圖讓學生説出: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越南、老撾、緬甸);內陸國(老撾);世界上最大的羣島國家(印尼),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師指圖讓學生説出:緯度位置(10°S~25°N),這就決定了東南亞主要位於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比較大。

交通位置:位於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十字路口”,這種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來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

展示:圖9.3“馬六甲海峽”,看圖後請大家思考: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為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此日本才會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它的“海上生命線”。

承接,我們知道了東南亞的位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它的自然地理特點,先看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讀圖]讀《東南亞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並回答下面的問題:總的看地形有什麼特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有什麼區別?(學生回答略)教師指圖介紹主要地形的分佈。[教師歸納] 總的看東南亞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從中南半島看,(教師邊講邊繪中南半島山河示意圖,要求學生從圖上找出主要山脈及河流名稱)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形勢。

[提問] 這種山河大勢給當地居民生產活動帶來什麼影響呢?(上游流經山區,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藴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動力。下游水流緩慢,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提問]在圖上找出中南半島上五個國家的首都,它們所在位置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稠密。)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佈(板書)

[提問] 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後問馬來羣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麼區別?(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看景觀圖]指導學生看課本“坦博臘火山大爆發”圖。

[提問]為什麼馬來羣島多火山?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佈示意圖》,並注意與日本比較。

[教師歸納]馬來羣島與日本羣島一樣,也是位於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羣島處於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

[提問]火山爆發會給當地帶來什麼影響?(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地的土壤肥沃。)

馬來羣島多火山、地震(板書)

總的.看東南亞的多山地形與其所在位置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了東南亞的地形,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氣候,我們來分析一下本區氣候特徵。

②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①從地區看,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羣島的大部位於赤道附近。從國家看,印尼、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都位於赤道附近,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②從地區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北部、菲律賓羣島的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從國家看,主要是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

而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展示:圖“曼谷年內各月氣温與降水量”,歸納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然後,讀圖“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示意”,由學生説出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降水出現的時間(午後兩點左右),以加深學生對東南亞高温多雨氣候的印象。

引導學生閲讀材料,東南亞有什麼吸引人的旅遊資源?請舉例説明。

分小組進行展示:

自然景觀:越南的下龍灣,原始的熱帶雨林。

名勝古蹟: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

風土人情: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

多媒體展示東南亞豐富的旅遊資源圖片,學生做小導遊,展示自己蒐集的東南亞資料,解説各景點。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進一步瞭解到東南亞,感受到旅遊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將地理事物聯繫起來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理解能力。

在東南亞降水豐富着呢,大家覺得這裏可以種植什麼農作物呢?

(提問)東南亞為什麼以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

(教師)對!由於這裏水熱充足,人們在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同時,也能培育生長於熱帶的經濟作物。請同學們看書,找出東南亞的更多的世界之最。

學生閲讀圖9.12“東南亞的物產分佈”,找出東南亞的熱帶經濟作物。

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五、華人和華僑集中的地區

承接過渡: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有5億人生活在東南亞,絕大多數屬黃種人,其中華人和華僑佔了相當的比例,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佈最集中的地區。

學生閲讀材料“外籍華人與華僑”,瞭解華人和華僑的區別(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稱為華人;仍保留中國國籍的,稱為華僑),瞭解華人和華僑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國的廣東、福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的歷史。

華人和華僑對所在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應當學習他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精神。

初一地理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並能説明依據;

2 能結合地圖描述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及範圍。

3 瞭解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

能力目標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圖和地形解剖面圖及相關資料的能力,學會總結歸納亞洲地形和河流特點;

2 理解河流分佈與地形之間的關係。

情感,態度目標

1 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2 通過參與觀察,分析,討論,競賽,辯論等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1 亞洲的位置特點;

2 亞洲地形與河流分佈的關係。

教學難點:

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特徵

教學過程:

導入:在上學期從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來研究問題。這個學期將以大洲為研究對象,去研究某一個區域的地理環境狀況。

通過一系列提問,讓學生回答,引出亞洲。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複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

師:要認識一個大洲,首先要明確它的位置。觀察一下亞洲位於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個半球?

小結:亞洲主要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這是它的緯度位置。

引導:瞭解一個地區的位置還要了解其海陸位置。觀察亞洲周圍的大洋,各位於亞洲的方位。亞洲周圍的大洲,各位於亞洲的方位。

學生看圖回答。

小結:這樣我們就明確了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完成P3活動一 1題

(展示“亞洲的範圍圖”)

引導:亞洲和其他大洲之間,有些是以海洋作為天然洲界,有些大陸相連的地方則是人為劃定的洲界線。如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之間。

提問:參照地圖能描述出亞洲與周圍其他大洲的界線嗎?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臨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洲界;東北隔着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州隔海相望。

過渡:讓學生大致讀出亞洲所跨的緯度位置,與其他大洲比較一下,看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先大致目測,與亞洲相比,只比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動一 2題

順承:亞洲不但所跨緯度最廣,而且還有許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積比較”圖)

從此圖可以看出亞洲面積。

(展示東西兩半球圖)

比較亞洲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得出亞洲東西距離。

小結: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亞洲的位置、面積、範圍。

通過雙邊活動,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動一 3題

過渡:要了解一個大洲的自然環境,除地理位置外,還需認識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氣候等方面。講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亞洲地形的特點。

(展示“亞洲地形圖”或看課本P4圖7.3 亞洲地形圖)

引導:這種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觀地看出不同地形類型,這是哪類地形圖?

生:分層設色地形圖。

(指導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觀察下方的陸高海深表。結合地圖判斷不同的顏色各代表什麼地形。我們來認識一些主要的地形區,描述一下他們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請不同組的學生展開競賽,搶答,活躍氣氛,增強組內的合作意識。)

A組:主要山脈及山峯(喜瑪拉雅山及主峯等)

B組:主要高原(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組:主要半島(阿拉伯半島、馬來半島等)

學生查圖討論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導:根據以上的讀圖分析,從位置和海拔兩方面考慮,看出亞洲地形特點: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圖。

(展示“亞洲大陸沿3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4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觀察區別兩圖。

學生讀圖歸納:亞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表現出起伏大,中部高,兩側低的特點。而北美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西高東低。

過渡:河流是構成自然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亞洲地形圖”)

在圖上找出幾條大河,觀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歸納亞洲的大河在分佈上的特點。

特點:

受地形影響,亞洲地勢的中高周低決定了河流多發源於中部,向四周放射狀分佈的特點。

在這些高山大川之間,還有一些的湖泊。請大家在圖上找出:裏海、貝加爾湖、死海。(展示閲讀材料只能感有關資料,指導學生進一步結合地圖理解其特徵)

完成P5 活動 4、5題

板書設計:

第七章 亞洲

第一節 “日出之地”――亞細亞洲

一、位置

緯度位置:主要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所跨的緯度約90度,經度約164度。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瀕地中海。位於歐洲西側、非洲東北側、大洋洲北側、北美洲西南側。

邊界:亞洲西部以烏拉爾山脈、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部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東部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亞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狀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