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中醫舌診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1.96W

舌頭是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只要伸舌頭,健康隱私可都全部暴露出來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中醫舌診課件,歡迎大家閲讀。

中醫舌診課件

中醫舌診課件1

舌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客觀地反映於舌象,通過舌診可以瞭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輕重與變化。其中舌質的變化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變化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

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見圖3-1)。根據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臟腑病變在臨牀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看,需與其他症狀和體徵綜合加以考慮。

1.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面。

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較正常淺淡,主虛證、寒證,多見於血虛,為陽氣衰弱、氣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為虛寒;胖嫩而邊有齒痕為氣虛、陽虛。

②紅舌:舌色較正常深,呈鮮紅色,主熱證,多為裏熱實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幹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③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

紅、絳舌顏色越深,表明熱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點或斑點,多為內有瘀血蓄積。

⑤青紫舌: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乾燥為熱極,温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

(2)舌形: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藴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③芒刺: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牀上芒刺多見於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④裂紋: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於粘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於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3)舌態: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①震顫: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②歪斜:舌體偏歪於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③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④強硬: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徵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氣所現。章虛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氣以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吳坤安説:“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故曰苔。”現代醫家認為舌苔的形成,主要為絲狀乳頭之分化。絲狀乳頭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樹,在角化樹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乾濕適中,不滑不燥。觀察舌苔內容為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

(1)苔色: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臨牀上最常見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轉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屬肺,主表證、寒證,但臨牀上也有裏證、熱證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潤為風寒;薄白而燥為風熱;寒濕之裏證可見白而厚膩之苔。

②黃苔 有淡黃、嫩黃、深黃、焦黃等不同。一般説,黃苔的顏色越深,則熱邪越重。淡黃為微熱;嫩黃熱較重;深黃熱更重;焦黃則為熱結;黃而幹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

③灰黑苔 多主熱證,亦有寒濕或虛寒證。舌苔灰黑而幹,為熱盛傷津;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陽虛寒盛。灰黑苔多見於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無苔。

薄苔多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多示病邪較盛,並已傳裏;或有胃腸積滯;或有痰濕。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説明胃氣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是胃氣大虛,缺乏生髮之機。舌面上有不規則的舌苔剝脱,剝脱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

(3)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幹不濕,無苔乾燥為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舌苔濕潤表明津液未傷,而苔面水份過多伸舌欲下滴,稱為滑苔,則示體內有濕停留。

膩苔:苔質緻密、細膩如一層混濁光滑的粘液覆蓋於舌面,不易擦去,多屬痰濕內盛。

腐苔:苔質疏鬆如豆腐渣,堆於舌面,易於擦去,多為實熱蒸化胃中食濁,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現。

1.正常舌

舌象:舌質淡紅,胖瘦適中,舌苔薄白而幹潤適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義:多為胃氣虛弱或氣血不足。

3.蒼老舌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蒼老、白苔滿布、微黃、粗糙如砂石。

意義:濕阻脈絡、津不上承、或暴熱傷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質淡白、白苔滿布,中部厚如積粉。

意義:陽虛熱浮,可見於陽虛而外感濕熱。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義:脾失健運、濕濁不化、痰濕上蒙清竅。

6.淡紅鏡面舌

舌象:舌質淡紅而嫩,邊有裂紋,舌面光瑩無苔、平滑如鏡。

意義:胃陰不足或氣陰兩虛。

7.瘀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偏暗,邊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

意義:瘀血阻絡,氣血壅滯。

8.淡紅花剝舌(地圖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歪,舌苔白膩有剝脱,呈地圖狀。

意義:胃之氣陰兩虛,痰濕阻絡。

9.紅舌花剝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舌苔白膩花剝,剝脱處光瑩無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義:濕熱傷陰,濕濁未化,已傷陰液。

10.紅腫脹舌

舌象:舌質紅,舌體腫脹、胖大、不能縮入口內,舌尖與中部黃苔,舌邊與根部白苔。

意義:濕熱燻蒸,血熱上壅。

11.淡紅紫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尖舌邊多處青紫成片,舌苔白膩不均勻,中間苔少。

意義:氣滯血瘀或久病氣血不續。

12.淡紅舌白厚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

意義:氣虛血瘀,痰飲停聚。

13.淡紅舌厚腐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略胖,白厚腐膩苔滿布舌面如積粉,表面微有淡黃色。

意義:濕熱阻滯三焦

14.淡紅舌黃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粗糙如砂石。

意義:胃腸熱結夾濕,濕熱化燥。

15.紅舌黑膩苔

舌象:舌質紅,苔厚膩,邊白黃中間黑色。

意義:虛陽上浮,濕熱內藴。

16.紅舌無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中有裂紋,除舌邊有少許殘存之苔外,餘光瑩無苔。

意義:胃腎氣陰兩傷。

17.齒痕舌

舌象:舌質略紅,舌體胖大而齒痕,舌中間有縱裂,苔薄白而顆粒粗鬆。

意義:脾虛濕滯,兼有內熱。

18.裂紋舌

舌象:舌質略細,多數縱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義:素有陰虛,真陰不足,虛火上炎。

19.裂紋舌

舌象:舌質淡白透青紫,舌體胖大,中有深裂紋,舌邊裂紋如刀割,舌苔白膩而不勻。

意義:氣血俱衰,腎陰不足。

20.紅舌白腐苔

舌象:舌質紅,舌苔白厚,顆粒粗鬆,如豆腐渣堆於舌面。

意義:痰食內聚,濕熱蒸騰。

21.紅舌黃腐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舌體蒼老,舌苔由白轉灰黃,厚腐堆起,上有橫直裂紋。

意義:濕熱穢濁藴結於裏。

22.暗紅舌焦黃苔

舌象:舌質紅而偏暗,苔焦黃如鍋粑,厚而有裂。

意義:胃腸熱結,腑氣不通。

23.紅舌黃白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苔黃白色,厚積滿布,如米粉狀。

意義:邪熱濕毒藴結於裏。

24.暗紅舌黃燥苔

舌象:舌質絳紅晦暗,舌體薄瘦,舌苔厚而焦黃燥裂。

意義:實熱燥結於胃腸。

25.紅絳舌黃黑苔

舌象:舌質絳紅、蒼老、尖有紅點,苔薄白轉灰黃,根部灰黑垢膩。

意義:風痰上擾,痰熱腑實。

26.紅絳舌黑糙苔

舌象:舌質紅絳,有紅點,黑色糙裂苔滿布,厚積成塊。

意義:熱毒內實,痰熱腑實。

27.紅色點刺舌

舌象:舌質紅,有紅色點刺狀突起,舌苔白膩,表面微黃。

意義:營分鬱熱。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義:寒濕凝滯,氣血壅滯。

29.絳紫舌光剝苔

舌象:舌質絳紫而暗,舌面光剝無苔。

意義:熱及營血,傷陰阻絡。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邊尖滿布白滑苔,中根部黃苔,厚膩粘滑。

意義:腎陽不足;濕濁化熱。

31.紅絳瘦舌

舌象:舌質紅絳,舌體瘦長,兩條黃色垢苔厚積,燥裂成塊,餘處光剝無苔。

意義:胃腸熱結傷陰而兼陰虛火旺。

32.紅胖瘀斑舌

舌象;舌質紅絳有瘀斑,舌體腫脹,舌面有破損,苔白滑兼有醬色。

意義:濕毒內盛。

中醫舌診課件2

中醫自古有“舌為心之苗”,“苔為胃氣之根”的説法。中醫看病問診,往往要從舌頭看起,先根據舌的色澤狀態做初步判斷,再結合問診的實際情況確定疾病所在及病因。舌頭顏色淡紅,潤澤,舌苔要薄、均勻,這是健康舌頭的跡象。

中醫教你從“舌”看健康

舌尖——對應頭部、心。

舌中——對應胃,包括兩側分別對應肝膽等內臟。

舌根——對應再往下的部位,直到腳。

舌的色澤變化所對應的疾病根源

舌頭振顫

對着鏡子吐舌頭,如果舌頭微微顫動,很可能是精神緊張、體力衰退的徵兆。

建議:儘快調整作息時間,合理飲食。

舌頭髮紫

當血液中含有大量廢物、體內水分供應不足時,缺氧血和含氧血就會混在一起,使得血管變成紫色。

建議:堅持一週清淡飲食,保持規律、輕度的有氧運動,毒素很快就能排出。

舌苔太厚

舌苔就像豆腐渣一樣很容易被颳去,可能是腸胃功能不良或飲食過量造成的。

建議:最好去消化科,讓醫生幫你降降胃火。

舌苔泛黃

舌苔泛黃很可能是感冒病毒入侵的信號。

建議:多吃南瓜、牛肉等温熱食物,晚上臨睡前衝杯熱牛奶,能在胃中形成一層蛋白膜,防止細菌入侵。

舌苔太薄

舌苔不明不白脱落,舌頭表面顏色斑駁不均,醫學上將這稱為“地圖舌”。過敏體質的人最易出現這種情況,尤其在春、秋兩季比較常見。“地圖舌”的出現預示你的抵抗力正在下降。

建議:在這段時間內遠離花粉、海鮮、小昆蟲等過敏源。

中醫舌診課件3

“舌診”是中醫在疾病診斷上相當重要的依據。人體內臟功能的好 壞,只要伸伸舌頭,專家就能看出疾病的端倪。中醫看病注重望、聞、問、切,舌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最健康的舌頭應該是淡紅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層霧狀的薄紗。舌形應為長橢圓形,居中,不胖不瘦,光澤而濕潤,且能活動自如。有些疾病在患者尚未出現明顯的不舒服的症狀時,已先在舌頭上顯露了,沒有受過專業中醫訓練的人雖然無法精確判讀,但只要養成經常觀察自己舌頭的習慣,不難看出隱含的疾病徵兆。

每天早上起牀刷牙時,順便對着鏡子觀察自己的舌頭,利用一分鐘的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

齒狀舌

舌象辨識:舌頭邊緣看起來有類似牙齒的咬痕,因為舌頭腫起來,壓迫到旁邊的牙齒,所以會出現類似齒痕狀的現象。舌尖有乳突狀的起。

身體徵狀:

1.腎臟功能代謝不良,造成腎臟提早老化的問題,會有下肢水腫、下肢肥胖的困擾。

2.腎臟主骨,有此舌象的人,容易腰痠背痛。

3.小心有潛藏青光眼的危險。

4.肝膽代謝不好,容易疲倦。

草莓舌

舌象辨識:舌象上看見一點一點的紅點,看起來就像是草莓一般。

身體徵狀:

1.胰臟、脾臟功能不佳,多有肥胖的問題,且大多數容易胖在肚子。

2.容易口臭、皮膚膚質不佳,有體力不濟的問題。

3.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小心會有糖尿病的困擾。

血瘀舌

舌象辨識:沒有舌苔、舌頭呈現暗紅色或紫紅色。

身體徵狀:1.身體的循環系統可能有點問題,血液偏酸性、新陳代謝不好,體內自由基過高,罹患癌症、高血壓、中風概率升高。2.心滯,思考比較不敏捷。

體毒舌

舌象辨識:明顯看得到厚厚的舌苔。

身體徵狀:

1.體內毒素含量太高,需要做體內環保,清清一些廢物。

2.此舌象的人,身體的問題主肺臟與腸胃的.機能,會有便祕或是拉肚子的困擾。

壓力舌

舌象辨識:舌頭伸出來之後,看見舌面出現無法控制抖動的現象。

身體徵狀:

1.表自律神經的問題,嚴重者手會抖,身體也會有顫抖的問題。

2.神經質、壓力過大、失眠、煩躁,憂鬱的傾向。

3.注意會有過勞死的問題。

裂紋舌

舌象辨識:舌面上可清楚看見縱向或是橫向的裂紋。

身體徵狀:

1.表示身體代謝出了問題,可能有缺乏礦物質的跡象或是荷爾蒙分泌不平衡的困擾。

2.女性會有月事不順、掉頭髮的困擾。

3.男性恐有敗腎的跡象,不得不注意喔!

舌下靜脈曲張

身體徵狀:頸部以上血管硬化、記憶力衰退、偏頭痛、中風、失眠、老人痴呆、神經質。

中醫舌診課件4

望舌屬五官的內容之一。但其內容非常豐富,至今已發展成為專門的舌診,故另立一節闡述。

舌診以望舌為主,還包括舌覺(味覺)診法之問診與捫擦揩刮之切診。望舌是通過觀察舌象進行診斷的一種望診方法之一。舌象是由舌質和舌苔兩部分的色澤形態所構成的形象。

所以望舌主要是望舌質和望舌苔。

(一)舌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舌與內臟的聯繫,主要是通過經脈的循行來實現的。據《內經》記載,心、肝、脾、腎等髒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過經脈、經別或經筋與舌直接聯繫。至於肺、小腸、大腸、膽等,雖與舌無直接聯繫,但手足太陰相配,手足太陽相配,手足少陽相配,手足陽明相配,故肺、小腸、膽、大腸之經氣,亦可間接通於舌。所以説,舌不僅是心之苗竅,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臟六腑之外候。在生理上,臟腑的精氣可通過經脈聯繫上達於舌,發揮其營養舌體並維持舌的正常功能活動。在病理上,臟腑的病變,也必須影響精氣的變化而反映於舌。

從生物全息律的觀點來看,任何局部都近似於整體的縮影,舌也不例外,故前人有舌體應內臟部位之説。其基本規律是:上以候上,中以候右,下以候下。具體劃分法有下列三種。

l.以臟腑分屬診舌部位

心肺居上,放以舌尖主心肺;脾胃居中,故以舌中部主脾胃;腎位於下,故以舌根部來主腎;肝膽居軀體之側,故以舌邊主肝膽,左邊屬肝,右邊屬膽。這種説法,一般用於內傷雜病。

2.以三焦分屬診舌部位

以三焦位置上下次序來分屬診舌部位,舌尖主上焦,舌中部主中焦,舌根部主下焦。這種分法多用於外感病變。

3.以胃脘分屬診舌部位

以舌尖部主上脘,舌中部主中脘,舌根部主下脘。這種分法,常用於胃腸病變。

以舌的各部分候臟腑,這是目前研究生物全息律的課題之一,雖説法不一,但都有參考價值,臨牀診斷上,可結合舌質舌苔的診察加以驗證,但必四診合參,綜合判斷,不可過於機械拘泥。

(二)望舌的內容

望舌內容可分為望舌質和舌苔兩部分。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等組織。望舌質又分為望神、色、形、態四方面。舌苔是舌體上附着的一層苔狀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質兩方面。

正常舌象,簡稱“淡紅舌、薄白苔”。具體説,其舌體柔軟,運動靈活自如,顏色淡紅而紅活鮮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適中,無異常形態;舌苔薄白潤澤,顆粒均勻,薄薄地鋪於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與舌質如同一體,乾濕適中,不粘不膩等。總之,將舌質、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現綜合起來,便是正常舌象。

1.望舌質

(1)舌神:舌神主要表現在舌質的榮潤和靈動方面。察舌神之法,關鍵在於辨榮枯。

榮者,榮潤而有光彩,表現為舌的運動靈活,舌色紅潤,鮮明光澤、富有生氣,是謂有神,雖病亦屬善候。枯者,枯晦而無光彩,表現為舌的運動不靈,舌質乾枯,晦暗無光,是謂無神,屬兇險惡候。可見舌神之有無,反映了臟腑、氣血、津液之盛衰,關係到疾病預後的吉凶。

(2)舌色:色,即舌質的顏色。一般可分為淡白、淡紅、紅、絳、紫、青幾種。除淡紅色為正常舌色外,其餘都是主病之色。

①淡紅舌:舌色白裏透紅,不深不淺,淡紅適中,此乃氣血上榮之表現,説明心氣充足,陽氣布化,故為正常舌色。

②淡白舌:舌色較淡紅舌淺淡,甚至全無血色,稱為淡白舌。由於陽虛生化陰血的功能減退,推動血液運行之力亦減弱,以致血液不能營運於舌中,故舌色淺淡而白。所以此舌主虛寒或氣血雙虧。

③紅舌:舌色鮮紅,較淡紅舌為深,稱為紅舌。因熱盛致氣血沸湧、舌體脈絡充盈,則舌色鮮紅,故主熱證。可見於實證,或虛熱證。

④絳舌:絳為深紅色,較紅舌顏色更深濃之舌。稱為絳舌。主病有外感與內傷之分。在外感病為熱入營血。在內傷雜病,為陰虛火旺。

⑤紫舌:紫舌總由血液運行不暢,瘀滯所致。故紫舌主病,不外寒熱之分。熱盛傷津,氣血壅滯,多表現為絳紫而乾枯少津。寒凝血瘀或陽虛生寒,舌淡紫或青紫濕潤。

⑥青舌:舌色如皮膚暴露之“青筋”,全無紅色,稱為青舌,古書形容如水牛之舌。由於陰寒邪盛,陽氣鬱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滯,故舌色發青。主寒凝陽鬱,或陽虛寒凝,或內有瘀血。

(3)舌形:是指舌體的形狀,包括老嫩、胖瘦,脹癟、裂紋、芒刺、齒痕等異常變化。

①蒼老舌: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謂蒼老舌。不論舌色苔色如何,舌質蒼老者都屬實證。

②嬌嫩舌:舌質紋理細膩,其色嬌嫩,其形多浮胖,稱為嬌嫩舌,多主虛證。

③脹大舌:分胖大和腫脹。舌體較正常舌大,甚至伸舌滿口,或有齒痕,稱胖大舌。舌體腫大,脹塞滿口,不能縮回閉口,稱腫脹舌,胖大舌。多因水飲痰濕阻滯所致。腫脹舌,多因熱毒、酒毒致氣血上壅,致舌體腫脹,多主熱證或中毒病證。

④瘦薄:舌體瘦小枯薄者,稱為瘦薄舌。總由氣血陰液不足,不能充盈舌體所致。主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⑤芒刺:舌面上有軟刺(即舌乳頭),是正常狀態,若舌面軟刺增大,高起如刺,摸之刺手,稱為芒刺舌。多因邪熱亢盛所致。芒刺越多,邪熱愈甚。根據芒刺出現的部位,可分辨熱在內臟,如舌尖有芒刺,多為心火亢盛;舌邊有芒刺,多屬肝膽火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腸熱盛。

⑥裂紋:舌面上有裂溝,而裂溝中無舌苔覆蓋者,稱裂紋舌。多因精血虧損,津液耗傷、舌體失養所致。故多主精血虧損。此外,健康人中大約有0。5%的人在舌面上有縱橫向深溝,稱先天性舌裂,其裂紋中多有舌苔覆蓋,身體無其它不適,與裂紋舌不同。

⑦齒痕:舌體邊緣有牙齒壓印的痕跡,故稱齒痕舌。其成因多由脾虛不能過化水濕,以致温阻於舌而舌體胖大,受齒列擠壓而形成齒痕。所以齒痕常與胖嫩舌同見,主脾虛或濕盛。

(4)舌態:指舌體運動時的狀態。正常舌態是舌體活動靈敏,伸縮自如,病理舌態有強硬、疲軟、舌縱、短縮、麻痺、顫動、歪斜、吐弄等。

①強硬:舌體板硬強直,運動不靈,以致語言着澀不清,稱為強硬舌。多因熱擾心神、舌無所主或高熱傷陰、筋脈失養,或痰阻舌絡所致。多見於熱入心包,高熱傷津,痰濁內阻、中風或中風先兆等證。

②痿軟:舌體軟弱、無力屈伸,痿廢不靈,稱為痿軟舌。多因氣血虛極,陰液失養筋脈所致。可見於氣血俱虛,熱灼津傷,陰虧已極等證。

③舌縱:舌伸出口外,內收困難,或不能回縮,稱為舌縱。總由舌之肌肉經筋舒縱所致。可見於實熱內盛,痰火擾心及氣虛證。

④短縮:舌體緊縮而不能伸長,稱為短縮舌。可因寒凝筋脈,舌收引攣縮;內阻痰濕,引動肝風,風邪挾痰,梗阻舌根;熱盛傷津,筋脈拘攣;氣血俱虛,舌體失於濡養温煦所致。無論因虛因實,皆屬危重徵候。

⑤麻痺:舌有麻木感而運動不靈的,叫舌麻痺。多因營血不能上營於舌而致。若無故舌麻,時作時止,是心血虛;若舌麻而時發顫動,或有中風症狀,是肝風內動之候。

⑥顫動:舌體振顫抖動,不能自主,稱為顫動舌。多因氣血兩虛,筋脈失養或熱極傷津而生風所致。可見於血虛生風及熱極生風等證。

⑦歪斜:伸舌偏斜一側,舌體不正,稱為歪斜舌。多因風邪中絡,或風痰阻絡所致,也有風中臟腑者,但總因一側經絡、經筋受阻,病側舌肌弛緩,故向健側偏斜。多見於中風證或中風先兆。

⑧吐弄:舌常伸出口外者為“吐舌”;舌不停舐上下左右口脣,或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皆稱為“弄舌”。二者合稱為吐弄舌,皆因心、脾二經有熱,灼傷津液,以致筋脈緊縮頻頻動搖。弄舌常見於小兒智能發育不全。

2.望舌苔

正常的舌苔是由胃氣上蒸所生,故胃氣的盛衰,可從舌苦的變化上反映出來。病理舌苔的形成,一是胃氣夾飲食積滯之濁氣上升而生;一是邪氣上升而形成。望舌苔,應注意苔質和苔色兩方面的變化。

(l)苔質;苔質指舌苔的形質。包括舌苦的的厚薄、潤燥、糙粘、腐膩、剝落、有根無根等變化。

①厚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準。凡透過舌苔隱約可見舌質的為見底,即為薄苔。由胃氣所生,屬正常舌苔,有病見之,多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較輕。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質的為不見底,即是厚苔。多為病邪入裏,或胃腸積滯,病情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為正不勝邪,病邪由表傳裏,病情由輕轉重,為病勢發展的表現;舌苔由厚變薄,多為正氣來複,內鬱之邪得以消散外達,病情由重轉輕,病勢退卻的表現。

②潤燥:舌面潤澤,乾濕適中,是潤苔。表示津液未傷;若水液過多,捫之濕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為滑苔。是有濕有寒的反映,多見於陽虛而痰飲水濕內停之證。若望之乾枯。捫之無津,為燥苔,由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見於熱盛傷津、陰液不足,陽虛水不化津,燥氣傷肺等證。舌苔由潤變燥,多為燥邪傷津,或熱甚耗津,表示病情加重;舌苦由燥變潤,多為燥熱漸退,津液漸復,説明病情好轉。

③腐膩:苔厚而顆粒粗大疏鬆,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揩之可去,稱為“腐苔”。因體內陽熱有餘,蒸騰胃中腐濁之氣上泛而成,常見於痰濁、食積,且有胃腸鬱熱之證。苔質顆粒細膩緻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層不同膩狀粘液,稱為“膩苔”多困脾失健運,濕濁內盛,陽氣被陰邪所抑制而造成,多見於痰飲、濕濁內停等證。

④剝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剝脱,剝處見底,稱剝落苔。若全部剝脱,不生新苔,光潔如鏡,稱鏡面舌、光滑舌。由於胃陰枯竭、胃氣大傷、毫無生髮之氣所致。無論何色,皆屬胃氣將絕之危候。若舌苔剝脱不全,剝處光滑,餘處斑斑駁駁地殘存舌苔,稱花剝苔,是胃之氣陰兩傷所致。舌苔從有到無,是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但舌苔剝落之後,復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勝,胃氣漸復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舌苔的增長或消退,都以逐漸轉變為佳,倘使舌苔驟長驟退,多為病情暴變徵象。

⑤有根苔與無根苔:無論苔之厚薄,若緊貼舌面,似從舌裏生出者是為有根苔,又叫真苔;若苔不着實,似浮塗舌上,刮之即去,非如舌上生出者,稱為無根苔,又叫假苔。有根苔表示病邪雖盛,但胃氣未衰;無根苔表示胃氣已衰。

總之,觀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淺;舌苔的潤燥,可知津液的盈虧;舌苔的腐膩,可知濕濁等情況;舌苔的剝落和有根、無根,可知氣陰的盛衰及病情的發展趨勢等。

(2)苔色:苔色,即舌苔之顏色。一般分為白苔、黃苦和灰、黑四類及兼色變化,由於苔色與病邪性質有關。所以觀察苔色可以瞭解疾病的性質。

①白苔:一般常見於表證、寒證。由於外感邪氣尚未傳裏,舌苔往往無明顯變化,仍為正常之薄白苔。若舌淡苔白而濕潤,常是裏寒證或寒濕證。但在特殊情況下,白苔也主熱證。如舌上滿布白苔,如白se粉堆積,捫之不燥,為“積粉苔”是由外感穢濁不正之氣,毒熱內盛所致。常見於温疫或內癰。再如苔白燥裂如砂石,捫之粗糙,稱“糙裂苔”,皆因濕病化熱迅速,內熱暴起,津液暴傷,苔尚未轉黃而裏熱已熾,常見於温病或誤服温補之藥。

②黃苔:一般主裏證、熱證。由於熱邪薰灼,所以苔現黃色。淡黃熱輕,深黃熱重,焦黃熱結。外感病,苔由白轉黃,為表邪入裏化熱的徵象。若苔薄淡黃,為外感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或舌淡胖嫩,苔黃滑潤者,多是陽虛水濕不化。

③灰苔:灰苔即淺黑色。常由白苔晦暗轉化而來,也可與黃苔同時並見。主裏證,常見於裏熱證,也見於寒温證。苔灰而幹,多屬熱熾傷津,可見外感熱病,或陰虛火旺,常見於內傷染病。苔灰而潤,見於痰飲內停,或為寒濕內阻。

④黑苔:黑苔多由焦黃苔或灰苔發展而來,一般來講,所主病證無論寒熱,多屬危重。

苔色越黑,病情越重。如苔黑而燥裂,甚則生芒刺,為熱極津枯;苔黑而燥,一見於舌中者,是腸燥屎結,或胃將敗壞之兆;見於舌根部,是下焦熱甚;見於舌尖者,是心火自焚;苔黑而滑潤,舌質淡白,為陰寒內盛,水濕不化;苔黑而粘膩,為痰濕內阻。

3.舌質與舌苔的綜合診察

疾病的發展過程,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性變化過程,因此在分別掌握舌質、舌苔的基本變化及其主病時,還應同時分析舌質和舌苔的相互關係。一般認為察舌質重在辨正氣的虛實,當然也包括邪氣的性質;察舌苔重在辨邪氣的淺深與性質,當然也包括胃氣之存亡。從二者的聯繫而言,必須合參才認識全面,無論二者單獨變化還是同時變化,都應綜合診察。在一般情況下,舌質與舌苔變化是一致的,其主病往往是各自主病的綜合。如裏實熱證,多見舌紅苔黃而幹;裏虛寒證多舌淡苔白而潤。這是學習舌診的執簡馭繁的要領,但是也有二者變化不一致的時候,故更需四診合參,綜合評判。如苔白雖主寒主濕,但若紅絳舌兼白乾苔,則屬燥熱傷津,由於燥氣化火迅速,苔色尚未轉黃,便已入營;再如白厚積粉苔,亦主邪熱熾盛,並不主寒;灰黑苔可屬熱證,亦可屬寒證,須結合舌質潤燥來辨。有時二者主病是矛盾的,但亦需合看。如紅絳色白滑膩苔,在外感屬營分有熱,氣分有濕;在內傷為陰虛火旺,又有痰濁食積。可見學習時可分別掌握,運用時必綜合診察。

(三)望舌方法與注意事項

望舌要獲得準確的結果,必須講究方式方法,注意一些問題,茲分述如下:

1.伸舌姿勢:望舌時要求患者把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體。口要儘量張開,伸舌要自然放鬆,毫不用力,舌面應平展舒張,舌尖自然垂向下脣。

2.順序:望舌應循一定順序進行,一般先看舌苔,後看舌質,按舌尖、舌邊、舌中、舌根的順序進行。

3.光線:望舌應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線為好,面向光亮處,使光線直射口內,要避開有色門窗和周圍反光較強的有色物體,以免舌苔顏色產生假象。

4.飲食:飲食對舌象影響也很大;常使舌苔形、色發生變化。由於咀嚼食物反覆磨擦,可使厚苔轉薄;剛剛飲水,則使舌面濕潤;過冷、過熱的飲食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常使舌色改變。此外,某些食物或藥物會使舌苔染色,出現假象,稱為“染苔”。這些都是因外界干擾導致的一時性虛假舌質或舌苔,與患者就診時的病變並無直接聯繫,不能反應病變的本質。因此,臨牀遇到舌的苔質與病情不符,或舌苔突然發生變化時,應注意詢問患者近期尤其是就診前一段時間內的飲食,服藥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