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彙總10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17W

時間稍縱即逝,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彙總10篇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1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但因小學生年齡偏小,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夠強,因而會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脅。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灌輸安全的意識。安全教育工作關係到師生生命的安危,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和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它的責任重於泰山,必須長抓不懈,時時警鐘長鳴。本學期,為切實搞好四年級安全教育教學工作,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安全教育課程實施指導意見的指導思想為依據,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會議精神,落實安全教育內容,努力提高四年級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總目標:

通過開展公共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瞭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學生造成的傷害,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具體目標:

(一)社會安全教育

1.瞭解在公共場所活動時的安全常識,遵守公共規則,避免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發生。

2.認識與陌生人交往中應當注意的問題,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3.瞭解社會安全類突發事故的危險和危害,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公共衞生安全教育

1.瞭解基本公共衞生和飲食衞生常識,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衞生和飲食衞生習慣。

2.瞭解本年齡段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常識,培養疾病預防意識。

3.瞭解有關衞生保健常識,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三)意外傷害安全教育

1.認識常見的交通安全標誌,瞭解出行時道路交通安全常識,樹立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2.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誌,瞭解簡單的居家安全常識。

3.初步學會在事故災害事件中緊急求助和自我保護的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122等電話。

4.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備使用電梯、索道、遊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安全意識。

(四)自然災害安全教育

1.瞭解學校所在地區和生活環境中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及其危險性,逐步提高在自然災害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2.學習躲避自然災害引發危險的簡單方法,初步學會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我保護和求助的簡單技能。

(五)校園安全教育

1.與同學友好相處,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動、遊戲中造成誤傷的意識。

2.學會當發生突發事件時聽從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現有條件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方法。

三、實施措施

1、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着眼於全體學生的身心健康,安全發展。引導學生樹立“真愛生命,安全第一,遵紀守法,和諧共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2、深入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積極從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中尋找相關的教學素材。注重選取學生普遍關注和樂於交流的安全問題作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方法技能,並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

3、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開展安全教育。如運用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強安全教育效果;與當地公安、消防、衞生、交通等部門建立聯繫,協助學校進行安全教育。

4、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開展思考、討論、收集、辯論、防談、演習等多種活動,在合作學習和互動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問題解決中,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識豐富情感體驗。

5、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注重培養學生預防和應對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一班的勞動課。班裏學習氣氛比較濃,在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 們都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指導思想:

以陪審樣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家務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6篇課文,從勞的性質劃分有廚房的膳食方面的5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7篇,有電腦方面的2篇,有簡單的生產勞動的2篇。

四、定位與反思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簡單地“請你象我這樣做”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完全置於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並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製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鑽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衞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範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採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學期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 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於優生才能的發展。

4、 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 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所教四年級2個教學班。這些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我們吃什麼:本單元從學生的飲食這一最基本的生活經驗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設計食譜;養成科學飲食的好習慣。逐步從探究科學飲食的多種活動中意識到要珍愛生命;善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以後探究人的生長髮育等方面知識打下基礎。(包括1、2、3、課)

(二)水裏有什麼:本單元是在繼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等特點的單元。在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深度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小提高實驗,蒐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後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徵奠定基礎。(包括4、5、6、7課)

(三)植物的生活: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細緻的研究。由於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科學探究的經歷,對科學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觀察,實驗,查閲資料,整理信息,表達與交流,藉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再加上學生對植物比較熟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進行本單元的科學探究並不困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編排體現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本單元,能為後續研究植物與土壤的關係,植物與環境的關係,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問題打下探究技能與知識的鋪墊。(包括8、9、10、11、12課)

(四)空氣和水的力:本單元主要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製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及水的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為後續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包括13、14、15、16,17課)

(五)熱的傳遞:本單元主要選取了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現象,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引領,如杯子變熱了,煮稀飯時米粒在水中游動等進入相關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並在其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包括18、19、20、21,22課)

(六)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教材總的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觀察植物的身體結構,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説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瞭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植物實施環割有哪些益處。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製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學進度安排

六.評價工作安排

(一)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二)成立互助小組,由班級中優秀學生輔助學困生。

(三)建立學習組織,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人盡到自己的努力。

七.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一)課題名稱:《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設計能力,助推學生科學素養》

(二)研究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八.教研課安排

根據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開展聽評課活動,採取個人講課與聽課相結合的方式,講公開課不少於1節,聽課不少於15節,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授課水平。

九.業務學習

(一).第一週學習學校教學計劃與教研組計劃

(二).第二週學習本冊科學教材

(三).第三週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四).第四周—第二十週學習給教師的建議1—17條

十.教學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十一.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即通過科學教育使全體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全體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根據學校及教研組的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裏的有害物質 第十四周 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與使用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 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 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進行預防災害,防肺結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 蘆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

2、 班級舉例

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後果。

3、 國家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三、 小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學生討論。

2、 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牆,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別是吸毒者,課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 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 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衞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黴變或過期食品。

四、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後要加強注意。

五、安全教育總結

新學期開學以來,為提高四年級一班全體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預防和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我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認真上好新學期第一堂安全課:在開學第一天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緊扣學生實際,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展開教育:

一是教育學生時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時外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乘坐無安全保障的黑車、病車等。

二是教育學生謹防發生在身邊的傷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學生平時嚴格遵守《守則》《規範》,遠離學生傷害事故。

三是教育學生做好個人衞生,嚴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傳染病的發生,若有發燒症狀的及時自覺就醫等。

同時,給學生上的安全第一課,堅持安全第一,落實安全措施的原則,着重進行防水、防電、防火、防毒、防騙、防病等知識的宣傳及交通法規、衞生知識、安全常規等知識教育,切實提高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的能力,為全學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第二單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單元“花錢的學問”,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

四年級上冊教材向學生展示了從家鄉民風、民俗到工業、農業、交通、通信、生活常識等多個方面的社會生活事實,教材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四年級上冊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如第一單元《珍愛生命》,引發學生思考:生命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為植物和動物的朋友?我們的生命是誰給予的?為什麼説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以爺爺奶奶的故事作為引線,感受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手,是關心。説話做事多替鄰里鄉親着想,是理解。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藴含在社會事實之中。

二、教學目標:

1.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上冊教材通過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意義,掌握安全常識,懂得花錢的學問,伸出友愛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對社會基本事實的認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導他們看待社會現象的時候,能探究和思考社會生活中,各類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本質。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應注意將社會事實方面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聯繫起來,讓他們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注意了相關知識的整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打破學科界線的“綜合課程”。在本冊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識,教材將這些知識綜合在一起,強調認知與情感綜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4.將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5.通過活動的設計和教材中的留白來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和參與實踐。

三、教學措施:

1.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品德教育要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3.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4.建立新的教學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實現評價改革,促進學生髮展。

6.加強課程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四、教學進度

第1周

誠實,不需要理由

第2周

拍手拉鈎不要變

第3周

誠信就在身邊

第4周

同在藍天下

第5周

生活因愛更美麗

第6周

我們的愛心行動

第7周

流過家鄉的小河

第8周

我們時刻在呼吸

第9周

大自然中的朋友

第10周

呵護綠色家園

第11周

馬路修到家門口

第12周

交通海陸空

第13周

平安走天下

第14周

在世界的東方

第15周

我們的大中國

第16周

壯麗的河山

第17周

海峽兩岸盼統一

第18周

複習考核

第19周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期教學目標

總體目標:

本學期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冊書中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力爭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

2、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

3、讓學生學會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

4、引導學生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

5、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農業與技術的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實物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歸納能力。

2、學會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例如:化冰實驗,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等。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氣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人類生活對天氣變化的影響,受到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小動物、保護環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操。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科學課,本年級共有學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知識的能力強,。由於科學接近生活,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抓住學生新奇、愛動的特點,創設多種觀察實驗的情景,多給學生實驗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實驗中發展智力和提高觀察思維能力。

班內的優秀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及時完成,能大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如付彩君、陳騰等。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能力強,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表演能力強,成績突出。

中程生如:陳欣、陳凡、鹿文濤等,這些同學好動,欠細心,但能認真刻苦學習,成績良好。

後進生:有部分同學大腦比較靈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們有好玩的思想,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不刻苦,學習成績較差。如:劉倩倩等。

針對以上情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注意因材施教,搞好優生優培和困難生的輔導和轉化工作,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的學習氛圍,大面提高教學成績和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為六個單元。

第一單元,天氣單元是本冊書的起始單元。本單元以學生熟悉的天氣現象為研究對象,通過感受和描述天氣變化,設計製作觀測天氣的儀器,實地觀測天氣,獲得觀測天氣的有關數據,並模擬天氣預報發佈天氣信息,收集資料、分析天氣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人類生活對天氣變化的影響等活動,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親歷和模擬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提高人類觀測天氣準確性和科學性的影響。

第二單元,在瞭解天氣變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而使學生對天氣變化的原因有更深入的瞭解,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本單元從物質的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引入,引導學生用觀察、實驗等方法探究不同狀態物體的基本性質。通過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幫助學生認識温度的改變可能促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第三單元,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生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幫助學生學會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學生通過親歷種植和飼養活動,發現生物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主要變化,同時學會制定較為完整的觀察計劃,會用多種方式做觀察記錄,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四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天氣變化、物態變化和生物變化之後,引導學生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為今後進一步研究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奠定基礎。在探究物質的變化過程中,通過親歷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物質變化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另一類不僅僅是形態的變化,還會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不可逆變化既可以對人們生活帶來有利的一面,又會給人們帶來負面影響。

第五單元,農業與技術是本冊書的結束單元,也是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相結合的綜合單元。在學習了天氣、物質的狀態、生物的生長和有趣的變化等單元以後,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農業與技術的關係。本單元從學生熟悉的農業與生活入手,圍繞技術的發展對農業的影響這一主題,幫助學生通過生活調查、資料分析,認識農業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第六單元展示會:是全冊書的總結,圍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較完整的設計、佈置、展示活動。目的是通過整理本學期對變化的世界的學習內容和收穫,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總結、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確定標準,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統。並通過展示與同學交流,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充分體會成功學習的樂趣。展示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評價。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概念系統掌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評價。

四、教學研究內容

(一)、重點: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

3、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

4、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

5、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

6、掌握水的蒸發、沸騰、凝結和水的三態變化。

(二)、難點:

1、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樣形成的,物體的生長與變化,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三)、教研教改專題:

課題: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2、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

3、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5、實施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形成的,聲音的產生,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6、注意通過實驗發展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

7、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驗廣泛合作討論。讓學生多聯繫實際,並且將實驗應用到實際中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內容:

《科學》四年級下冊由“熱脹冷縮”、“巖石的科學”、“土壤與植物”、“光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園地球”和《研究與實踐》。在四年級上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前五個單元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中、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研究與實踐》主要是讓學生自己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教師要適時幫助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索精神,從而形成科學精神。主要內容有:瞭解植樹的過程;對當地巖石的種類進行考察。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擔任四年級兩個班的教學任務,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另外,在進行着觀察、提問、假説、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於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對這學期的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教學目標:

1)對熱脹冷縮進行研究。從觀察生活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熱脹冷縮現象的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2)認識巖石,對巖石的形成、用途進行研究,探究巖石的變化過程。辨別巖石的種類。

3)對土壤與植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土壤的種類與植物向哪裏生長,指導如何保護土壤。

4)對光與我們的生活進行研究,對平面鏡曲面鏡進行研究探討,瞭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實驗的方法模擬彩虹的形成。

5)對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進行初步瞭解,知道地球上有什麼,我們在那裏和重力問題,如何進行測量重力。

四、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2、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方法、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2、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

我所教學的每個班,我打算本着就近的原則給他們分組,每組4—6人,每組學習最好的那個學生為組長,字寫得最好的那個學生為記錄員。組長負責小組活動紀律、安全、組織、分配帶材料等工作,記錄員做好實驗記錄。在教學中逐漸教會他們怎樣組織實驗、交流、帶材料、作記錄,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原則上讓學生先自評、再在小組內評,再推薦優秀學生在班上評。

探究式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核心,它承載着科學教學的所有價值,但現實卻不能讓我們每節課都這樣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於探究的內容、核心內容、重要的內容設計並開展探究式教學,每課進行探究的問題不能超過兩個,如果探究的問題超過兩個,則次要的內容要用其它方法進行變通,如視頻、遊戲等方法組織教學。探究時,要獨立與合作結合起來,能分組做實驗就分組做,不能分組做的老師要演示實驗,不能演示實驗的,要運用多媒體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導學生進行推理、設計。總之,儘自己最大努力堅決、合理進行探究式教學。

在探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即不強制學生的學習,也不放任自流,用語言、情境、遊戲等到有效手段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科學教學雖然以探究為核心,但其它方法運用得當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經常在教學中運用遊戲、講科學故事、觀看視頻等手段,這些手段有的讓學生親歷過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強材料的直觀性,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這個學期,我將繼續運用這些方法作為探究式教學的補充。

4、向其它學科融合

科學有時向語文、音樂、美術融合,對培養學生的科學審美、科學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學習土壤,我讓學生讚美土地,學習珍稀的動植物,我計劃在課堂上開展一次即興演講,探究月球,我打算讓學生暢想未來。

六、教學活動安排:

本學期,除了期中、期末和學校裏組織的月考之外,還有縣裏在五月份進行的綜合素質抽測,因此,在教學過過程中,自始至終把綜合素質抽測的內容作為本學期的一個重點任務來抓。

七、課時安排

每課用一課時完成,每單元結束後,留出一課時複習,一課時考試。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8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書法方面基礎一般,有些同學才開始學習用鋼筆寫字,而且學生有的`寫字不夠靈活,書寫不夠大方,還特別差,大部分學生的字能寫乾淨,有個別學生不但字比較潦草、馬虎,而且還態度不端正。要在教師的監督下才能寫得稍微好一些。但寫字、練字的積極性較高,有要寫好的願望,每個學生也能認真對待每一次的練字機會。

二、教材分析: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師生寫字水平,加大寫字教學力度,不斷提高教師的寫字教學與科研理論水平。進一步訓練學生的“雙姿”,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通過不斷完善寫字教學評價,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具有基本規範的寫字技能,樹立學生“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努力營造墨香校園。

教學內容為鋼筆字和毛筆字兩部分。

三、教學目標:

(1)上好每週一課的寫字指導課,以此作為提高寫字教學質量的一個重點。鋼筆、毛筆寫字課,做到有示範、有指導、有重點,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

(2)教學中,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寫字教學綱要》的要求優化寫字指導方法,致力於行為習慣和基本技能的培養。特別要嚴格握筆、運筆、坐姿的指導與訓練,且講究科學性。使學生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平”和“三個一”:眼睛距紙面一尺,筆尖離握筆處一寸,胸口離桌子一拳。

(3)加大訓練力度,更多更快地發現和培養書法苗子。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書法比賽,為書法苗子拓展更寬的成長道路。

(4)、能比較熟練地用鋼筆,保持正確的書寫,掌握各種筆畫和的寫法,要求寫的正確,端正,整潔,懂得鋼筆的使用技巧和保管知識,掌握毛筆的執筆、動筆方法,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能掌握常見字的書寫要領,繼續激發練字興趣和毅力

四、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挖掘學生的各種因素,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素養和知識水平會在有提高。

五、提高課堂效率的措施:

1、在課堂中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因材施教。

2、課餘時間裏,要多接觸學生,瞭解其對書法的認識和看法,及時調整。

3、對於好的學生要更上一層樓,對於學生也不能拔高要求,只要讓他們寫的清楚就好了。

4、開展書法活動。讓學生抄寫專欄、板報待,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使一些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他們的優良品質。

具體進度安排如下:

第1周------第5周:獨體結構

第6周------第10周:左右結構

第11周-----第15周:左中右結構

第16-------第20周:欣賞與練習

第21周:期末評價,欣賞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9

為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知識,而且學有所用,特制定本學期計算機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小學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共三冊,本學期學習第一冊(上),共三個單元:第一單元:計算機樂園;第二單元:計算機繪畫;第三單元:與鍵盤握握手。教材結構和諧緊湊,內容深入淺出,形式活潑美觀,生動有趣,適合小學生的知識特點和認識水平,便於小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內容。

二、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計算機的部分基礎知識已有所瞭解,鍵盤輸入也有一定的基礎,只是操作計算機有一定的難度,本學期要在教學中不斷強化技能訓練,提高學生操作水平和鍵盤輸入水平。

三、教學目標:

1、瞭解電腦的組成,掌握電腦的開關機操作及鼠標的各種基本操作。

2、熟練鼠標的操作,瞭解金山畫王的窗口組成,學會用卡通並圖,用畫筆繪畫、給圖着色等操作,能設計製作出相對完整的、比較綜合的電腦繪畫作品。

3、瞭解鍵盤組成及指法規則,熟練掌握鍵盤指法及常用控制鍵的使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及擊鍵習慣。

四、教學措施: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使用輔助教學軟件創設情境,以電腦為意義建構的工具,採用“任務驅動”“學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學法,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索等環節,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培養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10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地開展本學期科學學科的教學,現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四年級共有學生345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知識的能力強,。由於科學接近生活,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抓住學生新奇、愛動的特點,創設多種觀察實驗的情景,多給學生實驗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實驗中發展智力和提高觀察思維能力。年級的優秀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及時完成,能大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能力強,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表演能力強,成績突出。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為五個單元。“變化的世界”是全冊的起始課,目的是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突出本學期以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能力為訓練重點。

第一單元,“天氣”單元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關心天氣變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氣象站”觀測、記錄天氣變化,並堅持做長期天氣觀測,瞭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分析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中培養學生堅持長期觀測、研究天氣變化規律的興趣和能力。

第二單元,“物質的狀態”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幫助學生髮現、判斷物質的狀態及各種狀態物質的特點,如水的三態變化,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能力。

第三單元“生長與變化”為學生提供了親歷種植、飼養的機會,在觀察、測量、記錄生物生長過程和主要變化等活動中,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生物生長的資料,利用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發現。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

第四單元“有趣的變化”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一些變化現象提出疑問,幫助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一些物體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發現物質的變化過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勵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展示會”是全冊書的總結,圍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較完整的設計、佈置、展示活動。目的是通過整理本學期對“變化的世界”的學習內容和收穫,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總結、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確定標準,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統。並通過展示與同學交流,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充分體會成功學習的樂趣。展示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評價。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概念系統掌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學習,幫助學生: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並通過觀察和實驗,對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和特點進行觀察、記錄;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事物變化的信息,利用簡單工具(包括自制的)對一些變化進定量的測量;能利用語言或圖表描述、展示各種天氣、生物生長、物質狀態等變化,並能通過分析數據或圖表,找出變化的規律;能通過親歷各種活動,蒐集各種變化現象的有關資料,並嘗試探究、解釋變化的原因。

2、能從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細觀察周圍常見的變化,並有興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願意參與同學進行分工、合作,體驗討論與交流的樂趣;能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或實驗結果;願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能從自然界中獲得美的體驗;能積極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完成設計任務。

3、能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天氣變化,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能描述植物、動物、人生長髮育的過程和主要變化,能説出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的區別;能説出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温度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通過實驗發現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説出有一類變化僅僅是形態的變化,不會產生新物質;而有一類變化則不僅是形態的變化,還會產生新物質。

4、能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願意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變化的現象和問題,如熱脹冷縮、去鏽、去污;能舉例説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氣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本學期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奮鬥目標:

本學期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冊書中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力爭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重點: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

3、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

4、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

5、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

6、掌握水的蒸發、沸騰、凝結和水的三態變化。

難點:

1、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樣形成的,物體的生長與變化,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三、教學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冊教材主要是圍繞“運動與變化”這一組統一概念設計編寫的,即四年級(上冊)圍繞“運動”、四年級(下冊)圍繞“變化”統整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本冊教學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的分析,幫助學生初步體會自然界是變化的,變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6、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四、優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王曉東、李寧,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2、優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説説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優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3、實施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形成的,聲音的產生,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4、注意通過實驗發展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

5、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驗廣泛合作討論。讓學生多聯繫實際,並且將實驗應用到實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