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模板錦集七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8.92K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模板錦集七篇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

教學要求

1、通過指導學生暢談理想,展望未來,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學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培養學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從現在起就要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生活的態度。

2、培養學生做事有計劃、有目標的習慣,初步養成腳踏實地地認真做事的行為。

3、通過理想教育,使學生初步瞭解實現理想必須要有文化知識和動手能力,勇於掌握學習生活的各種技能。

4、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善於學習,樂於思索,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現理想的探究活動,努力走好成長中的每一步。

活動準備

1、課前學生準備表演理想職業時所需的服裝、道具等。

2、蒐集或創作時有關理想、希望的小詩。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説理想、談感受。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因為,老師小時候常常去那裏,在那兒,可以美美地做一個夢,想象自己的未來,大家想去嗎?

2、那麼,首先我就歡迎大家到小小夢想劇場來做客!

3、愛愛鴿講老師成長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愛讀書的小孩子,對學習很感興趣,常常鑽到書裏不肯出來,在學校表現也特別好,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還經常學着老師的樣子幫助別的小朋友。後來,這個小朋友非常努力,考上了中學,又讀了師範……

4、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是誰了嗎?

5、對,老師從小就想當一名教師,經過努力,所以今天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麼,你們有什麼夢想嗎?

6、 全班小朋友進行交流。我們的理想是什麼?為什麼?

活動(二)----進角色,談體驗

1、既然來到夢想劇場,就多做一會兒吧!想不想做一會兒小演員,演一演20年後的你?

2、自由選定角色配上適當的道具,進行想象表演。

3、農民在控制室裏操作,水泵在自動噴水,機器人在操作收割機……

醫生正在給病人做手術,手術枱邊的儀器正指揮醫生進行準確的手術定位……

警察正在馬路邊的控制室裏用燈光的轉換來疏導交通……

4、20年後的我們變化真大啊!我想當這個,你想當那個,我們志向還真遠大啊!但那是20年以後的事情。現在大家年齡還小,正在學校讀書,該做些什麼準備呢?

活動(三)-----定目標,談想法

1、你們想成為剛才劇中真正的人物嗎?那現在該做些什麼呢?

2、大家説想法。同學們可以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想獲得哪些進步?想得到哪些成績?想實現哪些心願?……

3、所有的理想都與現實密不可分,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努力,才能獲得明天的成功!所以我們為了實現理想,只有從現在開始辛勤努力。

活動(四)-----詩朗誦,抒情懷

1、理想是每個人都十分嚮往的,只有心中充滿理想,我們的生活才會有無限的陽光!

2、讓我們一同在優美的小詩中想象未來,描繪明天吧!

3、召開詩歌朗誦會。

活動(五)-------教師小結

今天老師很開心,因為看到了同學們都有遠大的理想,並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理想的道理。讓我們朗誦詩歌結束這一課吧:“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2

教材簡析

教材主要以兒童生活的空間線索安排活動主題,形成靈活、有序發展的主題序列。在教育活動目標與內容的分佈上考慮綜合,內在聯繫、均衡、貫穿與螺旋上升和年級的側重點。

二年級的特點是: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探究,熱愛科學,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行為。

教學策略:

生活體驗式教學策略:

課前體驗,初步感悟----課中體驗,深化感悟---課後踐行,內化感悟。

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

課前初探

2.課中深究

(1)彙報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認識

(3)生成問題,拓展延伸

3.課後實踐

課標對本學科本冊的要求:

⑴、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願意自己解決,並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願意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關心和愛護同伴,尊敬和關心老人,同情和幫助殘疾人,體驗助人之樂。

⑶、通過教學內容的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將學生引入到發現與研究的快樂之中。通過發現、研究、展示等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態度、合作意識。

⑷、首先通過對祖國的瞭解來體驗祖國“媽媽”的可親、可敬、可愛,然後通過國旗、國歌、國徽的禮儀教育等引導學生把愛國情感落實到行動中,貫徹在日常生活中,再更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從而深化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祖國媽媽的可愛、偉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與祖國的血脈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⑸、通過教學活動,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兒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收穫的愉悦,激發兒童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

教學總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願意自己解決,並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願意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關心和愛護同伴,尊敬和關心老人,同情和幫助殘疾人,體驗助人之樂。

引導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祖國媽媽的可愛、偉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與祖國的血脈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通過教學活動,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兒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收穫的愉悦,激發兒童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

教學措施

1、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2、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邊緣兒童”,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感受成長的愉悦。

3、與學生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需要。

4、尊重學生的體驗和判斷。

改進教學思路: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教學進度安排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1 讓我想想 11 我們的科學小組

2 相信自己 12 可愛的祖國

3 學習生活有計劃 13 國旗國旗真美麗

4 我們手拉手 14 敬禮,人民英雄

5 爺爺奶奶,你們好 15 我在長大

6 幫助殘疾病人 16 我在長大

7 幫助殘疾病人 17 努力才會有收穫

8 我發現 18 豐收會

9 我也做研究 19 複習

10 我也做研究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大致可分為:

我的家人與夥伴

走進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繫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共有兩個教學班,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教材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有四個主題,共12課。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夥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愛

3、我為家人添歡樂

4、我和小夥伴

第二單元 走進大自然

5、春天來了

6、小苗快快長

7、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8、風兒吹呀吹

第三單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換牙了

10、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別傷着

12、夏天,我們注意什麼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關愛父母長輩,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

5、初步瞭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5

一、整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為。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中的變化,並能通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相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教學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的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二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個主題活動。

第一單元新學期,你好

主題一寒假生活交流會

主題二春節知多少

主題三新的學期新的我

第二單元春天來了

主題一春天在哪裏

主題二我們播種春天

主題三和春天一起玩

主題四春天的盛會

第三單元歡樂總動員

主題一“六一”大策劃

主題二“六一”大行動

主題三開心“六一”

第四單元我要上二年級了

主題一我的這一年

主題二二年級生活怎麼樣

第五單元暑假來了

主題一怎樣過暑假

主題二健康、安全要記牢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6

一、課程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於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

二、課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 、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三:課程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 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 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 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五、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六、課時安排:

本學期以18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36課時。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我生活的地方” 7課時

第二單元“讓家園更美好” 9課時

第三單元“快樂的少先隊員” 9課時

第四單元“我們在長大” 7課時

複習、考試 4課時

總計: 36課時

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7

一、同學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同學,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局部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外表化,為了做給他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置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同學思想不時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13課,大致可分為:温暖的家、美麗的春天、快樂的星期天、炎熱的季節。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和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同學正確做人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同學關心、保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依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繫家長等措施,促進同學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教學進度:

每週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