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錦集五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錦集五篇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1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

一、學情況分析

本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不是很高,上學期生物的平均成績在50分左右,整體成績還不理想,原因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很多,因此,成績取得高分的學生平均被拉了下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生物視為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生物研究的生物學愛好者,學習中儘量採用分散記憶,避免在考前突擊,這樣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途徑。有必要的話將採用小組式的學習、討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量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全部完成會考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瞭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 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精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製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38課時,每週2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共6章)

第一章 、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4節)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5節)

第三章 、 生物的進化 (3節)

第四章、 傳染病和免疫 (2節)

第五章、 用藥和急救 (1節)

第六章、 瞭解自己 增進健康(2節)

會考複習安排:

七年級上冊(包括第1、2、3單元)複習3周

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複習2周

八年級上冊(包括第5、6單元)複習2周

八年級下冊(第7單元)複習2周

資料:要求每個學生訂中山市教研室的生物學複習資料

六、教學方法

1.課堂教學與複習要圍繞三個層次進行。

⑴.是什麼?圍繞考綱,落實基礎,解決重點難點,以學習掌握程度為評估標準。

⑵.為什麼?圍繞考綱,使學生明確考核要點,並以此指導學生課後複習。

⑶.怎麼辦?以會考試題為範例,引導學生以會考意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2.要重視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能力的獲得是需要知識內化後,由學習者自我產生的,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必須經過一個橋樑,這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大量練習後的總結歸納是很重要的,不能以簡單的公佈答案代替。否則,是剝奪了學生作為複習和考試的主體應有的自主活動的權利。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形成。歷史教師的課堂教學應從關注“這節課我講了多少”,轉變為“這堂課學生能提高多少”。

3.精選習題,落實有效訓練

教師要立足校情、學情,優化精選習題。做到選擇題要精選,密度要適度,時機要恰當,反饋要及時。確保中檔題拿高分,帶動低檔題拿滿分,衝擊高檔題拿多分。要通過講評評出方法、評出規律、評出能力。

4. 強化貫徹,重在堅持。

大的目標確定以後,細節決定成敗。重在落實,貴在堅持。上課+不落實=0;佈置作業+不檢查=0;100-1≠99=0;抓住不落實的內容+追究不落實的學生=落實。

總之,我堅持“以教書育人為本、以敬業奉獻為樂、以助生成才為志”,儘量把八年級的會考任務順利完成,爭取每位同學都拿到好成績。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在生物學習過程中,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瞭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上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5、通過複習,爭取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通過會考,讓更多的的學生能在會考中達到A標準或取得滿分。

四、教學措施

1、熟透教材,精心備課,按照洋思教學模式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2、根據各章節教學進度適時安排練習或單元測驗,並認真批改,着重解決普遍性問題。

3、儘量多安排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4、儘量多的關注學困生的問題。

五、進度安排

章、節課文活動課時

建議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

新的生命人的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受精過程

胚胎髮育觀察:人的生殖系統組成

觀察:動物的卵子和精子2課時

第二節

人的生長髮育

和青春期人的生長髮育

青春期發育

青春期衞生

討論:青春期的性發育

1課時

第三節

人體概述人體系統的組成

人體系統的功能觀察:人體的主要系統

實驗: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係

1課時

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5課時)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

水和無機鹽探究:常見食物的營養成分

實驗: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和脂肪

觀察:食物中含有無機鹽

3課時

第二節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消化系統的組成

食物的消化

營養物質的吸收調查:齲齒髮生率

探究:口腔內的化學性消化

觀察:小腸結構

2課時

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我國的膳食指南

食品安全設計: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調查:食品安全1課時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10課時)

第一節

血液和血型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輸血和血型觀察:人血塗片

解讀:血常規化驗數據

實驗:模擬“血型鑑定”

2課時

第二節

血液循環血管和心臟

心率和脈搏

人體的血液循環觀察:心臟的結構

探究:運動對心率的影響

觀察:魚尾鰭的血液流動

4課時

第三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運動

肺活量

實驗:測量肺活量

2課時

第三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運動

肺活量

實驗:測量肺活量

2課時

第四節

人體內的

氣體交換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探究:呼吸時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變化

1課時

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

供給人體能量的供給

體温討論:人體通例量的供給

實習:測量體温

1課時

第十一章 人體內廢物排入環境(3課時)

第一節

人體泌尿

系統的組成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

觀察:腎的結構

1課時

第二節

人體廢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人體排出廢物的處理討論:尿液的形成

調查:居住地人糞尿的處理方法

2課時

第十二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7課時)

第一節

激素調節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

甲狀腺激素

胰島素討論: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

調查:糖尿病的發病率

1課時

第二節

神經調節脊髓和腦

反射和反射的類型

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睡眠觀察:脊髓的結構

實習:膝跳反射

實習:測定學習時間

調查:每天的'睡眠時間

2課時

第三節

感知信息眠和視覺

耳和聽覺

皮膚感覺調查:中學生近視的成因及對策

實習:聽力測試

探究:手皮膚的觸壓覺

4課時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4課時)

第一節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人口增長過來

環境問題嚴峻討論:中國人口的增長趨勢

探究: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

2課時

第二節

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係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調查: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

探究: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必要性

2課時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三、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四、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不很高,上學年生物的平均成績較低,雖然高分還可以,但由於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來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五、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上一年的“課改”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新成果,並完成好相關的課題。

4、繼續研究和推廣校本教研的內涵和經驗,充分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發輝學校教研組羣體優勢,繼續嘗試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

5、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和體會,初步歸納整理出適合我區區情的評價體系。

六、教學要求

1、教師在教學中要繼續認真落實《課程》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大力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教育科研觀。教中要有科研意識,要邊實驗、

邊研究,力爭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學中,要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力爭創造條件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整合。

6、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組織好生物小組活動,能夠對生物學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七、具體措施

1、精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製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八年級生物教學,我將認真貫徹教育局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堅持以“辦學生滿意學校,做學生喜愛老師”為宗旨,開展一切教學工作。此外,我還將初步構建“繽紛教育”的課程體系,本着“簡單、開放、根本”的原則,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塑造全新的學習模式。同時我還將重視自身師德建設,通過政治學習、榜樣示範、閲讀報刊雜誌等不同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今年所帶的八年級兩個班,根據上學期教學成績來看,知識掌握程度較好。這一級學生學習主動性較高,學習興趣濃厚,而且基礎知識很紮實。從上學期情況來説,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能認真聽講,並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對老師佈置的任務能快速、高質量的完成。並且,八年級學生還能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例如種植蔬菜花卉、製作生物學具模型。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能全部按時完成,相比於上學年的表現,他們有了很大的進步。

因此,本學期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和調控的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端正態度、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是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學》。

教學內容包括:第七單元《生命的延續與進化》後兩章,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共二章,第九單元《保護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共一章。

第七章上半部分是上學期學習的內容,主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但是從生理學的角度上闡述的,而這學期的下半部分內容則是開始從生命的本質入手,以微觀的遺傳學的角度來講述生命的延續,所以這部分內容更加的抽象難懂。生命進化的長河這章,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們瞭解到:生命的起源,生物進化的原因,生物的進化過程,明確人類的由來。

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重點為人體的三大防線,讓學生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明白人體對疾病是如何抵抗的。並且懂得傳染病知識,掌握傳染病預防方法。讓學生們學會更加的

珍愛生命。第二十五章現代生活與人類的健康,注重增強學生們珍愛生命,關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的意識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學會一定的自救和他救的方法。

第九單元主要內容為讓學生們瞭解我們生存家園的現狀,有兩大問題即人口、環境污染與保護。培養學生們愛護環境的意識。

四、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有目標的預習和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提高綜合素養。

2、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4、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5、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全面開展繽紛教育,組建生物興趣小組,繼續進行上學期的種植活動以及學具模型製作。

3、課前給學生髮布學習任務,督促學生有目標的進行課前預習。

4、學生分層次分組,各人分工明確,並按照小組分配進行本學期學習任務。

2、熟透教材,精心備課,根據各章節教學進度適時安排練習或單元測驗,並認真批改,着重解決普遍性問題,寫好教學反思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儘量多安排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6、多關注學困生的問題,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五、教學安排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繼續擔任八年級(4)—(8)五個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經過一學期來師生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並取得較好的成績。雖如此,但仍有極少數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不高,故還需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提高他們對生物的重視程度。這個學期要想辦法繼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教學質量有進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瞭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和方法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30課時,每週2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共3章)

第一章 、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5節)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6節)

第三章 、 生物的進化 (4節)

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 (共3章)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3節)

第二章、 用藥和急救 (2節)

第三章、 瞭解自己 增進健康(3節) 會考複習安排:

七年級上冊(包括第1、2、3單元)複習1周 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複習1周

八年級上冊(包括第5、6單元)複習1周 八年級下冊(第7、8單元)複習1周